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探析———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实践教学探析
———
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刘显利
(贵州理工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
贵州·贵阳55000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5)31-0028-03
作者简介:刘显利(1977—),男,湖南桂阳人,贵州理工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副教授,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教改教法
摘
要“概论”课理论性强,内容多,学生学习难度大,通过
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概论”课理论知识认知世界、改造世界。
以贵州理工学院“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为例,探析其意义、原则、运行模式及评估机制,对增强“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贵州理工学院“概论”课
实践教学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 原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aking 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Liu Xianli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course is highly theoretical,involv-ing a large amount of knowledge,so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learn.However,practice teaching can help students to use the theory of the "Introduction"course to learn the world and trans-form the world.Tak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in 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lores its significance,principle,operating mode and evaluation system,which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Introduction"course.
Key words 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he "Introduction"course;practical teaching
实践教学作为以改造主观世界、优化主体素质为宗旨的一种实践化、应用化的教学活动,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
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和途径。
[1]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是实践教学课程最多的一门课程。
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概论”课的实践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
本文以贵州理工学院“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为例,拟就“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原则、运行模式及评估机制进行探析,进而实现其优质发展。
1“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研究,推动社会实践教学创新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首先,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需要用科学理论去武装,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源于实践,“概论”课的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不同时代特征,结合党情、国情、世情而产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通过社会实践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增进对“概论”课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主人翁意识,攻坚克难,发奋学习,时刻准备着为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奋斗。
其次,开展实践教学是“概论”课教学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
“概论”课的整体教育目标,理论上而言要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观念上而言要让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践层面而言要让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锐意进取。
毋庸讳言,实践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上述教学目标的实现。
再次,开展实践教学是“概论”课入心入脑的必由之路。
当前,随着新媒体的普遍使用,各种社会思潮在大学生中迅速传播,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人生追求、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部分学生甚至产生了对“概论”课的抵触心理。
如何使“概论”课理论知识入心入脑,需要“概论”课老师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讲道理,摆事实。
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有助于学生感悟和接受“概论”课的理论知识。
2“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应坚持的原则
在“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把社会实践教学与国情、省情、校情、学生自身实际相结合,使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辅相成,充分提高社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2]
一是与国情相结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重要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因此在“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国当前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积极应对。
二是与省情相结合。
贵州省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内陆省份,工农业落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全省GDP总量处在全国末端。
“概论”课程实践教学,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贵州省情,正确认识贵州工业强省战略,正确认识工业强省战略背景下而新建的贵州理工学院,进而唤起贵州理工学院的学子为贵州工业发展贡献力量,奉献青春,把学生的明天与贵州工业的发展结合起来,鼓足干劲,时刻准备参与到贵州工业强省的伟大事业当中。
三是与校情相结合。
贵州理工学院是一所新建的以培养理工科学生为主的本科院校,建校两年来,学校领导励精图治,长远谋划,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西部一流大学为目标。
全校师生在这一战略目标的指引下,群策群力,奋发图强,各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步。
“概论”课实践教学必须与校情相结合,必须为学校的建校目标服务,使学生的思想与行动都统一到建设西部一流大学这一伟大目标上来。
四是与学生自身实际相结合。
学生是“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有着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概论”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实践教学。
3“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运行模式
3.1主题演讲
学生是“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创设氛围,设置主题,引领学生参与。
以主题演讲为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热情,促使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人生、关心校园、关心他人的深度思考,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进而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开展主题演讲的具体思路是:
(1)主题演讲前期准备。
任课教师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确定演讲主题。
一是根据教材的内容设定,比如在讲到第六章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可设置以“中国梦我的梦”、“我的成长”等为主题的演讲;二是根据对未来的憧憬,依据现实,可设置“我的人生”、“我的未来”等为主题的演讲。
(2)主题演讲的实施。
演讲主题确定后,首先以班级为单位,任课教师指导,同学们组织、利用实践课时进行主题演讲,选出本班优胜者,然后由每班优秀者1-2名,参与全
校性的主题演讲活动。
(3)主题演讲的考核。
主要在第一阶段,即以班级为单位的主题演讲,要求班级学生个个参与,时间3-5分钟,评审员由各班任课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给演讲者一个分数,“概论”课教师把演讲者的分数按一定的比例纳入到“概论”课实践教学总成绩中。
通过主题演讲,可以探知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努力方向,比如有学生在“我的成长故事”的演讲稿中写道:“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每一个贵理工学子都将铭记这八字校训,并将它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提醒我们曾经在贵理工得到的成长和那些抹不掉的回忆——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与贵理工同发展共进步。
还有学生在“我们只有这辈子”的演讲稿中写道:“我们真的懒不得、等不得、更荒废不得,每一分有每一分的价值,每一秒有每一秒的意义。
下辈子有,下下辈子还有,但那属于我们的儿孙,属于我们的只有这辈子。
”在这些演讲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同学们对当下的珍惜与未来的憧憬。
3.2调研报告
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着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深入社会、剖析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对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展社会调查具体思路是:(1)调研报告的前期准备。
以教学班为组织单位,在教学班内进行分组,以5-8人为一小组,确定每组成员及成员的任务分工,“概论”课指导老师对每组的选题进行指导、讨论,确定选题,要求学生填写“概论”课社会实践课题申请书,指导老师对其签署指导意见,然后进入下一阶段调研工作;(2)调研报告的实施。
学生填写“概论”课社会实践课题申请书后,围绕选题开展调研,指导老师深入到每组学员中进行指导,并填写“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教师指导过程记录表,以便及时解答学生在调研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而后,每组学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主题调研报告,为了统一格式,使学生掌握调研报告的一般写法,要制定“概论”课社会实践报告格式,“概论”课指导老师对调研报告进行了精心修改,最后给出评分;(3)调研报告的评价。
为有效督促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中来,“概论”课指导老师与每组组长一道对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进行客观、认真地评定,为此,要制定“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平时成绩评定表,并把调研报告的总分按一定的比例纳入到“概论”课实践教学的总分。
总之,“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中的调研报告需要“概论”课老师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社会,获取调研资料,理性分析,才能做一份质量较好的调研报告,它对于大学生思想的提升,对社会的触摸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3.3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是“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载体,通过学生对基地考察,使学生能从历史的维度中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
依据教学大
(下转第37页)
表1“概论”课程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项权重二级指标项权重备注学校
重视程度2
教学计划1实践教学是否纳入教学计划经费保障0.5是否有专项的经费开支
基地建设0.5学校是否有基地建设
指导老师2专业结构1指导老师专业是否合理
态度认真0.5指导老师是否认真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环节衔接0.5实践环节是否衔接
学生认知2重视程度1学生是否了解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参与程度1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效果4思想觉悟1学生思想是否有提高
能力素质1学生能力素质是否有提高调研质量1学生调研水平是否有提高服务社会1实践活动所在地是否受益
合计1010
纲,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要结合地区特色、学校特色,通过各方努力,建设一批“二级三类”实践教学基地。
“二级”指校院两级,“三类”指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军工国防教育实践基地、改革开放教育实践基地。
通过“二级三类”实践教学基地持续建设和不断投入,建成一批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概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进而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4“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评估
实践教学活动最后一环是“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估,可以有效检验实践教学的执
行效果,并为往后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为此,要构
建“概论”课程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5结语
“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参与人数多,牵涉面广,组织难度大,经费支出困难,对实践指导老师要求
高。
因而,我们绝不能把“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仅仅
当做是“概论”理论课的补充,从一定的程度上说,
它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一项系统工程。
在推
进“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时,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
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要遵循国情、省情、校情、
学生自身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主题演讲、实
践调研、基地考察等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科学、长效
的评估体系。
在领导重视、部门协调、教师组织、学
生参与的整体联动中,确保“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真
正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小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7).
[2]李东坡,王学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意义、问题
和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
[3]冷舜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
式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
编辑刘浩
分组学习为学生们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与取长补短,但分组时需要将不同能力的学生搭配开来。
在教学中任务安排后,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积极响应,总有一些同学因为种种原因喜欢“搭便车”,使PBGS教学法的教学初衷打了折扣。
因此,分组时,要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专长的不同和基础知识掌握的差异予以搭配,使每位同学在小组分工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得到一定的锻炼。
同时,还可以通过根据各自表现设定单独考核的方式和标准,从而激发每组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并给以能力展示的平台。
3.3引导学生分工协作
教师将项目布置后,可指定一名组长,成员之间自行分工。
各小组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学习情况等通过资料查阅,初步确定与项目相关的研究方向,然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务,此期间教师需要检查进度,指导进程。
最后,在项目结束时,还需要有学生展示成果、撰写报告、制作PPT,需要确定主要汇报人和疑问解答人。
3.4项目的审验应灵活化
由于项目形式多样化,因此,最后环节的展示及评分环节也应该灵活化。
小组同学可自行决定成果展示方式,可以选派小组代表讲解,小组以外同学对其他组员提问,也可以由组员分工展示,由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但评分时应综合考虑实践性、时效性、拓展性、难易度等,提前确定评分指标,客观、公正地予以点评、审验。
总之,以培养掌握保险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的的保险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增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为主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其研究能力和理论转换能力的训练。
而保险学课程作为保险专业和金融专业的基础课程,更应该做好基础培训。
PBGS教学法的借鉴与推行恰好能够对该需求和转变有所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学科问题的能力,以及具体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从而培育出能够充分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保险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守香,李文华.PBGS教学法在“国家税收”课程中的应用[J].边疆
经济与文化,2010(4):169-170.
[2]鄂玉萍.PBGS教学法在包装工程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以“食品药品包装”为例[J].包装世界,2014(3):52-53.
[3]崔莹.PBGS教学法应用于“旅行社经营管理学”课程的探讨[J].中
外企业家,2012(11):162.
[4]朱靓,高薇,伍静,等.PBGS教学模式在临床八年制医学导轮教学
中的应用与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5(5):44-47.
编辑刘浩
(上接第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