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_第六章第六节应急预案的演练_2012年版
201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精讲班第31讲第六章 应急管理(一)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咨询热线:400-678-3456第六章应急管理大纲要求:应急管理。
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需求,协助建设应急救援体系,编制和演练应急预案,评估演练效果。
第一节预警的基础知识预警是指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先警告,即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的预报,提请相关当事人注意。
一、安全生产预警的目标、任务与特点事故预警的目标是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价,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
事故预警需要完成的任务是针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及时报警,并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预防与控制。
特征:快速性;准确性;公开性;完备性;连贯性。
二、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原则:及时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引导性原则。
三、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第二节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一、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㈠预警系统的组成二、预警系统的实现预警分析完成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功能,而预控对策完成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和治错的功能。
监测、识别、诊断、评价这四个环节预警活动,是前后顺序的因果联系。
整个预警活动过程,呈现一种前后有序、因果关联的关系。
其中,监测活动的监测信息系统,是整个预警管理系统所共享的,识别、诊断、评价这三个环节的活动结果将以信息方式存人到监测系统中。
第三节 预警控制预控对策一般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事故管理三个活动阶段。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咨询热线:400-678-3456第四节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㈠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2014.4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液氨泄漏致人中毒事故后,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抢救中毒人员和人员疏散,另外一项重要任务是()。
生产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一、演练时间2024年7月15日,上午9:00二、演练地点XX公司生产车间三、演练目的1. 提高公司员工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2. 检验和优化公司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4.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四、演练内容本次演练模拟生产车间发生火灾事故,具体内容包括:1. 火灾报警与初期处置。
2. 人员疏散与紧急救护。
3. 现场警戒与交通管制。
4. 火灾扑救与灭火器材使用。
5. 事故调查与总结。
五、演练组织1. 演练总指挥:公司总经理2. 演练副总指挥:生产部经理3. 演练指挥部成员:各部门负责人4. 演练现场指挥:安全环保部经理六、参演人员1. 生产车间全体员工2. 安全环保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等相关人员3. 消防部门及医疗救护人员七、演练过程1. 演练开始,生产车间发生火灾,现场员工发现后立即报告安全环保部。
2. 安全环保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和参演人员。
3. 演练副总指挥下达指令,要求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应急处置。
4. 员工按照预案要求,迅速进行火灾初期处置,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5. 同时,安全环保部组织人员进行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6. 演练现场指挥组织警戒保卫组对现场进行警戒,并安排交通管制,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7. 消防部门及医疗救护人员赶到现场,进行火灾扑救和人员救护。
8. 事故调查组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确保事故原因查明。
9. 演练结束后,各部门负责人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
八、演练结果1. 演练过程中,各部门能够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响应,协同配合,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高。
2.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增强。
3. 发现了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优化提供了依据。
九、改进措施1. 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2.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及演练

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及演练体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及演练的相关内容。
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概述1. 定义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根据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的预防和应对事故的具体措施和操作程序。
2. 作用(1)明确事故应对责任,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组织救援。
(2)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事故损失。
(3)规范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程序。
(4)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三、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内容1. 事故预防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3)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2. 事故应急响应(1)事故报告:明确事故报告程序、报告内容、报告时限和报告责任人。
(2)应急组织: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明确各级领导和各部门职责。
(3)应急处置:根据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人员疏散、救援、医疗救护等。
(4)事故调查处理:明确事故调查程序、调查内容、调查时限和调查责任人。
3. 应急保障措施(1)应急物资储备:根据事故类型,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救援设备、防护用品、医疗药品等。
(2)应急资金保障:设立应急资金,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足额地用于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理。
(3)应急通讯保障:确保事故发生时,应急指挥部与相关部门、救援队伍、医疗救护机构等能够及时沟通。
四、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1. 演练目的(1)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

企业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流程
03
组织编写团队
组建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的预案编制团队,明确工作责任和分工。
识别潜在风险
对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类,明确预案编制的重点和优先级。
确定预案内容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预案的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应急流程、资源保障等。
谢谢您的观看
案例分析与讨论
结论与建议
06
介绍了应急管理概述、法律法规要求、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处置与救援、事故调查与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总结
培训内容
通过问卷调查和考核,大部分参训人员对应急管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培训效果
部分参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训练。
掌握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方法
增强应急处置和救援水平
培训预期成果
参训人员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得到提升
参训人员熟悉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使用方法
参训人员掌握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的基本技能
参训人员具备更强的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02
定义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指针对突发的安全生产事故,通过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救援组织管理
培训内容涉及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管理及协调联动机制,提高组织协调和救援效率。
应急救援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应对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技能,提高员工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自然灾害应急处置
培训内容包括应对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技能,提高员工在事故灾难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内容

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内容为了保障生产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每个单位都需要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应急预案介绍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前制定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应急方案。
在演练开始前,应首先向全体员工介绍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应急流程、应急组织架构、应急职责等。
员工应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了解在不同情况下需要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二、火灾演练火灾是生产中最为常见且危险的情况之一,因此火灾演练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演练可以包括早期火灾扑救、疏散逃生等多个环节。
员工需要掌握使用灭火器、打开疏散门、正确疏散逃生的方法和技巧。
三、事故应对演练除了火灾,其他事故风险也需要进行应对演练。
例如,在化工厂中可能发生泄漏事件,员工需要学会及时止漏、封堵等紧急处理措施。
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如触电、溺水等,员工也需要掌握相应的急救技能,做到能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四、应急救援演练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快速调集救援力量是至关重要的。
应急救援演练可以包括模拟拨打紧急电话、疏散伤员、开展搜救行动等内容。
各部门需要合作协调,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高效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应急演练评估和总结每次应急演练结束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估和总结。
评估可以从应急预案的完善性、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以及演练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
总结则是为了记录演练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下次演练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内容涉及应急预案介绍、火灾演练、事故应对演练、应急救援演练以及演练评估总结等多个方面。
通过定期演练,单位能够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出正确、迅速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演练导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管理,提高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第三条本导则的目的是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实施、评估和改进,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第二章演练原则第四条演练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2. 综合性、实用性、针对性;3. 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4. 实施与评估相结合;5. 适时调整与改进。
第三章演练内容第五条演练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综合应急预案演练;2. 专项应急预案演练;3. 现场处置方案演练;4. 应急物资和装备演练;5. 应急通信和联络演练;6. 应急人员培训和技能考核;7. 应急演练评估和总结。
第四章演练组织第六条演练活动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组织,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策划、实施和评估。
第七条演练领导小组应具备以下条件:1. 熟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2. 具备应急预案编制、实施和评估能力;3.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第八条演练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演练方案;2. 组织演练实施;3. 指导演练评估;4. 撰写演练总结报告。
第五章演练实施第九条演练活动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确定演练目标;2. 制定演练方案;3. 组织参演人员培训;4. 实施演练;5. 评估演练效果;6. 总结演练经验。
第十条演练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演练背景;2. 演练目标;3. 演练内容;4. 演练时间、地点;5. 参演人员及职责;6. 演练组织与指挥;7. 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8. 演练评估与总结。
第十一条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应严格按照演练方案执行,确保演练效果。
第六章演练评估第十二条演练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1. 演练目标实现情况;2. 演练方案执行情况;3. 参演人员应急技能掌握情况;4. 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情况;5. 演练组织与指挥情况;6. 演练效果总体评价。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浓缩考点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员工2、事故隐患: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一般事故隐患(整改难度小)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难度较大)3、危险度:R=f(F,C)(F:事故的可能性;C:事故的严重性)4、海因里希法则: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5、安全:没有绝对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6、安全许可:安全许可是指国家对矿山、建筑施工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的行政许可制度。
无许可,不生产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学习要求:记住4个原理,14个原则,6个理论能够熟练的区分这些原理、原则、理论)一、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1、系统原理: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2、人本原理: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行为原则3、预防原理: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 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4、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二、事故致因理论: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事故频发倾向者,解雇事故频发倾向者,只留优秀人才就业。
(不成熟)2、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3、现在因果连锁理论(博德):管理4、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第一类伤害,第二类伤害(中毒窒息和冻伤)防范对策(11种):替、限、泄、控、延、路、屏、隔、标、改、修5、轨迹交叉理论:人与物互为因果,消除“起因物”6、系统安全理论:(1)改善系统可靠性;(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4)危险源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三节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概述1、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监察体制: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3、安全生产目标指标体系死亡人数总量控制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重特大事故起数控制指标4、2018年“安全生产月”主题:(必须记住)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模式:PDCA评审方式:企业自评、评审单位评审(定级)级别:一二三级,一级最高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核心技术要求:作业许可:对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危险场所动火作业、有(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爆破作业、封道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企业应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1、可行性研究 2、初步设计 3、施工 4、试生产 5、劳动安全卫生竣工验收
三、安全技术措施经费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安排适当资金,用 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以及其 他安全生产投入。
1、安全技术措施经费 2、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合理投资
四、工伤保险经费
1、工伤保险基金的来源
体由谁负责,负什么样的责任等。
三、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
安全目标责任管理实际上就是安全生产目标 在实施过程中的责任落实。 1、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融合
(1)建立安全目标责任的融合 (2)建立各级目标责任管理组织 (3)将目标化整为零,采用PDCA循环法逐一实施。
2、生产目标责任的评价与考核
安全生产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和完成后,都要对各项目 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落实责任。检查是评价和考核的前 提,是确保实现目标的手段。
二、安全生产责任
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
(1)“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2)要充分体现职责权力相统一的原则 (3)突出重点原则
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
在制订安全生产责任制时,条文中应体现以下方面: (1)安全要求:主要是为了保证有效的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安全管理内容:即为了安全生产,要进行哪些常规检查和防范工作 (3)安全管理人员:即哪个岗位有哪个人来负责,安全责任要落实到人 (4)明确、具体的安全责任制:即对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落实是通过将安全技术措施编入安全 技术措施计划并实施计划的方式来完成。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

管理知识1.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1.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1安全生产: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是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安全生产管理。
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3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4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方面5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
6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7事故:多指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8企业工伤事故分为二十类分别是,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它伤害,9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以上重伤,或者1亿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 10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以上100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以上1亿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上5000千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 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0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培训ppt

宣传和教育效果评估
输入关键词
提高员工对应急 预案的认知和重
视程度
输入关键词
增强员工在紧急 情况下的应对能 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输入关键词
确保应急预案的 顺利实施和取得
预期效果
输入关键词
对应急预案的持 续改进和优化提
供有力支持
LOGO
secure
train
manage
第六部分
应急预案
的实施和管理
明确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 原则、 范围、 目的和作用。遵循科学性、 实用 性、 广泛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评审组织和程序
预案评审小组
由 相关部门 和专家 组成, 负责对应急 预案进行评审和提
供意见。
评审流程
预案编制完成后, 提交评审小组进行 初步审查, 并对应 急预案进行修改和
完善。
评审重点
预案的实用性、 可 操作性和针对性, 以及组织协调、 资 源保障等方面的内
容。
更新频率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 要, 定期组织对应 急预案进行修订和 完善, 以确保其适 应变化的情况和需
宣传和教育责任人
01 企业负责人
负责组织制定宣传和教育 计划, 并监督实施。
02 安全管理部门
负责具体实施宣传和教育 计划, 并定期组织演练。
03 专职安全员
负责协助安全管理部门实 施宣传和教育计划, 并及 时反馈实施情况。
03 班组长
负责组织本班组的员工进 行安全培训和演练, 并监 督员工遵守安全规定。
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步骤
分析危险源、 确定重点保护区、制定应 急措施、明确职责分工、编制预案文本
编制要求
【精品】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第六章习题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第六章习题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第六章习题第六章安全生产部门规章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监督检查职责的调整,()负责职业危害申报工作。
A.卫生行政部门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生产经营单位D.职业病检查机构2.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规定及时、如实地申报职业危害,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的罚款。
A.1~3万元B.1~5万元C.2~3万元D.2~5万元3.依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属于()的责任。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施工单位D.工程监理单位4.依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重点进行监督检查的通过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不包括()。
A.高层建筑B.地下工程C.在建工程D.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建设工程5.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发现消防设计不合格的,应当在()内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改正;已经开始施工的,同时责令停止施工。
A.5日B.5个工作日C.7日D.7个工作日6.依据《安全生产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不包括()。
A.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B.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C.隐患的治理方案D.隐患的治理费用7.为了加强对重大隐患事故的治理,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内进行现场审查。
A.7日B.10日C.14日D.15日8.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
A.特定应急预案B.重大应急预案C.特殊应急预案D.现场处置预案9.()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A.综合应急预案B.专项应急预案C.现场处置方案D.特殊应急预案10.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规定备案,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一、背景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难以避免,一旦发生,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非常重要。
为了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制定本培训与演练方案。
二、培训内容1.安全事故的定义和分类2.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流程3.各种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4.紧急疏散和救援措施5.通讯设备的使用方法6.安全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三、培训形式1.理论培训:通过课堂教学、培训视频等形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2.实操演练:模拟真实生产安全事故场景,让员工实际操作应急处置流程。
四、培训计划• 时间:每季度进行一次培训• 地点:公司会议室或生产车间• 参与人员:全体员工五、演练安排1.提前确定模拟安全事故场景2.制定演练计划,明确每个员工的角色和责任3.模拟演练过程中,设立观察点进行评估4.演练后,召开总结会议,归纳问题并改进预案六、培训效果评估1.通过考试考核员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2.根据演练情况评估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3.收集员工反馈意见,改进培训方案七、改进措施1.不定期更新培训内容,紧跟生产安全事故最新应对技术2.加强员工实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特殊应用场合及增加条款1. 化工企业1.增加关于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2.强调化学品存放与搬运的安全措施3.规定员工必须定期接受化学品应急处置培训2. 建筑工地1.针对高空坠落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进行详细说明2.强调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3.规定员工须具备施工现场急救常识3. 食品加工企业1.增加关于食品中毒事故的应急措施2.强调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的重要性3.规定员工必须了解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4. 矿山企业1.强调地质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2.规定员工在采矿作业前必须接受特殊培训3.设立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难点5. 酒店行业1.增加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2.强调酒店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3.规定员工必须定期进行消防应急演练附件列表及要求1.培训资料:包括教材、PPT等,确保内容准确清晰2.演练方案:详细描述模拟安全事故的过程和流程3.员工名单:记录参与培训和演练的员工信息4.紧急联系人名单:包括员工紧急联系人信息及相关部门电话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问题:员工对应急预案理解不透彻解决办法:定期组织复习培训,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2.问题:演练中出现意外情况解决办法:设立专人负责安全监督,及时处理应急情况3.问题:演练后反馈意见较多解决办法:总结整理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改进培训方案附件列表及要求1.演练场景设计图:包括安全事故模拟地点的布置图和应急通道设计,要求清晰标注细节。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内容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内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内容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
一起来看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仅供大家参考!谢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第七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6应急管理

三、事故的危机管理
• 事故的危机管理是日常监控活动无
法有效扭转危险状态的发展,企业 生产活动陷入危机状态时采取的一 种特殊性质的管理,只有在特殊情 况下才采用的特别管理方式。
• (2)预测系统:
–预测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必要的未来预测。
• (3)预警系统信号输出及级别
–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 况:
–Ⅰ级预警,表示安全状况特别严重,用红色表示 –Ⅱ级预警,表示受到事故的严重威胁,用橙色表示 –Ⅲ级预警,表示处于事故的上升阶段,用黄色表示 –Ⅳ级预警 ,表示生产活动处于正常状态,用蓝色表示
案。
(二)预警系统的功能
• 1、监测系统:是完成实时信息采集,并将采集信
息存入计算机,供预警信息系统分析使用。
• 2、预警信息系统
• 事故预警的主要依据是与事故有关的外部环境与内
部管理的原始信息。
(1)信息收集
(4)信息存储
(2)信息处理
(5)信息推断
(3)信息的辨伪
• 3、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 建立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使信息定量化、条
警活动,是前后顺序的因果联系。
第三节预警控制
• 预警的目标是实现对各种事故现象的早期预防与控制,
并能对事故实施危机管理。控制是预警的落脚点,预控 对策一般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事故管理三个活动 阶段。
• 一、组织准备
• 组织准备是指开展预警分析和对策行动的组织保障活动,
它包括整个预警机制的运行制定并实施的制度、标准、 规章,目的在于为预控对策的实施提供有保障的组织环 境。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方式

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方式。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分类1. 按演练内容分类:包括综合演练、单项演练和专项演练。
(1)综合演练:针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如火灾、爆炸、泄漏、坍塌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演练。
(2)单项演练:针对某一类突发事件,如火灾、爆炸等,进行专项演练。
(3)专项演练:针对某一具体部位、设备或工艺,如生产线、设备、工艺流程等,进行专项演练。
2. 按演练方式分类:包括桌面演练、实战演练和模拟演练。
(1)桌面演练:通过模拟事故情景,进行讨论、分析、决策等,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实战演练: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模拟事故发生,进行应急处置和救援行动。
(3)模拟演练: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模拟事故发生,进行应急处置和救援行动。
三、常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方式1. 桌面演练(1)演练目的: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有效性,提高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演练流程:① 演练准备:成立演练领导小组,明确演练目标、范围、时间、地点等。
② 演练脚本编制:根据演练目的,编制演练脚本,包括事故情景、应急处置流程、救援措施等。
③ 演练实施:按照演练脚本,进行讨论、分析、决策等。
④ 演练总结: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实战演练(1)演练目的: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战性和有效性,提高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救援技能。
(2)演练流程:① 演练准备:成立演练领导小组,明确演练目标、范围、时间、地点等。
② 演练脚本编制:根据演练目的,编制演练脚本,包括事故情景、应急处置流程、救援措施等。
③ 演练实施: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模拟事故发生,进行应急处置和救援行动。
④ 演练总结: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其演练全流程讲解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其演练全流程讲解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为了有效应对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其演练的全流程。
**1. 应急预案编制**首先,企业需要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预案编制依据、应急组织体系、应急处置措施、资源保障、信息通信、应急演练等内容。
**2. 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包括领导指挥部、应急救援队伍、通讯指挥系统等。
领导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调度和决策;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消防人员、医护人员、安全员等,负责现场救援和处置;通讯指挥系统确保信息及时传递和联络。
**3. 应急处置措施**应急处置措施是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对方法和步骤。
例如,在火灾事故中,应采取迅速报警、疏散人员、扑救初起火灾、启动消防设施等措施;在化学泄露事故中,应采取封锁泄漏点、疏散人员、防止扩散等措施。
**4. 资源保障**资源保障包括物资、人员和设备等方面。
企业应提前准备好应急物资,如防护服、灭火器、急救箱等;组建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保障应急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护。
**5. 信息通信**信息通信是应急响应的基础,包括内部通讯和外部联络。
内部通讯应建立起有效的通讯网络,确保各岗位之间信息畅通;外部联络则需要与政府部门、相关企业等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协同应对突发情况。
**6. 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有效性和员工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模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场景,检验应急响应流程和处置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7. 演练评估与改进**演练结束后,应进行演练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演练资料

一、前言为了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演练目的1. 检验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 提高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3. 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急处置效率;4. 提高企业整体安全防范水平。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演练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
2. 演练指挥部:由演练领导小组下设,负责演练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3. 演练参演单位:各部门、车间、班组等。
四、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模拟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火灾、泄漏、中毒、触电等突发事故。
2. 演练科目:(1)应急报警与响应;(2)事故现场处置;(3)人员疏散与救援;(4)医疗救护;(5)现场警戒与交通管制;(6)信息报送与发布;(7)事故调查与处理。
五、演练步骤1. 演练前准备:(1)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内容、参演人员及职责;(2)组织参演人员培训,熟悉应急预案及演练流程;(3)准备演练所需的物资、装备和器材;(4)通知参演人员按时参加演练。
2. 演练实施:(1)应急报警与响应:模拟事故发生,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要求进行报警和响应;(2)事故现场处置: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要求进行事故现场处置,包括切断电源、隔离危险区域、扑灭初期火灾等;(3)人员疏散与救援: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要求进行人员疏散和救援,确保人员安全;(4)医疗救护:参演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并按照预案要求送往医院;(5)现场警戒与交通管制:参演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通道畅通;(6)信息报送与发布: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要求进行信息报送和发布,确保信息畅通;(7)事故调查与处理:演练结束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确保事故不再发生。
3. 演练总结:(1)参演人员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2)演练领导小组对演练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3)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5)应急响应部分 5.1响应分级:要求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 级衔接;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明确紧急情况下 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5.2响应程序:明确具体的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明 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明确扩大应急 的基本条件和原则;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
2)危险性分析部分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应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 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等情况; 2.2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力量事先熟悉的有关基 本情况和内容; 2.3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的危险源和危险程度;能够客观 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3)组织机构及职责部分 3.1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 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3.2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指挥部门职 责明确;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验、演习。
二、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内容(P67)
应急管理就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事件 的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处理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 可分为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 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 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1、事故预防: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 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的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 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 措施,来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如 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 品的存放、设置防护墙等。
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
责任人以及具体方式;
5)应急响应部分 5.1响应分级:要求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 级衔接;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明确紧急情况下 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九、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3.演练资料归档与备案 (1)应急演练活动结束后,将应急演练工作方案以及应急演练评估、总结报告 等文字资料,以及记录演练实施过程的相关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归档保存。
(2)对主管部门要求备案的应急演练资料,演练组织部门(单位)应将相关资
料报主管部门备案。
单击此处编辑内容
十、持续改进
八、
组织与实施
(4)演练评估方案 演练评估方案通常包括:演练信息,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程序,附件。 (5)演练保障方案 针对应急演练活动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制定演练保障方案或应急预案,并进 行演练,做到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保障方案应包括应急演练可能发 生的意外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及责任部门,应急演练意外情况中止条件与程序 等。 (6)演练观摩手册 根据演练规模和观摩需要,可编制演练观摩手册。通常包括应急演练时间、 地点、情景描述、主要环节及演练内容、安全注意事项等。 (7) 演练工作保障 演练工作保障包括:人员保障,经费保障,物资和器材保障,场地保障,安 全保障,通信保障,其他保障。
六、 应急演练类型
按照演练内容分为综合演练和单项演练 按照演练形式分为现场演练和桌面演练 不同类型的演练可相互组合。
七、应急演练内容 1.预警与报告:根据事故情景,向相关部门或人员发出预警信息,并向有关
部门和人员报告事故情况。 2.指挥与协调:成立应急指挥部,调集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资源,开展应急
谢 谢 观 看
T H A N K YO U !
九、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1.应急演练评估 包括现场点评和书面评估。书面评估报告重点对演练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演练目标的实现、参演人员的表现以及演练中暴露的问题进行评估。 2. 应急演练总结 演练结束后,由演练组织单位根据演练记录、演练评估报告、应急预案、 现场总结等材料,对演练进行全面总结,并形成演练书面总结报告。报告可对 单击此处编辑内容 应急演练准备、策划等工作进行简要总结分析。参与单位也可对本单位的演练 情况进行总结。演练总结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演练基本概要; 演练发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应急管理工作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监测系统
B:预警信息系统
C:预测评价系统
D:预控对策系统
答案:D
2、不属于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的是(
A:质量管理预警
B:设备管理预警
C:技术变化预警
D: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
答案:C
3、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中,属于安全管理有效性指标的是()A:设备运行不良
B:内部环境
C:技术因素
D:安全组织
答案:D
4、预控对策的活动阶段一般不包括()
A:组织准备
B:安全评价
C:日常监控
D:事故的危机管理
答案:B
5、预警系统的预警级别分为(
)级,分别用()表示。
A:四红、橙、黄、蓝
B:三级红、黄、蓝
C:四红、黄、绿、蓝
D:三级红、绿、蓝
答案:A
6、根据重大事故发生的特点,应急救援的特点是: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和有效。
A:按时
B:及时
C:准确
D:突然
答案:C
7、关于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是指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活动
B:应急管理是对事故的全过程管埋
C:应急管理应贯穿于事故的全过程,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D: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答案:A
8、以下措施不属于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准备”阶段的有()。
A: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应急物资的准备
B: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
C:减少危险物品的储存量
D:应急机构的设立和职责的落实
答案:C
9、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应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其中三级紧急情况是指()。
A: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协作解决的
B:需要国家力量解决的
C:只涉及一个政府部门权限所能解决的
D:必须利用一个城市所有部门的力量解决的
答案:C
10、一个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通常由()构成。
A:组织体系、运作机制、法制基础、评估体系
B:组织体系、运作机制、应急预案、应急体系
C:组织体系、运作机制、应急预案、评估体系
D:组织体系、运作机制、法制基础、保障系统
答案:D
11、某港务局针对其存放的油品制定了油品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按照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划分,该预案是()。
A:综合预案
B:现场处置方案
C:专项预案
D:临时预案
答案:C
12、不属于应急预案事故预防的是()。
A:危险分析
B:资源分析
C:机构与职责
D:法律法规要求
答案:C
13、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是()。
A:综合演练
B:桌面演练
C:功能演练
D:单项演练
答案:A
14、演练评估阶段的工作不包括()。
A:评估
B:总结报告
C:跟踪检查
D:文件归档与备案
答案:C
15、演练实施阶段的工作不包括()。
A:演练前的检查
B:预演
C:演练前的情况说明和动员
D:现场点评会
答案:B
16、预警分析系统的组成包括()。
A:监测系统
B:预控对策系统
C:预警信息系统
D: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E:预测评价系统
答案:A,C,D,E
17、一个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包括()A:外部预警管理系统
B: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
C:预警信息管理系统
D:事故预警系统
E: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答案:A,B,C,D
18、预警系统一般信号输出和预警级别的表示方法有()。
A:时序性的预警信号输出
B:火灾、爆炸危险预警信号输出
C:安全风险预警信号输出
D:事故灾难预警信号输出
E:综合性的预警信号输出
答案:A,C
19、预警分析系统的实现包括()等环节。
A:监测
B:识别
C:纠错
D:诊断
E评价
答案:A,B,D,E
20、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
A: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B: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不受破坏
C:迅速控制事态
D: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E: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答案:A,C,D,E
21、一个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包括()。
A:培训系统
B:组织体制
C:运作机制
D:法制基础
E:保障系统
答案:B,C,D,E
)等部门组成。
22、现场应急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有指挥部和(
A:行动部
B:策划部
C:后勤部
D:技术部
E:资金/行政部
答案:A,B,C,E
23、应急过程的现场恢复主要内容包括()。
A: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
B:撤离和交接程序
C: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D:泄露物的妥善处置
E:事故调查和后果评价答案: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