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框架结构施工的几个常见问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情 况等 。
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士. 梁柱及主次梁接 头, 如果处理不好, 就会出现混凝土漏浆。轻 则构件表面出现麻面, 重则出现接头处露筋。 , 对现浇梁 板施工工艺的改进惫见 即使采取补救措施, 也难达到设计标准。而且 接头部位的负弯矩大, 剪力也大, 处理稍有不 在全现浇框架结构中, 梁板所需要的混凝 当, 对结构性能影响很大。出现因模板固定不 土的工程里很大 , 特别是大跨度的混凝土梁. 从梁一端的第一个浇灌带到另一端浇灌带的 牢及接头粗糙, 混凝土没有分层振捣, 混凝土 完成, 往往需要6- 16 小时, 这时, 第一浇灌带 塌陷即施工振捣等荷载作用造成跑模使混凝 影响构件的 的混凝土已达终凝, 按理来说, 上面不能再加 土构件接头处出现凸凹不平现象, 施工振动荷载, 但在另一端梁柱接头的地方, 几何尺寸, 粉刷前不得不进行开凿, 费工费料。 因钢筋多而密, 为了下料和振捣, 工人用木犊 2 . 1 跑模、漏浆的原因 施工现场采用的角钢模, 大部分已经周转 子将钢筋凿开将播人式的振动棒塞在钢筋之 间强迫振动, 这种高频振动传到已终凝钢筋一 数次, 本身不直不方, 拚接后缝隙大, 容易产生 端, 既会使混凝土同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受损, 漏浆。还有一部分角模是钢, 木混用, 在梁柱 木模与钢模材质不同, 给接 又会使已终凝的混凝土振硫松或出现冷缝 , 造 接头处采用木模, 成混凝土内伤。而且将高频串插入式振动棒 头固定增加了困难, 容易因为固定不紧 接触 不严而产生漏浆。其次, 对梁的支撑系统 习 直接硬塞在钢筋之间振动 , 会产生强噪音, 造 惯认为, 靠近柱的一侧可不必设垂直支摊。一 成环境污染, 为确保混凝土内在质量和避免产生噪音 般垂直支撑是在两侧500-800mm处。同时浇 污染, 建议凡是较大跨度连续梁板的施工, 待 注梁柱混凝土时, 柱两侧施工荷载最大, 又由 立模以后, 先绑扎主梁和次梁的钢筋, 检查合 于振捣方法不规范, 振捣时间较长, 模板在动 格后, 浇灌混舜土至板底50mm 处, 再绑扎板 荷载作用下因固定不牢而产生位移 , 从力学角 度分析:常见模板固定卡子或拉结螺拴距离往 的钢筋, 待已浇的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以 模300-400mm, 侧模板厚度一般为25mm , 当 后, 再浇灌梁板混凝土. 用平板振动器捣密 实。 量的高度在 500mm 以内时, 梁模能承受300 mm 长的悬臂侧向荷载。 如果梁高大于 500mm 按照 这样的施工工艺, 在梁内留了一条水 时, 模板难以承受混凝土自重[ll 向力作用, i 侧 乎施工缝, 通过受力分析认为这条施工缝对梁 的使用功能无影响。 模悬臂端产生变形, 导致模板拼缝开裂而漏 ( 1)材料力学弯曲变形的平面假设和钢筋 桨, 混提土计算简图表明, 受弯构件截面下部钢筋 2 2 跑棋,漏浆的防治 受拉, 截面上部边缘附近处混凝土受压(有时设 防治方法关键是要增加模板的刚度 , 合理 受压钢筋).而水平施工缝在受拉区和受压区之 组合模板, 确保模板拼缝严密。 增加模板的刚度. 实践证明, 采用预埋 间不受力区域, 故对混凝土梁的弯曲受力无影 响。梁端的剪力平行于截面, 垂直于水平施工 塑料管内穿 12- 14 螺栓法固定, 能控制模板侧 缝。 向变形, 梁高d 汗 400m“时, 采用形卡设于柱 间距 250mm 一道, 其余每隔600mm 设一 ( 2)因为梁内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 处, 未受损, 混凝土同主筋和箍筋共同工作, 保证 道。当梁高大子400mm 而小于600mm时, 采 了梁的弯曲变形和平面变形的整体性 , 故对梁 用预埋塑料管穿 比螺检固定, 第一道设于栓 其余的每隔 600mm 设一道。当 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均 侧 l oomm 处, 无影响, 在具体施工中, 对水平施工缝也要进 梁高于800mm 而小于l000mm时, 预埋塑料管 穿14 螺栓固定, 分上下两排设置, 上排设于梁 行处理。首先在混凝土终菠以后, 浇水养护之 顶下250mm 下排设于梁底上250mm,边管距 前要划破和清除随 自由水燕发而析在混凝土 其余每隔 500mm 设一道。减 表面的氧化钙, 混凝土养护时用水冲洗干净。 往 l 00mm 设置, 少悬臂端长度 使模板端部的受力变小, 变形 然后, 在第二次混凝土浇灌前应润湿而不积 变 小。螺 杆固定 模的竖 在侧 楞上‘ 螺栓拧 用 水, 再用素水泥浆接浆, 凡接桨部分要求混凝 土浇灌必须在2 个小时内完毕。 紧, 有效的控制模板的侧向变形。提高模板的 科技资讯 S CIEN & TECH CE NOLOGY IN FORM ATION
制在 200mm 以 内。
2 混凝土跑模、 漏浆的原因和防治
整体功能 , 对预防混凝士漏浆起很大的作用。 合理组织模板。模板组合合理, 固定方 便, 同时接缝严密, 控制漏浆。要使模板组合 合理, 在大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 应进行 模板组合设计, 采用钢模时, 各种规格应齐全, 支撑应根据结构情况设计。 3 结词 以上仅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几 个常见的问题迸行了 描述和原因分析, 并提出 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人认为在施工中还应注 意以下几点: 施工时信息传递要及时, 如设计变更、夭
留 逐 皿 黯 黔
ra-raao , c d v}
下 匹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程 技 术
浅 谈 框 架 结 构 施 工 的 几 个 常 见 问 题
典 汉炜
《 广东省化州市第六趁筑工程公司) 摘 要: 对于框架结构在具体的施工中常出现一些让人 “ 头痛”的问题. 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在长期的摸索和相互讨论中得以解决. 本 文就框架结构中常出现的几个间题 , 提出改进方法和防止措施, 与同行交流。 关健词: 框架结构 施工工艺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 7 文献标识码: A 文京编号, 1672- 379 1(200 7)09(a卜0062- 01 框架结构由梁柱等线性构件组成, 具有平 面结构布置灵活, 抗震性能好, 易满足生产和 使用要录等优点。然而, 框架结构在具体的 施工中常出现一些让人 “ 头痛. 的问题, 这 就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在长期的摸索和相互讨 论中得以解决。下面就框架结构中常出现的 几个问题, 根据实践提出改进方法和防止措 施, 与同行交流以期有所裨益。 加强施工管理, 保证梁混凝土第一次浇灌 的标高和水平度是确保第二次梁板浇灌的混 凝土质量的关键。棍眺土浇灌厚度一定要控
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士. 梁柱及主次梁接 头, 如果处理不好, 就会出现混凝土漏浆。轻 则构件表面出现麻面, 重则出现接头处露筋。 , 对现浇梁 板施工工艺的改进惫见 即使采取补救措施, 也难达到设计标准。而且 接头部位的负弯矩大, 剪力也大, 处理稍有不 在全现浇框架结构中, 梁板所需要的混凝 当, 对结构性能影响很大。出现因模板固定不 土的工程里很大 , 特别是大跨度的混凝土梁. 从梁一端的第一个浇灌带到另一端浇灌带的 牢及接头粗糙, 混凝土没有分层振捣, 混凝土 完成, 往往需要6- 16 小时, 这时, 第一浇灌带 塌陷即施工振捣等荷载作用造成跑模使混凝 影响构件的 的混凝土已达终凝, 按理来说, 上面不能再加 土构件接头处出现凸凹不平现象, 施工振动荷载, 但在另一端梁柱接头的地方, 几何尺寸, 粉刷前不得不进行开凿, 费工费料。 因钢筋多而密, 为了下料和振捣, 工人用木犊 2 . 1 跑模、漏浆的原因 施工现场采用的角钢模, 大部分已经周转 子将钢筋凿开将播人式的振动棒塞在钢筋之 间强迫振动, 这种高频振动传到已终凝钢筋一 数次, 本身不直不方, 拚接后缝隙大, 容易产生 端, 既会使混凝土同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受损, 漏浆。还有一部分角模是钢, 木混用, 在梁柱 木模与钢模材质不同, 给接 又会使已终凝的混凝土振硫松或出现冷缝 , 造 接头处采用木模, 成混凝土内伤。而且将高频串插入式振动棒 头固定增加了困难, 容易因为固定不紧 接触 不严而产生漏浆。其次, 对梁的支撑系统 习 直接硬塞在钢筋之间振动 , 会产生强噪音, 造 惯认为, 靠近柱的一侧可不必设垂直支摊。一 成环境污染, 为确保混凝土内在质量和避免产生噪音 般垂直支撑是在两侧500-800mm处。同时浇 污染, 建议凡是较大跨度连续梁板的施工, 待 注梁柱混凝土时, 柱两侧施工荷载最大, 又由 立模以后, 先绑扎主梁和次梁的钢筋, 检查合 于振捣方法不规范, 振捣时间较长, 模板在动 格后, 浇灌混舜土至板底50mm 处, 再绑扎板 荷载作用下因固定不牢而产生位移 , 从力学角 度分析:常见模板固定卡子或拉结螺拴距离往 的钢筋, 待已浇的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以 模300-400mm, 侧模板厚度一般为25mm , 当 后, 再浇灌梁板混凝土. 用平板振动器捣密 实。 量的高度在 500mm 以内时, 梁模能承受300 mm 长的悬臂侧向荷载。 如果梁高大于 500mm 按照 这样的施工工艺, 在梁内留了一条水 时, 模板难以承受混凝土自重[ll 向力作用, i 侧 乎施工缝, 通过受力分析认为这条施工缝对梁 的使用功能无影响。 模悬臂端产生变形, 导致模板拼缝开裂而漏 ( 1)材料力学弯曲变形的平面假设和钢筋 桨, 混提土计算简图表明, 受弯构件截面下部钢筋 2 2 跑棋,漏浆的防治 受拉, 截面上部边缘附近处混凝土受压(有时设 防治方法关键是要增加模板的刚度 , 合理 受压钢筋).而水平施工缝在受拉区和受压区之 组合模板, 确保模板拼缝严密。 增加模板的刚度. 实践证明, 采用预埋 间不受力区域, 故对混凝土梁的弯曲受力无影 响。梁端的剪力平行于截面, 垂直于水平施工 塑料管内穿 12- 14 螺栓法固定, 能控制模板侧 缝。 向变形, 梁高d 汗 400m“时, 采用形卡设于柱 间距 250mm 一道, 其余每隔600mm 设一 ( 2)因为梁内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 处, 未受损, 混凝土同主筋和箍筋共同工作, 保证 道。当梁高大子400mm 而小于600mm时, 采 了梁的弯曲变形和平面变形的整体性 , 故对梁 用预埋塑料管穿 比螺检固定, 第一道设于栓 其余的每隔 600mm 设一道。当 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均 侧 l oomm 处, 无影响, 在具体施工中, 对水平施工缝也要进 梁高于800mm 而小于l000mm时, 预埋塑料管 穿14 螺栓固定, 分上下两排设置, 上排设于梁 行处理。首先在混凝土终菠以后, 浇水养护之 顶下250mm 下排设于梁底上250mm,边管距 前要划破和清除随 自由水燕发而析在混凝土 其余每隔 500mm 设一道。减 表面的氧化钙, 混凝土养护时用水冲洗干净。 往 l 00mm 设置, 少悬臂端长度 使模板端部的受力变小, 变形 然后, 在第二次混凝土浇灌前应润湿而不积 变 小。螺 杆固定 模的竖 在侧 楞上‘ 螺栓拧 用 水, 再用素水泥浆接浆, 凡接桨部分要求混凝 土浇灌必须在2 个小时内完毕。 紧, 有效的控制模板的侧向变形。提高模板的 科技资讯 S CIEN & TECH CE NOLOGY IN FORM ATION
制在 200mm 以 内。
2 混凝土跑模、 漏浆的原因和防治
整体功能 , 对预防混凝士漏浆起很大的作用。 合理组织模板。模板组合合理, 固定方 便, 同时接缝严密, 控制漏浆。要使模板组合 合理, 在大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 应进行 模板组合设计, 采用钢模时, 各种规格应齐全, 支撑应根据结构情况设计。 3 结词 以上仅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几 个常见的问题迸行了 描述和原因分析, 并提出 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人认为在施工中还应注 意以下几点: 施工时信息传递要及时, 如设计变更、夭
留 逐 皿 黯 黔
ra-raao , c d v}
下 匹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程 技 术
浅 谈 框 架 结 构 施 工 的 几 个 常 见 问 题
典 汉炜
《 广东省化州市第六趁筑工程公司) 摘 要: 对于框架结构在具体的施工中常出现一些让人 “ 头痛”的问题. 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在长期的摸索和相互讨论中得以解决. 本 文就框架结构中常出现的几个间题 , 提出改进方法和防止措施, 与同行交流。 关健词: 框架结构 施工工艺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 7 文献标识码: A 文京编号, 1672- 379 1(200 7)09(a卜0062- 01 框架结构由梁柱等线性构件组成, 具有平 面结构布置灵活, 抗震性能好, 易满足生产和 使用要录等优点。然而, 框架结构在具体的 施工中常出现一些让人 “ 头痛. 的问题, 这 就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在长期的摸索和相互讨 论中得以解决。下面就框架结构中常出现的 几个问题, 根据实践提出改进方法和防止措 施, 与同行交流以期有所裨益。 加强施工管理, 保证梁混凝土第一次浇灌 的标高和水平度是确保第二次梁板浇灌的混 凝土质量的关键。棍眺土浇灌厚度一定要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