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含量测定

合集下载

淀粉酶测定原理

淀粉酶测定原理

淀粉酶测定原理
淀粉酶测定原理是通过测定淀粉酶对淀粉水解产生的可测定产物,从而确定淀粉酶的活性。

淀粉是由α-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多糖,在水中形成胶凝物质。

而淀粉酶(也称为α-淀粉酶)是一类能够水解淀粉为糊化淀
粉和可溶性糖的酶。

在淀粉酶测定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淀粉,然后通过测定产生的可测定产物——糖的含量来确定淀粉酶的活性。

具体的测定过程如下:
1. 准备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和适当的淀粉酶溶液。

2. 将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加入反应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缓冲液,使得反应体系pH恒定。

3. 在恒温条件下,加入一定量的淀粉酶溶液,开始反应。

4. 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反应液。

5. 通过加入某种试剂(如碘液或若干酶法根据反应机理决定),可使未被淀粉酶水解的淀粉与试剂发生反应,有颜色的复合物生成。

6. 通过测定复合物生成的颜色强度或光吸收度,可以定量测定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量。

7. 依据测定结果,计算淀粉酶的活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定中,一般会设置对照组,即不加淀粉酶的反应体系,以消除其他因素产生的影响。

这样,通过测定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程度,进而通过一系列计算,可以得到淀粉酶的活性值。

这个活性值反映了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淀粉的能力,能够用于酶的性质研究和酶活性的定量测定。

淀粉酶测定的方法

淀粉酶测定的方法

淀粉酶测定的方法
淀粉酶测定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样品:样品可以是混合物、食物或者发酵物等。

如果是固体样品,需要用适量的缓冲液或水将其溶解。

2. 准备酶液: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酶液。

淀粉酶通常可用来自来源的纯化酶液或商业酶液。

3. 混合样品和酶液:将准备好的样品和酶液混合,通常在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反应。

4. 反应时间:根据需要,确定反应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淀粉酶作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一个稳定的反应速率,可以在这个时候停止反应。

5. 停止反应:通过改变温度、pH或加入合适的试剂停止酶的作用,例如加入酸、碱或高温处理。

6. 测定产物:利用光度计测定样品中产生的产物。

淀粉酶通常作用于淀粉,产生可溶性糖或麦芽糖,可以通过吸光度测定测量其浓度。

7. 标准曲线:根据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用于计算未知样品中产物的浓度。

8. 计算结果:使用标准曲线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样品中淀粉酶的活性或者淀粉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淀粉酶测定方法会有一些差异,具体实验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具体实验方法进行操作。

淀粉酶测定方法

淀粉酶测定方法

淀粉酶测定(比色法)本法是基于测定淀粉水解时生成的葡萄糖量来测知土壤的淀粉酶活性。

试剂1)2%淀粉2)甲苯3)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称取0.5克二硝基水杨酸,溶于20mL 2mol/L氢氧化钠和50毫升水中,再加入30克酒石酸钾钠,用水稀释至100mL(不超过一周)。

4) 标准葡萄糖溶液:将葡萄糖先在50-58℃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

然后取500mg溶于100ml蒸馏水中,即成葡萄糖标准溶液(5mg/ml)。

再将此液稀释10倍制成葡萄糖工作液(0.5mg/ml)。

操作步骤称取5g土,置于50mL三角瓶中,并加入1.5ml甲苯,15min后,注入10mL水和5ml2%淀粉溶液,摇匀混合物后,放入恒温箱,在37℃下培养24h。

另设无基质和无土对照。

培养结束时,加入35ml水,迅速过滤至50ml容量瓶,并用水定容。

从中吸取滤液1mL,注入25mL容量瓶中,加3mL3,5-二硝基水杨酸,并在沸腾的水浴锅中加热5min,随即将容量瓶移至自来水流下冷却3min。

溶液因生成3-氨基-5-硝基水杨酸而呈橙黄色,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25mL,15min后在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508nm处比色。

每一土壤需做无基质对照,整个试验需做无土壤对照。

在分析样品的同时,取0、1、2、3、4、5、6、7mL葡萄糖工作液,分别注入50mL容量瓶中,并按与测定淀粉酶活性同样的方法进行显色,比色后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计算以5h后1g土壤中葡萄糖的质量(mg)表示淀粉酶活性(Suc):Suc=a·V·n/m式中:a为由标准曲线求得的葡萄糖浓度(mg/mL);V为显色液体积(50mL);n为分取倍数;m为烘干土重(g)。

淀粉酶标准范围

淀粉酶标准范围

淀粉酶标准范围淀粉酶是一种酶类,主要作用是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物质,是人体消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酶类之一。

淀粉酶标准范围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淀粉酶的含量和活性的正常范围。

本文将从淀粉酶的作用、检测方法、正常范围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淀粉酶标准范围的主要内容。

一、淀粉酶的作用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作用是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物质,使其能够被人体吸收利用。

淀粉酶主要存在于胰腺和唾液中,其中胰腺淀粉酶是人体内最主要的淀粉酶。

当人体进食含淀粉较多的食物时,胰腺会分泌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等单糖,以供人体吸收利用。

二、淀粉酶的检测方法淀粉酶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血清淀粉酶测定和尿淀粉酶测定两种。

其中,血清淀粉酶测定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其中淀粉酶的含量和活性;尿淀粉酶测定则是通过采集患者的尿液样本,检测其中淀粉酶的含量和活性。

这两种方法都是比较常用的淀粉酶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人体内淀粉酶的含量和活性。

三、淀粉酶的正常范围淀粉酶的正常范围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淀粉酶的含量和活性的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血清淀粉酶的正常范围为10-140 U/L,尿淀粉酶的正常范围为0-50 U/L。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淀粉酶检测时,应该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并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四、淀粉酶异常的原因和症状淀粉酶异常的原因主要有胰腺疾病、肝病、肾病、胆道疾病、感染等。

其中,胰腺疾病是导致淀粉酶异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等。

淀粉酶异常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黄疸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总之,淀粉酶标准范围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淀粉酶的含量和活性的正常范围。

淀粉酶的作用是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物质,是人体消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酶类之一。

淀粉酶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血清淀粉酶测定和尿淀粉酶测定两种。

淀粉酶异常的原因和症状主要与胰腺疾病、肝病、肾病、胆道疾病、感染等有关。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报告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淀粉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能够催化淀粉的降解为葡萄糖。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对于了解酶的特性以及其在生物化学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淀粉酶的活性,探究其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酶的功能提供基础数据。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缓冲液、I2-KI试剂、洗涤液。

2. 实验仪器:比色皿、移液管、离心机、恒温水浴。

实验步骤:1. 预热水浴至37°C。

2. 准备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0.2%、0.4%、0.6%、0.8%、1.0%),并分别加入比色皿中。

3. 向每个比色皿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淀粉酶溶液,混匀后立即放入预热的水浴中。

4. 在反应开始后的不同时间点(如0、5、10、15、20分钟),取出一个比色皿,立即加入I2-KI试剂,形成蓝色淀粉-碘复合物。

5. 使用比色计测定各比色皿中的吸光度,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6. 重复实验步骤2-5,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得到各个时间点下不同淀粉浓度的吸光度值,进而计算出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淀粉浓度的增加,淀粉酶的活性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淀粉浓度的增加会提供更多的底物供淀粉酶催化反应,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然而,当淀粉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淀粉酶的活性开始饱和,即使再增加淀粉浓度,反应速率也不再显著增加。

此外,实验结果还显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增加,但增加速率逐渐减缓。

这是因为淀粉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结合底物,并催化反应发生。

随着反应进行,底物逐渐减少,淀粉酶与底物的结合也变得更加困难,从而导致反应速率的下降。

此外,实验还可以探究其他因素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如温度、pH值等。

通过调节这些因素,可以进一步了解淀粉酶的特性以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得出了淀粉酶活性与淀粉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随着淀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饱和。

淀粉酶检测方法

淀粉酶检测方法

淀粉酶检测方法淀粉酶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分解淀粉的酶类,在工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淀粉酶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开发对于生物学和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10种常用的淀粉酶检测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

1. 检测淀粉酶酶活力的方法淀粉酶酶活力的检测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测定淀粉酶对淀粉分子链断裂的程度。

其方法多种多样,如I2-KI法、Nelson-Somogyi法、DNS法、酚硫酸法等。

其中DNS法的操作简单、精密度高、结果准确,被广泛运用于淀粉酶酶活力的测定中。

DNS法的具体流程:取淀粉酶反应液1ml,加入60μl 1% 普鲁士蓝,阴离子化的淀粉酶会将淀粉水解成低聚糖,反应后加入7.5ml DNS液,于100℃水浴烘箱加热10min,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用1mol/L NaOH调至中性,以1cm光程在72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2. 紫外线比色法紫外线比色法是一种测定淀粉酶酶活力的快速、准确、灵敏的方法。

该法利用酶水解淀粉时所产生的差异色团在化学性质和吸收光谱方面的变化来测定淀粉酶酶活力。

紫外线比色法的具体流程:取一定量的淀粉酶及淀粉,在相应的pH值下孵育一定的时间后,停止反应,加入氢氧化钠,合并各样品,稀释,分别于270nm、309nm处记录吸光值,然后计算各组淀粉酶的缩合作用所产生的光吸收值,即可求出淀粉酶的酶活力。

3. pH滴定法pH滴定法是以酶水解完淀粉后所生成的氢离子释放量作为反应结束的依据。

该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准确度高。

pH滴定法的具体流程:取一定量的淀粉酶及淀粉,设置相应的pH值,在一定的温度下孵育一定时间,取出样品,加入酚酞pH指示剂,并滴加NaOH溶液,直到溶液从淡红色转为深红色,记录NaOH滴加量,计算其中的氢离子产生量即可求出淀粉酶的酶活力。

4. 薄层酶法薄层酶法是将淀粉酶和淀粉均匀混合后涂在薄层板上,然后观察酶诱导的淀粉分解反应的变化,以判断淀粉酶的活力。

薄层酶法的具体流程:将淀粉酶和淀粉均匀混合后涂在薄层板上,然后孵育一段时间,用紫碱蓝溶液滴在板上,若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其降解产物将与紫碱蓝成蓝绿色,而未被淀粉酶降解的淀粉则呈紫色。

淀粉酶的测定方法

淀粉酶的测定方法

淀粉酶的测定方法
淀粉酶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碘遇法:将待测样品与含有淀粉的试液反应,然后加入碘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当样品中有淀粉酶存在时,反应液中淀粉的含量减少,碘反应呈现淡黄色。

通过比较反应前后颜色的变化程度,可以间接测定淀粉酶的活性。

2. 滴定法:采用淀粉为底物,测定反应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首先将待测样品加入含有淀粉的试液中,然后根据反应的程度,利用滴定法以还原糖作为指示剂测定反应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从而计算淀粉酶的活性。

3. 导电度法:利用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反应产生的葡萄糖使反应液的导电度发生变化来测定淀粉酶的活性。

测定时先将反应液的导电度测定为A,然后加入淀粉酶,反应一段时间后导电度测定为B,根据B-A的差值可以计算淀粉酶的活性。

4. 比色法:利用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反应产生的葡萄糖与某种试剂发生比色反应,通过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来间接测定淀粉酶的活性。

常用的比色试剂包括间苯三酚、邻苯二酚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测定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选择
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验目的和样品特点。

实验二: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酶的活力是酶的重要参数,反映的是酶的催化能力,因此测定酶活力是研究酶的基础。

酶活力由酶活力单位表征,通过计算适宜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一定量的酶催化生成产物的量得到。

淀粉酶是水解淀粉的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

α-淀粉酶是一种典型的内切型淀粉酶,主要作用于淀粉水解的液化阶段,因此又叫液化酶。

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工业酶制剂,α-淀粉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其中,微生物α-淀粉酶以其经济易得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来源。

目前,关于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很多种。

本实验采用杨氏改良法测定α-淀粉酶;掌握测定α-淀粉酶活性大小与温度关系的方法,通过分析得出酶的最适温度范围。

二、实验原理酶促反应中,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和pH值称为某种酶作用时的最适温度和pH值。

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增加,反应速度也增加,直至最大反应速度为止;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使酶逐步变性从而使反应速度降低,其变化趋势呈钟形曲线变化。

不同菌株产生的酶在耐热性、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PH、对淀粉的水解程度,以及产物的性质等均有差异。

α-淀粉酶属水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随机作用于直链淀粉分子内部的α-1,4糖苷键,迅速地将直链淀粉分子切割为短链的糊精或寡糖,使淀粉的粘度迅速下降,淀粉与碘的反应逐渐消失,这种作用称为液化作用,生产上又称α-淀粉酶为液化淀粉酶。

α-淀粉酶不能水解淀粉支链的α-1,6糖苷键,因此最终水解产物是麦芽糖、葡萄糖和α-1,6键的寡糖。

本实验通过淀粉遇碘显蓝色,淀粉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用分管光度计检测显色效应大小,通过分管光度值计算酶活力注意:实验中为了消除非酶促反应引起的淀粉水解带来的误差,每组实验都做了相应的对照实验,在最终计算酶的活性时以测量组的值减去对照组的值加以校正。

在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及时间,以减小误差。

并且在酶的作用过程中,三支测定管及空白管不要混淆。

三、材料、试剂与仪器实验材料:α-淀粉酶仪器: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小台秤、研钵、玻璃仪器若干试剂:①0.4M NaOH/0.4M CH3COOH及0.1M HCl:②0.005%工作碘液:0.5克I2和5.0克KI水中研磨,定容至1000mL;③1%糊化淀粉溶液:称取1.0克淀粉,加入25mL0.4M NaOH,60℃5min,冷却后加25mL0.4M CH3COOH,定容至100mL;④稀释α-淀粉酶溶液:待测样品四、实验步骤①10mL1%淀粉溶液加入试管中,室温25/45/65℃保温10min②于每管中各加酶稀释液1mL,在室温25/45/65℃恒温水浴中(水浴温度的变化不应超过±0.5℃)准确加热10min,冷却。

检验科生化淀粉酶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科生化淀粉酶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科生化淀粉酶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体外检测血清淀粉酶(AMY)含量。

【职责】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标本类型及实验前准备】1.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记录。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此外,对于体检者,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因为样本中各项目的含量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2.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仪器设备】东芝TBA-FX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低速离心机一、检测原理本试剂以IFCC推荐的方法为基础,其反应原理如下:O5E-pNP-G7 + 5H2α-淀粉酶E-G5 + pNP-G4 + 2E-G4 + 2pNP-G3 + 2E-G5 + 2pNP-G2O2pNP-G2 + 2pNP-G3 + pNP-G4 + 14H2α-葡糖苷酶5pNP + 14G式中: G 为葡萄糖,pNP为对硝基苯酚在上述反应中,对硝基苯酚的生成速率与样本中α-淀粉酶的活力成正比,通过在405nm 处测定吸光度的上升速率,即可测得样本中α-淀粉酶的活力。

二、试剂1.试剂本科使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技有限公司AMY 试剂盒,为液体双试剂。

各组分如下:试剂1(R1)ɑ-葡糖苷酶 >4500 U/L氯化钠 50 mmol/L缓冲液50 mmol/L试剂2(R2)E-pNP-G75.5 mmol/L 缓冲液50 mmol/L 2.校准要求2.1校准品:使用与试剂配套使用的复星长征临床化学校准血清(货号:4490050/4590050)对测定进行校准。

血清α-淀粉酶(AMS)测定

血清α-淀粉酶(AMS)测定

血清a -淀粉酶(AMS 测定1. 实验原理AMS 测定采用酶动态比色测定法。

所用底物为4,6- 亚乙基-:,D-麦芽七糖苷-对硝基苯酚(EPS — G 7 )。

样品中 :一淀粉酶分解底物EPS — G ,生成对硝基苯酚(PNP ), 在405nm 处比色,吸光度的上升速率与样品中一淀粉酶 的活力成正比。

2G 2PNP 5EPS-G + 5HO:-淀粉酶 2GPNP:-葡萄糖苷酶2G 2PNP+ 2GPNP + GPNP+ 14甩0(反应式中PNP 对硝基苯酚;G:葡萄糖) 2. 标本采集与处理:亚乙基一G 5 + 2亚乙基一G + 2 G 3PNP亚乙基一G+ + 14G2.1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

2.2 标本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处理的血浆、尿液。

2.3血清分离血清或血浆应在收集后尽快分离出来。

未酸化的尿液,随机或限时收取。

3. 标本存放:不要用嘴吸取标本或对标本吹气,以免唾液污染标本唾液中的淀粉酶使结果升高。

血清淀粉酶在20〜25 C稳定一个星期,避免微生物降解作用;在2〜8 C 时稳定一个月。

尿液样品在2〜8 C可稳定10天,在15〜25 C可稳定2天。

对于尿液,酸性pH值可使淀粉酶的稳定性减弱,因此,储存前pH值应调至大约7.0。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运输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的不能做测定。

6. 实验材料:6.1 AMS测定试剂盒(试剂1 6 X 64 ml +试剂2 6 X 16 ml )6.1.1 试剂组成试剂1 :GOODS 缓冲液pH 7.1 100mmol/L50mmol/L氯化钠氯化镁10mmol/L-葡萄糖苷酶> 23KU/L试剂2 :EPS—G 3mmol/L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原试剂避光保存于2〜8C ,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有效期为24个月。

6.1.4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则试剂不能使用。

淀粉酶的测定

淀粉酶的测定

淀粉酶的测定(青样)
称取鲜样0.2克(或0.5g),加1%NaCl 8毫升研磨(低温),放置15分钟,不时摇动。

3000rpm离心10分钟。

(1)取1ml酶液,加1%淀粉1ml
(2)空白:取1ml酶液,100度水浴10min,加1%淀粉1ml,混匀,40度水浴5min(准确),取出,将各试管各加入DNS2ml,煮沸5min,冷却,定容至25ml,然后在520nm下比色。

注:淀粉临时配制。

1%淀粉:1g溶于100ml水中。

DNS试剂:精确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1g溶于20ml1mol/lNaOH 中,加50ml蒸馏水中,再加入30g酒石酸钾钠,溶解后盖紧瓶塞,勿使CO2进入。

麦芽糖标液称取麦芽糖0.1000g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定容至ml即为1mg/ml的麦芽糖标液。

标准曲线的制作:取25ml具塞刻度试管7支,按下表加入各种试剂混匀,在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取出,冷却后加蒸馏水至25ml 刻度,摇匀,在520nm下比色,绘出标准曲线。

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2 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来评估淀粉酶的活性。

2. 了解淀粉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变化规律。

3. 探究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淀粉酶是一种水解淀粉的酶,可将淀粉水解为糖。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是通过测定淀粉酶作用下淀粉水解产生的糖的含量来评估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中使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含量,通过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碘与淀粉结合生成的淀粉-碘复合物的光吸收值,进而计算淀粉酶的活性。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放置在室温下适应30分钟。

(2)调整分光光度计波长为550nm。

(3)用0.1mol/L HCl稀释0.1mol/L NaOH。

2. 样品处理(1)分别取10ml淀粉酶溶液和10ml淀粉溶液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作为对照组。

(2)取10ml淀粉酶溶液和10ml淀粉溶液混合放入一个试管中作为实验组。

(3)将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中反应10分钟。

3. 反应终止(1)将样品分别取出,加入5ml稀释后的HCl。

(2)用1%淀粉溶液稀释碘液。

(3)向每个试管中加入1ml稀释后的碘液。

4. 比色测定(1)将试管放入分光光度计中,设置波长为550nm。

(2)调零分光光度计,记录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吸光度值。

5. 计算淀粉酶活性(1)计算对照组的吸光度平均值,并减去实验组的吸光度值。

(2)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实验组中淀粉的含量。

(3)根据淀粉-碘复合物生成的酶解糖的量,计算淀粉酶的活性。

四、实验结果对照组吸光度平均值为0.3,实验组吸光度值为0.6,经过计算,实验组中淀粉的含量为2mg。

根据淀粉-碘复合物生成的酶解糖的量,计算得到淀粉酶的活性为20U。

五、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淀粉酶的活性为20U。

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吸光度值的比较,可以看出淀粉酶在实验组中得到了激活,使淀粉水解为糖的速度加快。

这表明淀粉酶在37℃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活性。

血清淀粉酶的测定方法

血清淀粉酶的测定方法

血清淀粉酶的测定方法
血清淀粉酶是一种催化分解淀粉的酶,通常用于检测炎症和组织损伤。

以下是常用的血清淀粉酶测定方法:
1.试纸条法:将待测血清与一种试纸条接触,试纸条上含有一种特定的淀粉酶抑制剂,如果血清中的淀粉酶活性较高,则会使得试纸条上的划线更为明显,通过观察试纸条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淀粉酶活性的高低。

2.酶标法:将待测血清与一种酶标抗体接触,酶标抗体可以与淀粉酶抗原结合,如果血清中的淀粉酶活性较高,则会使得结合的酶标抗体更为稳定,通过测量吸光度的变化可以判断淀粉酶活性的高低。

3.化学发光法:将待测血清与一种化学发光剂接触,化学发光剂可以与淀粉酶活性相关的产物结合,如果血清中的淀粉酶活性较高,则会使得化学发光信号更为强烈,通过测量化学发光信号可以判断淀粉酶活性的高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定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精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测定方法。

1/ 1。

生化实验04-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生化实验04-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生化实验04-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检测,其基本原理是用淀粉作为底物,利用酶介导的过程,将淀粉水解成低聚糖,并通过苯二酚(Folin-Ciocalteu法)测定反应,形成羟基苯并联二肽,从而可以准确测定淀粉酶活性。

该检测方法的特别之处在于无需半乳糖基转化,能直接检测细胞内活性淀粉酶。

本实验采用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来反映样品内活性淀粉酶的含量和性质。

实验原理淀粉酶活性的测定主要是利用酶促反应,将淀粉水解成支链水解物,此过程会改变样品中反应物的形态和特性,从而通过苯二酚(Folin-Ciocalteu法)测得淀粉酶的活性。

该反应是将样品与Folin-Ciocalteu反应液混合,使反应液中的苯二酚与水解后的淀粉低聚糖发生反应,形成羟基苯并联二肽,这些二肽经过光度测定能独立出来,最后得到淀粉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实验步骤1. 准备试剂a) 苯二酚 Folin-Ciocalteu反应液:将250毫升2.5mol/L碳酸钠溶液加入50毫升10mol/L硫酸钠溶液,搅混,然后加入90毫升1mol/L硫酸钾溶液,苯二酚Folin-Ciocalteu反应液准备完毕。

b) 反应系统:放入1.0 ml淀粉溶液,0.2 ml苯二酚Folin-Ciocalteu反应液,0.8 ml缓冲液,搅拌均匀即可。

2.淀粉酶活性的测定:a) 将反应系统中放入多余的样品添加到实验管中,转移到光度仪中进行测定,观察测定结果。

b) 计算淀粉酶活性指数:以质量发射率550nm处的发射峰值为参考标准,按照公式计算淀粉酶活性指数。

应用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在非植物细胞(如固氮细菌、氨基酸分解的细菌)中也广泛应用。

淀粉水解系统有助于研究和控制细胞内的淀粉合成与消耗,从而洞察活动的工程机制,帮助揭示物质的重要功能以及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由于其易处理,快速,稳定,准确,淀粉酶活性测定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和药物质量控制,生物燃料,环境污染检测,食品检测,生物技术,等等。

测定淀粉含量的方法

测定淀粉含量的方法

测定淀粉含量的方法测定淀粉含量的方法导语:淀粉是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包括谷物、蔬菜和水果中。

测定淀粉含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淀粉含量的方法。

一、碘液法碘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淀粉含量的方法。

它基于碘与淀粉之间的反应产生蓝色或紫色复合物的原理。

以下是使用碘液法测定淀粉含量的步骤:1. 准备样品:将需要测定淀粉含量的食物样品研磨成细粉。

2. 提取淀粉:将细粉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后加热至沸腾,煮沸5分钟。

3. 过滤提取液:用纱布或滤纸过滤提取液,以去除非淀粉物质。

4. 添加碘液:将过滤后的提取液滴加入含有碘液(一般为碘化钾溶液)的烧杯中。

5. 观察颜色变化:如果淀粉含量较高,溶液会呈现出蓝色或紫色;如果淀粉含量较低,则溶液呈现黄色或无色。

通过比较样品的颜色变化与对照样品的颜色,我们可以推断淀粉在样品中的含量。

二、酶解法酶解法是另一种测定淀粉含量的常用方法。

它利用淀粉酶(如α-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然后通过检测葡萄糖浓度来间接测定淀粉含量。

以下是使用酶解法测定淀粉含量的步骤:1. 准备样品:将食物样品研磨成细粉。

2. 提取淀粉:将细粉加入适量的酶解缓冲液中,搅拌均匀后加热至一定温度,加入淀粉酶。

3. 反应一段时间:将混合物在适当的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以确保淀粉完全被酶解成葡萄糖。

4. 检测葡萄糖浓度:使用葡萄糖测定仪器或试剂盒,测定反应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5. 计算淀粉含量:根据葡萄糖浓度,计算出样品中的淀粉含量。

酶解法相较于碘液法更加准确和精确,可以考虑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淀粉含量的测定。

三、pH滴定法pH滴定法是通过测定淀粉溶液的酸碱度来间接测定淀粉含量的方法。

淀粉溶液的pH值与其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以下是使用pH滴定法测定淀粉含量的步骤:1. 准备样品:将食物样品研磨成细粉。

2. 提取淀粉:将细粉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后加热至沸腾,煮沸5分钟。

蜂蜜中的淀粉酶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蜂蜜中的淀粉酶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蜂蜜中的淀粉酶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 意义蜂蜜中的淀粉酶是蜜蜂本身的分泌物,它能将糊精等多糖分解。

淀粉酶对热不稳定,长期贮藏其含量减少。

由于淀粉酶易于测定,对热又不稳定。

因此,很多国家都以淀粉酶值作为衡量蜂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2 样品采集从超市随机购买某品牌蜂蜜6瓶。

开启包装后,用采样器从各包装上、中、下三层分别取样0.5 kg 作为试样,混合缩减至所需平均样品。

每瓶的平均样品三分为检验样品、复验样品、保留样品,制备好的试样置于样品瓶中,密封,并加以标识,将样品于常温下保存。

3 样品预处理称取5 g 试样,精确到0.01 g。

置于20 mL 烧杯中,加入15 mL 水和2.5 mL pH 5.3乙酸盐缓冲液后,移入含有1.5 mL 0.5 mol/L氯化钠溶液的25mL容量瓶中并定容。

4 测定分析原理将淀粉溶液加入蜂蜜样品溶液中,部分淀粉被蜂蜜中所含的淀粉酶水解后,剩余的淀粉与加入的碘反应而产生蓝紫光,随着反应的进行,其蓝紫色反应逐渐消失。

用分光光度计于660 nm 波长处测定其特定吸光度所需要的时间。

换算出1 g 蜂蜜在1 h 内水解1%淀粉的毫升数。

5 测定过程5.1 试剂的配制5.1.1 碘储备液称取8.8 g 碘于含有22 g 碘化钾的30 mL~40 mL 水中溶解,用水定容至1000 mL。

5.1.2 碘溶液称取20 g 碘化钾,用水溶解,再加入5.0 mL 碘储备液(5.1.1),用水定容至500 mL。

每两天制备一次。

5.1.3 乙酸盐缓冲液:pH 5.3(1.59 mol/L)称取87 g 乙酸钠于400 mL 水中,加入10.5 mL 冰乙酸,用水定容至500mL 。

必要时,用乙酸钠或冰乙酸调节至 pH 至5.3。

5.1.4 氯化钠溶液:0.5 mol/L称取14.5 g 氯化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500 mL 。

5.1.5 淀粉溶液溶解2.000 g 可溶性淀粉于90 mL 水中,迅速煮沸后再微沸3 min 至室温后,移至100 mL 容量瓶中并定容。

淀粉酶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淀粉酶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淀粉酶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淀粉酶测定的原理是利用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作用来测定淀粉的含量。

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将淀粉分解为较小的多糖分子的酶类。

通过测定淀粉被酶解后产生的还原糖的量,可以间接推算出淀粉的含量。

淀粉酶测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中的淀粉提取出来,通常使用适当的缓冲溶液进行提取。

2. 添加淀粉酶:将淀粉酶加入到提取得到的淀粉溶液中,使得酶与淀粉反应。

3. 反应:在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将淀粉酶与淀粉反应一定的时间,使得淀粉被酶水解成还原糖。

4. 添加试剂:在反应结束后,添加适当的试剂,如碘化钾、硫酸或硫酸铵等,以停止淀粉酶的作用,并与未被水解的淀粉反应产生颜色的复合物。

5. 颜色测定:通过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或电化学法等测定淀粉酶反应产生的复合物产生的颜色强度或光学信号,来确定样品中淀粉的含量。

值得注意的是,淀粉酶测定需要在特定的温度、pH条件下进行,以使酶能够发挥最佳的活性。

同时,还应该进行合适的对照实验,在没有添加淀粉酶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消除其他可能干扰测定结果的因素。

β-淀粉酶检测

β-淀粉酶检测

迪信泰检测平台
β-淀粉酶检测
β-淀粉酶(β-Amylase),又称淀粉β-1,4-麦芽糖苷酶,是淀粉酶类中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大麦、小麦、甘薯、大豆等高等植物以及芽孢杆菌属等微生物中。

是啤酒酿造、饴糖(麦芽糖浆)制造的主要糖化剂。

迪信泰检测平台采用碘显色法对β-淀粉酶进行高效、精准的检测。

对于相应的酶类物质,我们结合相应的试剂盒处理,采用生化法检测。

此外,我们还提供其他淀粉类的检测服务,以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生化法测定β-淀粉酶样本要求:
1. 请确保样本量大于0.2g或者0.2mL。

周期:2~3周。

项目结束后迪信泰检测平台将会提供详细中英文双语技术报告,报告包括:
1. 实验步骤(中英文)。

2. 相关参数(中英文)。

3. 图片。

4. 原始数据。

5. β-淀粉酶含量/活性信息。

迪信泰检测平台可根据需求定制其他物质测定方案,具体可免费咨询技术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酶(AMS)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碘-淀粉比色法)
一、 原理:
淀粉酶能水解淀粉生成葡萄糖、麦芽糖及糊精,在底物浓度已知并且过量的情况下,家人碘液与未水解的淀粉结合生成蓝色复合物,根据蓝色的深浅可推算出水解的淀粉量,从而计算出AMS 的活力。

二、 试剂组成与配制:(100T )
1、0.4mg/ml 底物缓冲液:60ml ×1瓶,4℃冰箱保存6个月。

2、0.1mol/L 碘贮备液:7ml ×1瓶,4℃避光保存6个月。

0.01mol/L 碘应用液的配制:将碘贮备液:蒸馏水=1:9稀释,现用现配4℃避光保存。

三、 操作表: 测定管(u 管) 空白管(0管)
底物缓冲液(ml )37℃预温5分钟
0.5 0.5 待测样本(ml ) 0.1
混匀,37℃水浴,准确反应7.5分钟 碘应用液(ml ) 0.5 0.5
蒸馏水(ml )
3.0 3.1 混匀,660nm 波长,1cm 光径,蒸馏水调零,测各管吸光度。

*注:不同样本批量测试前需要做预实验,确定最佳取样浓度,将 (空白OD-测定OD 控制在0.05~0.150之间) 四、 计算:
1、 单位定义:100ml 血清(浆)中的AMS ,在37℃与底物作用30分钟,水解10mg 淀粉为1个单位。

2、公式:
样本测试前稀释倍数空白管吸光度
测定管吸光度空白管吸光度样本测试前稀释倍数分钟分钟空白管吸光度测定管吸光度空白管吸光度⨯⨯-=⨯⨯⨯⨯⨯-=801
.01005.730105.04.0dl AMSu
(此公式适用于测定血清中淀粉酶)
血清淀粉酶的含量测定
一、实验准备:
1、实验器材:移液枪(100~1000ul、10~100ul、1000~5000ul、2~20ul)、5mlEP管、0.5mlEP
管、比色皿、100ml烧杯、漩涡仪、水浴箱,分光光度计、计时器。

2、实验药品:NaCl、蒸馏水、0.4mg/ml底物缓冲液、0.1mol/L碘贮备液。

二、实验步骤:
1、0.01mol/L碘应用液的配制:
将碘贮备液:蒸馏水=1:9稀释,现用现配4℃避光保存。

2、生理盐水的配置:
称取9gNaCl置100ml烧杯,加入100ml蒸馏水,溶解即得。

3、样品最佳取样浓度摸索:
取待测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成不同比例(2倍、4倍、8倍、16倍、32倍、64倍、128倍、256倍等倍数进行稀释),取0.1ml进行检测。

取两个5mlEP管,标记为空白、血清所稀释的倍数,分别加入底物缓冲液0.5ml,其中带有倍数的EP管加入相应的稀释好的血清0.1ml,于漩涡仪上混匀,同时放入37℃水浴箱反应7.5分钟,取出后各加入0.5ml 0.01mol/L 碘应用液,空白管加入3.1ml蒸馏水,带有倍数的EP管加入3.1ml蒸馏水,混匀,蒸馏水调零,迅速于660nm波长测定吸光度,控制空白OD-测定OD在0.05~0.150之间。

4、样品测定:
将所需测定样品按摸索确定的倍数稀释,同法测定吸光度,记录数据。

5、数据处理:按给定公式计算待测血清淀粉酶含量。

注:加入碘应用液后不能长时间放置,否则碘见光分解后影响测定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