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下学期每周安全主题教育(全学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下学期每周安全主题教育(全学期)
第一周安全第一课
一、交通安全教育。
二、防溺水安全教育。
三、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四、消防安全教育。
五、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六、防敲诈、拐骗安全教育。
七、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
八、中秋节假期安全教育。
第二周防溺水安全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防溺水“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
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3、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4、尊老爱幼,平等待人。
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
尊重残疾人。
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
不骂人,不打架。
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6、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
考试不作弊,不撒谎。
7、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
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
8、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
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9、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10、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
参加活动守时,不能参加事先请假。
1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回答问题声音清楚,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
课间活动有秩序。
12、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13、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14、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
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
15、爱护公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
损坏公物要赔偿。
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或交公。
1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少先队员服从队的决议,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学会合作。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观察,勤动手。
17、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
18、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守不拥挤,不喧哗,礼让他人。
乘公共车、船等主动购票,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
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19、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20、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
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
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第三周防控H7N9流感教育
一、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
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组在鸟类中传播的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H7N9)属于H7病毒大类下的一个亚群。
二、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现?
人类患上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
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三、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关键是什么?
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
四、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
每年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住口鼻。
2、注意饮食卫生,请市民尽量购买冰鲜白条禽类食品,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直接接触活禽或病死禽,减少到禽类交易市场的环境暴露。
3、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通过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4、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
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
5、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第四周防踩踏事故安全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呢?除了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定期举行疏散演练,增设安全通道外,同学们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建议:
1.不在楼梯或狭窄通道嬉戏打闹,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
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
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
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
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
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
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
人不要向前靠近,及时分流拥挤人流,组织有序疏散。
第五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
一、由来介绍:
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这是有关部门在1996年确定的。
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校园安全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
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1996年初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
当年3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中小学生第一个安全教育日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中小学安全工作。
二、主题介绍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自1996年起,“安全教育日”主题分别是:
1996年:“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校安全工作”
1997年:“交通安全教育”
1998年:“注重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
1999年:“消防安全教育”
2000年:“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2001年:“校园安全”
2002年:“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
2003年:“大力提高中小学生及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004年:“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2005年:“增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006年:“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2007年:“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
2008年:“迎人文奥运,建和谐校园”
2009年:“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
2010年:“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
2011年:“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2012年:“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2013年:“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
2014年:“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第六周校园课间活动安全教育预防春季传染病安全教育
校园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往往是被我们忽略的二真是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了创设一个更文明、更安全的学习与成长的环境,我们专门针对“小学生课间安全活动”这一主题进行安全教育。
一、学生课间安全注意事项:
1、上下课时,不要拥挤、打闹或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3、正确使用体育设施,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要在秋千、双杠、滑梯等设施上做危险动作,避免摔伤。
4、课间不要玩耍小刀、仿真枪等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
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带入校内。
5、课间休息时,严禁学生私自外出,如果是看病等特殊情况,必须经班主任老师同意,家长方可接出校。
6、如厕时不要慌张、拥挤,防止摔伤或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7、课间同学之间如果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三、在教室内活动,还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小事情也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也会危险。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磕碰。
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物品架等用品,所以不要在教室里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以防受伤。
2、防挤压。
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扎手,也应当小心。
3、防火灾。
不要将打火机、火柴等带进校园,不要在校学里随便玩火,更不能在校园里燃放烟花爆竹。
4、防意外伤害。
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尽量不随身携带,不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以防意外伤害。
5、防碰撞。
校园内不骑车、自行车按指定位置放置。
同学们进入校园希望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这根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让我们的校园更安全,
更文明,更和谐!
预防春季传染病安全教育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
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
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
整个病程约7-12天。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主要症状: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
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种蛋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
主要症状: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按时注射预防疫苗
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寝室、电脑室、书房等;
3、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歌舞厅、影院、录像厅;
4、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7、合理膳食,增加营养;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第七周反迷信、邪教安全教育
一、什么是邪教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二、邪教的社会危害性
(1)煽动反对政府,危害基层政权。
(2)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危害社会。
(3)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危害群众健康。
(4)侵蚀和毒害未成年人。
三、邪教是怎样骗人的
(1)打着宗教或气功的幌子蒙骗人。
(2)用治病、免灾诱惑人。
(3)用看相算命、装神弄鬼、玩符谶(读“趁”音,迷信的预言、预兆)等各种把戏吓唬人。
(4)套近乎拉拢人。
(5)小恩小惠收买人。
(6)用暴力手段胁迫人。
四、如何反对和抵制邪教
1、增强自我抵抗能力
(1)崇高科学,学习无神论知识,树立无神论思想;
(2)健康生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2、警惕邪教非法活动
非法招募活动:邪教派对,色相拉拢,钱物贿赂,暴力挟持。
非法宣传活动:电话骚扰,滥发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散发邪教宣传品(传单、小册子、光盘),网络邪教宣传。
破坏活动:攻击网站、通讯卫星,侵扰正常宗教活动等。
3、自觉抵制邪教
(1)增强防邪意识,对邪教歪理邪说做到不听、不看、不信、不传,绿色上网,拒绝网上邪教宣传。
(2)智慧地抵制邪教。
遇到邪教违法犯罪活动,要及时向老师报告,情节严重的,迅速打110报警。
如果遇到有人拉你入邪教,不要隐瞒自己不信邪教的观点,因为态度暧昧会使他们对你纠缠不休。
第八周防溺水安全教育
防溺水“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第九周五一假期安全教育
为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快快乐乐地度过“五一”小长假,我向全体学生提七点要求:
1、时刻牢记自己是小学生,记住《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为红领巾增添新的荣誉。
希望大家牢记老师的教导,走出校门后,仍然以学校的纪律和社会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放纵自己。
利用“五一”假期,多看一些课外读物,多参加有益的活动,丰富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2、“五一”假期,外出活动都要征得家长同意,而且要求有大人陪同,不允许自由结伴,私自外出,不要上公路玩耍,横穿公路要“一看、二停、三通过”。
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过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严禁穿溜冰鞋在马路上滑行,严禁在马路上骑自行车。
交通安全,时刻牢记!同时要注意用电、用煤气等的安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3、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零食。
目前市场上的零食许多是些无卫生许可证,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三无”产品,小学生吃了,不仅会影响其身体健康,有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4、如果和家长一起外出,希望我们和家长一起参与到文明交通行为中去,以自己的文明行为影响自己身边的人,因为“五一”假期期间,街上马路上行人,车辆特别多,要注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不接受不认识的人给的食物或礼物,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随便跟陌生人走。
5、同学们外出游玩时,如果遇到与家长走散的情况,要首先保持冷静,不要着急慌张,要知道拨打110或找警察帮忙,或在原地等候,切忌乱跑乱动,哭叫喊闹。
6、由于天气转暖,“五一”假期中,不要独自一人去水塘钓鱼、捕虾或下水洗澡,不要在无家长陪伴下去游泳池游泳,不要在山林、风景区内玩火。
7、放假期间,不得上网吧,游戏厅,台球室,录像厅等场所。
不结交不良青年,远离毒品。
遵章守纪,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
当我们能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
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让我们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每一个人的心田,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安宁和快乐。
最后,祝愿大家“快快乐乐过五一,平平安安返校来!”
第十周法制宣传教育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法制宣传教育
首先、我们应懂得哪些法律常识:
(一)法是如何解释的这个问题,在我国法律一词的本来含义就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的“公平、公正”,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二)在我国广义的法制,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总和。
社会主义法制是按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它是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法律实施几个方面的统一。
中心环节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和全体公民都要严格地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以确立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实现统治和进行建设所必须的法律秩序。
(三)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律可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宪法和法律,另一类从属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的立法基础。
它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就其内容和制定机关而言,可分为基本法律和其它法律。
其次,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如何做到预防坏人侵害,我向大家提以下几点建议:
(1)切莫虚荣攀比。
未成年人要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说话要谨慎,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2)提高鉴别能力。
不要学习和模仿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和文学作品中的犯罪行为。
(3)珍惜学习机会。
要坚持在校学习,自觉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管理。
(4)不吸烟喝酒、不上网。
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勾结刚刚缀学的社会青年,经常抽烟喝酒上网,没有钱,就要想办法搞钱,利用对校园和校园周围环境比较熟悉,向那些低年级或身材矮小的学生要钱,要饭票,以言语相威胁,如果不给就拳脚相加,甚至用烟头烙,皮带抽。
如果没有钱就限令什么什么时间带多少多少钱来,还让这些受到侵害的同学带着去抢其它同学的钱,这些同学出于害怕又成了别人的帮凶。
近年来在小学校园里这种案件呈上升趋势,他们抢走的财物很少,多是三元两元,但对校园的危害却是很严重的,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导致部分学生因恐惧而不想上学,影响学习成绩,甚至心灵上造成一定的阴影。
(5)谨慎交朋友。
未成年人要谨慎交友,不要和社会上品性不端的闲散人员交往,不接触外面不良社会青年,特别是那些有前科劣迹的人,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那些人接触的多了会扭曲我们对社会观的认识,从而走向犯罪道路。
(6)不要上网打游戏赌博聊天等。
经常上网打游戏对我们学生的危害是特别多的,首先从健康方面来讲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大脑高度集中,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也会导致脑子的呆滞,、辐射电磁波对人体的八大伤害,1、细胞癌化促进作用,2、荷尔蒙不正常,3、钙离子激烈流失,4、痴呆症的引发,我们经常在电视中或在新闻中看到哪个哪个学生由于长时间上网死在网吧里,死在路上这样的消息这都是很好的见证。
其次上网聊天打游戏会影响我们的智力,耽误学习时间,而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过去的时间总是不会回转的,把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才会抓住机遇,试想我们上网聊天打游戏又有什么意义呢。
再次经常上网聊天脑子会局限于网络这个空间中而认识不到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形形色色的现象,从而导致被骗。
当然现今是网络的时代信息的时代,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更快更多更方便的获取最新知识,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应当更好的利用网络来为我们的未来服务,而不要一味的沉湎于游戏、聊天、赌博。
(9)不要打架斗殴,要善待他人,和同学和睦相处,不要用优越感去刺激他人。
校园里还有一类高发案件就是殴打他人、故意伤害、。
这类案件的诱因有几种:一种是年青人讲义气,帮助哥们出气;再一种是报复,因为某件小事而自认为吃了亏,而找事打架。
再一种是别人的优越感对那些性格内向具有某种弱势学生的内心伤害。
心理素质教育也是我们小学生必须开展的一项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些条件好的家庭的孩子的优越感对条件差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很大的伤害,在我们校园里还有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的嘲笑也是对他们很大的伤害,这些心理因素也成为校园殴打他人案件的高发原因,学生不仅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10)不要携带管制刀具,一些学生为了逞威风,或威胁别人,身上经常装上一把匕首,刀具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规定: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等其他管制刀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5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携带管制刀具也是很危险的,前年苏州一所初三学生张某和李某因几句话而发生磨擦,李某嘻笑着打了张某一拳,张某随手掏出装在身上的弹簧刀捅了李某一刀,导致李某因抢救无效死亡,张某住进了监狱受到了法律的追究,原本是朋友的两个花朵,一个结束了生命,一个住进了监狱,这就是携带管制刀具引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