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货币年表

中国古代货币年表

时间大事件约21世纪贝壳开始从装饰品发展成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约 14 世纪铸行铜贝。

实物货币开始向金属货币过渡约800—70O 早期空首布产生约700-600 小亚细亚和希腊铸造金银币 , 这是西方铸币之始631—591 传说楚庄王改小钱为大钱 , 叔敖谏止524 传说周景王铸大钱480 战国开始403 晋分裂为韩、赵、孙魏三国386 田和称齐公 ,齐造邦刀或铸于此时336 秦惠文王行钱。

(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铸金币 )284—279 燕军攻占齐国七十余城 , 齐明刀应铸于此时241—223 楚迁都寿春 , 铸邹麦等金币221 秦始皇统一全国币制 , 推行方孔半两钱 , 黄金以锚为单位206 西汉政权建立,半两钱减重 , 黄金以斤为单位。

许民铸钱186 半两减为八铢。

禁民铸钱。

182 半两减为二铢四累 , 称为五分钱。

175 铸四株半两。

又许民铸钱。

14O 汉武帝铸三铢。

136 废三铢 , 复行半两。

三朱、朱方形和圆形小钱当铸于此时。

119 发行白金三品和皮币。

118 铸五铢。

115 四行赤侧五铢113 废赤侧五铢当五制 , 集中全国铸币权于上林三宫。

公元7 王莽第一次改革币制:铸错刀、契刀和大泉。

国宝金匮值万或铸于此时。

9 王莽第二次改革币制:废刀币 ,专用大小泉。

10 王莽第三次改革币制:采用宝货制。

14 王莽第四次改革币制:铸货泉、布泉和货布。

调整金银价格。

24 刘玄( 淮阳王 )铸五铢。

30 公孙述铸铁钱。

40 东汉光武帝恢复五铢。

186 灵帝铸四出五铢。

190—193 董卓铸小钱。

208 曹操为丞相,恢复五。

214 刘备在益州铸直百五铢。

236 孙权在江东铸大泉五百。

238 孙权铸大泉当千。

338 李寿铸“汉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钱。

376 太元货泉或铸于此时。

43O 刘宋铸四铢。

454 刘宋铸孝建四铢。

465 刘宋铸永光和景和。

495 北魏铸太和五铢。

502 萧梁铸五铢和公式女钱。

中国钱币发展历史演变

中国钱币发展历史演变

中国钱币发展史(带图解说)先秦钱币(一) 先秦时期经济在我国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时期,经济以农业为主,土地归天子所有。

夏朝时,农业知识就比原始社会有所提高,发明了节气和干支记日法,商朝时,农业生产已不是石头制品,而是金属工具,今河南境内曾出土有商代铜铲等物。

西周时,已实行井田制度,天子每年都要让一万人到公田服役,每家出一人到公田耕作,不到公田耕作的,就要纳税,农业生产工具方面主要是铜制农器。

从这时起,畜牧业已与农业分开,在夏朝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猪、狗、牛、马等兽骨,可以想见当时的畜牧业在生产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夏朝和西周时畜牧业已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传到后世的家畜,在当时就已经全有了。

遗址中发现的家畜多达数百头。

手工业已逐渐发达,大批的奴隶被送入手工作坊,分门别类,进行手工生产,当时比较重要的是青铜业制作。

那时的商业也开始兴起,东面沿海和新疆青海等地的玉,已被当作贵重物品贩卖了。

在西周时已准许人们到远方贩卖货物,并有一部分人靠经商谋生。

当时商人的地位也已提高,可分享regime,经济文化交流已日渐繁荣起来。

到了春秋时期农业进一步发展,齐国实行了“相地衰征”的土地制度,实行了“均地分民”与“民民分货”,的政策,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

这时的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一切器物都变得精巧玲珑、体积轻便,形制新颖了。

随着农业生产的提高,中下等贵族和自由农民竞相开垦荒地,私田不断增加,生产率高于奴隶主的公田。

由于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以及交通的发展,使商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郑国的商人可到楚买丝,到周卖皮革等等。

到了战国时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

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农业、手工业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商业也更加兴盛,官府商业和私人商业都得到了发展,《周易》上说“日中作市,召集天下人民,即天下的货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指的就是当时典型的集市商业。

总之先秦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了飞速的提高,较远古时代大为进步,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交易的需要,各种形式的货币也就出现了。

中国货币制度的演变脉络

中国货币制度的演变脉络

中国货币制度的演变脉络
中国的货币制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发生了不少演变。

以下是几个重要时期的概述:
1. 古代货币制度的形成(公元前4世纪-公元10世纪)
在古代,货币制度的建立主要是用贵重的物品来代替现代的纸币与硬币。

公元前4世纪左右,中国使用贝壳和其他贵重物品来交易。

到了秦朝(公元221年-公元206年),铜制货币逐
渐成为通行的交易货币,便于记录和流通。

到了唐朝(公元618年-907年),纸币制度也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2. 近代货币制度的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中国货币制度进入了近代,这一时期中西方文化
的大量交流刺激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此,许多银行和外国银行开始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开展金融业务。

1903年,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开始继续管理流通货币和信用货币的流通。

3. 新时期货币政策的实施(20世纪50年代-21世纪)
1955年,中国开始实施新的货币主义政策,建立一个计划经
济下的货币体系,降低了外汇交易的比率,限制了金融机构的自由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启动了改革开放计划,逐步
将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重启了外国银行的设立,这引发了货币政策深度调整的必要性。

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市场
化改革和国际化银行运营的改革,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人民
币的国际化进程。

总体而言,中国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贵重物品到硬币到纸币到金融体系的演变,伴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变革而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中国古代货币演化

中国古代货币演化

中国古代货币演化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化过程经历了从自然实物货币到人工铸币,再到纸币和机制货币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大致的六个重要演变阶段: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最初的货币形态是贝壳、珠玉、龟壳等自然物品,因其在原始社会中具有稀有性和易于交换的特点而成为早期的商品交换媒介。

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金属货币,如最早的铜贝,之后发展出形式各异的地方特色铸币,如铲币(布币)、刀币、环钱以及楚国的爰金和蚁鼻钱。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货币标准化,铸造了“秦半两”,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货币统一,结束了各地自行铸造不同形状货币的局面。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汉武帝时期,推出五铢钱,确立了以货币标明其实际重量的制度。

唐高祖李渊时则发行开元通宝,改变了以往直接标注重量的方式,开创了新的货币体系,随后出现了宋朝的“元宝”等称谓的货币。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
宋代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的时代,北宋时期的“交
子”作为世界首例官方纸币,逐渐取代部分金属货币的功能,预示着货币形态的重大变革。

6.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演变:
这一阶段发生在近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技术的进步,中国的货币制造也开始采用机器压制的方法,提高了铸币质量和效率,实现了从手工铸币到现代机械化生产的转变。

以上概述了中国古代货币从自然物货币到规范化金属货币,再至纸币,并最终迈向工业化生产的过程。

隋唐以前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隋唐以前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隋唐以前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

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货币,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时期,中国古代的货币一直在不断的演变,下面,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我对隋唐以前的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的认识和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夏商时期的货币贝币是早期中国实物货币之一,早在夏代末年,贝就可能成为交换媒介。

商代常见的是一种齿贝,背面往往磨平,或钻一穿孔,以便于携带,其学名为“货贝”。

由于真贝的数量不够,又用仿制贝代替,有石贝、蚌制贝、骨贝、铜贝等。

铜贝是金属铸币的滥觞。

中华大地上最早的有记载的货币是贝币,据考古出土的文物证明,远在夏代,人们就从遥远的沿海地区采来咸水贝携至内地作为珍贵的首饰,同时也用来换物。

由于贝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使用,逐渐形成原始货币的雏形。

贝币广泛地在人们生活中流通使用是在商代。

据有关史料的记载和出土文物可以发现,在商代,贝壳已经不再作为装饰品,而是纯粹意义上的货币了。

在商代中期以前贝币价值很高,臣下若能获得商王用贝币的赏赐那可真是极大的荣耀。

随着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贝币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故在当时又出现了许多仿制贝币,有石贝、骨贝、蚌贝、绿松贝等,这类贝币形体都较小,其长度约1.2厘米至2.4厘米左右。

在商代晚期又出现了铜质货币,形制也仿海贝形式。

铜贝出土于河南安阳和山西保德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年代约为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铜贝堪称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了,其中有一种表面包金的铜币是作为大额货币使用的,现存世量极少。

蚌贝因一出土就容易损坏,现保存完好的不多。

商代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易范围不断的扩大,中国北方因不易获得数量众多的南方海贝,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时,人们又想出了以其他材料防制贝形货币的方法,如陶、石、骨、玉、铜、金等,其中铜仿贝的发明是中国金属铸币的开始。

西周中期,由于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用金属制作的贝币开始流行。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历程

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逐渐形成了 以诸侯称雄割据为特色的四大体系,即:铲币、刀币、环钱、 楚币(爰金、蚁鼻钱)。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 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 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圆形方孔的秦 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 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 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 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刘邦建汉后,允民私铸钱 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而牟利。文帝时 “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元鼎四年(前一一 五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 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 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 一次重大演变。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 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 的作用。
北宋时,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 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 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 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 应运而生。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 的一次重要演变。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
Hale Waihona Puke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 “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 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 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 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 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 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历程命制:孙秀英货币是商业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反映了商业发展水平,它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向轻便方向发展。

它的演变和发展又与政治环境有关,政治安定、国家统一,则货币统一;政治动乱、国家分裂,则货币混乱。

一、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历程1、战国: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铸币,如齐国的刀形币、赵国的铲形币、楚国的蚁鼻钱以及秦国的半两钱等。

这是各诸侯国商业兴盛的表现,但货币不统一妨碍各诸侯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春秋战国时代货币的特点:(1)、货币单位已分成等级;(2)、没有统一的货币铸造制度;(3)、多种货币同时并存。

2、秦: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后世历代都仿照秦钱样式。

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币面铸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史称半两钱。

禁止其他财物作为货币流通。

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意义:(1)、货币的统一是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促进封建国家统一的重要措施;(2)、货币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物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3)、秦始皇对货币的规定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货币立法,半两钱对以后历代钱币的形式有深远影响;(4)、半两钱以重量为名称,又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

3.两汉:(1)汉初的钱币制度多有变化,铜钱由民间自铸,十分混乱。

(2)汉武帝改革币制的内容:汉武帝时铸造五铢钱,每枚重5铢,钱面铸“五铢”二字,周边有轮廓。

汉武帝对钱币制度进行整顿,采取两条措施:一是统一铸币权,五铢钱由中央政府的上林三官负责铸造,禁止各郡国铸钱;二是全国统一使用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钱,非三官钱不许使用。

汉武帝改革币制的评价:①汉武帝改革钱币制度,创造了一个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钱币体制。

五铢钱重量适宜使用,便于流通,是最为理想的封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媒介,历经700余年时间而不衰,成为中国主要的货币。

②钱币改革确立了中央政府的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禁止私铸,这有利于货币的统一和币值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政权的巩固,也有利于安定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中国古代的货币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的货币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的货币演变过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

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的演变: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

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

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

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

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较著名。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货币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

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

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

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

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起源于青铜时代,演变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因时而异,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古代中国的货币制度,既体现了政治制度的变迁,又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史。

本文就从青铜时代开始,综述古代中国货币制度的发展过程,认识其历史深刻的启示。

青铜时代是古代中国货币鼎盛时期,货币形式主要有贝钱、铜钱以及铜壶等。

贝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货币。

它以贝壳为原料,采用打孔的方式制成,形状呈现出多种多样,一般有六角形、圆形、椭圆形、肾状形等。

而铜钱则以铜锭和银锭为原料,采用铸造的方式制成,由于不同时期的货币形制的不同,货币形状、大小、厚薄也会有一定的变化。

此外,古代货币还有铜壶等,大致与铜钱类似,只是形状略有不同而已。

随着时代的发展,货币制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从西汉开始,便开始使用比较广泛的“文币”,其形式发展至今已历经几千年。

以此次发行的“五铢”钱币为例,可以清楚看出,古代中国货币种类较多,其中细分的类别也非常众多,尤其是古代钱币的形制,更是五花八门,不同的形制代表着不同的细分定价。

随着中国古代统一的统治,货币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先秦,中国货币制度以铜钱为主;秦朝推行了货币改革,统一了分散的货币制度,铜钱仍然作为统一的货币形式;秦始皇统一币制,将汉钞取代铜钱,成为当时的货币;随后的汉代,货币制开始多元化,此时分为官钱、府钱、关钱以及商钱等;至元代,就货币形式上而言,特别是此时出现的现代样式的货币,大大的改善了中国古代货币的繁琐形式,在有效的控制了金钱流通量的同时,也方便了商品的流通。

《明钱》是明朝期间推出的货币,也是中国历代货币中历史悠久的一种,其形制、大小、厚薄均符合完美的规律,其中钱面图案非常精美,代表着古代中国很多经典的文化,可谓中国古代货币的代表作。

此外,清朝的货币也十分多样,除了发行《明钱》之外,还有五铢钱、七钱八角、白八钱、三帆钱等,这些货币大多使用银、铜合金铸造而成,多数形制成支、两角、一角等几种,用量真实可靠,市场信用较高,在当时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货币形式。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过程一、贝壳货币时代在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形式是贝壳。

贝壳因为形状美观,易于保存和携带,被人们广泛接受作为交换媒介。

贝壳货币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二、青铜器货币时代随着青铜器的出现,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作为货币。

青铜器货币的形状和功能比贝壳货币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青铜器货币通常采用不同形状和纹饰的青铜器,如刀、斧、铲等,用于交换和支付。

三、金属钱币时代金属钱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货币的重要进步。

最早的金属钱币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钱币主要是铜质的,形状为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孔。

这种方孔钱的使用,为后来的铜钱奠定了基础。

四、铜钱时代铜钱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货币形式之一,它的使用时间跨越了两千多年。

最早的铜钱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的铜钱形状简单,多为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孔。

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钱的形状和铸造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铜钱,如方孔铜钱、圆孔铜钱、无孔铜钱等。

五、纸币的出现纸币是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最早的纸币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的纸币被称为“交子”,是由政府发行的。

然而,当时的纸币并没有普及使用,主要是作为政府的官方票据来使用。

直到宋朝,纸币的使用才开始广泛普及。

宋朝的纸币被称为“官钞”,具有一定的信用背书,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可。

随着纸币的普及,人们不再依赖实物作为交换媒介,纸币成为了主要的货币形式。

六、金银货币时代随着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增加,金银货币逐渐成为了中国古代的重要货币形式。

金银货币的使用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的金银货币主要是以金、银块或金、银圆形的形式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银货币的形状和重量不断变化。

在唐宋时期,金银货币的形状逐渐演变为扁平形状,称为“锭”,其上刻有各种花纹和文字。

在明清时期,金银货币的形状进一步演变为圆形或方形,上面刻有明确的面额和文字。

七、近代货币时代近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货币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演变历程
一、贝币:
1、6世纪前期,中国出现了石器时代的贝币,它是一种能够通过交换获得商品的
抵押物,它的特征是条状的无计量的传统物质通货,也是全国之商品流通的媒介,沿用至春秋时代。

2、春秋时期,中国出现了火铸矿贝币,它继承了石器时代贝币的手工模具铸造和
烧制工艺,将贝物以火铸法加工成贝币,沿用至战国时期。

二、铜钱:
1、自战国后期起,中国出现了铜钱,它是战国到汉代的钱币,也是历史上最早的
真正意义上钱币,它的特点是有计量,以“文”、“分”、“厘”为单位,可以作为流通
媒介来使用,沿用至汉朝。

2、汉朝初期,中国出现了“介划头”,它是汉朝铜钱的主要型式,它用铜钱质通货
取代贝币和火铸矿币,以称量实物,沿用至唐代。

三、金币:
1、自唐朝起,中国出现了金币,它是以度量黄金重量的钱币,它的特点是用金的
计量单位度量黄金的重量,制成金币作为流通的媒介,沿用至元朝。

2、元朝时期,中国出现了“银元”,它是元朝的银钱,也是中国最为主要的钱币,
它的特点是使用有计量的小钱作为流通媒介,沿用至清朝。

四、近代货币:
1、清朝末期,中国出现了“钞币”,它是清朝末期至民国早期新兴的纸质媒介通货,它的特点是使用当银行发行的纸币,以汇票、定期存款等方式来发行,沿用至民国时期。

2、民国至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出现了“废钞重铸”,它是铸币经过改造后成为新
的货币,它的特点是以新钱覆盖旧钱,以废钞制铸新钱的形式发出新钱,沿用至今。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中国货币力量的发展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中国货币力量的发展
——宏皓:《中国最早的货币专家》
铜贝
布币
刀币
圜(yuan)币
蚁鼻(鬼脸)钱
图为2015年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场景。海昏侯墓再现了西汉 时期高等级贵族的生活,是西汉列侯“事死如事生”的典型标本,出 土文物从多角度展现了汉代的物质文化风貌。 其中,出土于主墓北藏 阁的约200万枚铜钱,重达10余吨,都是没有使用的钱,初步估算这 里埋藏的钱相当于汉代中期一年铸币的1%。
“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转 绕着美元转。”
35美元 = 1盎司黄金( 31.1035 克 )
美元取得了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 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 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基本固定。
三、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从英镑主导到美元主导
货币体系 时间
金本位货币制度
19世纪初
影响
币自由流通不易贬值,促进资本 定国际金融,为美国推行世界霸
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发展,但经 权提供有利条件。70年代初走向
问题5:试比较济“危金机本后位金货本位币制体崩系溃”。与“布雷瓦顿解森。林体系”的异同点。
二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世界货币力量的较量
金本 位制
布雷顿森 林体系
牙买加 体系
【课堂小结2】
7.由实体货币向数字货币演进向:数字人民币的出现和使用。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 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后第五种入篮货 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摘编自谈俊《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P88第2段
从纸币到银币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当时的货币普遍以铜为主,同时也有以金、银、铁等金属作为货币的。

根据史书记载,在中国古代有三种形式的货币,分别是磁铜钱、铸币和纸币。

磁铜钱是历史上最早而且最普遍的货币形式,它们由普通的磁铜制成,像象征着钱的概念,例如步辇、团栗和孔子。

正是由于它们具有较高的可锻性以及抗腐蚀性,铸币就在磁铜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最初的铸币以“罗裱”的形式制作,表面上刻有不同的图案,例如神仙、狮子等。

纸币可追溯到中国南宋时期,当时他们是由官方直接签发的,用来替代金银货币,以及承认支付债务或者用来改善当时的货币形式。

17世纪,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纸币逐渐成为官方货币,并且在各地流通。

至19世纪末,货币制度仍然保持不变,但随着20世纪初的中国银行的发展,中国古代货币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从191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创造出一种新的货币,称之为“民国元”,取代了旧的货币,在中国流通了半个世纪之久。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开始改革货币体系,以提高货币的流通性和可靠性。

1978年,中国实行“新人民币”改制,以改善货币形式,其中有若干种新货币元,例如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等。

从1990年起,政府又推出了一种新的货币形式,称为“央行发行出去的纸币”,并在2003年又推出了一种新的货币结构,称为“现金支付系统”,用以接受现金支付的交易。

从199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货币又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原来的纸币和硬币到现在的纪念币、纪念钞、游戏币等。

可以说,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升级,也提醒我们,货币的发展是政府重视和控制的重要因素。

归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规律

归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规律

归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规律
以归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规律为标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地方性到统一性的过程。

在古代,人们最初使用的是物物交换的方式,也就是以物易物。

后来,人们开始使用贝壳、兽牙等物品作为货币,这就是最早的货币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铜钱作为货币,这是中国古代货币的第一个阶段。

铜钱的使用时间长达两千多年,它的形状、重量、大小、文字、图案等都有所不同,但都是以铜为材料制成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铜钱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开始使用纸币。

最早的纸币是由商人私自发行的,后来政府开始发行纸币,这是中国古代货币的第二个阶段。

纸币的使用时间虽然不如铜钱长,但它的发展却更加迅速。

从最初的手工制作到后来的印刷制作,纸币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金银作为货币,这是中国古代货币的第三个阶段。

金银货币的使用时间虽然不如铜钱和纸币长,但它的价值却更高。

金银货币的使用也推动了中国的贸易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更加繁荣。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地方性到统一性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货币的形式、材料、制作
工艺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货币的本质作用始终没有改变,即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与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货币用途的需要,人们开始采用一些具有普遍接受性的商品作为货币。

最早的商品货币是矿石、布匹等,这些物品具有易保存、易携带和稀缺性等特点,逐渐成为了交换媒介。

商代是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重要阶段。

商代时期,我国的经济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商业活动得到迅猛发展。

商代的货币形式主要是铜贝和铜刀。

铜贝和铜刀在商代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商代最具特色的货币形式之一西周时期,朝廷开始使用青铜器作为货币,成为周代货币的主要形式。

周代的青铜货币主要包括大铜鼎、大铜壶等,这些器物在农业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商业活动中被广泛应用。

秦朝建立后,王权集中,货币制度也得到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各国各自印刷的铸币,统一发行了贵重的铜币,以“贯钱”为基本货币单位。

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开始走向统一和标准化。

随着历代王朝的更替,货币制度也不断发生变化。

隋唐时期,纸币开始出现,成为重要的交易媒介。

宋元时期,纸币逐渐取代了铜钱成为主要货币形式。

明清时期,纸币和铜钱并存,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持续的历史过程,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

从最早的实物交换,到后来的商品货币、铜钱、纸币等,每一种货币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与演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途径。

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和文化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古代钱币发展阶段

1、钱币萌芽时期 钱币萌芽时期从公元前12世纪的商代晚期开始,到公元前8世 纪的春秋初年结束。先后经历了400多年,这一时期的钱币形 态还很原始,与一般的生产工具不易区分,而且钱币上没有文 字。 2、纪地钱币时期 纪地钱币时期从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初年到公元前3世纪末的战 国晚期结束,历时500多年,这一时期的钱币上开始出现文字, 但钱文的主流是纪地,钱币的种类进一步增多,币材由单一的 金属铜逐渐向多种金属发展。



年号钱币时期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铸“开元通宝”开始到清王 朝覆灭结束,先后历时1200多年。这一时期以“通宝”、“元宝”、“重宝” 等为名称的“宝文”钱币取代了沿袭已久的纪重钱币,从此进入了以年号为 主的新时期。币制钱法也日趋完善,对铸钱的原料、成色、大小有了明确的 规定,钱币的材质多样化,以铜钱为主,在不同阶段又兼有其他质料的钱币, 最具历史意义的是纸币开始出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币出 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 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 区也都自铸货币。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 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较著名。秦统一中 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 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 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货币的统一,结束了 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 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 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 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听任郡 国自由铸钱,据《汉书· 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 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 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 富比天子。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因为半两钱盗铸 不止,就下令新铸五铢钱,并允许天下郡国铸造, 通称“郡国五铢”。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 郡国铸币权,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 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 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 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此后, 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 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 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 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 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 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 “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 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 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 的演变。“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 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 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 通宝”。




铢两钱币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公元621年唐高祖下令铸 “开元通宝”钱结束,共800余年。所谓“铢两钱币”就是钱体上铸有标明钱 币重量的文字,也称作“纪重钱币”,这一时期的钱币钱文由原先纪地的性 质变为纪重性质,钱文以篆字为主,在南北朝时出现了由篆书向隶、楷过渡 的趋势。多种钱币形态并存的局面宣交子”的演变。北宋时,随 着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北宋太宗时,年 铸币八十万贯,以后逐渐增加。由于铸钱的铜料紧 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 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 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 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北 宋创印的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宋 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 经营。“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 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交子”不但是我 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一、中国货币发展史中几个重大演变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我国 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 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 “贝”。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 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 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 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 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 国的货币舞台。

钱币,是各国各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所沉 淀下来的文化精华之一,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积 累和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共同的物质精神 财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 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货币在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贝币”发展至现今 的第五套人民币,这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各个历 史时期。由于历史的演变,创造近数万种之巨 的货币(纸币和钱币)和多姿多彩的中国货币 文化,并且形成一套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