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A卷(精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5题;共20分)
1. (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①________,枳花照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 。

(刘方平《月夜》)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④征蓬出汉塞,________ 。

(王维《使至塞上》)
⑤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⑥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用拟人手法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2. (7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伐木声zhēng zhēng________地飘出yōu gǔ________。

(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lián dāo________。

(3)用bēi lǒu________来装zhú lí________间féi shuò________的瓜果。

(4)秋天qī xī________在农家里。

3. (2分)(2020·内江)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舍生忘死。

B . 载誉归来的他在演讲时侃侃而谈、目空一切,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D .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而人民是历史的最好评判者。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电信诈骗的泛滥和滋生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B . 在今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有些记者认为,亚洲周边的安全取决于某些大国是否还抱有冷战思维。

C . 美同业界调查机构认为,到2021年,世界3D打印机销售额将扩大至2012年的5倍,大约可达108亿美元左右。

D . 面对防不胜防的餐桌污染问题,众多人大代表呼吁有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数,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

5. (2分) (2016九上·江津期中) 学校创建文明校园,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

请参照划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 ________ ,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 ________ ,表现在公共场所中的轻言细语……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64分)
6. (10分) (2019九下·东莞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shú)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朝服衣冠________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
(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着,受下赏。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先介绍邹忌是一个美男子,为下文写与徐公比美做铺垫。

B . 妻,妾,客的问答从不同角度真诚赞美了邹忌的美丽。

C . 邹忌从妻、妾、客的赞美中悟出真言不易的道理。

D . 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7. (19分)(2019·岳阳)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

如石韦、石斛之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辄槁死。

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

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

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①之所能及。

至于忍寒苦,安澹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余游慈湖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

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

顾恐陆行不能致也,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使善视之。

余复过此,将问其安否。

(节选自苏轼《石菖蒲赞》一文)
【注】①昌阳,《名医别录》认为昌阳和菖蒲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濯去泥土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B . 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C . 既非昌阳之所能及及郡下(《桃花源记》)
D . 置盆中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例:以石盆养之
A .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B .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C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
D . 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3)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一处朗读停顿。

余游慈湖山中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苍然于几案间
(5)请简要概括石菖蒲的特点,并揣摩作者对石菖蒲的情感。

8. (15分)(2014·苏州) 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安静的阅读
潘凯雄
①当阅读居然需要鼓与呼。

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

②当读书变得嘈嘈杂杂,这样的阅读是有问题的。

③当深度阅读近乎成为一种奢侈品,这个时代是有问题的。

④回想起来,我的青少年时光有10年是在浩劫年代度过的。

即使是在那个文化短缺、读书无用之风弥漫盛行的荒唐时代,没有任何号召,更谈不上什么强求,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依然是削尖脑袋挖空心思地找书看。

无论平日里如何淘气,到了那个时刻就只剩下两个字儿:安静。

⑤忆往事绝无今不如昔之叹。

而只是想说阅读本是正常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安静的读书本是阅读的常态和最有效的汲取。

⑥安静之美其实何止于闽读。

仔细想想:人生最美好的境界又何尝不是丰富的安静?只是这又谈何容易。

莎士比亚曾经对那种张扬的生命状态发出过这样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摆脱了尘世间虚名浮利的诱惑才有可能静得下来,而拥有了心灵与情感的宝藏才可谓之丰富。

步入这样的境界需要人生的历练和阅读的滋养,而这种滋养最大程度的汲取惟有安静的阅读。

⑦安静的阅读首先是一种状态。

这样的状态与读什么无关,无论是人文还是科学,无论是高雅还是通俗;这样的状态与阅读的工具和媒介无关,无论是纸介还是数媒,无论是整体还是碎片。

读总比不读好,读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读好。

⑧安静的阅读更是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的抵达自然需要时间,一旦抵达了,读什么、如何读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什么当快读?什么当慢读?什么可不读?什么必须读?诸如此类的问题届时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

⑨社会可以热热闹闹地为阅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社会可以轰轰烈烈地倡导以阅读为荣、不阅读为耻的风尚,但社会之于阅读所能发挥的任何作用终究都只能是外力。

并不能改变阅读终究是个体行为与选择的本质;社会为阅读所做的一切热热闹闹与轰轰烈烈都是为了回归最终的安静。

⑩会有那样的未来吗?人类的文明不再需要通过阅读去延续和传承。

人类的智慧不再需要通过阅读去积累与丰富,如果真有如此时刻,那也一定是人类生生不息的阅读所换来。

而在那一刻来临之前,阅读不死,安静的阅读永存。

⑪静下来,读进去,快乐与幸福长相随。

(选自2014年4月19日《文汇报》,有删改)
(1)文章开头段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⑥段中为什么要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3)作者在第⑩段中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9. (20分) (2015七上·嘉兴期末) 现代文阅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
莫顿·亨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中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在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双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办要记下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选文开始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明知孩子有摔下来的危险,然而父亲却不去救他,你如何理解父亲的做法?
(3)从课文内容看,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4)选文最后说“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命如歌,有人爱在夜阑人静时浅吟低唱,有人愿在暴风骤雨中激情呐喊,有人为别人悲歌,有人为自己欢诵,其实不论忧喜悲欢,都是对存在的礼赞,对经历的感怀,对美好的向往,仔细倾听——你心中的那首歌也是这样悠扬婉转!
请以“唱一首歌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在600字左右;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四、附加题 (共1题;共15分)
11. (15分)名著阅读。

皇帝断定我是淹死了,而敌人的舰队正杀气腾腾地大举进逼。

可是他很快就放心了。

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

不多一会儿,我已经走近海岸,到了可以听到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的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的恭维,当场封我为“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1)选段出自,作家。

(2)这位“伟大的君王”为什么对我有“说不尽的恭维”?根据作品内容作简要说明。

(3)利立浦特国与不来夫斯古国的战争起因是什么?作者借此讽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5题;共20分)
1-1、
2-1、
2-2、
2-3、
2-4、
3-1、
4-1、
5-1、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64分)
6-1、
6-2、
6-3、
7-1、
7-2、
7-3、
7-4、
7-5、
8-1、
8-2、
8-3、
9-1、
9-2、
9-3、
9-4、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四、附加题 (共1题;共15分) 11-1、
11-2、
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