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信用代码知识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构信用代码知识简介
一、机构信用代码制度产生背景
机构信用代码是人民银行以金融业务为基础建立的一项重要金融基础设施,覆盖所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的、各种类型的机构。
2010年6月8日,国家预防腐败工作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决定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预防腐败局关于落实金融账户实名制、建立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预防腐败局会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尽快建立个人和机构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机构的社会信用代码称为机构信用代码。
2011年4月起,由征信中心牵头,组织开发了机构信用代码应用服务系统。
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受国家预防腐败局委托,在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总行在湖南组织开展了代码应用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机构信用代码信息采集、代码证发放和代码运用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机构信用代码的基本概念
机构信用代码是从信用角度编制的用于识别机构身份的代码标识,以人民银行派发的结算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准号为基础编制。
代码由数字和字母组成,共18位,包含5个数据段,从左至右依次是1位准入登记管理机构类别、2位机构类别、6位行政区划代码、8位顺序号、1位校验码(如下图)。
机构信用代码证是承载机构信用代码的纸质或电子证书。
包含机构代码、机构名称、机构地址、代码有效期、更新记录、代码证发放日期六项内容。
机构信用代码应用服务系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建设,为编制机构信用代码和对外提供服务的管理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信息录入、信息维护、代码发放、信息查询和统计分析等。
系统包含六类信息,第一类是登记信息,包括机构名称、行政区划、注册(登记)地址、机构类别、登记部门、准入机关、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成立日期等相关信息;第二类是其他编码信息,包括证明文件类型、证明文件编号、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开户许可证核准号、纳税人识别号;第三类是主要股东信息,包括股东名称、证件类型、证件编号、出资币种、出资金额等;第四类是上级单位信息,包括上级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证明文件类型、证明文件编号;第五类是状态信息,包括行业分类、机构状态等;第六类是联系信息,包括办公(生产)地址、联系电话。
三、机构信用代码的特点
机构的代码可分为原始代码和衍生代码两大类。
原始代码是国家管理部门在准许机构设立时派发的代码。
一是机构编制部门派发的机关及事业单位代码,涵盖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二是外交、统战等部门对准许设立机构派发的代码;三是民政部门派发的社会组织代码,涵盖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组织;四是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监管部门对准许设立的各类金融机构派发的代码;五是工商管理部门派发的工商注册号,如内外资企业及分支机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等。
另外,目前还有一些依法设立的机构没有管理部门对其派发代码,如工会、村委会等。
衍生代码是指一些机构在获得准入机构编制的原始代码后,向其他部门再次申请而派发的代码。
一是人民银行派发的结算账户开户许可证号,涵盖各种类型的机构,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收付、资金往来密切相关;二是税务部门派发的税务登记证号,涵盖纳税的企业和其他组织;三是质检部门派发的组织机构代码,是一种无内在意义的顺序号,与机构的经济活动不存在必然联系。
机构信用代码是与居民身份证相对应的,用于识别机构身份的代码,属于衍生代码。
具有以下几方面属性:首先它是代码,用来识别机构的标识,具有唯一性;其次,它是信用代码,与机构的经济和信用活动密切相关,体现了广覆盖性和经济性的特点;再次,它在经济活动中将被经常使用且易于推广,不影响其他代码使用,能起到连接各部门、各行业信用信息的桥梁作用,
具有实用性和兼容性。
所以,机构信用代码是具有唯一性、经济性、广覆盖性、实用性和兼容性的编码。
通过前期的分析研究,长沙中支进行了实践验证,人民银行的结算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准号具备这些属性,为进一步扩充代码的统计功能,机构信用代码以结算账户开户许可证号为基础,增加统计字段编制而成。
机构信用代码与现有各类机构代码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一是机构信用代码是在原始代码的基础上产生,不影响现有代码的使用;二是机构信用代码与现有机构代码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机构信用代码覆盖现有全部机构代码;三是机构信用代码是现有机构代码连接的桥梁,通过机构信用代码可以把现有机构代码连接起来,实现信用信息共享。
四、建立机构信用代码制度的重要意义
机构信用代码是机构的“身份证号码”,建立机构信用代码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推动落实金融账户实名制。
金融账户实名制是杜绝虚假开户和各种违法经济行为的重要手段。
目前,有些机构一次开户终身不变,甚至机构关闭后仍在金融机构办理业务,通过机构信用代码制度的建立,将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
机构信用代码作为机构的身份证能够为金融机构开展机构账户主体资格审查、身份核实、风险分析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与个人身份证件互为补充。
二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目前,在办理存款、汇款、贷款等业务时,金融机构识别机构身份的手续非常繁琐。
机构信用代码
制度建立后,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服务时将大大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
三是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机构信用代码不影响现有的各种代码,通过建立机构信用代码与现有代码的对应关系,可以发挥机构信用代码的查询检索功能,促进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共享,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也可对腐败行为形成震慑,有助于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