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化塑造一座城市_贺州市打造客家文化品牌的深度透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2月上半月号第3

雅·风情
一种文化塑造一座城市
———贺州市打造客家文化品牌的深度透视
○翟

梁达政
浓浓两岸情,客属一家亲。

随着2010’桂台客属联谊会暨贺州市首届客家文化旅游节(下称“一会一节”)徐徐落下帷幕,贺州市以浓郁的客家风情和闪亮的台湾元素,为客家文化和桂台交流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会一节”的成功,只是贺州市打造客家文化品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贺州市通过打造客家文化精品,举办客家文化盛会,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不仅成功打造了贺州的城市名片,塑
造了贺州的城市品格,更让贺州成为了推进两岸交流的一个战略支点,在服务大局中找到新的发展坐标。

一张向世界递出的闪亮名片
贺州是一座客家文化浓郁的城市,全市约有80万客家人,约占全市人口的四成,60%以上的市民会说客家话。

作为本地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之一,贺州不仅有多姿多彩的客家传统民俗文化、客家山歌以及众多的客家文化精品,还有华南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客家围屋建筑群和我国唯一的客家生态博物馆。

“打好‘客家牌’,下好‘客家棋’,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贺州的发展满盘皆活!”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开始了打造客家文化的探索。

2005年,贺州市承办了亚细安(东盟)客属第六届恳亲大会暨经贸洽谈会。

活动期间,贺州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热情奔放的客家歌舞、浓郁淳朴的客家风情、独具特色的客家饮食、典雅别致的客家民居和源远流长的客家历史,让来自港、澳、台和东盟10国及日、韩的客属嘉宾们深深沉醉。

一时间,贺州“客家”声名鹊起!
迎来开门红的贺州趁势而上,又接连举办了一系列打造客家文化活动,将“客家”这张名片越擦越亮——
—贺州日报、贺州电视台开办客家专题
栏目和《贺州客家》等客家研究成果的出版,见证了贺州坚守客家文化的脚步;贺州原创客家流行音乐十大金曲评选和一系列夺得全国大奖的客家艺术精品,奏响了贺州挖掘客家文化的旋律;在中国-东盟客家丽人大赛、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赛中,贺州“客家妹”
在聚光灯下款款前行的倩影,更象征着“贺州客家”走向世界的脚步。

随着各种文化活动形式不断创新,内涵不断丰富,档次不断提升,影响不断扩大,客家文化已浸润和影响着这座城市,让贺州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客家之城”。

与此同时,贺州打造客家文化精品也佳绩频传:客家山歌剧《卖桃》获全国“群星奖”金奖;客家民族舞蹈《贺州鼓神》获全国第五届民间艺术节金奖;《板鞋抢亲》获特别奖,并在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中播出;本地原创客家歌曲《月光光》在被香港电视剧《酒是故乡醇》采用为主题曲后,更是在全世界的客属地区广为流传,成为客家人寄托思乡之情的佳作……贺州,因客家文化而走向世界;客家文化,因贺州而得到弘扬。

面对着一潭被激活的春水,贺州市委、市政府意识到,“客家牌”不仅要打对了,而且还要打得更精彩!2007年,贺州再次举办客家文化盛会———桂台客属联谊会,并首次提出了构建“桂台客家文化旅游实验区”的
贺州客家围屋。

贺州客家妹。

54
2011年2月上半月号第3

责编/谢冬
战略构想。

经过几年努力,2010年春,自治区政府批准成立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并在《示范区发展规划》将示范区的功能定位为桂台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的首选地、广西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先行区、桂台经贸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重要的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客家文化,已成为贺州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张名副其实的闪亮名片!”市委书记彭晓春说。

一个推进桂台交流的战略支点
因客家文化而实现了“走出去”的贺州人,如何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自己的定位,在服务大局中推动自身的大发展?
近年来,在一次次与台湾客属同胞的交流中,贺州人深切感受到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

市委、市政府由此得到启发,以贺州特有的客家文化为依托,推动桂台的交流与合作。

事实上,对台交流合作,在贺州绝非一朝一夕。

天下客家同根同源,台湾客属客商在贺州很容易就能找到语言和文化的认同感。

许多台湾企业家来贺投资兴业,为贺州注入了活力,而贺州的“台湾商住城”、“台湾街”等许多带有浓郁台湾气息的建筑就是生动的见证。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台交流合作,2010年7月,贺州客家文化旅游经贸代表团随广西经贸文化代表团参访宝岛台湾。

贺州代表团甫一“登台”,就先“声”夺人。

在台湾圆山大饭店召开的2010年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的开幕式上,贺州客家歌手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及原汁原味的客家歌曲及精彩表演,赢得了与会者的满堂喝彩。

接下来的行程更是好戏连台。

贺州代表团从台北出发,足迹遍及台中和台南,在新竹县与树杞林乐团同台表演了一个半小时的精彩节目,吸引了当地1300多名客家乡亲,掀起了一股客家文化旋风;在花莲等地,贺州代表团深入农户,说客家话,唱客家歌,叙客家情,拉近了与岛内同胞的距离。

本次“一会一节”也延续了这种精彩。

开幕式上,来自台湾的嘉宾代表、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向贺州赠送了多幅彰显
客家文化和两岸亲情的亲笔题词,而贺州也向台湾同胞赠送了贺州出土的战国麒麟尊工艺品和瑶绣;在《客家风·两岸情》演唱会上,来自贺州和台湾的主持人用客家话联袂主持,两岸演艺明星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奉献了一台客家文化艺术盛宴;在桂台客家文化旅游发展论坛上,两岸学者各抒己见,共叙“客家文化的传承、发展与未来”;演绎海峡两岸两代人情感历程的中国首部高清数字客家音乐电影《月光光》正式开机……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见证了贺州搭建桂台交流平台的努力,大大提振了贺州这座城市的“精”、“气”、“神”。

精彩还不仅限于文化领域。

本次“一会一节”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签订项目35个,投资总额达39.2亿元,项目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林产及矿产深
加工、食品加工、商贸旅游、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推进了桂台全方位合作共赢。

一种城市品格悄然形成
大踏步走向世界的贺州人发现,有意识地培育一种文化品牌,与一座城市的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

一首《月光光》不仅传开了贺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唤醒了这座城市自身蕴藏的冲动和渴望,赋予了客家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继而变成一种强大的自我升华的激情和动力,使其以开放合作、海纳百川的姿态,阔步前行。

“市民是一座城市真正的主体、核心和灵魂,是一座城市品格的真正承载者和传承者。

每一次客家活动的举办,都让质朴的
贺州人经受了解放思想的历练、转变观念的提升,也对客家文化有了一次次的丰富和创新,从而成就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云水胸襟。

”贺州市市长白希如是说。

客家围屋本是体现客家人“团结”、“抱团”精神的特色建筑,但只要你来到贺州的客家围屋,一定会发现这里不仅大门敞开欢迎你,质朴的客家主人还会热情地为你做“导游”当“大厨”,向你介绍围屋的历史、风俗和人情,让你遍尝豆腐酿等客家风味美食。

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已不知不觉地融入了围屋。

贺州还被誉为“方言土语”的博物馆。

在这座以客家人为主的城市中,融洽居住着汉、瑶、壮、苗、回等多个民族,通行客家话、普通话、桂柳话、粤语、九都话、瑶话、壮话、土白话、麻该话、大宁声等几十种方言。

一般贺州人除了会说客家话以外,都能同时掌握三至四种语言,只要外地人用其中的任何一种语言问路,贺州人都能给你满意的答案。

在每一次大型客家文化活动的现场,都活跃着一群热情忙碌的志愿者。

有着普通话和客家话“双语”能力的他们总是精神抖擞、热情洋溢,因为他们心中有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希望可以通过一次次盛会,成为客家文化与友谊的传播者、城市精神的体现者和贺州形象的展示者。


(作者单位分别为:贺州日报社、中共贺州市委组织部,图片为作者提供)
贺州客家百狮贺春。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