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目的:比较观察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3月-2010年9月我院治疗的138例支气管患儿,其中68例为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组,另外70例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比较用药后1-6h 患儿的体温变化。
结果两组在用药2h内的体温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但用药3h后,较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组布洛芬治疗组其退热效果更为明显,且对乙酰氨基酚组在用药4 h后患儿体温开始回升,但布洛芬组在6h后仍保持退热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结论同对乙酰氨基酚比较,布洛芬混悬液其临床退热效果好、退热作用持续时间长且不良反应少。
标签:布洛芬混悬液;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退热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类药,具有迅速且良好的镇痛、消炎、解热及缓解全身症状的临床疗效。
我院2008年3月-2010年9月对发热患儿进行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并与同期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的患儿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疗效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3月-2010年9月我院治疗的138例支气管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组68例,男41例、女27例,平均年龄3.4±2.0岁,给药前平均体温39.2±0.8℃;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70例,男42例、女28例,平均年龄3.2±1.9岁,给药前平均体温39.4±0.9 ℃。
所有患儿均合符小儿支气管诊断标准[1]:给药前患儿腋窝温度为39-40℃。
排除标准:①观察期间有使用其他退热药;②伴有胃溃疡病;③有解热镇痛药过敏史。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给药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组使用泰诺林:308-309.
[3]胡亚美, 张金哲, 江载芳. 儿科药物治疗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 447.
[4]邓超. 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控制儿童气管炎发热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 2009,2:67-68.
[5]张园海, 李伟, 陈敏, 等. 布洛芬混悬液与复方氨基比林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比较[J]. 儿科药学杂志, 2007, 13(5):44-46.
[6]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新编药物学[M]. 1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7]刘霄. 布洛芬、赖氨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