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做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做法
作者:李振辉
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15年第34期
教学班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班主任作为它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责任尤其重大。

由于班主任处于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线,面对的是一张张不同的面孔,接触的是一个个生龙活虎、心理状态不同、情绪波动性大、性格及品行尚未定型、可塑性较大的青少年学生,这也就决定了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讲究方式方法。

一、以人为本,创设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
校园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园地,创建优良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导向、道德规范、信念追求、行为取向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熏陶和教育作用。

作为班主任,要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力争创造优美、宽松、催人向上的育人环境,做到教室内每一个栏目设计、每一幅墙壁、每一块园地都富有教育意义。

只要接手新的班,班主任就要带领学生亲手布置教室。

在教室内设“教育方针”“三个面向”“四有新人”等广告标语,并设立板报,分为古诗栏、名人名言栏、数理化专栏、开心一刻栏、功过栏等。

在室内张贴名人名句、名人画像、学生书法作品、《中学生守则》、《交通安全守则》及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让教室内的每一个角落都闪现出人性的光芒,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以心换心,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人格,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这样,学生便会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

班主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产生战胜困难的强大内动力。

相反,班主任如果不信任、不尊重学生,在学生面前,就将失去教育的基础和权力。

如果一切都由班主任一手包办,不尊重学生的意见,不给学生各抒己见和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班主任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导致逆反心理的形成,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学生在遇到失败、受到挫折时,尤其希望有人去理解他,关怀他。

这时班主任若能及时地表示关切、理解,伸出热情之手,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必然会获得比平时更好的教育效应——学生对班主任的感激,会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师生间的情感会更加贴近。

学生最不愿意与看不起他们的人打交道,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建立师生融洽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以身作则,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常言说“身教胜于言教”,班主任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行事处事等,对学生都起着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班主任时时处处都要以身作则。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
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要带头不做。

要知道,班主任的身教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不能空讲。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

学生无形中会以班主任为榜样,每天坚持早到学校,做好每一件该做好的事。

正如“阳光甘露,润物无声”。

对学生的关心与关爱,不能只停留在言语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也就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四、教学相长,与学生一起成长
作为班主任,在所学专业学科、人生阅历、社会交往、生活处事能力等方面会有比学生更全面的优势,但并非在每个方面和每件事上都能超过学生。

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知识的传播渠道多,知识更新加快,学生在某个学科上知识的深度可能不如班主任,但在掌握知识信息的量上不比班主任少。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道理班主任是应该明白和接受的,只是在感情上放不下班主任的“架子”,是一种“长官意志”“师道尊严”在起作用。

班主任要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学生,和学生一起成长,这并不是否定班主任“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不仅不会降低班主任的威信,反而会赢得学生的尊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