油藏物理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油层岩石的物理特性
1. .什么是油藏?油藏的沉积特点及其语言是特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 积岩有几大类?各自有些什么特点?
3. 油藏物性参数有些什么特点?通常的测定方式是什么?
4. 什么是粒度组成?
5. 粒度的分析方式有哪些?其大体原理是什么?
6. 粒度分析的结果是如何表示的?各自有些什么特点?
7. 如何计算岩石颗粒的直径,粒度组成,不均匀系数和分选系数?
8. 岩石中一般有哪些胶结物?它们各自有些什么特点?对油田开发进程会发发生什么影响,如何克服或降低其影响程度?
9. 通常的岩类学分析方式有哪些?
10. 如何评价储层的敏感性(具体化,包括评价地层伤害的程度) 11. 如何划分胶结类型,其依据是什么?它与岩石物性的关系如何? 12. 什么是岩石的比面?通常的测试方式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13. 推导岩石的比面与粒度组成之间的关系/ 14. 粒度及比面有何用途?
15. 什么是岩石的间隙度,其一般的转变是什么?
16. 按间隙体积的大小可把间隙度分为几类?各自有些什么特点及用途? 17. 间隙度的测定方式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18. 间隙度有些什么影响因素,如何影响的? 19. 岩石的紧缩系数反映了岩石的什么性质?是如何概念的? 20. 综合弹性系数的意义是什么?其计算式为:
φL f C C C +=*
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是什么?
21. 当油藏中同时含有油,气水三相时,试推导: C=
()f
o o w w f f C
S C S C S C φ+++
22. 试推导别离以岩石体积,岩石骨架体积和岩石间隙体积为基准的比面之间的关系
S S v S φφϕ•=-=)1(
S----以岩石体积为基准的比面,
S φ---以岩石间隙体积为基准的比面。

S
v
---以岩石骨
架体积为基准的比面。

23. 什么是岩石的渗透性?什么是渗透率?焱是渗透率的“1达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4. 什么是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测定岩石绝对渗透率的限制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些条
件?
25. 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是什么?
26. 试从理论及实验研究两方面表现出它们之间的不同? 27. 渗透率可分为几大类,其依据是什么?
28. 水测,油测及气测渗透率在哪些方面白哦现出它们之间的不同? 29. 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说明在什么条件下滑脱效应对渗透率无影响,这一结论在理论和实
验工作中有什么用途?
30. 影响渗透率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31. 什么是束缚水饱和度,原始含油饱和度及残余油饱和度,在地层中他们以什么方式存
在?
32. 流体饱和度是如何概念的?
33. 对低渗岩芯,能用常压下的气测渗透率方式来测其绝对渗透率吗? 34. 测定饱和度的方式有哪些?它们各自由和好坏点?
35. 什么是灯下渗流阻力原理?利用等效渗流阻力原理推导出岩石的渗透率,间隙度及孔道
半径之间的关系。

36. 推导引入迂回度以后,间隙度,渗透率,比面及孔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37. 推导泊稷叶方程
38. 在测定岩石的比面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9. 矿场伤势如何用岩石的间隙度和渗透率指标划分储油气岩层好坏的? 40. 有人说:“岩石的孔隙度越大,其渗透率越大”。

这种说法对吗?为何?
41. 试述实验室测定岩石间隙度的大体原理和数据处置方式,并画出实验仪器的流程示用
意。

42. 试述实验室测定岩石渗透率的大体原理和数据处置方式,并画出实验仪器的流程示用
意。

43. 试述实验室测定岩石比面的大体原理和数据处置方式,并画出实验仪器的流程示用意。

44. 试述实验室测定测量储层流体饱和度的大体原理和数据处置方式,并画出实验仪器的流
程示用意。

45. 试述实验室测定岩石紧缩系数的大体原理和数据处置方式,并画出实验仪器的流程示用
意。

46. 试述实验室测定测量碳酸盐含量的实验大体原理和数据处置方式,并画出实验仪器的流
程示用意。

47. 综合叙述描述储油岩石物理性质的参数的物理意义? 48. 有人通过实验测定一油层岩芯的含油,气,水饱和度数据为:
%60=s
o
,%35=s w ,
%25=s
g
对此结果对否?为何?
49. 下表是两个岩芯样的粒度分析数据,由挑选法取得。

试绘制出粒度组成散布曲线和粒度
组成积累曲线,并别离计算出两样品的不均匀系数和分选系数几个样品的比面。

对比其结果,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50. 得油层的平均孔隙度为25%,束缚水饱和度为24%,取油样分析得地层条件下原油体积系数为,脱气原油比重为,试计算该油藏的地质储量。

51. 已知一个岩样重为32.004g ,饱和煤油后在煤油中称得重为22.295g ,饱和煤油后在空气
中的重为33.9g ,求该岩样的孔隙度(煤油比重为cm g 3
/
8.0)
52. 有一含油和水的岩样,其重为8.117g ,用抽提法析出cm 3
3
.0的水,该岩样烘干后重为
7.220g ,饱和煤油后在空气中称的重为8.054g ,饱和煤油后在煤油中称得的重为5.756g ,试求该岩样的含水饱和度和含油饱和度(水的重度取cm
g 3
/
1,原油的重度取
cm g 3/84.0,煤油的重度取cm g 3
8.0)
53. 某一岩样含油,水时总重为6.554g ,用抽提法析出0.8升的水,岩样被烘干后称其重为
6.037g ,在用煤油法测得岩样的孔隙度为25%,岩样的是密度为cm g 3
/65.2,又据流
体样品分析的水的重度为cm
g 3
/1,原有的重度为cm g 3
/
875.0,试求此岩样的含油
气,水饱和度。

54. 有一长圆柱体岩样用作单项渗流测岩样渗透率,其长为20cm ,截面积为
cm
22
,在的
压差下,通过粘度为·s ,其流量为s cm /0.008
3
,假设岩样为同一原油100%地饱和,
试问该岩样的绝对渗透率是多大?
若改用粘度为·s 的盐水100%地饱和,试问在的压差下通过同一盐水时,其流量应为多少?
55. 试按照平面流推导:
(1) 并联组和地层的平均渗透率? (2) 串联组和地层的平均渗透率?
56. 某一井由取芯分析测得的孔隙度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求:
(1) 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算术平均值
岩样,并用同一盐水通过它,在岩样两头的压差为251mmHg 时,测得盐水的流量为s ,求用盐水通过时岩样的渗透率。

以上述岩样,若改用粘度为·s 的气体100%地饱和岩样并通过它,在岩样两头的
压差为25mmHg ,出口压力为时,测得气体的流量为s cm /12
.03
,求该岩样的渗透率,
并对比结果,分析原因。

58. 已知某一低饱和油藏中含束缚水24%,并别离得油,水,岩石的紧缩系数为:
Mpa C o /70104-⨯=,Mpa l C w /5.4105
-⨯=,Mpa l C f /4.1104
-⨯=,并测得
油藏孔隙度27%,试求该油藏的综合弹性系数。

若该油藏含油体积为
m 15003
,原始
地层压力为27Mpa ,原油的饱和压力为,试估量该油藏的弹性可采储量? 59. 有个横向非均质岩石如图,并由实验测得各区域内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值。

%181


%222

,%243
=φ,md K 1601=,md K 3202=,md K 3503=,cm L 81=,
cm L
142
=,cm L 113=
(1) 用算术平均方式计算该岩样的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 (2) 以储集能力为等效依据计算岩石的平均孔隙度 (3) 以渗流阻力为等效依据计算岩石平均渗透率
60. 100根内径为0.02mm 的毛管,50根内径为0.04mm 的毛管,他们的长度都一样,并一
同装在一根内径为5cm 的等长管子中,在毛管间的间隙中填入石蜡,因此渗流指发生于毛管中,问这种“岩石”的平均空到直径,比面和渗透率用达西表示各为多少? 61. 设一岩样长3cm ,截面积为
cm 22
,其中100%地饱和一种粘度为1mpa ·s 的盐水,当
压差为时,流量为
s cm /5.03
,而若是用粘度为3mpa ·s 的有代替盐水,在一样压差
下的作用下流动,其流量为
s /167.03
,试求不同流体通过时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并
解释计算结果的物理意义。

62. 有一岩样,其外表体积为
cm 153,经分析得出如下数据,岩样中联通空袭体积为
cm
6.33
,不联通空袭体积为cm
3.03
,微毛管孔隙体积为
cm 2.03
,求岩石的有
效孔隙度和绝对孔隙度。

63. 某一岩样的孔隙度为20%,渗透率为100md ,试计算该岩样的平均孔隙半径及比表面积。

64. 某一油层包括两个分层,一层厚度4.57m ,渗透率为150md ,另一层厚度3.05米,渗透
率为400md ,就平均渗透率。

若某井所采的各分层再修井后,150md 的分层在半径 1.22m 之内,渗透率降低为25md ,而原来400md 的分层在井周围2.44m 半径内渗透率降低为40md ,问该井再修井后其平均渗透率为若干?
假设各分层不发生窜流,计算时可取
m r
e
4.152=,m r w 1
5.0=
65. 若一岩样长5.00cm,直径为2.5cm ,气体粘度为·s ,则在此条件下测得如下的数据 Q(ml/min) P(MPa) 试求其绝对渗透率值。

(要求上机)
66. 曾有人按照布辛斯方程推导出了计算等横截面矩形裂痕的纯裂痕岩石渗透率公式: K=A
a b 2
6
10
⨯(达西)
式中:A 为岩石的横截面积(
cm
2
),a 为裂痕高(cm ),b 为裂痕宽(cm ).试求当A=,
a=0.01cm ,b=1.5cm 时的纯裂痕岩石的渗透率。

67.某油层岩石的孔隙度为20%,渗透率为100md,试计算此岩石的平均孔隙度半径和比表
面。

第二章油层岩石的物理特性
1.油藏流体指的是什么?何谓“高压物性”?
2.天然气的分子量,密度和比重是如何规定的?影响他们的因素是什么?肯定这些参数的
方式有哪些?
3.组分和组成意指什么?表示组成的一般方式有哪些?其彼此关系如何?
4.紧缩因子Z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当Z=1时,实际气体则成为理想气体”,对吗?
5.什么叫相图?影响P---T相图的因素有哪些?
6.试分析干气,湿气,凝析气,轻质油和重质油各自的相图特征。

7.但组分物质的临界点和多组分物质的临界点个代表什么物理意义?它们之间的区别和
联系是什么?
8.如何肯定多组分物质的视临界压力和实临界温度?它们有什么作用?
9.气体对应状态原理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
10.何谓天然气的体积系数?何谓天然气的紧缩系数?试按照它们的概念式推导出相应的
计算式。

并对比按相同含义而概念的体香气体的体积系数及紧缩系数计算式,有什么不同?
11.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是如何规定的?其单位是什么?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是如何影响的?
12.何谓溶解系数?单组分的溶解系数与多组分的溶解系数有何区别?如何肯定某一压力
间的平均溶解系数?
13.收敛压力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估算或验算一个给定油气系统的收敛压力值?
14.何谓原油的饱和压力,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15.地层原油的溶解油气比是如何概念的?其影响因素有哪些?试分析它在天然气在原油
总的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16.试简单叙述:某一给定组分和组成下的原油的饱和度和压力随温度的转变规律。

17.油气的分离中,一次脱气与多次脱气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多级脱气与微分脱气的区别
与联系是什么?
18.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体此刻哪些参数上?有些什么影响因素?如何影响的?
19.对地层油粘度曲线而言,为何在泡点压力下其粘度最小,这表征了什么物理含义?
20.地层水在高温,高压下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一般的层水中都包括哪几种大体离子?如何
划分其大体水型的?
21.典型相图的解释及分析不同的油,气藏类型
22.有一凝析气藏:(1)试分析解释其等温降压进程的相变进程:(2)为了减少凝析油的损
失可采取什么办法?为何?
23.试从理论上推出相图的一般转变趋势的结论:
(1)任一混合物的两项区都位于两纯组分的蒸汽压线之间;
(2)混合物的临界压力都高于该纯组分的临界压力,混合物的临界温度都居于两线组分的临界温度之上;
(3)混合物中较重组分比例的增加,临界点向右迁移;
(4)混合物中哪一组分的汉良占优势,露点线就考近哪一组分的蒸汽压线;
(5)两组分的分派比例越接近,相图的面积就越大,两组分中又要有一个组分占绝对优势,相图的面积就变得狭小。

24.试从分子运动的观点,推出气体的粘度随压力,温度及组成的转变规律。

25.推导相态方程。

26.如何计算露点压力,并编制出相应的程序。

27.如何计算泡点压力,并编制出相应的程序。

28.什么是两项体积系数,如何计算两相体积系数?它与天然气在地层油的溶解度及地层油
的原始体积系数的关系如何?
31. 甲烷贮存于容积为2立方米的容器中,压力温度别离为5Mpa 和27摄氏度,计算甲烷
气体的重量。

32. 肯定100摄氏度和3Mpa 下甲烷的密度
33. 天然气的比重为,本地层压力136千克/3
厘米,底层温度为93.3摄氏度,求天然气的紧缩因子。

34. 天然气的比重为,底层温度为75摄氏度,底层压力为20Mpa ,试计算该天然气的体积
系数。

35. 某油藏存在一气顶,所占空间体积为103万米,地层压力为15Mpa, 地层温度为84摄氏度,求该气顶的储量。

(天然气比重为)
36. 试计算8Mpa 和68摄氏度时,下面两种情况下甲烷紧缩系数Cg
(1) 甲烷为理想气体 (2) 甲烷为实际气体
37. 天然气的比重为 ,底层压力为,地层温度为93摄氏度,试求天然气的绝对粘度和运动
粘度。

38. 已知4CH 和125H nC 混合的视临界温度为75摄氏度,计算该混合物的视临界压力,且
将纯甲烷和纯125H nC 的临界压力和计算结果作一比较。

39. 试画出下图中的反凝析区
40. 试分析底层压力等温地由F 点降至E 点,地层中发生的相变进程。

41. 天然气的组成份析结果为:
底层压力为,地层温度为32摄氏度 (1) 天然气的紧缩系数
(2) 求出该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3) 试析算出10003
m (标)天然气在地下占的体积 (4) 天然气的紧缩系数 (5) 天然气的粘度
42. 下表是40摄氏度的2CO ,4CH 及2N 在密度为的罗马什金原油中的溶解系数,试计算三
种非气体在5Mpa 单独在1标方原油中所溶解的体积(标),并比较三者的溶解度
43. 某一地层油样的高压物性实验,取得如图3所示的溶解油气比曲线,试求:
(1) 原始溶解油气比 (2) 原始油样的饱和压力
(3) 当油层压力降至10MPa 时,从相应于单位体积地面原油的油样中分离出多少游
离气
(4) 别离求出0~5,5~10(MPa)的平均溶解系数,并比较所求两个数值。

44. 将一某油藏条件下体积4003
cm 的储层液体作为分析的样品,当温度降至20摄氏度,
压力降至大气压时,液体体积缩小为2743
m ,并取得3
m 的天然气。

试算出油的体积系数,收缩系数,溶解油气比。

45. 某油藏地面原油的比重为,所溶解的天然气的比重为油层温度为71摄氏度,溶解油气
比为1003
m (标)/3
m ,试用诺谟图估量地层油体积系数和饱和压力。

46. 可用下式估量高于饱和压力时的原油的比重为及平均紧缩系数C =-10⨯MPa l /104
-和
b B =,试求高压力为时的体积系数。

47. 某原油之紧缩数为28⨯MPa l /104
-,而饱和压力为,试算出它在 MPa 下的相对体积
系数,即在此压力下的体积与饱和压力下体积的比值。

计算时可假设紧缩系数为常数。

48. 在饱和压力下13
m 比重为的地面原油中溶有的天然气1503
m ,在饱和压力下体积系数为,求饱和压力下地层原油的比重。

49. 有一油藏,原始地层压力为20MPa ,地层温度为75摄氏度,天然气比重为,求压力为
15 MPa 时的两相体积系数。

已知:饱和压力b P =18 MPa ,其相应的油气比为R=1153
m (标)/3
m 和体积系数为
50. 某地层的压力为 MPa ,温度为72摄氏度时,取得油气分析样品数据见表1和2试求当
压力为21 MPa 、20 MPa 时的两相体积系数。

表1 油样分析数据(b P =)
表2 天然气的分析数据(g r =)
51. 某一油样在71摄氏度下的溶解油气比为1143
m (标)/3
m ,设油样在地面条件下的比重为,试估量饱和压力条件下原有的粘度。

52. 比重为的储罐油在压力为 MPa 和温度为90摄氏度下,被比重为的气体所饱和的油藏,
别离估量原油在储罐中的粘度和在油藏中的粘度。

53、已知天然气比重为,脱气原油比重为,油层压力为,温度为70℃,溶解油气比为171米3/(格)/米3,求地层原油的饱和压力及体积系数,原油的收缩率和粘度。

54、某油藏压力为14Mpa ,温度为93℃,水中含盐矿化度为15000ppm ,试求该油藏中束缚水的紧缩系数和体积系数。

5五、已知油层温度84.7℃,地层压力,油层底水中的含盐矿化度为20000ppm ,试求地层水的粘度和密度。

5六、试画出天然气的体积系数,紧缩系数及粘度随温度、压力的转变趋势图。

57、试画出原油的体积系数B 0、两相体积系数u 、紧缩系数C 0及粘度μ0随压力、温度的转变趋势图。

(有饱和压力的需在图上说明)
5八、试画出水的体积系数,紧缩系数及粘度随压力、温度和含盐总矿化度的转变趋势图。

5九、试定性画出两个不同温度下,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Rs和溶解油气比R随压力的转变规律。

60、试用物质平衡原理推导计算油藏储量的表达式。

原始油藏为一无气顶和边水的溶解气驱油的饱和油藏。

(即原始油藏压力为泡点压力),开发一段时间比,地层压力降至泡点压力之下,产生次生气顶,但油藏体积维持不变。

设:原始储油量N0(标米3)
积累产油量Np(标米3)
原始溶解油气比R0(标米3/米3)
压力为P时的溶解油气比R(标米3/米3)
积累平均生产溶解油气比Rp(标米3/米3)
P0压力下原油体积系数Boi
P压力下原油体积系数Bo
P压力下气体的体积系数Bg
6一、试用物质平衡原理推导纯气藏储量计算的表达式,气藏的原始地层压力为Pi,开发一段时间后降到P,气藏的孔隙空间体积不变。

设:原始储气量Gi(标米3)
积累产气量Gv(标米3)
压力Pi下气体体积系数Bgi
压力P下气体体积系数Bg
6二、试用物质平衡方式推导出未饱和油藏储量计算的表达式。

假定油藏原始地层压力为Pi,开发一段时间后降到P(此时地层压力仍然大于泡点压力),油藏的孔隙空间体积不变。

设:原始储油量No(标米3)
积累产油量为Np(标米3)
在压力Pi下的原油体积系数为Boi
在压力P下的原油体积系数为Bo
63、试用物质平衡原理推导下述油藏的原始储油量计算的表达式。

在开发前,油藏压力高于泡点压力,且无边水,底水存在;在开发中也无水流流入油藏,开发一段时间后,地层压力降到泡点压力之下,产生次生气顶。

油藏的孔隙空间体积不变。

设:原始储油量No(标米3)
积累产油量Np(标米3)
原始溶解油气比R0(标米3/米3)
压力为P时的溶解油气比R(标米3/米3)
积累平均生产油气比Rp(标米3/米3)
原始地层压力Pi下的原油体积系数Boi
目前地层压力P下的原油体积系数Bo
目前地层压力P下的气体的体积系数30
泡点压力下P N下的原油体积系数B b
64、已知含氮气然气组分及摩尔数,计算该气体在t=90℃及P=18Mpa(绝对)时的紧缩因子K值,并比较进行含氮校正和不做氮校正二者的不同。

第二露点压力(收敛压力P
6六、已知一个封密气藏,其平均有效厚度h(米),平均有效孔隙度为 ,束缚水饱和度为
Sw,紧缩因子随压力的转变关系Z~P已知,又测得该气藏的原始地层压力为Pi,且本地层压力降至P时,其积累采气量(地面标准情况)为Np米3,试按照物质平衡原理计算气藏的面积F(米2)
原始饱和压力。

第三章 多相流体的渗硫机理
1、 自由表面能是如何产生的?它存在的条件、范围及大小有哪些因素来决定?如何影响?
2、 什么是表面能力?它表现了如何的物理意义?
3、 油藏流体的表面能力随地层压力、温度、天然气在原油(或水)中的溶解度的转变规律
如何?
4、 对一个实际问题具体的研究方式应如何的?结合上题的结论说明这些结论在油田开发
中对咱们有何指导意义?
5、 测定表面能力的方式有哪些?测定方式的大体原理是什么?
6、 什么是吸附现象?什么是活性剂?
7、 通常在理论上是如何描述活性剂在两相界面处的吸附量的?其结论对实际有何指导意
义?
8、 什么是润湿?什么是润湿性?影响润湿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9、 润湿程度是如何规定的?如何按照它划分亲水、亲油、中性岩石?
10、润湿的实质是什么?若是要改变油藏的润湿性,以其实质来讲,应怎么办?进而提出实现这个条件的具体办法。

1一、何谓润湿滞后?什么是前进角和后退角?
1二、润湿滞后的实质是什么?其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13、润湿滞后在油气田开发中是有利仍是不利?为何?若是不利,如何降低其影响? 14、什么是静润湿滞后?什么是动润湿滞后?各举一例说明。

1五、油、气、水在油藏中的微观散布状况如何(对亲水、亲油岩石别离说明,然后总结出规律)?其散布状况与什么因素有关?
1六、据上题,对亲水、亲油岩石的残余油散布状况,你以为应采取什么方式有可能把这些残余油在采到地面?
17、何谓饱和历史?它对油和水的微观散布有何影响? 1八、岩石润湿性的测定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你以为最接近油田实际情况的润湿性测定方式是哪一种?然后设计实现该法的具体流程和步骤
19.假设在多孔介质中进行一水驱油的活塞式进程,那么在亲水,亲油岩石中,若是
w S =0S =50%,此时水在那种岩石中易流动?
20.如何成立毛管压力的概念?如何从力的三要素上分析任意曲面的附加压力?
21.试推导出任意曲面的附加压力e P 的计算公式推出球面和柱面某点处的附加压力(或曲面两边的压差)。

22.试推导出任意 两相流体界面在毛细管中引发的高度。

23.对多孔介质中,流体受到的毛管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4.如何分析一液珠运动时所受到的各类阻力效应? 25.何谓贾敏效应?在油田开发进程中如何扬长避短? 26.试述润湿性在油田开发进程中的作用?
27.通常测定毛管压力曲线的方式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并绘制出相应方式的测定仪器的流程示用意。

28.驱替进程和吮吸进程是如何规定的?它们会如何影响毛管压力曲线? 29.对于一条实测的毛管压力曲线,应该分析哪几个主要特征(或参数)? 30.如何利用某一实验测得的毛管压力资料来研究孔隙大小散布规律?
31.试分析出毛管压力曲线与孔隙大小散布曲线(或孔隙大小累计散布曲线在位置上和形状上的相应关系)
32.如何肯定油藏中自由水面和油水接触面?如何肯定含油水过渡带的含水饱和度转变规律?
33.综合叙述毛管压力曲线的用途。

34.何谓有效渗透率?何谓相对渗透率? 35.何谓流速?何谓流度比?
36.共存水饱和度(或平衡饱和度)是如何规定的?它在油藏的束缚饱和度是问同一概念? 37.如何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肯定残余油饱和度?如何估算采收率?
38.强亲水岩石与强亲油岩石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相对比,各自有何特点?为何? 39.试按照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析下式中饱和度w S 的值域:
w
o
K K =ae 40.如何理解油井产水转变规律——“两头慢中间快”? 41.你可否按照“微观渗流机理”理解:
(1)注水采油必然会致使油水同产现象?
(2)水驱采油和气驱采油的原油采收率老是小于100%的?
42.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测定方式有几种?它们各自的测量原理及特点是什么? 43.稳态法测定相对渗透率曲线的难点和关键是什么?如何解决? 44.如何解释相对渗透率曲线?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应用范围是如何的? 45.什么是结尾效应?如何判断和计算在什么范围内存在结尾效应?
46.从某气井所取天然气样分析得知,甲烷含量达%,该井底层压力为,地层温度为摄氏度,试估量地下气水表面张力维多大?
47.有一地层油样和水样,在大气压力和20摄氏度的条件下,用最大压力法测定界面张力,得液体压力计的液柱高度为,该仪器常数为,求地面及地下油水界面的张力。

已知地层压力12MPa ,地层温度为46摄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