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流域的综合开发专题训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复习流域的综合开发专题训练题
1.B 2.B【解析】第1题,金沙江地处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量较大;且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于水电的梯级开发。

第2题,选项中①为有利影响,④引发旱涝灾害不是水库建设导致的,反而水库建设能缓解旱涝灾害。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两条河流都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

但图乙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地质不稳,工程建设质量低
B.科技水平低,设计不准确
C.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严重
D.地震多发,大坝毁损
4.目前,图甲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科技水平提高,核电成为该国主要能源
B.地势低平,水能资源不足,水电成本太高
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
D.该国对生态环境问题非常重视,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3.C
4.D【解析】第3题,图示区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沙淤积,水库库容减少,从而影响使用寿命。

第4题,水坝建设破坏了自然的生态环境,导致一些环境问题的出现,拆除水坝主要是恢复自然的生态环境。

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5~6题。

5.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影响B.甲河下游受地形影响,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C.两河均受地形影响
D.两河均受气候影响
6.目前,乙河下游三角洲增长速度快于甲河三角洲,是因为乙河
A.流域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
B.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C.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严重
D.潮汐和海浪的顶托作用强
5.A6.B【解析】第5题,依据图示经纬度可知,甲为尼罗河,乙为湄公河(澜沧江)。

尼罗河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乙河上游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受地形约束,流域面积较小。

第6题,湄公河流域人口密集,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口三角洲增长快。

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近17 000多平方千米,流经鄂西山地,总落差1 500米。

历史上多洪涝灾害。

现在清江上已建有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等水利工程,对流域内的开发建设有积极意义。

回答7~8题。

7.清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少,流域面积广B.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D.落差大,多曲流
8.清江流域的综合开发( )
A.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
B.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C.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
D.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7.B 8.D【解析】第7题,一般洪涝灾害多发原因包括来水量大、落差小导致排水不畅等,而材料中提示该河落差大,故只能从来水量大角度分析。

该地位于长江中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而降水较多,且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易出现洪涝灾害。

第8题,该流域内落差大,不可能全流域通航;修建水利工程只能为工业发展提供电力,而不是原料;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就是重要的景点,可以发展以山水、大坝、水库为景点的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渭河南岸无大支流——地转偏向力影响
B.泾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洛河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
D.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发源于高原
10.图中泾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 )
A.加固大堤,治理“地上河”
B.修建水库,梯级开发
C.引水灌溉,发展农业
D.合理采矿,保持水土
9.B 10.D【解析】第9题,图中能明显看出河流流向,河流流向能反映地势高低。

渭河南部为秦岭山脉,所以无大支流汇入;洛河流经黄
土高原地区而河流含沙量高。

第10题,图中显示泾河上游多矿产资源,同时流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的采矿容易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故可持续发展重点是保持水土。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都江堰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据此回答11~13题。

11.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

如图a中适宜修建引水工程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12.河水侵蚀河岸易引起崩岸决口。

“遇弯裁角”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治理岷江水患的成功经验。

如图b中需裁去的是
A.甲角 B.乙角 C.丙角 D.丁角
13.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开发了水利。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保护其自身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至关重要。

从这一角度考虑,在背景区内发生的下列行为对都江堰工程保护危害最大的是
A.上游破坏植被和湿地B.下游随意添加
辅助设施
C.上游乱建水利工程 D.下游不断扩大
灌区面积
11.C12.B13.C【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①②两处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地势高,不便于修筑水利工程;③处位于河流下游,出山口位置,河水水量集中,河流两侧地形平坦,便于引水。

④处位于河流下游,河道宽阔,水位低,水量分散。

第12题,河水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沿运动方向向右偏转,水量大量集中于河流右岸,乙处位于河流右岸,阻挡河道,需裁去。

第13题,在河流上游破坏植被和沼泽,加大河流上游的水
土流失,但都江堰水利工程有自动排沙功能,对中下游地区影响不大。

在河流上游乱建水利工程,会破坏原有的水利设计,影响河流全线,影响较大。

在河流下游随意添置辅助设施和不断扩大下游灌溉区面积,影响范围主要集中于下游地区,对中上游影响较小。

二、综合题
14.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

W国曾是原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

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表X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
流量分配春季夏秋冬季
开发前的比

61% 24% 15%
开发后的比
38% 32% 30%

(1)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2)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3)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答案】
(1)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2)与新疆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工农业基础好;(2分)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

(3)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
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河是顿河,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N市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读上下河段降水量柱状对比可知,上河段降水量较多且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

下河段降水量较少且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较多,径流量注入的少。

第(2)题,新疆位于干旱地区,与新疆相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

甲河流域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甲河流域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

第(3)题,W国是乌克兰,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为乌克兰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水库能够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有利于农业的稳产、高产。

15.读图16、17,回答下列问题。

图16
图17 乙、丙两城市降水量折线图
(1)判断图16中甲-丁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根据图17比较比较乙、丙两城市降水量的
不同点和相同点,简述成因。

多瑙河干流长2850千米,可通航里程2742千米。

其上游有运河与莱茵河相连,形成了从大西洋沿岸到黑海沿岸的欧洲航运大动脉,方便了欧洲内陆国的对外联系。

(3)分析多瑙河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

【答案】(1)地形类型:盆地。

判断理由:该河段大致位于基本封闭的面积较大的200米等高线附近,该闭合曲线西南和东北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该区域的支流多从北、西、南向东南汇入多瑙河干流),说明该区域的地势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地形。

(2)不同点:丙城年降水总量多于乙城。

原因:丙城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乙位于盆地中,地形雨少)。

相同: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原因: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3)多瑙河流域年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变化较小,水量较大而稳定(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主要流经海拔200米左右的地区(落差小),水流平缓;上游有运河与莱茵河相连,构成内河海水运网。

【解析】第(1)题,甲~丁河段大致位于基本封闭的面积较大的200米等高线附近,该闭合曲线西南和东北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说明该区域的地势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地形。

第(2)题,图示区域位于30°N~60°N之间的欧洲地区,终年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小;但丙城位于西风带山地迎风坡,年降水总量多于乙城。

第(3)题,可从河流流量、有无结冰期、落差、沿途经济发展、其他河网联系等方面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