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流程管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前急救护理流程管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流程管理的开展对于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
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方法:将7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院前急救护
理流程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38例,对比两组的急救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97.37%>78.95%,χ2=4.537)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26%<23.68%,χ2=5.20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反应时间[(4.04±1.02)min<(5.39±1.18)min,t=4.850]、急诊等待时间[(25.43±4.08)min<(34.12±4.37)min,
t=8.960]、急救时间[(41.43±6.34)min<(52.07±5.19)min,t=8.005]比
对照组更短(P<0.05)。
结论: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过程中,加强院前急
救护理,强化流程管理,能够让患者更加及时接受救治,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与
改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流程管理;急性颅脑损伤;急救效果
急性颅脑损伤多为意外事故所致,患者的头部遭受较重的机械外力打击,导
致脑组织受损。
颅脑损伤发生后,重症患者会产生意识障碍,陷入昏迷状态,表
现为生命体征紊乱,病情较为危急,致残、死亡的风险极高。
在颅脑损伤患者受
伤后,应尽快采取急救措施。
院前急救工作的有效开展,其目的是及时、迅速的
进行处理,让患者恢复较为稳定的体征状态,为院内治疗工作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针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需要进一步强化流程管理,可以
有效保障院前急救工作高效、顺利的进行,进而获得良好的急救效果,帮助患者
尽快脱离危险[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5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7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
观察组:男/女=23/15,年龄
24~69岁,平均年龄(45.30±5.82)岁。
对照组:男/女=21/19,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4.91±6.08)岁。
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
观察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过程中,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救治,密切监测
患者的体征状态。
1.2.2观察组(院前急救护理流程管理)
成立院前急救小组,护理人员需要接受院前急救方面的培训,熟练掌握急性
颅脑损伤的急救流程、救治方法。
结合既往的工作经验,结合急性颅脑损伤的疾
病特征,制定院前急救方案。
根据院前急救的实际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设备、药品。
在接诊后,护理人员详细询问患者的信息,记录患者所在位置、联系方式,
快速出动救护车。
在救护车到达现场前,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保持联系,询问患
者受伤原因、受伤后的症状表现。
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能够快速了解患
者的受伤原因、受伤时间、昏迷时间,观察其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呼吸状态,
初步做出诊断。
检查患者有无舌后坠情况,及时将舌头拽出。
清除呕吐物、分泌物,维持气道通畅,进行吸氧。
表现为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气管插管,进而维
持有效呼吸。
建立静脉通路,维持有效循环。
进行颅内压检测,患者存在颅内压
增高表现时,静脉滴注甘露醇(20%)。
检查患者的受伤部位,及时止血后,对
伤口进行包扎。
在患者的症状、体征趋于稳定后,将其平稳转移至救护车,送往
医院进行救治。
转运途中,院前急救人员需要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沟通,详细说明患者的情况,实时反馈患者的症状表现和体征状态。
院内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各项检查、治
疗工作的准备,开通绿色通道。
到达医院后,需要快速进行工作交接,护送患者
接受检查和治疗。
2结果
2.1急救时间
表1急救时间对比[(±s),min]
组别
急诊反应时
间
急诊等待时
间
急救时间
观察组
(n=38)
4.04±
1.02
25.43±
4.08
41.43±
6.34
对照组
(n=38)
5.39±
1.18
34.12±
4.37
52.07±
5.19
t值 4.8508.9608.005
P值
<
0.05
<
0.05
<
0.05
2.2急救效果
表2急救效果观察[n(%)]
组别急救成功率并发症
观察组
37(97.37)2(5.26)
(n=38)
对照组
30(78.95)9(23.68)
(n=38)
χ2 4.537 5.208
P值<0.05<0.05
3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外伤,具有极高的致死、致残风险,患者受伤后
处于十分危险的状态[2]。
由于病情进展迅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需要尽快接受救治。
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急救过程中,院前急救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对于
急救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3]。
院前急救的开展,主要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初步评估,并根据患者等症状表现、体征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让患者暂时脱离
危险,然后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院前急救的有效实施,能够为院内治疗争取
更为充裕的时间,有助于提高急性颅脑损伤的急救效果[4]。
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精细化的护理服务,满足维持呼吸通畅、循环状态稳定的效果。
加强流
程管理,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院前急救工作[5]。
综上所述,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流程管理,可以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娟,赵正清. 序贯评估法指导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
治时间及预后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09):115-117.
[2]陈会利. 安全管理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 山东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05):389-390.
[3]徐静.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昏迷患者救治及预后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08):1257-1258.
[4]杨小丽,姜丽娟,顾玉慧,等. 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
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对急救效率及并发症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03):324-327.
[5]刘娟,胡栋娥.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分析[J]. 国际医药
卫生导报,2018,24(06):949-95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