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EM软件Bond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碎文件路径设置
我在群里下载了 我把他们放在了文档库的edem文档中 。当然两个txt文件会在后期替换成我的颗粒坐标 值。 ,解压后是这三个文件
破碎文件路径设置
我又下载了群共享ParticleReplacement的文件,是这几个。 我看到是h的文件,于是我把他们放进了c盘安装时的文件夹。 但不确定放进哪一个,于是我同时放到了scr的API文件夹中 的ParticlebodyFoce和Factories文件中
破碎文件设置过程
3.1颗粒设置结束后对颗粒粘结进行设置。
破碎文件设置过程
4.Geometry设置
这里我设置了两个正方体,一个是颗粒工厂,一个是steel盒子。
破碎文件设置过程
5.Factory设置
先新建一个颗粒工厂,类型是Whole。
破碎文件设置过程
5.2导入外部颗粒工厂文件。
法向刚度
填充颗粒计算
这里为了方便,RealParticles和WholeParticles半径大小一样,都是r=13mm的球形。
Whole颗粒的体积 Fraction颗粒的体积 根据 Vreal NVFraction
151.
坐标文件设置过程


剪切刚度
剪切刚度是反映结构面剪切变形性质的重要参数,其数值等于峰值前剪切刚度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 斜率。 2剪切刚度的理解与应用⑴规范要求:

①《高规》第E.0.1条规定:底部大空间为一层时,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效剪切刚度
比γ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γ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γ不应大于3,抗震设计时γ不应 大于2.计算公式见《高规》177页。
τ 与剪切面相切,故称切应力。


法向应力
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 种外因的作用,并力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回复到变形前的位置。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 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同截面垂直的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normal stress)。
破碎文件设置过程
1.首先设置tools中的文件location以及单位。
破碎文件设置过程
2.globals设置
2.1.Physics设置
破碎文件设置过程
2.2Materials设置
破碎文件设置过程
3.Particles设置
这里我只设置了两种颗粒Fraction和Whole颗粒。
技术大神你好:
泡泡畦畦上传的《2012.02.24_EDEM物料破碎网络培训》的视频,优酷里面有视频。
根据视频以及教科书,需要建立两个edem文件,一个是模拟整体的一个破碎效果的文 件,还有一个是为了导出替换颗粒Fraction的坐标的文件。接下来为了描述方便,分别 称这两个为“破碎文件”,“坐标文件”。
相应的txt文件已经换成了我自己的颗粒Fraction坐标。
破碎文件仿真
6.进入仿真界面进行设置
破碎文件仿真结果
仿真结束后颗粒并没有进行替换。
破碎文件仿真结果
但是切换到数据分析界面再切回仿真界面。发现颗粒最小半径值发生变化。
坐标文件设置过程
1.1globals设置如下
1.2.Materials设置与破碎文件设置相同 2.Particles设置
3.导入已经在solidworks里面画好的一个立体几何体。并且建立一个颗粒工厂。
坐标文件设置过程
4.颗粒工厂参数设置如下。
坐标文件仿真
颗粒被压缩的过程如下图。
坐标文件仿真
仿真完成后分别导出x、y、z的坐标。单位m。
j剪切应力
物体由于外因(载荷、温度变化等)而变形时,在它内部任一截面的两方出现的相互 作用力,称为“内力”。内力的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应力可分 解为垂直于截面的分量,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相切于截面的分量称为“ 剪切应力”。 作用在构件两侧面上的外力的合力是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距很近的横 向集中力。在这样的外力作用下,构件的变形特点是:以两力之间的横截面为分界线 ,构件的两部分沿该面发生相对错动。构件的这种变形形式称为剪切,其截面为剪切 面。截面的单位面积上剪力的大小,称为剪应力。 剪切应力的计算:在实用计算中,假设在剪切面上剪切应力是均匀分布的。若以A表示 剪切面面积,则应力是

②《抗震规范》第6.1.14条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侧向刚 度与上部结构的侧向刚度之比不宜小于2.其侧向刚度的计算方法按照条文说明可以采用剪切刚度。 计算公式见《高规》15页。

⑵SATWE软件所提供的计算方法为《抗震规范》提供的方法。 ⑶应用范围:可用于执行《高规》第E.0.1条和《抗震规范》第6.1.14条规定的工程的刚度比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