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学画》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冕学画》教案
《王冕学画》教案篇1
一、素养教育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学会“父、书、读、荷、更、想、美、丽、平、买、样”这11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其次段。
(二)力量训练点:
通过学习课文,培育同学品词析句的力量,通过观看图画,培育同学观看、想象的力量,在学习生字词时培育自学力量。
注意同学朗读水平的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就能取得成果。
(四)留意体现创新和实践力量:
启发式谈话导入,引起同学爱好,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其次段,王冕小时候是怎样学画画的。
解决方法:在课上学习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渗透思想品德教
育,进展思维。
三、课时支配
3课时。
四、同学活动设计
1.同学自同学字。
2.课上采纳小组争论解决疑难。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熟悉生字,理解课文一,二段。
2.其次课时,理解第三段,朗读课文,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3.第三课时,朗读课文,指导完成课后作业。
(二)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讲的是元朝闻名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表现了王冕刻苦学习的坚韧意志和好学精神。
课文有3段,第一段讲了王冕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
其次段描写雨后荷花的漂亮景色,讲了王冕想画荷花的缘由。
第三段讲王冕怎样学画荷花,交待了学习结果。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读课题看看哪个字是课题的重点词?(学)。
从课题这个重点词看,你能说出课文重点内容是哪方面的事吗?(怎样学画
画的)。
谁“学画”?(王冕)。
王冕小时候是个“刻苦好学”的孩子。
由于家里穷,只念了三年书,就给人家放牛去了,由于他不怕困难,勤奋刻苦,所以一边放牛,一边找来书念。
后来,学画荷花,经过努力,最终画的和真荷花一样了,成了一位闻名的画家和诗人,他获得这样好成果的缘由,就在于他的“刻苦好学”。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读通每句话,并标出自然段,划诞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借助插图,再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
4.老师范读课文,小组相互争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自读全文:请同学用“√”标出读懂的,用“?”标出读不懂的,先小组解决,解决不了,再说给大家听,然后一起解决问题。
(三)讲读第1段:
1.指名读第一段。
(1)出示图。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王冕是古时候的人?(指导观看王冕的穿着,装扮。
)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冕家里很穷?用书上的话说说。
(父亲死得早,给人家放牛。
)
2.这段主要写王冕小时候在艰苦环境中找书读。
3.哪些词讲他的“勤奋刻苦”?(一边放牛,一边读书,还有找来书读)
小结:王冕小时候家里穷,一边给人家放牛,一边找书读——勤奋好学是取得好成果的先决条件。
4.指名读第一段。
(四)讲读其次段:
1.看图:王冕放牛的时候,在看什么?他看得怎样?
2.指名读其次段。
(1)什么样的景色这样迷人?从书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大雨过后阳光照得满湖通红……)
(2)雨前湖上景色怎样?(乌云密布)找出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理解乌云密布。
(3)前三句话先讲什么?(先讲王冕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接着讲了湖上下雨前和下雨后的不同景色。
)
(4)下雨后的荷花怎样?划出书中有关句子读读。
理解:更(表示下雨后的荷花比下雨前的荷花还要艳丽。
)
(5)荷叶又是什么样呢?(读读)
(6)比较句子,体会哪一句好。
①花瓣上洒落了清水,荷叶上有许多水珠。
②粉红色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其次个句子好,形象地、详细地讲出了雨后的荷花被雨水冲洗后,显得更加艳丽,更加漂亮的样子。
)
(7)王冕看荷花什么样?(入了神)
理解“入神”(精神过度集中而发起呆来。
)
(8)他心在想什么?读出书上的话。
小结:这一段先讲了王冕在湖边放牛,接着讲了下雨前和下雨后湖上的景色以及雨后漂亮的荷花,最终讲王冕想把荷花画下来,很有条理地讲出了王冕想画荷花的缘由。
3.齐读第2段。
其次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1、2段。
雨后的荷花是那样的漂亮,王冕被这漂亮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多么想把它画下来。
这一节我们连续学习课文第三段,看看王冕是怎样学画荷花的。
(二)讲读第三段:
1.轻声读第三段,共有几句话?(3句)
2.“节约”什么意思?与课文哪句话有联系?(家里很穷)
3.王冕是怎样学画荷花的,他一开头就画得这么好吗?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刚开头不像,他不灰心,每天画。
)
4.结果怎样?(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
和真的一样。
)
5.王冕为什么能胜利?成为一名很出名的画家?(由于他不怕失败,坚持画下去,所以才能获得胜利,成为一个出名的画家。
)小结:通过王冕学画这件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无论学习什么,都要下苦功夫,就能获得胜利。
)
你们要学习他什么?(不怕困难失败,努力刻苦,持之以恒的精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父:“爸”字去“巴”。
2.书:笔顺是:。
3.读:右边上边是“十”,第三笔是横钩,下边是个“头”。
4.荷:上下结构,下边分为左右两部分。
5.更:笔顺是:。
6.美:上下结构,上边是“羊”字头,下边是个“大”。
7.丽:上边是“一”,下边是两个。
8.买:“读”的右半部分去掉“十”。
(四)作业:
完成生字本。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朗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其次段。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2、3、4题。
七、板书设计
《王冕学画》教案篇2
教学目标1 能说说“他画的荷花就像真的似的”这句话的意思。
2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本事要有恒心,肯下苦工夫才有可能胜
3 朗读课文,背诵其次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粗知大意。
1、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你能知道什么?指名介绍一下王冕。
2 、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看看王冕是怎样学画的。
3 、打开书第十课,自己小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通过读这一段,你们知道了什么?(王冕的家里很穷小时候读书的条件差是古时候的人)
2、查了资料,我们知道王冕虽然家境不好,但他却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一边放牛一边看书。
那么他为什么要学画画呢?他在访捏时遇到了什么状况呢?
(二)学习其次自然段。
1 、小声读其次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将描写荷花的句子划下来。
2、指名逐句朗读,并说说每句讲了什么?(课件)
(1)乌云密布说明什么? 突然又说明白什么?
(2)什么是满湖通红?为什么会满湖通红?(这是大雨过后,整个湖面被太阳照得一片红艳艳的情景。
)
(1句写明时间地点。
夏天荷花开放,夏天会有雷阵雨,“傍
晚”才有夕阳西照,致使满湖通红。
王冕在湖边放牛才能看到鱼后艳丽的荷花。
2、3句写明忽降大雨,雨过天晴,阳光照得满湖通红。
4句生动地描写了雨后荷花、荷叶的漂亮景色。
)(雨后阳光照射,使得“荷花更艳丽了”,粉红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动。
”这幅雨后荷花图令人沉醉。
)
(3)那些词语写出了荷花的漂亮?(“更艳丽了”。
“清水滴滴” ,水很清,刚下过大雨,水还从花瓣上滴下来呢。
“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动” ,水珠时圆的。
还写出了水煮很顽皮,荷叶随着风在轻轻摇摆。
)(课件雨后荷花图)
3 、通过想像,激发审美情趣。
(1).说一说,图上的荷花像什么?宽大的荷叶像什么?荷叶上亮晶晶的水像什么?( 课件荷花荷叶图)
(荷花像一个仙子,一个漂亮的姑娘,一顶帽子,一粒珍宝…………)(2)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满湖都是这样粉红的荷花和碧绿的荷叶。
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
面对着这么多的荷花,你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
(听到什么在呱呱地叫个不停?看到了什么在荷花行飞来飞去?
大雨后的天气怎么样?天空怎么样?四周的景色又是如何?)
(3)这景色多美啊!这时,你想说些什么?或者还想做些什么?
是啊,雨后的晴天,通红的湖水衬托下,那漂亮的荷花和滴滴晶莹的水珠构成了一幅非常奇妙的画图,让我们读出这令人沉醉的景象。
齐读课文。
这么美的荷花,你们喜爱吗?那么王冕看了又怎样呢?(课件)你怎么理解“出神”这个词?
(两眼盯着湖中,眼睛一眨也不眨,看呆了,四周的一切都没留意到了。
)
为什么会看得出神?(荷花的确很美,看得专注。
)
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这表达他一种怎样的心情?(急迫想画荷花的念头。
)
谁能读出王冕这种急迫的心情?齐读,试背。
(课件)
这么美的荷花,王冕真想把它画下来啊!那么王冕为了画画,是怎么做的呢?读读第三自然段。
读完小组沟通。
(课件)第一句:王冕用平常节约下来的钱买了画笔、颜料,又找来了一些纸学画荷花。
(在做学画画的预备工作,王冕家里很穷,但他为了学画,省吃俭用来买画笔颜料,他是多么想画画,多么有决心啊!)指读。
其次句:开头他画得不像,可是他不灰心,每天画画,画得越来越好。
王冕学画的过程怎么样?很顺当吗?王冕是怎么做的?什么叫灰心?
(这说明王冕开头学画也画不好,但他不怕失败,画不好连续画,刻苦努力。
)谁能读出王冕刻苦学画的劲头?指名读。
后来,王冕的荷花画得怎么样呢?
说说“他画的荷花就像真得似的”这句话的意思。
(荷花画的非常好,和真的荷花没什么两样)
谁像谁?(画在纸上的荷花真的似的,那么生动,那么鲜活)真是画得太好了,现在你的心情怎样?
再读读这句话,要把为王冕取得的成果而兴奋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第3句,
整体阅读第三自然段,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王冕说些什么?
王冕刻苦学画,不怕困难,最终画像了荷花。
后来,王冕成为了一位闻名的大画家。
你从王冕身上学到了什么?说明白什么道理?(课件)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工夫,否则就学不好。
不怕失败,持之以恒,坚韧的意志好学的精神。
)
看墨梅图(课件)
请你把课文中你最喜爱的字词句子,推举给大家。
(课件)
其次自然段的景色多美啊,试着背一背,把这美景装在心里吧!( 课件)
选做:荷花真漂亮,回家拿出笔,画出七彩图,心里真高兴!( 课件)
板书设计
10 王冕学画
穷放牛
湖中荷花想画每天画像真的一样
下工夫胜利
《王冕学画》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胜利的道理。
3.能精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胜利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
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胜利的道理。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课文中的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能精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本课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
(二)能精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爱画画吗?我国元朝的时候,有一位闻名的画家叫王冕,你想知道他从小是怎么喜爱上画画和他怎样画画的吗?好,老师带领你学习第十五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引导同学仔细观看书中的插图,从这幅画上,你都能知道什么?
1.先让同学自己观看。
2.然后指名回答。
(1)从王冕穿的服饰能知道这件事是古时候的事。
(2)王冕身后有一头牛,说明王冕小时候是放牛娃。
(3)王冕在观看荷花。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师范读全文,边听边思索:这篇课文是写的谁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2.师读完后,指名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本课写的是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事。
(四)学习生字:
1.看课后田格中的生字,边看拼音读课文,边画诞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准生字的读音。
(1)同学自己看拼音读。
(2)指名读,齐读。
3.在读准生字读音的状况下,读全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1)同学自己读。
(2)同学相互读,相互指出读音不对的地方。
(五)识记生字。
留意识记的方法。
1.同学自己自学。
2.小组内汇报,说明用什么方法识记的。
3.指小组代表汇报识记状况,老师依据同学汇报的状况加以点拨或加以强调。
(1)利用熟字记字:
读:左右结构,左边言字旁,右上是“十”,右中是横钩,下边是“头”。
读书,读课文,读诗词,朗读。
荷:上下结构,上边草字头,下边左边单人旁,右边是“可”。
荷花,荷花生长在水中,它的根是我们能做菜的藕。
荷叶,荷苞,荷箭。
想:上下结构,上左是“木”,上右是“目”,下边心字底。
思想,惦念,抱负。
平:干字两横间加上一点一撇。
平常,平常,平日,平平安安。
样:左右结构,左边“木”,右边“羊”。
样子,样品,榜样,一样,一模一样。
美:上下结构,上边“羊”字头,一竖下边不出头,下边“大”。
漂
亮,美妙,奇妙。
买:上下结构,上边横钩,下边“头”。
买东西,做买卖,买书。
(2)其它:
父:爸字去掉“巴”,笔顺是“。
父亲,父母,父辈。
书:独体字。
笔顺:。
书架有几层,书的字形像书架两层撂起来。
书本,读书。
更:上面一横,中间扁日,再一撇一捺。
更好,更红,更美,更坏。
丽:上下结构,上面一横,下面是两个并列。
漂亮:意思是美丽,好看。
(3)同学汇报记字方法时,要鼓舞同学用多种方法记字。
4.巩固:抽读生字和词语卡片,让同学读一读。
5.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书”上边写小一些,下边写长大一些。
“更”最终的一捺要过一撇。
“美”,“羊”字头的一竖下边不出头。
(2)其它的字让同学自己观看田格中生字每一笔的位置,再照范字抄写,要求抄写一个对比一次,有不对或不美观的擦掉再写,并鼓舞孩子要一次胜利,不要总是擦了写。
(六)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在把握生字的音形义后,再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2.边读边标出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3.读一段想一想这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七)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理解这两段的内容,知道王冕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体会王冕想把荷花画下来的迫切愿望。
(二)背诵课文第2段。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1~2自然段的内容,知道王冕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体会王冕想把荷花画下来的迫切愿望。
(二)指导同学背诵课文第2段。
三、教学难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育同学仔细观看的好习惯。
2.让同学把握背诵课文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课写的是王冕学画画的事,那么他是怎样想起学画画的呢?今日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我们就会明白了。
(二)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己小声读课文第1段,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
(2)再小声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3)在小组内读一句话,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指名汇报,汇报时仍旧是先读出这句话,再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①第一句话是介绍王冕这个人,从这句话中,知道王冕是个画家,是古时候的人。
从图中的穿着装扮也能看出来。
②其次句话是说王冕因父亲去世早,家里很穷,他只好当了放牛娃。
出示句子:
“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
”“只”和“就”说明什么?到三班级的时候,他就失学了,靠给别人放牛来维持生活。
③第三句告知我们王冕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
出示句子:
“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
”“一边……一边……”是什么意思?是指同时,即干着这个,又干着那个。
说句子,理解一边一边的意思:放学路上,我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理解:他为什么一边放牛,还要一边找些书来读?(让同学谈自己的理解。
)这说明王冕是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好孩子,上不起学,在那种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那么自觉地学习,那么坚韧地学习,这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多么让人鄙视呀。
让同学们想象,正由于他是这样的渴望学习,自觉想方法学习,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画家。
(5)指导朗读这一段。
“很穷”、“只”、“就”、“放牛”等词要重读,体现王冕的家境贫困。
“一边、一边”“找”重读,突出王冕克服困难、酷爱学习的精神。
范读,多让同学试读,指名读。
(6)老师小结过渡。
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给别人放牛维持生活,他想学习,他爱学习,所以一边放牛,还一边找书看,那么他怎么成为画家的呢?
2.学习课文第2段。
(1)小声读第2自然段,标出共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再小声读课文,边读边仔细观看插图,再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3)逐句理解。
①指名读第1~2句话,读后告知大家,从这两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夏天的傍晚(太阳刚落山)
地点:湖边。
事情:放牛时,天气变化,下雨了。
理解“乌云密布”。
“乌云”黑色的云彩,“密布”布满了整个天空,正由于乌云密布,所以下起的是大雨。
指导朗读这两句:“突然”一词要读得快,“大”重读,强调雨下得大。
②指名读第3~4两句话。
这两句话是描写什么的?
为什么会“满湖通红”?太阳要落山,会消失晚霞,大雨过后,空气清爽,一片晚霞照得满湖显现红色,美极了。
再读第四句话,画出什么,怎么样。
让同学读出你画的句子。
指出描写颜色的词,“粉红”“碧绿”。
指导朗读:老师要先激励同学的心情,然后范读,再让同学读。
同学们,一阵大雨过后,一片晚霞把满湖照得通红,湖里的荷花变美了,粉红色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呀,我们能把这美读出来吗?听老师读。
谁能比老师读得更好。
③王冕看着这满湖漂亮的景色,简直出了神,并且产生了想法,他想什么呢?(指名读第5句话。
)
理解“出了神”,看插图,王冕的表情。
他两眼直盯着湖中,眼睛一眨也不眨,看呆了。
联系生活实际,当你看得出了神时会消失什么状况?别人叫你,你也听不见,身边发生了什么状况也不知道,只是在那里看着。
出示句子:
“要是能把漂亮的荷花画下来,那多好哇!”
反复读这句话,提问:
王冕产生了什么想法?
这句话结尾为什么用叹号?
王冕面对这漂亮的景色,产生了想画荷花的念头,从叹号说明,王冕急迫想画荷花。
(4)理清全段句子之间的联系,为背诵打下基础。
①自己小声读第2段,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再想一想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句子能前后颠倒吗?
②第一句话告知我们王冕在湖边放牛。
其次句话告知我们突然下起大雨。
第三、四句话是写雨后湖中漂亮的景色。
第五句是王冕看着这美景出了神,产生要画荷花的剧烈愿望。
这几句话是按事情的进展挨次排的,句与句之间紧密相连,所以句子前后不能颠倒。
3.指导同学背诵第2段。
指导同学按肯定的方法去背,背得快,记得牢。
(1)按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去背。
这种背诵方法是背之前要仔细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把握这种联系再背。
(2)看板书背。
老师的板书一般都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线索,看板书背也比较快。
(3)同学自己试背。
(4)指名背诵,并让其介绍是用什么方法来背诵的。
(三)作业。
1.读熟课文。
2.连续背诵课文第2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胜利的道理。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完成课后作业。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胜利的道理。
2.完成课后作业。
三、教学难点
从王冕学画中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前节课讲的内容,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前两段。
2.小结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刚才读前两段课文,我们知道:王冕由于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只能给别人放牛,可是他渴望学习,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书读。
一个夏天的傍晚,当他在湖边放牛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大雨过后,满湖显现出一幅漂亮的景色。
王冕面对这幅美景,他简直看出了神,并且产生了想画荷花的剧烈愿望。
那么他怎样成为一个画家的呢?今日连续学习课文第3段。
(二)学习课文第3段。
1.自己小声读第3段:边读边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
并且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接读这段中的每一句话(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
3.让同学逐句理解,读一句读一句的理解。
(1)指名读第一句,你抓住哪些词语,是怎样理解句意的?
“平常节约”,和前文照应,由于他家里很穷,他省吃俭用,才能省出钱来买画笔和颜料。
“找”来一些纸,请同学体会,想象“找”会是怎么样地找。
可能别人扔掉不用的纸,也可能是别人用过的他再用反面。
这说明什么?说明白他想方设法画荷花。
我们要学习他克服困难的精神。
这句话告知我们王冕的学画用具是怎样来的。
(2)指名读其次句。
这句话告知我们王冕是怎样画荷花的。
从“不灰心”,“每天画”你体会到什么?说明他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努力,坚持不懈。
(3)指名读第3句。
反复读一读“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这句话,体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
说明王冕胜利了,成为画家了。
正由于他勤学苦练,肯下功夫,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三)再读第3段,体会王冕是怎样学画的,他为什么会胜利?
1.先让同学自己读,自己去体会。
2.指名说一说。
3.谈一谈学习这段你有什么体会?
让同学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受到思想教育。
4.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
(四)处理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第2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同学自己动手在书上填写。
(3)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填写。
①依据课文内容,大雨过后,荷花开得更艳丽了,比“很”还进一层的意思是“更”。
②王冕原来是应当读书的,可是只上三年学,就得去放牛维持生活。
“才”是“开头”的意思。
用“才”会让人误会他放牛已晚了,不合句意。
③王冕没有钱读书,没有钱买画笔、颜料,是靠他平常天长日久地去节约点钱去买的,所以写平常,而不能填“有时”。
(4)把填写好的句子读一读。
2.完成课后第3题;
(1)读题目要求。
(2)让同学读句子。
指导同学读的时候,要突出重点词语。
(3)在反复读的状况下,再读一句抄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