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端午节日记600字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端午节日记600字5篇
【篇一】初一端午节日记600字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呢?为什么每家每户都要在这一天包粽子呢?这两个问题我可以来回答: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之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是由于纪念屈原。
今日,我们家也一起包粽子。
妈妈早上很早起床,到市场买配料。
到了中午,各方面预备完成。
开始,我把两片竹叶叠在一起,在三分之一处折一个角,形成三角体。
然后,我把一块绿豆沙塞了进去,再放一点糯米。
最末,我想用竹绳把粽子包起来,但是香肠和糯米总是从下面的小孔露出脸来,我用夹子把那个小孔夹住,可是妈妈说:“不能这样,待会儿怎么煮啊。
”我把夹子取了下来,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孔缩小。
最末,我顺当的做好了第一个粽子,我越做越有劲,一共做了18个。
我把我的几个优秀作品拿去煮。
一会儿后,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开竹叶往嘴里送,即刻,一阵芳香在嘴里飘来飘去。
吃完粽子,我感到特别骄傲。
我们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进行了一个小游戏:把三个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
自己尝出那一个是自己做的。
我一开始,总是品尝不出我做的粽子。
最末,我发觉最末一个粽子的底部,有一块绿豆沙露出了来我兴奋的指着它,爸爸开翻下面的答案,结果被我猜中。
这个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篇二】初一端午节日记600字从小到大,我过过很多次端午节,但只有这一次最令我难忘。
今日,班级里开展了名为“香袋飘万里,情意暖人心”的特别钟主题队会,内容可丰富了!有知识竞赛、观看香袋图片、朗读慰问信等环节,但最让我感爱好的还是制作香袋了。
在队会进行了五六分钟后,主持人说:“现在在让我们来制作香袋吧!”我便拿出事先预备好的材料开始忙活。
我先将两块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花布翻到反面,预备将他们的三条边缝合起来。
于是,我便开始穿针了。
可没想到,第一步就遇到了麻烦,线头总是理不齐,根本穿不进针眼。
我穿啊穿,穿了好多次还是无济于事。
后来,我留意观测了一下别人,发觉了窍门,便先用舌头舔了舔线头,再用手捻了捻,果真一穿就穿进了。
我当心翼翼地开始缝合,可是由于我是第一次缝,还没缝几针就被扎到了手,痛得我差点跳起来,还好没有出血。
把三面都缝起来后,我将布口袋翻了过来。
然后,我将一小袋香料粉撒到了棉花上,又将棉花塞入布口袋。
最末,我完成了最末一次缝合,将线穿在袋口上,打了个死结固定好,一个香袋就这么做成了。
这时,主持人刚好叫停。
最末,又进行了展示香袋,朗读慰问信等环节,但我还是更钟情于制作香袋。
这既熬炼了我们的动手技能,又能给灾区同胞带去暖和,多么有意义呀!这真是我最难忘的端午节!
【篇三】初一端午节日记600字今日是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
我给你们先说一下端午节的由来吧!
端午节,又称五五节,由于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日,是三个重要的中国重要的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德官吏,但是,由于一位充斥嫉妒的官吏陷害,从今,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于无法获得皇帝的重视,屈原在迟疑的情景下投汩罗江自尽。
由于对屈原的爱戴,汩罗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内查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汩罗江中,一停息汩罗江中的蛟龙,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日在端午节的时候,仍旧被人们传颂纪念着。
然后,我再说说我怎么过的吧!
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吃粽子,赛龙舟。
我家有一位名副其实的包粽子能手――我的妈妈,妈妈说,包粽子用芦苇叶包吃,妈妈先拿了山片芦苇叶包卷了一个筒,然后放了点米,又放了一颗枣,接着又放米,又放了几颗枣,包满了以后用线捆住,就这样一个粽子就完成了,然后又包了几十个。
最末放在高压锅里煮40分钟后,放出来后等四个小时入味后吃,香甜可口。
在端午节那天晚上,我们院里的很多小伙伴都出来玩,他们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蛇板、有的骑赛车,热闹极了,就这样我度过了一个开心而难忘的端午节。
【篇四】初一端午节日记600字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多呀!
就连外国人都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叫呱呱。
那么,我来介绍一下我国的传统文化――端午节吧!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来的。
屈原生长在楚国,那时的楚王昏庸无道,使得楚国面临灭亡,因此,屈原很生气,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河自尽了。
人们为了不让河里的鱼和传奇中的龙把屈原的尸体吃掉,纷纷回家包粽子、煮咸鸭蛋往河里投,这样可以让河里的鱼、龙吃粽子和咸鸭蛋而不吃屈原的尸体。
今年的端午节人们还是想往年一样包粽子纪念屈原。
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也包粽子纪念屈原吧!”妈妈说:“好呀!”“ye!”我欢呼雀跃地跳着。
说完妈妈就带着我搭计程车去了超市。
在超市里买了一些糯米、白砂糖。
接着又去菜市场,在菜市场买了包粽子用的粽叶。
回到家后,妈妈告知我包粽子的程序,她说,首先把糯米浸泡在盆里,还告知我说要浸泡一至两个小时呢;然后把粽叶洗洁净再浸泡一会,泡好后再把粽叶放到热水锅里煮一煮。
最末把粽叶折成一个漏斗外形,把浸泡好的糯米放进去,确定要塞实。
再用棉线把粽子捆绑不让其散开,粽子就包好了。
这时烧一锅热水,将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熟就可以吃了。
哈哈,经过几个小时以后,一盘香喷喷的粽子新鲜出炉了。
看着粽子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于是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就这样,端午节成了我们的传统习俗,粽子也成了一道传统美食流传下来了!
【篇五】初一端午节日记600字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
直到今日,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外婆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结结实实的。
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当地完成了一大半。
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却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
我急得满头大汗。
幸好外婆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我手忙脚乱的折腾了一会儿,到底到了最末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扎粽绳。
外婆说,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
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自作主见地打了一个蝴蝶结,自认为包得不错。
可是当我拿起粽子预备放入碗中,不当心拉了一下棕绳,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滚落下来。
我不甘心,又试了一次,这次顺当多了,我一连包了好几个粽子。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小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状况。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到底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兴奋得手舞足蹈。
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
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节,我还要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