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锦泽技工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深泉高级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 班级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知识运用(共18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A.窈.窕(yǎo)吮.血(shǔn)含情脉脉
..(mò)参.差(cēn)
B.氾.南(fàn)投奔.(bēn)凫.水(niǎo)顷.刻(qīng)
C.枭.雄(xiāo)累.及(lèi)诅.咒(zǔ)惴惴.不安(duān)
D.譬.如(bì)邂逅.(gòu)浅尝辄.止(zhé)涅槃.(p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
..的一项是()
A.嬉戏情投意合惦记卓有成效
B.辨解明珠暗投算帐藕段丝连
C.刹那急于事功晌午隐约其辞
D.屏气咬文嚼字感慨没精打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A. 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
....,应有尽有。

B. 虽然现在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大喇叭声、商贩叫卖声、孩子的哭声
不绝如缕
....。

C.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之际,邱少云的事迹在神州大地重新引起轩然大波
....。

D. 北京大学为迎接百年校庆排演的话剧《蔡元培》能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
拭目以待
....。

4.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广播里的通知说,让班主任本月15日前去汇报本班的人数。

B. 通过全村人的努力,使这片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

C.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是前进的动力。

D. 同学们都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的一项是()
A.《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B.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红的、黄的、粉的、蓝的,煞是好看。

C.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说不是一条真理?
D.“红高粱”是我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代表作。

6.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
...的一组是()
A.宋词两大主要流派是豪放派与婉约派,苏轼、辛弃疾是婉约派代表人物。

B.《师说》的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C. 孙犁是“白洋淀派”代表人物,《荷花淀》是其作品。

D.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等人花了19年时间编成。

二、文言文阅读。

(共12分,每题3分)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

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

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

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赤壁之战》
7.下列词语中,没有
..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初一
..抗衡
..交战 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
C.地方
..之人
..数千里 D.且北方
8.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走舸:轻快的小船
B.步走:步行走
C.雷.鼓大震:通“擂”,敲击
D.烟炎.张天:通“焰”,火焰。

9.下列句式同例句相同
..的一项是()
例句:行将为人所并。

A.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B.引次江北。

C.此帝王之资也。

D.亮见权于柴桑。

10.本段描写的场景是()
A.诸葛亮劝说孙权的场景
B.刘备劝说孙权的场景
C.两军交战的场景
D.曹操南下的威风场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三、翻译句子(共12分,每题4分)
1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四、名句默写(共10分,每题2分)
14.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15. ,感吾生之行休。

16. 悟已往之不谏,。

17. 但热闹是它们的,。

18. 失其所与,;以乱易整,。

五、阅读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共18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

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

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

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

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

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

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

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19.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请依据提示,在括号中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3分)
“我”想吃螃蟹——(1)()——(2)()——母亲捞起螃蟹——(3)()20.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3分)
21.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22.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6分)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

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
路。

”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23.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3分)
六、作文。

(共50分)
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格式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试卷答案
( 2016 至2017 学年第一学期)
一、基础知识运用(共18分,每题3分)
A B D C D A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每空3分)
D B A C
三、翻译句子(共12分,每题4分)
11.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强健的筋骨,向上吃泥土,向下喝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
缘故。

1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一旦秦国使节往来经过这里,郑国可
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13.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四、名句默写(共10分,每题2分)
14.风雨兴焉;蛟龙生焉。

15.善万物之得时。

16. 知来者之可追。

17. 我什么也没有。

18.不知;不武。

五、阅读题(共18分)
19. (1)母亲翻找螃蟹 (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下螃蟹(3分)
20.(1)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2)物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3)母亲爱子心切。

(3分)
21.(1)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2)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3)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3分)
22. (1)“咬牙”是因为母亲做出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闭眼”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景。

(3分)
(2)母蟹挣扎的“沙沙沙”的声音,加重了母亲心中的负罪感,使她后悔带走了母蟹,于是急于送回。

(3分)
23. 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2分)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1分)
六.作文。

(共50分)
【评分标准】
说明:①不写题目扣2分;
②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
③错别字每2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3分;
④书写不工整,字迹潦草,不能进入一类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