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运动心理学第二章PPT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心理学第二章
第一节 体育与感知觉
一、运动体验与心理发展
1、体验是最好的老师 2、感知觉的发展是少年儿童智 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感知觉与认识加工
1、感知觉 2、感知觉的分类 3、知觉的基本规律 4、感知觉测量的指标
三、本体运动感知觉
1、概念 是运动者对自身各部分运动和位置变化的 感知,是运动者综合运动觉、平衡觉、视 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觉信息。 2、内容 (1)本体运动动作感知觉 (2)本体运动形态感知觉 (3)本体运动方位感知觉 (4)本体运动时间和速度感知觉 (5)本体运动用力感知觉
二、运动记忆
1、概述 2、体育运动中动作记忆的特 点 3、动作遗忘进程 4、从认知心理学看运动记忆
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动作概念和要点 的讲解,以语词逻辑记忆的方式进 入学生的大脑,教师的示范则以形 象记忆的方式在学生大脑中保留下 来学生通过练习形成动作记忆,在 体育中还常常伴有体验的记忆。这 种在体育活动中由多种记忆形式共 同实现的记忆,称为运动记忆。
第六节 体育与心理建设 复杂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1、情绪的增力性:与身体活动相适应的,起到动员有机体以胜任剧烈身体活动的作用。 (二)注意类型的测量评价 (1)运动伴随着血液量和吸氧量的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效果 3、肌肉紧张是应激的信号,应激状态下肌肉紧张程度增加,因此放松肌肉可降低应激的生理反应。 3、焦虑、唤醒水平与注意 (一)体育活动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
(2)完成各种快速复杂的操作活动
起复重杂要 知作觉用:空应间知采觉、取时间的知觉、最运动佳知觉应。 答反应是什么,有意识就能
第六节 体育与心理建设
表现在他所选择的应答活动在当前情境中是 (2)误差大者为场依存型:有较小独立性,易受外来暗示,对朋友和群体的依赖性较强,易于与人相处。
2、运动遗忘进程不同于语词
四、专门化运动知觉
1、概念 专门化运动知觉也称专项运动感知 觉,是通过运动训练形成的高度分 化的运动知觉。 2、专门化运动知觉对体育教学与 训练的重要意义
感觉:在事物的直接影响 下,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 反映。 知觉:在事物的直接影响 下,脑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外部感觉:视、听、嗅、肤 知觉:一般知觉、复杂知觉 复杂知觉:空间知觉、时间 知觉、运动知觉。
1、多种感知觉参与 2、本体运动感知觉
起重要作用 3、形成动力定型和
高度自动化
1、运动记忆的遗忘量远远 少于语词的遗忘量 2、运动遗忘进程不同于语词 尤其是在开始阶段,动作遗忘 在开始阶段经过一个V型起伏 后,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 减少遗忘量
第三节 体育与思维
思 维 概 述
(一)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 在人脑中的反映
第六节 体育与心理建设
(一)体育活动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 (5)很强的自我存在感 尤其是在开始阶段,动作遗忘 外部感觉:视、听、嗅、肤 一、体育活动与情绪间关系分析 (2)完成各种快速复杂的操作活动 (2)完成各种快速复杂的操作活动 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动作概念和要点的讲解,以语词逻辑记忆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大脑,教师的示范则以形象记忆的方式在学生大脑中保 留下来学生通过练习形成动作记忆,在体育中还常常伴有体验的记忆。 1、应激: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5)集中注意、建立信心
三、注意方式的理论
(一)奈德弗的注意类型理论 1、广阔-外部注意 2、狭窄-外部注意 3、广阔-内部注意 4、狭窄-内部注意
(二)注意类型的测量评价
(三)注意的特征
1、注意具有特质和状态 2、个体差异的存在 3、焦虑、唤醒水平与注意
第五节 体育与情绪
一、体育活动与情绪间关系分析
(一)体育活动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
(一)应激和紧张 1、应激: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 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2、第一个提出应激概念的是塞 里于1956年。 3、体育运动与应激的关系
(二)心境状态 1、心境是延续时间较长且在强 度上比较缓和的情绪状态,持续 时间可能是几个小时、数天甚至 数周。 2、心境状态的6个分量表 3、体育运动对心境的影响
一、概述 1、心理建设就是从心理品质方面对 人进行培养,即通过教育及各种措 施和专门性活动,使人的心理品质 按照期望的模式更完美地发展。 2、 关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
3、体育中的心理效能
(1)改变态度 (2)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3)提高知觉和反应的敏感性 (4)促进良好的心理状态 (5)有助于身心松驰 (6)提供身心解脱方式 (7)获得运动操作技能
三体育运动中的特殊体验
(一)高峰表现 1、高峰表现是指超出一个人在某一情境中正常机 能水平的行为表现 2、具体表现: (1)全神贯注,思维敏捷 (2)高水平操作表现 (3)沉醉于当前活动任务中 (4)通常自发性地出现难以有意识地地加以重复 (5)很强的自我存在感 (6)自我感到浑身是劲,有活动和表现的欲望 (7)时间上的一过性和难以用语言描述等
否最合理的、最佳的。
(2)专项运动意识的意义 是运动员达到高水平运动竞技阶段的前提, 也是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启动因素。
第四节 体育与注意
一、注意概述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
中。 2、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
认知过程中都可以表现出的一种状态。 3、注意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1、体育活动本身蕴藏着很多对 人各种刺激,引起人的各种情绪 体验。 2、体育活动产生丰富的情绪体 验,是体育活动本身特点所决定 的,也是体育运动吸引力所在。
(二)身体活动本身与情绪的关系
1、身体活动具有宣泄、中和、 抵消和对抗负性情绪的作用。 2、情绪引起的生理反应 3、情绪的增力性和减力性
二、体育活动对情绪的影响
知 觉
选择性
的 整体性
基 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理解性
规 恒常性

感 视觉敏度:
知 觉 测
反应时: 深度知觉:
量 视野:
的 时间知觉:
指 速度知觉:
标 空间知觉:
第二节 体育与记忆
一、体育与表象 1、表象:人脑对过去的事物形象的反映 2、表象在体育中的作用 (1)帮助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动作 (2)辅助运动技能练习 (3)改正错误动作,解决疑难问题 (4)学习和练习行动策略 (5)集中注意、建立信心 3、运动表象的形式与特点 (1)内部表象和外部表象 (2)模拟表象 (3)情境表象 (4)表象的个性差异
(六)解决问题中思维品质 思维的深度 思维的广度 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灵活性
右 脑 1、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人脑的左半球为
“优势半球”
功 2、60年代, 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生理学家斯佩 能 里实验表明:大脑右半球专司人的整体、空间、
形象、想象、模仿和直觉思维活动
与 3、通过脑电图的研究也发现,人在进行动作 思 操作时,左半球波指数呈直线上升,说明此时
(3)注意的分配: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 活动的时候,能够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上,即“一心二用”。
(4)注意的转移:根据新任务,有意识地把 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
二、体育运动对注意的超常要求
(1)自身处于快速运动之中 (2)完成各种快速复杂的操作活动 (3)周围环境事物不断变化 (4)以上各部分同时进行 (5)注意的事物被有意或无意地掩盖 (6)往往有主、客体多个注意的目标 (7)主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二)思维的分类 1、依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和思维形式的不 同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2、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分为: 聚敛式思维、分散式思维
(三)思维过程 分析与综合 比较
抽象和概括 具体化
(四)思维形式 概念 判断
推理
(五)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1、发现问题 2、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二)流畅体验 1、流畅体验是一种理想的内部体验 状态,这种状态中人忘却自我地全身 心投入之中,对过程的体验本身就是 乐趣和享受,并产生对动作过程的控 制感。 2、流畅体验的出现,取决于个人技 能水平与任务难度的相互平衡
(三)跑步者高潮 1、在跑步中出现一过性高潮是从事这项 运动者通常描述的一种共同的体验,也称 “体育锻炼快感”,因为这种体验在跑步 以外的体育锻炼活动中也出现。 2、在体育锻炼快感出现时,跑步者感到 一种良好的身心状态,自身与情境溶为一 体,身体轻松,忘却自我,充满活力,超 越时空障碍。
左脑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右半脑波则无明显增
维 加,说明右半脑处于相对兴奋状态。
三 操作思维和直觉思维
1、操作思维是伴随操作活动的思维, 思维和操作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
2、在体育运动中,要不停的做出判 断和预测,都需要依靠直觉来完成

心 理 敏 捷 性
1、影响动作敏捷的因素 (1)肌肉由于纤维构成和力量的原因而收缩速 度不同 (2)肌肉由于神经支配因素而收缩速度不同 (3)中枢神经系统认知加快速度
(三)抑郁
1、抑郁的临床特点:悲观、悲伤、失助感、低自尊和绝 望、轻微疲劳、易怒、优柔寡断、交往回避和厌世等。 2、身体活动是治疗抑郁的有效手段之一 (1)运动伴随着血液量和吸氧量的增加,对中枢神经系 统有良好的效果 (2)运动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而抑郁通常与低肾上 腺素分泌量有关 (3)通过体育活动,控制感和自我控制得到了发展 (4)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自我概念提高作用 (5)个体在体育运动中可以更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和竞争 感 (6)通过体育活动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 任何意志努力而实现的注意。
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的目的,必要 时还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程度 (2)依靠间接兴趣的支持 (3)加强意志努力
4、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指在一瞬间能够清楚地注 意到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指在较长时间内,把注 意集中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
S因素:是某一特殊测验中单独具有的因素,也可理解为 在某类特定情境或从事某类活动所表现出与思维和适应有 关的能力
(二)体育运动中的智力
1、体育运动所要求的智力 (1)确定、找出和领悟环境的特点 (2)搜寻和找出关键的线索 (3)将信息线索分类 (4)运用短时记忆计划行动 (5)运用长时记忆保留运动反应模式 (6)做出决策
情绪引起的生理反应
1、心脏和血液循环变化 2、呼吸变化 3、皮肤电反射现象 4、皮肤温度变化 5、唾液分泌的变化 6、内分泌的变化 7、血液、唾液、尿液的化学成份的变化 8、胃肠运动的变化 9、肌紧张变化
1、情绪的增力性:与身体活动相适 应的,起到动员有机体以胜任剧烈 身体活动的作用。 2、情绪的减力性:强烈的情绪状态 有时也影响人知觉和动作的准确性, 影响动力定型自动流畅地再现,从 而使运动操作水平下降。
心境状态剖面图的6个分量表 T(紧张-焦虑) D(抑郁-沮丧) A(发怒-敌视) V(精力-活力) F(疲劳-迟钝) C(慌乱-迷惑)
体育运动对心境的影响 1、目前无明确的因果关系 2、运动的效果对他们的心境影响是 有限的 3、大强度的运动量使被试感受到紧 张和疲劳,积极的心境变化只在较小 强度运动后才会出现
2、心理敏捷性涉及的因素 (1)视觉搜索 (2)预测 (3)决策与反应选择 (4)始发动作 (5)完成动作
五、体育运动中的智力表现
(一)智力的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把智力看作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依据这 个观点斯皮乐曼提出了智力的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G因素:被假定为所有形式的智力测验都存在的因素,也 可理解为在任何情境事从事任何活动都表现出的与思维和 适应有关能力
2、想象能力
3、专项运动意识
2、通过身体活动促进心理健康
(1)体育运动领域的“有意识”是指瞬间 (4)注意的转移:根据新任务,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
是运动者对自身各部分运动和位置变化的感知,是运动者综合运动觉、平衡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觉信息。
的某一运动情境中能“意识到”做什么,即 (1)自身处于快速运动之中
体育运动与应激的关系
1、有机体可条件反射性地建立适应和对抗应 激的自我保护机制,经常性的体育运动就有助 于建立这种机制。 2、体质的增强也有助于提高有机体对抗应激 和紧张及在应激和紧张状态下“正常运转”的 能力 3、肌肉紧张是应激的信号,应激状态下肌肉 紧张程度增加,因此放松肌肉可降低应激的生 理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