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声生教授辨治脾胃病经验举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首重 补 土
张 老师崇 尚补土 思想 , 并 将其 加 以丰 富和 发展 , 尤 推崇 李东 垣名 言 “ 百病 皆由脾 胃衰 而 生也 ” , 认 为 民以
食 为天 , 以脾 胃为 本 , 人 出生后 , 五 脏六 腑 、 四肢 百骸 的 功能 之所 以能正 常发 挥 , 都 离 不开脾 的正 常运化 , 输 布
化 生 和输 布 , 元 气 得 以滋养 , 正 气强 盛 , 机能 旺盛 , 机体
的 四肢 百 骸 、 经 络 筋脉 等 皆得 以濡养 , 才 能发 挥 正常 的
功能 , 机体 健壮 , 内邪不 生 , 不易 生病 , 而 外邪 也不 易侵
基 础上 随 症加 减 , 圆 机 活法 , 灵活变通 , 增 加 用 药 针 对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2 O 1 7 . 0 6 . O 1 5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7 ) - 0 6 07 - 9 5 03 -
张 声生 教授 是 首都 医科 大学 附属 北京 中医 医院首
重用 黄 芪 、 党 参益气健 脾, 《 医 学 衷 中参 西 录 》 谓“ 黄 芪: 性温 , 味微 甘 。 能补气 , 兼 能生 气 , 善治 胸 中大 气下 陷 … …为其 补气 之 功最优 , 故 推 为补 气 之 长 ” “ 黄 芪不 但 能补 气 , 用之得 当, 又 能 滋 阴。 ” 现 代 药 理 研 究 证 实, 黄芪 有增 强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 利尿 , 抗 肝损 害, 抗 感 染, 抗 肿 瘤 , 促进 机体 代 谢 、 强心、 降压等作用 , 生 用 能益 卫 固表 , 利水 消肿 , 托 毒 生肌 , 炙用 能补 气 升 阳 ; 脾 虚湿 邪偏 重 者 , 重 用 炒 白术 、 茯苓健脾祛湿 ; 脾 胃气 阴 两虚 者 , 重用 太子 参 、 北 沙参 、 石斛、 薏苡仁、 扁 豆 益 气 养阴, 健 脾化 湿等 , 不 一而 足 。 同时针 对其 他不 同兼 证 在健 脾益 气 基 础 上 随 证 加 减 , 如 对 脾 胃虚 寒 证 , 加 于 姜、 黑 附 片等 温补 中焦 , 配 桂枝 、 白芍等 通 阳化 气 、 调 和
性, 可 见其 补土 思想 贯 穿始 终 , 证 变 药变 , 灵 活加 减 , 切 合 病机 , 颇 具深 意 , 于平 淡 中 , 彰 显 匠心 , 对脾 胃病 的治
袭, 正 所谓 “ 正气存 内, 邪 不可 干 ” 。脾 胃伤 则 脾 胃运 化 功 能失 常 , 元 气 不 能得 到滋 养 , 正气 虚 衰 , 机 体 衰 弱 而 疾病 乃 生 。因此 , 在 临床 上 常取 “ 四君 子 汤 ” 之 意化 裁, 培 补脾 土 , 辅助正气 , 并 根 据 不 同证 型 , 灵活化裁。 喜 用黄 芪 、 党参 、 太子参 、 白术 、 茯苓 、 薏苡仁 、 扁豆 、 芡
梗 理气 和 胃 , 海螵蛸、 瓦楞子等和酸止痛; 对 胃络 瘀 血 证, 加 三七 粉 、 丹参 、 川芎、 蒲黄 、 五灵 脂 、 当归等 活血 化 瘀、 滋 阴 养血 等 。尤喜 用 三七 , 现代 药 理研 究证 实 三七 有 止血 , 影 响血 小 板 聚集 , 抗冠 心病 , 抗 心律 失 常 , 镇 痛
白豆 蔻 、 炒薏 苡仁 健脾 和 中化 湿 ; 肝 胃不和 证 , 加柴 胡 、
水 谷 精微 的滋 养 。他 也提 出 “ 脾劳” 概念 , 脾 的功 能 障碍 , 则 百病 由生 ; 脾 胃共 为 后 天 之本 , 脾 胃病 产 生 的
枳 壳 等疏 肝理 气 , 佛手 、 延 胡索 等 消胀 止痛 , 香附、 紫苏
营卫 ; 湿 热 中阻证 , 加 黄连、 佩兰、 蒲公英等清热化湿 ,
席 专家 、 消化 中心 主任 , 主任 医师 , 博 士生 导师 , 国家 中
医药管 理局 重点 专 科 全 国脾 胃病 协 作 组 组 长 , 中华 中
医药学 会脾 胃病 分 会 主任 委 员 , 从 事 消化 系统 疾 病 的 临床及 科研 工作 近 3 0载 , 潜心钻研古籍 , 善 于 吸纳 现 代研 究 成果 , 治学 严 谨 , 见解独 到, 辨 治 脾 胃病 经 验 丰 富, 多有 创新 , 颇具特色 , 临 床 疗 效 满 意 。笔 者 有 幸 拜 师 于张 教授 的 门下 学 习 , 侍诊于左右 , 获益匪浅 , 现 将 张 老师 的 临床经 验介 绍如 下 。
光明中医 2 0 1 7年 3月 第 3 2卷 第 6期
C J G MC M Ma r c h 2 0 1 7 . V o l 3 2 . 6
・7 9 5・
张声 生 教 授 辨 治 脾 胃病 经 验举 隅
贾 顺 利
摘要: 张声生教授从医近 3 0载, 对脾胃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脾 胃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胃肝的关系密切, 尤 以脾胃虚为主, 多为本虚标实之证, 脾胃气虚, 肝气郁结, 瘀血阻络为脾 胃病的病机之要, 病程长, 病势缠绵, 难以速愈, 易复发为疾 病特点。治疗上重视培补脾土, 调肝理脾, 条畅气机, 化瘀通络贯彻始终, 同时注意辨证辨病结合施方, 对症用药, 另善于针对不同 情况, 调补脾 胃, 疏肝理气, 并重视疾病的预防和精神调摄, 故每每取得显效。 关键词: 张声生; 脾 胃病; 名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抗炎 , 抗菌, 保 肝 等作 用 ; 均 在 四君 子 汤 补 土 之 意 的
原 因尽 管 多种 多样 , 在 疾 病 的漫 长 发 展 演 变 中I 临床 表
现也千 差 万别 , 但 究其 病机 关 键 环节 都 与 “ 脾劳” 密切 相 关 。脾 胃功 能 正常 , 脾气 强健 , 则 水谷 精微 得 以正 常
张 老师崇 尚补土 思想 , 并 将其 加 以丰 富和 发展 , 尤 推崇 李东 垣名 言 “ 百病 皆由脾 胃衰 而 生也 ” , 认 为 民以
食 为天 , 以脾 胃为 本 , 人 出生后 , 五 脏六 腑 、 四肢 百骸 的 功能 之所 以能正 常发 挥 , 都 离 不开脾 的正 常运化 , 输 布
化 生 和输 布 , 元 气 得 以滋养 , 正 气强 盛 , 机能 旺盛 , 机体
的 四肢 百 骸 、 经 络 筋脉 等 皆得 以濡养 , 才 能发 挥 正常 的
功能 , 机体 健壮 , 内邪不 生 , 不易 生病 , 而 外邪 也不 易侵
基 础上 随 症加 减 , 圆 机 活法 , 灵活变通 , 增 加 用 药 针 对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2 O 1 7 . 0 6 . O 1 5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7 ) - 0 6 07 - 9 5 03 -
张 声生 教授 是 首都 医科 大学 附属 北京 中医 医院首
重用 黄 芪 、 党 参益气健 脾, 《 医 学 衷 中参 西 录 》 谓“ 黄 芪: 性温 , 味微 甘 。 能补气 , 兼 能生 气 , 善治 胸 中大 气下 陷 … …为其 补气 之 功最优 , 故 推 为补 气 之 长 ” “ 黄 芪不 但 能补 气 , 用之得 当, 又 能 滋 阴。 ” 现 代 药 理 研 究 证 实, 黄芪 有增 强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 利尿 , 抗 肝损 害, 抗 感 染, 抗 肿 瘤 , 促进 机体 代 谢 、 强心、 降压等作用 , 生 用 能益 卫 固表 , 利水 消肿 , 托 毒 生肌 , 炙用 能补 气 升 阳 ; 脾 虚湿 邪偏 重 者 , 重 用 炒 白术 、 茯苓健脾祛湿 ; 脾 胃气 阴 两虚 者 , 重用 太子 参 、 北 沙参 、 石斛、 薏苡仁、 扁 豆 益 气 养阴, 健 脾化 湿等 , 不 一而 足 。 同时针 对其 他不 同兼 证 在健 脾益 气 基 础 上 随 证 加 减 , 如 对 脾 胃虚 寒 证 , 加 于 姜、 黑 附 片等 温补 中焦 , 配 桂枝 、 白芍等 通 阳化 气 、 调 和
性, 可 见其 补土 思想 贯 穿始 终 , 证 变 药变 , 灵 活加 减 , 切 合 病机 , 颇 具深 意 , 于平 淡 中 , 彰 显 匠心 , 对脾 胃病 的治
袭, 正 所谓 “ 正气存 内, 邪 不可 干 ” 。脾 胃伤 则 脾 胃运 化 功 能失 常 , 元 气 不 能得 到滋 养 , 正气 虚 衰 , 机 体 衰 弱 而 疾病 乃 生 。因此 , 在 临床 上 常取 “ 四君 子 汤 ” 之 意化 裁, 培 补脾 土 , 辅助正气 , 并 根 据 不 同证 型 , 灵活化裁。 喜 用黄 芪 、 党参 、 太子参 、 白术 、 茯苓 、 薏苡仁 、 扁豆 、 芡
梗 理气 和 胃 , 海螵蛸、 瓦楞子等和酸止痛; 对 胃络 瘀 血 证, 加 三七 粉 、 丹参 、 川芎、 蒲黄 、 五灵 脂 、 当归等 活血 化 瘀、 滋 阴 养血 等 。尤喜 用 三七 , 现代 药 理研 究证 实 三七 有 止血 , 影 响血 小 板 聚集 , 抗冠 心病 , 抗 心律 失 常 , 镇 痛
白豆 蔻 、 炒薏 苡仁 健脾 和 中化 湿 ; 肝 胃不和 证 , 加柴 胡 、
水 谷 精微 的滋 养 。他 也提 出 “ 脾劳” 概念 , 脾 的功 能 障碍 , 则 百病 由生 ; 脾 胃共 为 后 天 之本 , 脾 胃病 产 生 的
枳 壳 等疏 肝理 气 , 佛手 、 延 胡索 等 消胀 止痛 , 香附、 紫苏
营卫 ; 湿 热 中阻证 , 加 黄连、 佩兰、 蒲公英等清热化湿 ,
席 专家 、 消化 中心 主任 , 主任 医师 , 博 士生 导师 , 国家 中
医药管 理局 重点 专 科 全 国脾 胃病 协 作 组 组 长 , 中华 中
医药学 会脾 胃病 分 会 主任 委 员 , 从 事 消化 系统 疾 病 的 临床及 科研 工作 近 3 0载 , 潜心钻研古籍 , 善 于 吸纳 现 代研 究 成果 , 治学 严 谨 , 见解独 到, 辨 治 脾 胃病 经 验 丰 富, 多有 创新 , 颇具特色 , 临 床 疗 效 满 意 。笔 者 有 幸 拜 师 于张 教授 的 门下 学 习 , 侍诊于左右 , 获益匪浅 , 现 将 张 老师 的 临床经 验介 绍如 下 。
光明中医 2 0 1 7年 3月 第 3 2卷 第 6期
C J G MC M Ma r c h 2 0 1 7 . V o l 3 2 . 6
・7 9 5・
张声 生 教 授 辨 治 脾 胃病 经 验举 隅
贾 顺 利
摘要: 张声生教授从医近 3 0载, 对脾胃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脾 胃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胃肝的关系密切, 尤 以脾胃虚为主, 多为本虚标实之证, 脾胃气虚, 肝气郁结, 瘀血阻络为脾 胃病的病机之要, 病程长, 病势缠绵, 难以速愈, 易复发为疾 病特点。治疗上重视培补脾土, 调肝理脾, 条畅气机, 化瘀通络贯彻始终, 同时注意辨证辨病结合施方, 对症用药, 另善于针对不同 情况, 调补脾 胃, 疏肝理气, 并重视疾病的预防和精神调摄, 故每每取得显效。 关键词: 张声生; 脾 胃病; 名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抗炎 , 抗菌, 保 肝 等作 用 ; 均 在 四君 子 汤 补 土 之 意 的
原 因尽 管 多种 多样 , 在 疾 病 的漫 长 发 展 演 变 中I 临床 表
现也千 差 万别 , 但 究其 病机 关 键 环节 都 与 “ 脾劳” 密切 相 关 。脾 胃功 能 正常 , 脾气 强健 , 则 水谷 精微 得 以正 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