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杨娜妮古筝高级练习曲的训练体系建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杨娜妮古筝高级练习曲的训练体系建构
一、古筝练习曲的编写与教学应用
练习曲在器乐表演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懵懂的“琴童”,到表演技术娴熟的“音乐家”,练习曲一直伴随着音乐表演者的艺术生涯。

随着民族器乐教学体系逐渐完善,古筝练习曲也越来越被教师所关注。

目前古筝教学中应用性较强的古筝练习曲并不多。

主要有项斯华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每日必弹古筝指序练习曲》;杨娜妮编写,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杨娜妮古筝教程》;由王建民主编、祁瑶作曲,上海音乐学院2017年出版的《古筝视奏练习曲50首》;赵毅的《古筝练习曲65首》,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郭雪君编写的《古筝考级练习曲》,2005年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赵冠华、赵曼琴所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古筝快速指序练习之道(上下册)》等。

上述练习曲有两个主要特点。

其一,部分练习曲目较为简单,适用于非专业的同学日常练习。

如《古筝练习曲65首》,主要以初级专项技术练习为主,大部分曲目改编自脍炙人口的歌曲或音乐小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尤其适合成人学琴者。

《每日必弹古筝指序练习曲》受到《哈农钢琴练指法》的影响而编写,适合初级到中高级的学生使用。

其中1-44课练习基本指法,训练手指的基本能力,45-68课关注运指、过弦、连接等问题,属于提高训练。

曲目趣味性较弱,技巧训练的力度加大,项斯华说:“每种组合还可运用不同的节奏变化进行练习。

具有中级与高级程度的演奏者和没有很多时间练习的教师或演奏家,可练习第1—24,且每日只需半小时练习时间,就可以练习全部的指序组合,以保持一定的技术状态……快速演奏与休止的反复练习,可以避免手指的过度疲劳,从而达到训练手指灵活的目的。

[1]”其二,为古筝专业学生而创作的系统化训练曲目。

包括《杨娜妮古筝教程》中的高级曲目部分,《古筝快速指序练习之道(上下册)》。

古筝练习曲应作为日常教学的重要环节,坚持长期训练,对技术技巧的提升和稳定有益处。

此外,在练习曲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其音色、旋律、美感等问题,器乐演奏呈现的音乐美必须贯穿练习曲中,才能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刘娜
二、《杨娜妮古筝教材》中的高级练习曲
《杨娜妮古筝教程》是由浅入深的古筝教学教法教材,从首次刊印出版,至今已有20多年,备受古筝爱好者的喜爱,被很多高等院校选为古筝专业教学教材。

在这本古筝教程中,根据学习进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部分。

每部分都配有适量练习曲,其技巧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高难度的练习曲曲目经常作为艺术院校考试曲目出现。

每首练习曲都有文字标题,给纯技术练习曲增加了音乐感染力。

此外,练习曲后标注教学和练习的技术要点提示,从而使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训练古筝表演技术。

且本书中的部分经典曲目由“爱艺术”录制成网络古筝教学课程,非常方便读者观看。

(一)杨娜妮古筝练习曲的实用性功能
杨娜妮古筝高级练习曲可以系统训练手指的灵活性和手指力度,主要分为“双手四指分指”“轮指练习”“快速八度”“快速小撮”“大指快速托劈”五个部分,这五部分又细分为32首曲目完成。

在这一阶段,除了对古筝演奏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训练,还对C大调、D大调、G大调、F大调、降B大调、A大调“古筝常用调音节音名”进行练习。

练习曲对手指的训练全面,兼顾指法与音乐情感。

开篇的四指分指练习分为三部分,包括了快速分指练习、快速小音阶练习、快速大音阶练习三部分。

快速分指练习中,《晨雪》是G大调双手四指分解练习曲,左右手指分别在固定的琴弦上,顺向秩序指法和逆向秩序指法练习贯穿整个章节。

《霜花》是顺向秩序,而《雾凇》则是逆向秩序。

《缤纷》三连音跳音技巧,训练手指独立弹奏琴弦的能力,在这一练习曲中并未采用规律的4321指法,而是运用4231指法,并作双手分别训练。

三首快速小音阶练习中,《浪花》这首练习曲深受大家喜爱,也是全国艺术院校考生经常演奏的练习曲。

这首练习曲是在顺向秩序、逆向秩序及跳音练习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四手指变化强化技术,已掌握较复杂音型的练习曲,使学生能较轻松地完成乐曲中复杂的段落。

《逐波》充分训练演奏者各个手指之间的
平衡。

演奏乐曲时,食指大指反复弹奏比较常见,也易掌握;演奏无名指和中指之间反复弹奏,则难以掌握。

该练习曲主要训练各手指之间的平均力度、速度及时值,并能准确弹奏音阶把位过弦,为演奏难度较大、音符跨度较大的复杂乐曲打好技术基础,也是快速小音阶技术训练的总结。

八度技术是古筝现代作品中最常用的技法之一。

快速八度技术训练部分有五首练习曲,分别训练快速八度跳音经过音及和谐技术。

《龙舟》练习曲中,运用右手弹奏八度的同时,左手弹奏八分之技巧。

这首练习曲在训练学生技法的同时,还训练学生的臂力及耐力,使学生有能力演奏大型古筝作品。

如果说快速八度练习曲是训练臂力及耐力,为演奏大型作品打基础。

那么,快速小撮练习曲则是训练学生运用灵活的技术和音型完成乐曲中快速轻盈的音乐段落。

这种技法看似轻巧灵活,实则是最为艰难的技法之一。

《华丽》一曲运用赵玉斋先生的小关节大指托劈和食指弹弦同时演奏大三小三度、大三小四度音程。

运用这种技巧可以快速轻松完成音程及和弦的弹奏,完成后十六分音符和前十六分音符的快速旋律。

快速大指托劈练习曲主要训练学生演奏古筝的传统技法及现代曲目中的大指快速托劈技巧。

《姹紫嫣红》一曲在训练大指托劈的同时,强调后十六分音符和前十六分音符用托劈技巧弹奏,并用大指托劈小勾搭经过音结合训练,使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技巧。

(二)部分练习曲音乐分析
1.D宫调式双手分指练习曲《疏影》
双手分指练习曲《疏影》由三个段落A(16小节)-A’(16小节)-A’’(8+8+8+10小节)组成,单一部曲式,或称乐段群,以民间音乐的加花变奏发展与西方曲式概念相融合。

第三段落较为长大,前两个段落较为统一,整体以方整乐句为主。

首先A与A’为各16小节的乐段。

两个乐段皆以“12321321”和上方五度关系的“56165161”为主题音调。

乐段织体中,以平行十六分音符为主,众多平行十六分音符的第一拍构成拱形的旋律线条(如
···
1-2-3-5-6-1-6-2-1),此外织体中的四分音符同样构成旋律线。

A与A’两个乐段为声部互换关系。

第三乐段A’’采用原素材加花变奏,先是8小节主题音调的卡农模仿,“12321321”后接“56165161”,右手主题声部在前,左手模仿声部在后,相距1小节。

接着是8小节(4+4小节)的左右手声部互换,接着依然是8小节主题音调左右手声部互换,右手为“12321323”,左手为“56165161”。

最后10小节为结束句,为双手八度平行进行8小节,末两小节终止结束全曲。

全曲以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为主,无偏音,为典型的D宫调式。

2.G宫调式快速小音阶练习曲《漩》
《漩》全曲为G宫调式一部曲式,可以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A(11小节)-A1(6小节)-A2(8小节)-A3(12小节)-连接(3小节)-A4(21小节)。

第一部分A,1-11小节。

右手呈现基本主题,即第一组音的音型“1216-5653-2356”,重复一小节。

随后保持手型,音型向低音移动,从小字二组的1,下降至小字一组的1。

左手为分解和弦伴奏。

第二部分A1,6小节。

右手依然为基本主题,从小字二组的2开始,隔一条弦向下移动两次。

左手为强调低音的伴奏音型。

第三部分A2,8小节。

与第二部分相似,右手基本主题,从小字二组的1开始,隔一条弦向下移动3次。

左手伴奏型发生变化,为柱式和弦与分解和弦的交替。

第四部分A3,12小节。

右手依然为基本主题,从小字二组的3开始,依次下行至小字一组的3。

左手伴奏型为强拍加后半拍和弦。

之后为3小节的连接后,进入第五部分A4,共21小节。

此处使用了复调织体。

右手为两小节的基本主题,加上两小节的上行琶音。

左手为两小节的和弦加花的伴奏,加上两小节对主题的同度模仿。

4小节为一个小乐句,这样的乐句一共为5句,最后一句结尾扩充1小节。

3.C宫调式快速大音阶练习曲《急流》
练习曲《急流》为C宫调式一部曲式,主要分为4个部分。

分别是A1(5+7小节)-A2(8小节)-连接(6小节)-A3(6+4小节)-A4(6+8小节)。

第一部分A1为主题音型首次呈现,即连续的大
音阶形态。

A1共有两个乐句,第一个乐句5小节,为右手的大音阶进行,先下行后上行。

随后7小节调换声部,左手为大音阶进行,右手以“5656”或平行进行伴奏。

第二部分A2为A1的变化重复,共8小节。

主要大音阶进行在右手,以2小节为一个句读,每组句读为1小节下行大音阶加1小节的摇指。

左手在摇指时以柱式和弦伴奏。

接下来是6小节的连接部分,将大音阶分为“5612”“3561”两部分,在左右手进行扩展。

第三部分A3同样为A1的变化重复,共10小节,分为两个乐句。

第一个乐句6小节,为右手大音阶进行,左手柱式和弦伴奏。

第二个乐句4小节,声部调换,左手为大音阶进行,右手柱式和弦伴奏。

最后一部分A4共14小节,可以分为两个乐句。

第一个乐句6小节为复调卡农乐句,右手为上行的大音阶,左手隔1小节作同度模仿。

第二个乐句8小节,为4小节的八度平行进行接终止式,在右手摇指中结束。

全曲为C宫调式,篇幅短小,速度较快,符合标题《急流》的意涵。

4.F宫调式正反轮指练习《盎然》
《盎然》全曲为一部曲式,共有5个段落A(32小节)—A1(24小节)—A2(20小节)—A3(32小节)—A4(13小节),每段的基本材料相似。

第一段A可分为清晰的两部分,不过两部分之间材料的对比性不大,相较于a,b更像是一个连接段落。

这一点对于整曲的五段皆是如此。

第一段A共有32小节。

其中a有24小节,可视为由3组乐句组成,每个乐句8小节。

其中右手为轮指,左手为伴奏。

右手轮指部分,从第一、二乐句的小字一组的3、6,到第三乐句小字二组的1、2,音高逐渐上升。

接下来b有8小节,为经过性的乐句,右手是快速的音型,左手为双指摇指和柱式和弦伴奏。

第二段A1共有24小节,较第一段有所减少。

其中a1有16小节,可视为4组各4小节的乐句,主要音型与第一段相似。

b1有8小节,同样是经过性的乐句,与第一段相似。

第三段A2共有20小节,长度较上段再次减少。

其中a2有16小节,为4组各4小节的乐句,这里音型
······
出现了一些变化。

右手后两个乐句为前两个乐句的向上大二度模进关系,左手则采用了分解和弦加旋律的伴奏样式。

b2有4小节,经过式乐句,采用了a2部分的材料。

第四段A3规模比较大,共有32小节,也是高潮段落。

其中a3有12小节,与以上三段不同,这里左手开始轮指,右手采取辅助的地位,两个声部颠倒。

可视为3组各3小节的乐句。

b3有20小节,可视为3个4小节一组的乐句,加上1个8小节的乐句。

在这20小节中,依然是经过式的乐句,不过声部交换频繁,音区从低到高,呈现出一种激烈的情绪,达到全曲的高潮。

最后一段A4最短,有13小节。

其中a4有8小节,其音型与乐曲的开始部分a非常相似,为结束前的再现,与开头呼应。

b4有5小节,起到乐曲终止的作用。

全曲为F宫调式。

5.D羽调式正反轮指练习《婆娑》
《婆娑》为D羽调式单三部曲式。

分为A(36小节)—B(43小节)(16+4+16+7)—A’(32小节)(5+5+ 5+5+6+6)—尾声(5小节)。

第一部分A共36小节,每个乐句4小节,均为右手轮指,左手伴奏。

左手以羽调式的琶音与分解和弦为主,常见伴奏型如6-1-3,6-3-6等。

第二部分B速度变化为小快板。

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4小节一句的乐句,共四句16小节。

旋律感较强,节奏以后十六双八为主。

然后接4小节的连接,节奏以平行十六分音符为主。

再后面是变化重复的16小节,之后是7小节的连接。

第三部分A’共37小节。

同样为轮指段落,右手轮指,左手以双指摇指伴奏。

前4句各五小节一共20小节,后两句各6小节一共12小节,最后为5小节的尾声。

三、杨娜妮古筝练习曲的审美意象
古筝音乐的美是不同于古琴等其他弹拨乐器的。

它既可以用来演奏浙派的《高山流水》,表现出古琴一般的泠泠古朴音色;也可以用《闹元宵》来演绎民间节日欢乐的风韵。

从岭南的《蕉窗夜雨》到北国的《辽南情》;从高原的《雪山春晓》一路走到瑶寨里,静静的《竹楼听雨》,古筝能够驾驭的音乐风格是非常多元的。

今天的作曲家,更加关注新的古筝曲目创作,他们创作的《箜篌引》《幻想曲》《云裳诉》《行者》等曲目,有的需要钢琴作为伴奏,有的属于古筝协奏曲。

这些最新的曲目将古筝的音色和技巧拉长,对演奏者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哪怕是一个细小的技术训练不到位,在表演曲目时也会被无限放大。

学习过程中要严肃对待练习曲,练习曲除了给予技术训练之外,不要忽略练习曲美的元素。

杨娜妮创编的高级练习曲,每一首都带有独立标题。

文字标题既突出了练习曲的情感意识表达,又有明确的指向性和技术独立性,同时也是作曲家审美情感的延续。

古筝曲目中表现北国风光的曲子比较少,杨娜妮老师的练习曲《雪橇》《戏雪》《晨雪》《飞雪迎春》《雪中俏》《雾凇》等,以北方雪景作音乐标题,聆听与演奏时,会伴随音乐产生独特的审美意象。

四、总结
一套具有实用性的练习曲,需要作曲者具有优秀的表演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杨娜妮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专业教学,其后又师从曹正、赵玉斋等古筝名家学习,凭借扎实的功力,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

1991年,杨娜妮编著的《初级古筝教程》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深受全国各地师生的关注。

八年之后,《杨娜妮古筝教程》付梓出版,该书中的练习曲是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精心打磨创作的,尤其是古筝高级练习曲,对学生的演奏技术和表演能力进行双重训练,技法难度大而不枯燥,适用于古筝爱好者和专业院校教学。

本文系2019年沈阳音乐学院院级课题《古筝教学中练习曲的训练体系建构——以杨娜妮古筝高级练习曲为例》(2018YLY14)的研究成果。

注释:
[1]项斯华《每日必弹古筝指序练习曲》,上海音乐出版社,第1页。

刘娜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