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附属扬子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语文学科45分钟典型试题二及参考答案(10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师范附属扬子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语文学科45分钟典型试题二
(2020.2.1)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列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从屈辱到崛起、从到独立富强,经过70年的风雨前行,如今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
从温饱不足、欺凌到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全球治理的主要参与者,经过70年的,如今铺陈在世界面前的,是一幅瑰丽无比的中国画卷。
A.积重难返倍受栉风沐雨B.积贫积弱倍受风雨飘摇
C.积重难返备受风雨飘摇D.积贫积弱备受栉风沐雨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
算。
,,,,,。
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①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①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①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①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①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①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
3.下面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句,按时间从前到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①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①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①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①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①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
A.①①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①①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
就生糙的材料说,世间可想到可说出的话,前人在大体上都已经想过说过;然而后来人却不能因此就不去想不去说,因为每个人有他的特殊的生活情境与经验。
所以他所想所说尽管在表面上是老生常谈,
而实际上却可以是一种新鲜的作品,如果选择与安排给了它一个新的形式和新的生命的话。
A.材料的选择与安排是写作中最重要、最艰苦的工作。
B.尽管材料大致相同,但不同作者有不同的选择与安排。
C.材料的选择与安排,能显出创作艺术的锤炼。
D.作者特殊的生活情境与经验,造就了新鲜的作品。
二、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明妃曲(其二)
王安石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息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音乐己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5.本诗前八句是怎样刻画明妃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分)
6.诗歌后四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2)信誓旦旦,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
(3)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7)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
(《论语·述而》)
(8)我自横刀向天笑,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狱中题壁》)
四、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8—10题。
换茬
刘正权
春酒还没吃完,春分就开始刨园子了。
园子里其实没啥可刨的,除了不包心的白菜就是菠菜,小青菜也有,不过都像钮扣似的扣在地上,春寒刚过,还没来得及舒展叶片。
春分是对那畦老韭菜动上了心思,二贵跟在春乡身后,不情不愿的。
二贵说:“春捂秋冻,园子的菜刚缓过劲儿,还得在土里再捂捂才好!”春分白一眼二贵:“是你自己想捂酒杯子才对吧?”春捂秋冻是说气候和穿着上的事呢,跟园田无关。
春分把锹递给二贵,说:“你把韭菜给全挖出来,我把根分一分,去掉老根老系,选那壮实的,芽旺的,重新排!”
“排”就是“栽”的意思,韭菜根小,得一丛一丛排一起,挤着长,那长相才欢实。
二贵还是不想动锹,二贵就扯由头说:“小刚来电话了!"二贵知道春分最惦记小刚,年前一听说他打工不回来过年,连腊贷都少备了一半。
春分这回却没把宝贝儿子的电话当宝,只淡淡“嗯”了一声,接着说:哪天他不来一回电话?二贵只好快快下了锹,气不顺使劲就大,一锹翻起一大丛韭菜根来,春分弯下腰,那丛韭菜,用铲子敲散土,把韭莱一根一根理开,剪去根须,往一边放,准备待会排,二贵撇下嘴说:“好端端的长土里,非得挖出来
再排进去,当是移栽油菜,能增产啊!”春分不吭气,她知道二贵有情绪,男人的德性得顺了毛摸,惹急了免不了鸡飞狗跳的。
二贵又嘟哝说:“小刚说,去年形势就不怎么好,那个厂今年怕呆不下去了!”
春分说:“是吗?换个厂也好,地不换茬不长,人不挪窝不旺,儿子想换新环境跟这韭菜地换茬不也一样吗?”一茬一茬剪得齐齐整整的韭菜根带着芽就在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话中重新排进了土。
小刚的电话又来了,这次是打给春分的,小刚说:“娘,我联系了个新厂!新厂离市区远,我不想在厂里住,条件差!”
春分冷了口气说:“那你回来住吧,家里条件不差,有爹有娘侍候着!”小刚没了声音,挂了电话,小刚听出娘是话里有话。
二贵说:“你咋这样跟孩子说话呢?”春分说:“出门在外就要吃得苦,不然啥能耐也不会长!”
二贵还要说话,春分说:“你忘了去年那畦萝卜啊!”二贵就想起来了,去年入秋时,二贵把一车鸡粪全肥进那畦萝卜地里,结果腊月里,那萝卜全烧得空了心。
“莫非你也想儿子出去几年成个空心萝卜回来?”春分又白了一眼二贵,二贵就悻悻地闭了嘴。
反正是春酒没得吃了,二贵干脆一甩外套:“做就做个够,顺手把那行葱也给分了吧!”二贵知道眼下分葱还早了点,故意拿话挤兑春分。
哪知春分一拍手,说:“我正想说呢,这几天我听了天气预报,说一周内温度回升,分葱正是时候呢!”
二贵懊恼地拍了一下自己脑门,咋睁着眼往枪口上撞呢,二贵毕竟不是懒人,一旦干顺了手,就觉得眼里的活都该干。
当春分还在排葱时,二贵已抽空回了
趟家。
春分以为二贵口渴了回去喝茶,没曾想二贵却从屋里拎了水桶和瓢来,他是给韭菜浇定根水呢。
二贵三两瓠就把韭菜地给浇了,.跟着又气喘吁吁拎了桶要浇刚分好的葱。
春分手一伸:“别添乱,这葱不能浇的!”
二贵很奇怪,说:“咋啦,韭菜能浇,葱不能浇?”
春分说:哪韭菜是老根,水分少,老根扎进新土,得定根,让芽吸收水分往上长,这葱就不一样。
”
“这葱就不一样啊?”二贵爱想到,种个菜还那么多学问。
“葱白里水分多,你就是挖起来放一边剪掉叶,过三五天它也会从里面长出新叶的!”春分说。
二贵一想也是的,放久了的蒜啊葱啊还真是这么回事,能从里面长出新叶。
“还有一宗你不晓得,”春分停了一下又说,“这刚分的葱得等上面的叶给太阳晒破叶管,新叶才能钻出来,有时候,环境恶劣点也未必是坏事!”
“万物有万物的活法呢!”二贵感叹说。
“所以啊!”春分意味深长看一眼二贵,“我先前才会那样口气给小刚说话”
二贵放下水桶,憨憨地笑,说:“我咋就没想到刚才对小刚是话里有话呢!”
“你啊,是吃春酒吃昏了头!”
春分说完扛起锹,大步跨过那畦菜地。
一阵风吹过,新排的韭菜和葱苗舒伸开来,一片新绿呢!
(有删改)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二贵以“春捂秋冻”作为自己不情愿刨园子的借口,而春分则以“你自己想捂酒杯子”奚落二贵,使他无言以对,只得跟着春分去干活。
B.小说的语言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如“男人的徳行得顺了毛摸心地不换茬不长,人不挪窝不旺”“结果腊月里,那萝卜全烧得空了心”等。
C.小说对小刚的描写虽只有寥寥数笔,但刻画了一个既想进取又不肯吃苦的年轻人形象,对母亲春分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衬托作用。
D.小说先写二贵不得不跟着春分分韭菜,然后写二贵主动积极地分葱,丈夫对待农活前后态度的对比,表现了春分对丈夫的感化与影响。
9.请结合全文内容,简析小说标题“换茬”的丰富意蕴。
(6分)
10.赏析小说结尾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
(6分)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
语文学科45分钟典型试题二参考答案
(2020.2.1)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3分)D
2.(3分)A
3.(3分)B
4.(3分)C
二、古诗词鉴赏(11分)
5.(6分)①场面描写,表现明妃初嫁时的尊贵;①心理和动作描写,表现明妃孤独、想家而又想与胡儿相处的矛盾心态;①侧面烘托,表现明妃琵琶技艺高超及哀怨之深。
6.(5分)①对明妃汉恩浅的同情;①对明妃胡恩深的庆幸;①对明妃形象能流传至今的慨叹。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7.(8分)(1)辩乎荣辱之境(2)不思其反(3)以手抚膺坐长叹(4)歌窈窕之章
(5)赢得仓皇北顾(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于我如浮云(8)去留肝胆两昆仑
四、现代文阅读(一)(15分)
8.(3分)D
9.(6分)“换茬”既指给庄稼地换茬,又指给人换茬:支持小刚换新环境,并
让小刚吃苦以免成为“空心萝卜”;“换茬”不仅表现了主人公春分熟悉农事,勤劳能干,还表现了她善于教育引导孩子吃苦耐劳;“换茬”作为标题,蕴含了小说的主旨。
10.(6分)在人物塑造上,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主人公春分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在情节结构上,用景物描写收束全文,照应上文排韭菜,分葱的情节,和小说开篇的景物描写形成呼应;在主题表达上,暗示小说主题。
“新排的韭菜和葱苗舒展伸开,一片新绿”暗示人也需要换茬才能茁壮成长;在艺术表现上,一片舒伸开来的、新绿的韭菜和葱象征了小刚在春分的严厉教导下的成长,言有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