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年(春秋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2020年(春秋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
1. (2分) (2016高一下·德化期末)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传:流传
C . 善假于物也假:借助
D . 履至尊而制六合制:统治
2. (2分) (2015高二上·天津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感吾生之行休
A . 之二虫又何知
B .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C . 汤之问棘也是已
D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 (2分)下列加下划线词与“楚亭怪而察之”中的“怪”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 . 会天雨,道湿不可行
C .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D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B .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C . 芳菲菲其弥章。
D .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5. (2分)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B .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C . 义,人之正路也
D . 万物皆备于我矣
6. (2分) (2019高一上·绍兴开学考) 下列各句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 渺渺兮予怀
C . 不拘于时,学于余
D . 而又何羡乎
7. (2分)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我是古帝高阳的后代啊,我伟大的已故的父亲名叫伯庸。
B .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我出生在寅年的正月里啊,庚寅日是我的生日。
C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父亲观察揣度我出生时的情况啊,方赐给我一个美名。
D .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我的字叫正则啊,我的名叫灵均。
8.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 笔者从IARI国际注册营养师洛阳授权机构了解到:国民营养已被纳入国策,营养师将成为国内最有价值而且炙手可热的阳光职业之一。
B . 由于国内留学中介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消费者屡屡受骗,以至后来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落入陷阱。
C . 苗族青年男女“对竹当歌”的内容大多以竹子作比喻,歌词美轮美奂,生动得令人拍案叫绝。
D . 随着国家食品安检局对奶制品查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行业的一系列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暴露了出来。
9. (2分) (2017·广元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近日更有业界专家透露,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也就是说,“铜钱楼”这类有口皆碑的“奇葩建筑”,以后很可能不会获批建造了
B . 我很爱语文那份文化底蕴的修炼,数学那份天马行空的逻辑,英语那份异域文化的收获,物理看待问题的新角度
C . 部分网络编辑除了复制粘贴和制作添油加醋的标题外别无长物,这对网络环境的长远危害比微博上转发一个谣言要大得多
D . 当前,党和政府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应该说,作为寒窗七载的研究生毅然去创业,无可非议,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10. (2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 .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 .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 . 老师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11. (2分) (2018高三上·桂林月考)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 值张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向他全家表达了诚挚的祝福。
B . 淮海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C . 刚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
D . 李教授出院了,小王在电话里对他说:“欣闻您康复出院,特表示衷心祝贺,不知您何时来上班?”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12. (4分)(2017·泸县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 ,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短暂,个体渺小。
②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 ,________”两句描写出了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
③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 ,________”两句直接表现了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3. (11分)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绘,字元素,绵竹人。
少而奇警,读书五行俱下,未及冠,名闻西州。
进士上第,通判荆南。
为开封推官,遇事迎刃而解,诸吏惟日不足,绘未午率沛然。
仁宗爱其才,欲超置侍从,执政见其年少,不用。
以母老,请知眉州,徙兴元府。
吏请摄穿窬盗库缣者,绘就视之,踪迹不类人所出入,则曰:“我知之矣。
”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
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
诏遣内侍王中正、李舜举等使陕西,绘言:“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曾公亮请以其子判登闻鼓院,用所厚曾巩为史官。
绘争曰:“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
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
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
用巩,私也。
”帝为寝其命。
绘亦解谏职,改侍读,绘固辞,滕甫言于帝。
帝诏甫曰:“绘抗迹孤远,立朝寡援,不畏强御,知无不为。
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
今日之除,盖难与宰相并立于轻重之间,姑令少避尔,卿其谕朕意。
”绘曰:“谏官不得其言则去,经筵非姑息之地。
”卒不拜。
未阅月,复知谏院,为御史中丞。
时安石用事,贤士多谢去。
绘言:“老成之人,不可不惜。
当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五而致仕,陛下可不思其故乎?”免役法行,绘陈十害。
安石使曾布疏其说。
诏绘分析,固执前议,遂罢,知亳州。
元祐初,复天章阁待制。
卒,年六十二。
(选编自《宋史•杨绘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B . 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C . 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D . 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及冠,也称加冠、弱冠,男子满十八岁时,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
B . 卿,在古代可以用来代表“你”,但只用于君称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C . 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为“经筵”。
D . 致仕,指官员退休或辞职归家。
致仕约起源于周代,西汉以后逐渐形成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杨绘聪明能干。
少年杨绘以爱读书名闻西州,为官后表现出极强的办事能力,如为开封推官时,他的办事效率比其他官员都高。
B . 杨绘很有个性。
与宰相曾公亮产生矛盾之后,皇帝解除了他的谏官职务,对他失去信任,贬他为侍读,杨绘拒绝了这一任命。
C . 杨绘坚持己见。
杨绘认为王安石实施的“免役法”有十大危害,他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却因此被降职。
D . 杨绘仕途坎坷。
虽然才华出众,却因年少而不被当权者重用;后来又分别因为反对曾公亮和王安石而被罢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
②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14. (8分) (2017高三下·台州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简卢陟①
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②,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③余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清明日对酒
高翥④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注】①卢陟:人名,韦应物外甥。
②白雪曲:《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乐曲。
③“哢”(lóng),指鸟的鸣叫。
④高翥(1170 --1241),南宋诗人,余姚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
(1)
赏析第二首诗歌中画线的诗句。
(2)
分析两首诗歌中“酒”这一意象所蕴含的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15. (6分) (2019高一上·友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名人实在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一个时代需要生于其时之“时代名人”,也同样离不开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历史名人。
前者好比文化之快餐,后者却类同于人体不可或缺的素养,这当然需要细细品味、咀嚼并积淀。
当时代名人被岁月洗尽浮躁与铅华后,一旦显露出其真正的人文精神之底蕴,他往往会被后代记惦并予以诠释,此可谓时代名人之“再生”,由此,时代名人已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历史名人了。
毋庸讳言,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之需要历史名人,在于其文化与精神的倡导者与追随者怎样发掘这些历史名人之底蕴并巧妙地与时代与社会相吻合,一旦历史名人被赋予了这种时代之文化视角,它便往往具有一种烛照与启人心智的魅力,其所释放的文化素养,便能很好地被吸收与借鉴了。
历史名人也有世态冷热。
有些历史名人是“恒温”性的,如圣人,大抵每一时代都需要,并不热得炽人,却能时时在人们的语言与文字中出现。
有些历史名人则有点骤冷骤热,某一时代需要,便可能如日中天,热劲一过,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往往只在其追随者的思想库中有点忿忿而已。
这种现象的形成,就历史名人本身来说,与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质有莫大的关系,在于其文化内质是属于人伦人性等永恒性的还是其他非永恒性的范畴。
历史名人圈的形成,也同样折射出太多值得深思的内容。
有些名人在当其世并无甚影响,到了后世则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有些名人在当世十分风光红火,随着时光一轮转,便被历史所淹没;有些名人则在历史的长河中冷冷热
热,历经“世态炎凉”。
但无论如何,其属归历史,几千年的演绎,已是后世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以正面或反面或中性等词汇来界定历史名人,必然限制了审视历史名人的思维与视角。
但似乎每一时代都在有意无意地用本时代的文化视角去审视与诠释历史名人,喜欢对历史名人重新认识与评价,这当然无可厚非。
但就历史名人本身的文化内涵上,还其真实,以客观公正的眼光去评判却是必要的和必须的。
由于各时代的对历史名人的解读之差异,对历史名人的扭曲也在所难免,因而对历史名人的误读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千古罪人”至少有其时代选择的理由;“名彪青史”者,则反映的是一种历史文化与精神的沿续与倡导。
对于历史名人来说,当其生时,创造了一种文化,其使命似乎都已完结了。
其千秋功与过,是与非,便可任人评说了。
在当代名人风光流转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的时候,对历史名人的幽思,又是否能提供一种别样的思维视角?你觉得呢?
(摘自陈家兴《历史名人的幽思》2016年4月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个时代要有“时代名人”,同样也要有历史名人,而历史名人却类似于人体内不可或缺的素养,这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咀嚼并积淀。
B . 任何时代需要历史名人,关键在于倡导者与追随者去发掘这些历史名人的底蕴,并巧妙地与时代与社会相吻合,因为历史名人有“恒温”性。
C . 某个时代的特殊需要,有些历史名人骤冷骤热,有时如日中天,热劲一过,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往往在其追随者的思想库中还有点愤慨。
D . 每个时代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用本时代的文化视角去审视与诠释历史名人,喜欢对历史名人重新评价,但还其真实,公正评判是必须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当时代名人被岁月洗尽浮躁与铅华后,如果显露出其真正的人文精神的底蕴,他往往会被后代记惦。
由此,时代名人已转化为历史名人了。
B . 假如历史名人被赋予了时代文化视角,它往往具有一种给人光明与启人心智的魅力,其所释放的文化素养,便能很好地被吸收与借鉴了。
C . 历史名人也有世态冷热,就历史名人本身来说,与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质有莫大的关系,在于其文化内质是属于人伦人性,还是其他范畴。
D . 有些名人在当世风光红火,随时间轮转,被历史淹没:有些名人则在历史长河中冷冷热热。
但无论如何,经时间演绎,已是后世的精神财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千古罪人”有那个时代选择的理由;“名彪青史”者,则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倡导。
历史名人其实就是一种社会文化,其功过是非,任人评说。
B . 在当代名人成为人们关注中心的时候,对于历史名人的幽思,又是一种别样的思维视角。
无论是当代名人,还是历史名人都是独特的文化现象。
C . 历史名人圈的形成值得深思。
有些名人当世无名后世有名:有些名人当世风光后世无光;有些名人则是时冷时热。
但这些名人已是后世的精神财富。
D . 各时代由于对历史名人的解读差异,以或正面或反面等词汇来界定历史名人,表现其世态冷热,限制了审视思维视角,因而造成了独特的名人文化现象。
16. (12分) (2018高三上·建平开学考)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在《旅行青蛙》里,藏着巴赞的电影理论
陈思航
近日,一只面无表情的青蛙在各大社交网络流行起来,唤醒了无数人的母爱与父爱。
它来自日本HIT-POINT公司制作的手机游戏《旅行青蛙》。
这样简单、休闲的一款游戏,竟登上了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游戏榜首位。
它为何让玩家蜂拥而至?
借助电影创作的“窗户论”,青蛙游戏将画外空间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引导着玩家们通过脑补进入自己的角色。
当青蛙不在家中的时候,玩家们难免要想,现在它踏上了世界上的哪一个角落?玩家们不免揣测它的心情,它在旅途上可能遇到的朋友,和它将要带回来的伴手礼。
当玩家们凝视着两个一成不变的场景时,总是免不了要陷入遐想——没错,遐想。
当玩家所能“掌控”的仅有两个场景的时候,遐想注定是没有疆界的。
“画外空间”被频繁地运用于电影创作之中,这可以从著名电影理论家巴赞的“窗户论”说起。
巴赞认为,电影银幕是一个观察世界的窗口,在这窗口之外,是无限延伸的世界。
换句话说,在巴赞的电影观中,世界就在那里存在着,摄像机所做的,仅仅只是选择窗口的位置。
优秀的电影创作者,永远不会放过对画外空间的运用。
首先,它可以使叙事更为完整,譬如观众们最为熟识的画外音,经常在影片的关键处起到推进、暗示、评论剧情的作用。
画外空间也可以使电影画面富有层次、扩充影像
的意涵。
在某些时候,画外空间甚至可以替换成观众们所处的空间,由电影中的角色直接向观众发话。
但是,《旅行青蛙》主要利用了画外空间的另一种更为重要的特性:诱发玩家(观众)的联想,增强作品与玩家的交互性,从而丰富玩家的体验。
而在女性主义电影的创作实践中,我们可以更多地看到这种手法的极端形式的体现。
例如,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印度之歌》中,大多数的戏剧性动作都发生在画外或者镜像空间之中。
女性主义影片是对主流影片的逆反,它们要求观众主动地参与到影片的“创作”之中,用联想补足影片的叙事,而不是随着创作者的叙事流被动地摇荡。
《旅行青蛙》虽为一款游戏,也将画外空间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一张精致的镂空纱,引导着玩家们填补着场景之外的空缺,从而进入自己的角色:一位户外旅游的爱好者,能够更为生动地想象出青蛙翻山越岭的过程;一位热爱考据的游戏迷或许会穷究游戏的算法,从而精确地定位青蛙旅行的目的地。
而很多人提到的关于亲子关系的热议,想必也是更多发生在中国玩家的群体中,因为我们有着更为紧密的家庭关系与集体感。
毋庸置疑,在一款优秀的游戏中,可以嵌入动人的故事、电影化的画面与动听的音乐。
游戏与电影一样,能够吸收各门艺术之所长。
而使游戏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则是它更为突出的交互性。
对画外空间的运用,无论是在游戏还是电影中,都是对交互性的增强,使观众与玩家更积极地参与到作品的“完成”中来。
但是,不同的是,在电影中,观众对画外空间的联想,削弱了创作者的控制力,而在游戏中,这种联想则削弱了玩家的控制力。
控制者的不同强有力地体现在主流商业电影和角色扮演类游戏之中,它也可以说明这两者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盈利模式。
当观众走进影院,观看一部好莱坞商业巨制时,震撼的特效、紧凑的剪辑、不断推进的叙事拖拽着观众不断向前,迫使他们经历一次感官的洗礼;而当玩家们进入一个主流角色扮演游戏时,他们付费充值是为了使自己的角色更为强大,能够在游戏中叱咤风云。
当然,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背后都是庞大的资本在运转着,听凭摆布的受众们也是文化工业中的一环——这正是阿多诺所批判的艺术的商品化。
我们当然需要一些不同的东西。
当我们从“控制”中解脱出来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同一个艺术品,而艺术也使我们得以用不同的视角反思我们自身、反思这个世界。
《印度之歌》静态的影像与极少的对话,让我们得以体认一种新奇的女性语言;而《旅行青蛙》的独特玩法,也使玩家在面对小窝时无尽的遐想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那只独特的青蛙。
(1)第1段“蜂拥而至”在文中指________。
(2)第2段详细展现玩家进入角色的情况,对其用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 揭示电影创作中“窗户理论”的具体内涵。
B . 表现游戏画外空间能诱发玩家的丰富联想。
C . 帮助读者对话外空间的概念形成感性认识。
D . 为下文深入探讨巴赞“窗户理论”做铺垫。
(3)下列对画外空间在游戏中的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 能诱发玩家的联想,丰富玩家的体验。
B . 能增加双方的交互,提高玩家参与度。
C . 能使画面富有层次,扩充影像的意涵。
D . 能削弱玩家控制力,多维欣赏艺术品。
(4)下列推断与文意一致的一项是()
A . 玩家“掌握”的范围越广则遐想的空间越大。
B . 巴赞认为电影银幕之外是无限延伸了的世界。
C . 中国的玩家群体热衷于对亲子议题展开讨论。
D . 阿多诺认为听凭摆布的受众使得艺术商品化。
(5)简析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6)作者认为,游戏可以使玩家在无尽的遐想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空间。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7. (5分) (2015高一上·枣阳期中) 仿照例句的形式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与例句一起构成排比句。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8. (5分) (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 你听到过的对你最好的一个建议是什么?请你回顾一下,什么时候“我”在遇到什么情况时,别人对“我”提了一个建议,这个建议对“我”又有什么深刻的意义呢?请写一篇以记叙为主、能点明意义的文章,(题目自拟)原创。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12-1、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3-1、
13-2、
13-3、
13-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14-1、
14-2、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15-1、
15-2、
15-3、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7-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