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奶牛受胎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奶牛受胎率
作者:杨鸿运
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10期
杨鸿运
(大理市湾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大理 671008)
牛场奶牛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牛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奶牛情期受胎率的高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奶牛的情期受胎率是牛场繁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影响奶牛受胎率的因素
1.1 发情周期
发情周期正常的受胎率高。

发情周期在正常范围18~25 d的情期受胎率为61%;发情周期18 d以下和25 d以上的情期受胎率为46%。

1.2 发情后排卵时间
发情后12~36 h排卵的情期受胎率为62%;发情后12 h以内和36 h以上排卵的情期受胎率为43%,前者比后者高19个百分点。

1.3 母牛子宫健康状况
子宫正常与异常的母牛情期受胎率分别为62%和46%,前者比后者高16个百分点。

1.4 发情配种季节
夏秋季与冬春季发情配种母牛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7%和61%,前者比后者低4个百分点。

1.5 输精次数和时间
母牛情期内输精1次的情期受胎率为60%,母牛情期内输精2次的情期受胎率为58%,二者差异不显著。

1.6 输精部位
较好输到子宫体或子宫角基部,输精到子宫角深部的受胎率反而比子宫角基部的受胎率要低。

2 提高奶牛受胎率技术
2.1 加强奶牛饲养管理
2.1.1 合理搭配日粮,均衡营养
营养缺乏或失衡是导致母牛发情不规律、受胎率低的重要原因。

如缺乏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因素,均会引起母牛生殖机能紊乱。

当营养严重缺乏或不平衡时,会延迟
青年母牛初情期的到来,对成年母牛会造成发情抑制,发情表现不明显,排卵率降低。

如长期
单纯饲喂过多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时,会使母牛过肥,同样不易受胎。

配种前保持母
牛中上等的膘情是最理想的,此时母牛发情症状明显,排卵率高,受胎率高。

因此,合理搭配
日粮,供给牛的平衡营养是很重要的。

2.1.2 饲料要多样化、适口性强
多样化可使日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以保证奶牛能积极地进行生命活动和泌乳活动。


粮组成单一或饲料种类少,往往不能满足其需要,而且多样化与适口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
来讲,日粮组成多样化了,其适口性就较好。

奶牛的日粮一般要由3~4种以上的青粗饲料(干草、青草、青贮饲料等)及3~4种以上的精料组成。

2.1.3 根据母牛不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配合日粮
近年来,国外在泌乳牛的饲养上采用全价混合饲料自由采食的饲养法,即根据母牛不同泌
乳阶段的营养需要,将精、粗饲料经过加工调制,配合成全价的混合饲料,供牛自由采食。


用该饲养方法可简化饲养程序,节约劳力,减少牛舍投资,并可使每头牛得到廉价的平衡饲料。

此外,可多喂粗料、少用精料,从而可降低饲养成本,并避免以往奶牛由于分别自由采食精、
粗饲料而使精料吃得过多,粗料采食不足,以至造成瘤胃机能出现障碍,导致产奶量、乳脂率
下降和发生消化疾病等缺点。

2.1.4 要注意精、粗饲料的合理搭配
饲喂草食动物应遵循的原则是以青粗饲料为基础,营养物质不足部分用精料和其他饲料添
加剂进行补充。

优质的青干草和青绿多汁饲料及青贮料,具有易消化、适口性好、刺激消化液
的分泌、增进食欲、保持奶牛健康、提高产奶量等优点。

相反,如果长期饲喂过多的精料,就
会影响奶牛的健康状况,并降低产奶量和品质。

高产奶牛的日粮中,精料虽作补充部分,但往
往大于基础部分,是产奶的需要,为此要控制瘤胃发酵,高产奶牛也难免患营养代谢疾病,而
低产牛则不然,故人们常说越是高产奶牛越难养。

为了充分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应根据饲养
标准,精确计算不同体重、年龄和生产水平的奶牛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正确配合日粮,
充分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2.1.5 注意饲喂次数和顺序
我国奶牛每天的饲喂次数,一般都与挤奶次数相一致,实行3次挤奶,3次饲喂。

但在某
些情况下,如高产奶牛、夏季饲养、泌乳盛期应由3次改为4~6次。

饲喂的顺序,一般是“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先喂后饮”的方法。

先喂粗料,当粗料食入1/2时再投入精料。

这样可使
牛在饲喂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食欲;另一种是先喂精料、后喂粗料、最后饮水的方法。

这两
种饲喂方式,可根据各地具体条件,灵活采用,一般以前一种方式较好,尤其在舍饲条件下更
应采用前一种方式。

2.1.6 定时定量、少喂勤添
在奶牛饲养上,首先要做到“定时定量,少喂勤添”。

如果饲喂过早,奶牛会挑剔饲料,
不好好采食;喂迟了又会使牛饥饿不安,也会打乱牛消化腺的活动,影响牛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只有按时合理饲喂,才能保证牛消化机能的正常活动。

每次上槽都要掌握饲喂量,喂
得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母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另外,要做到“少给勤添”,以保持牛旺盛
的食欲。

2.1.7 加强运动和护理
舍饲的奶牛要加强运动,经常刷拭牛体,保持牛舍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保证牛的健康,有
利于母牛的正常发情排卵。

对于产后母牛,要加强护理,尽快消除乳房水肿,合理饲喂,调整
好消化机能。

认真观察母牛胎衣与恶露的排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防止子宫炎症发生。

子宫尽快复原,有利于奶牛产后尽早正常发情。

3 人工授精技术
3.1 掌握好发情期,做到适时输精
技术人员、饲养员要互相配合,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发情母牛。

由于母牛发情持续期短,
所以要注意即将发情牛及刚结束发情牛的观察,防止漏情、漏配,做好输精准备或及时补配。

3.2 掌握授精技术,做到准确授精
直肠把握子宫颈输精法受胎率高,但要求输精人员必须细心、认真,严防损伤母牛生殖道。

输入的精液必须准确到达所要求的部位,防止精液外流。

3.3 保证精液优良,掌握授精标准
精液冷冻、解冻前后要检查活力,只有符合标准方可用来输精。

3.4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输精操作过程中,严格消毒,慎重操作,以防母牛生殖道感染与损伤。

精液的取用要合乎
规范,以保证精子不被伤害。

4 及时治疗生殖系统和全身性疾病
奶牛全身和生殖器官疾病均可引起母牛不孕。

临床观察,引起母牛不孕的临床表现有发情
延迟、情期缩短、持久发情、长期不发情和屡配不孕等。

当牛群中大批母牛发生不孕时,应对
饲养管理、健康状况、繁殖管理技术等进行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

重点检查日粮组成、饲料品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检查母牛健康状况与营养状况,
其中包括全身检查和生殖器官检查;检查母牛配种情况;检查精液品质。

通过上述检查,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母牛的受胎率。

收稿日期:2020-03-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