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痱子粉 [处方] 麝香草酚0.6g
樟脑0.6g 硼酸8.5g 薄荷脑0.6g 水杨酸1.4g 氧化锌6g 薄荷油0.6ml 升华硫4g 淀粉10g
滑石粉加至100g
麝香草酚 薄荷脑 樟脑 水杨酸、硼酸、氧化 锌、升华硫、淀粉 分别研细 混合
研磨
低共熔物 + 薄荷油
吸收 混合细粉 +滑石粉 等量递增法 过七号 筛
眼用散剂
用药部位:眼睛 要求:粉末粒度一般为极细粉,且均匀细腻。
无致病菌,不得含有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用于眼部损伤或眼手术后的散剂,必须绝对无菌。 制备时的注意事项:一般采用水飞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成极细粉。 所用配置用具应灭菌,并在清洁、避菌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成品应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灭菌,密封保存。
散剂装置限度要求
标示装量 20g以下 20g以上至50g 平均装量 不少于标示装量 每个容器装量 不少于标示装量的93% 不少于标示装量的95%
不少于标示装量
50g以上
不少于标示装量
不少于标示装量的97%
无菌:
• 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应进行无菌检 查,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IIIB无菌 检查法检查。
多 剂 量 散 剂
散剂的制备
一、一般散剂的制备
二、特殊散剂的制备
一般散剂的制备
原料 粉 碎 过 筛 混 合 分 剂 量
成品
包 装
2014-10-10
混合
目的 :保证组分含量均匀、准确 ;保证外观色泽
方法:打底套色法、等量递增法
2014-10-10
打底套色法
是对药粉进行混合的一种传统的经验方法。“打底”系将 量少、色深的药粉放入已饱和表面能的乳钵中,再将量多、色 浅的药粉逐渐分次加入乳钵中混合均匀,既是“套色”。该法 只侧重色泽,违背了药粉等量容易混匀的原则。
例:小儿化毒散
处方:人工牛黄8g 珍珠16g 雄黄40g 大黄80g 黄连40g 甘草 30g 天花粉80g 川贝母40g 赤芍80g 乳香(制)40g 没药 (制)40g 冰片10g 制法:以上十二味,除人工牛黄、冰片外雄黄水飞成级细粉,珍 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乳香等八味药粉碎成细粉;将冰 片研细,与人工牛黄及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热毒内蕴、毒邪未尽所 致的口疮肿痛,疮疡溃烂,烦躁口渴,大便秘结。
包装纸主要特性:
• 玻璃纸:质软透明,油脂不易通过,但水蒸气或溶于 水的气体容易通过,适宜包装含挥发性或油脂性药物 的散剂,不宜包装,易吸潮、风化或被气体分解的散剂。 • 有光纸:表面光滑,不宜吸附药物,但油脂、气体、水 易透过,适宜包装不宜吸湿、不含挥发性药物的散剂。 • 蜡纸:透气、透湿性较小,防潮、防风化、防二氧化 碳侵入。但可吸收部分挥发性药物,适宜包装易吸湿 变质的散剂,不宜包装含挥发性的散剂。
散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性状:
• 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 检查外观匀度:取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 其表面压平,在明亮处观察,应色泽均匀,无花纹与色斑 粒度: • 散剂应做粒度检查,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XIB粒度测定法第二法单筛分法测定。内服散剂应为最细 粉;儿科用及外用散剂应为最细粉;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 的外用散剂通过六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得少于95%;眼部散 剂应为极细粉。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 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 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微生物限度:
•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IIIC无菌 检查法检查。 微生物限度检查的环境与无菌检查的相同。
包装与贮藏
原 因:因为散剂的比表面积大,吸湿性强,易出 现潮解、结块、流动性下降、变色、分 解、微生物分解等现象,不仅降低药物的 稳定性,也影响散剂的质量和用药安全。
目的 :确保散剂的稳定性(防吸湿、风化、挥发) • 防湿:保证散剂质量的关键
常用包装材料:
包装纸(有光纸、玻璃纸、蜡纸) 空硬胶囊 玻璃容器(瓶、管) 塑料薄膜袋 (瓶) 膜复合袋(铝箔袋)
复合膜(袋)主要特性:
复合膜系指各种塑料与纸、金属或其他塑料通过粘合剂 组合而成的膜,将复合膜热合克制成复合膜袋。除具有塑 料的优点外,起透过性较弱,密封性好,防湿防潮性较好。 为常用的新型包装材料,适宜包装大多数散剂。
包装方法:
贮藏:
• 含挥发性药物或易吸潮的散剂应密封贮藏,一般散剂应 密闭贮藏,以减少湿度(水分)、温度、光线、微生物等 因素的影响。
散剂装量差异限度要求:
标示装量 0.1g及0.1g以下 0.1g 以上至0.5g 0.5g以上至1.5g 1.5g 以上至6g 6g以上 装量差异限度 +15% +10 +8% +7% +5%
装置:
• 多剂量包装的散剂,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XIIC散剂装量检查法检查。散剂的装量限度要求见表:
凉感。显微鉴别法鉴别黄连、甘草、天花粉大 黄、雄黄、珍珠;升华法鉴别冰片;TLC法鉴 别黄连、大黄人工牛黄。 • 2.方中含贵重药人工牛黄,挥发性成分冰片及 雄黄、珍珠,需单独粉碎,粉碎时需注意细度。 另外本品为儿科药物,应为最细粉。 • 3.混合时采用等量递增法,先加入冰片和人工 牛黄,再加珍珠、雄黄,在与其他混合药粉混 合均匀,应色泽一致,以保证剂量的准确性。
等量递增法
亦称“配研法”,遵循药物粉末等比、等量容易混合均匀 的原则,将量小的组分与等量的其他组分混合,均匀后再加入 与混合物等量的组分混合,如此倍量增加,始终保持等量,直 至将其他组分完全混入为止,该法混合效果好,省时,适用于 含毒性药物、贵重药、剂量小药物的散剂。
2014-10-10
分剂量
重量法: 系指用天平逐包称量。该法剂量准确, 但操作麻烦,效率低,难以机械化。适用于含毒 性药物、贵重细料药物的散剂。 容量法:系指用容量代替重量,用容量药匙或分量 器等进行分剂量。该法效率高,可机械化生产,适 用于大多数散剂
(3)含液体药物散剂
处理方法:
液体组分量较少时,可用方中的其他固体组 分吸收后混匀 液体组分较多,方中其他固体组分不能将其 吸收时,可加适宜辅料(如乳糖、淀粉、蔗糖、磷酸 钙等)吸收; 液体组分过多,且属于非挥发性成分时,可 采取加热等方法出去大部分水,使呈稠膏状,再加方 中其他固体组分或辅料,低温干燥,混匀。
稀释剂应选用无显著药理作用,与主药不发 生作用,不影响主药含量测定的惰性物质。常用 品种有乳糖、淀粉、糊精、蔗糖、碳酸钙、硫酸 钙等,其中以乳糖最佳。 在倍散中常加胭脂红、靛蓝等着色剂,目的 是确保倍散在制备中混合均匀,同时也可借助颜 色深浅来识别倍散的稀释倍数。
source: /docs/guides/canvas/
分散度大,起效迅速
剂量可随症加减,尤其适 用于婴幼儿、老人 制备简单,对溃疡、外伤 等能起到收敛保护的作用
谢谢观赏 缺点:
WPS
比表面积大,一般其臭味、刺激 性、吸湿性及化学活性等表现强烈, 且挥发性成分易散失 散剂的口感差,剂量较大的还会 造成服用困难。 腐蚀性强、易吸潮变质的药物一 Office 般不宜制成散剂。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三、散剂的分类
散剂
用途
组成
性质
剂量
内 服 散 剂
外 服 散 剂
单 方 散 剂
复 方 散 剂
一般 散剂
特殊 散剂
含有 毒性 药物 散剂
低共 含 溶混 液体 合物 药物 散剂 散剂
眼 用 散 剂
单 剂 量 散 剂
氢溴酸东莨菪碱散
[处方] 氢溴酸东莨菪碱0.0003g,乳糖(或淀粉)适量, 食用色 素溶液适量,混合制成散剂,給予同量3包。
[制法] 研钵先以少量乳糖研磨,倒出。取氢溴酸东莨菪碱0.1g置研 钵中加乳糖或淀粉,下同0.9g,食用色素溶液1-2滴混合均勻,使成 1:10的倍散(1);再由(1)中称取0.1g,加乳糖0.9g混合均匀, 使成1:100的倍散(2)再由(2)中称取0.1g,加乳糖0.9g混合.9g分成3等分, 包裝即得。
空硬胶囊主要特性:
• 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便于服用。适宜包装有不良嗅味 的散剂。
玻璃容器(瓶、管)主要特性
为常用包装材料,化学性质较稳定,透气透湿性较小, 密闭性好,适用于包装贵重药、挥发性药、含毒性药、引 湿药物的散剂,光敏性药物应选用棕色玻璃(管)。
塑料薄膜袋 (瓶)主要特性:
• 主要成分为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 为常用包装材料,质软透明,比玻璃轻,不易破碎,携带 方便,但透气透湿性、化学稳定性、耐热性等不如玻璃, 容易泄露物质或吸附药物,也容易老化。不宜包装含挥发 性药物或易吸湿风化、被气体分解的散剂。
水分:
散剂应做水分检查,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IXH水分测定法测定,水分不得超过9.0%。
装置差异:
单剂量包装的散剂,取供试品10袋(瓶),按《中国药典》 2010年版一部附录IB散剂规定方法检查,其每袋(瓶)内 容物重量,与标示装量相比,按散度的装量差异限度表要 求,超出限度的不得多于2袋(瓶),不得有1袋(瓶) 超出限度1倍。
D 1.散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奏效较快 B对创面有一定机械性保护作用 于小儿给药 D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宜制成散剂 大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
C适合 E剂量
C 2. 含毒性药散剂及贵重细料药散剂的分剂量多采用( ) A目测法 B估分法 C重量法 D容量法 E以上方法均可 D 3.散剂制备中,混合很关键,不符合一般原则的是( ) A 等比混合易混匀 B组分数量差异大者,采用等量递加 混合法 C组分堆密度差异大时,堆密度小者先放入混合 容器中 D 含低共熔成分时,应避免共熔 E药粉形状 相近者易于混匀
(1)含毒性药物散剂
散剂中如含有毒性药物,因毒性药物的剂量小,称取费时, 服用容易损耗,造成剂量误差。因此,一般在毒性药物中添加 一定比例量的辅料稀释制成倍散,以保证剂量的准确性。 方法:制成倍散(稀释散) 稀释倍数-视药物剂量而定(<0.01g:100或1000倍 散,0.01~0.1g:10倍散) 稀释剂-控制用药剂量,乳糖或淀粉等 着色剂-显示均匀性、药物浓度 ,食用色素 配制方法:等量递增法
•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0.6g,一日1~2次;三岁以 内小儿酌减。 外用,敷于患处。 • 贮藏:密闭,防潮。 • 禁忌:腹泻患儿、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忌服。 •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患儿慎服。本品不宜大量、长期 服用。 • 规格:每袋装0.6g
注解:
• 1.本品为杏黄色至棕黄色的粉末;味苦,有清
18
针对共熔的处理方法: 形成低共熔物药理作用增强,宜用低共熔法 混合,但应通过实验减少剂量,药理作用减弱时 则应分别用其他成分稀释,避免出现低共熔。 形成低共熔物后药理作用无变化,如薄荷脑 与樟脑。若处方中固体的成分较多时,可先形成 低共熔混合物,再与其他固体成分混合,使分散 均匀。或者分别以固体成分稀释低共熔成分,再 轻轻混合,使分散均匀。 处方中如含有挥发油或其他足以溶解低共熔 混合物的液体时,可先将低共熔混合物溶解.借 喷雾法喷入其他固体成分中,混匀。
散剂
Page 1
散 剂 概 述
一、散剂的含义 二、散剂的特点 三、散剂的分类
Page 2
一、散剂的含义
散剂(powders) 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 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定 义
药物-化学药物、中药 辅料-稀释剂、着色剂、吸收剂 工序-粉碎、混合 形态-粉末状
Page 3
二、散剂的特点 优点:
[作用與用途] 镇痛,解痉。用于肠、胃及膀胱等絞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必要時1包。
[注] 氢溴酸东莨菪碱的剂量小,应注意研钵吸附的损失。剩余的1: 10,1:100的倍散,可留待以后使用。
(2)含低共熔混合物散剂
低共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经混合后出现润湿 或液化的现象。
一般低共熔现象与药物的品种及其所用比例量、 生产环境等有关,通常在混合后较快发生,但有时需等 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制备时需注意其状态。樟脑与薄荷 脑、薄荷脑与冰片、樟脑与水杨酸苄酯等都能产生低共 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