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信息技术 九年级 第一课 生活与算法 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生活与算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算法和变量的概念,理解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般过程,初步了解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

过程与方法:利用生活中的例子为引导,先任务驱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解决方案进而延伸开,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思维品质上来说:初三学生已有使用计算机的感性经验,已经可以超越简单的技术操作,具备了接受更高层面文化的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接近成人,他们有旺盛的求知欲,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已具有较强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从知识储备上来说: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可以使用计算机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的处理,但是学生还不了解了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解决方法,以及以何种方式来表示。

三.重点难点
重点:算法的概念;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般过程
难点:变量的概念;建立数学模型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人们总会找合理的方法解决。

现在老师有一个简单的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现有三只烧杯,其中两只分别装满掺了红墨水的水和掺了蓝墨水的水,现在要求将两只烧杯里的液体互换,应该怎么做?
活动2【活动】学生思考找出解决的方法
学生:思考片刻,立马得出解决方法的步骤:(1)给红墨水烧杯标上甲,给蓝墨水的标上乙,空烧杯为丙(2)先将甲烧杯中的液体倒入丙(3)再将乙烧杯中的液体倒入甲(4)最后将丙中液体倒入到乙烧杯。

活动3【活动】教师提问
很好,同学们很快并准确地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我要问下大家,你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一个解决过程?小组内讨论交流是否可以得出结论。

----1分钟
活动4【活动】学生讨论总结
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先分析下问题,先有一个大概的思路,然后再确定一个解决的详细步骤。

(如果学生得不出相类似的结论,老师可以引导)。

活动5【活动】老师引导学生看书引出什么叫算法
刚才我们已经总结过了,碰到问题,我们先分析问题有一个大概的解决思路,然后再将这个思路具体到步骤。

好,大家请看书本第三页第一部分,书本中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下了一个定义。

我们叫它什么?
活动6【活动】学生
看书,并找到算法的定义: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联想刚才例子,体会算法的含义
活动7【活动】老师提问
我们刚刚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了解了算法的含义?那么我们计算机碰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快速看第三页第二部分。

活动8【活动】学生看书自习
可以得出结论:跟人比起来,计算机也是先分析问题,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算法,最后编写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指令也就是程序,让计算机运行程序,问题就解决了。

活动9【活动】教师
我们以刚才的交换液体的例子,一起来体会下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观看flash动画。

活动10【活动】学生:观看flash
观看flash了解计算机解决刚才问题的一般方法。

活动11【活动】教师
提问:那么,根据我们flash动画的方法,我们来充当一回计算机,来解决一下另外一个问题:有三瓶不同的液体,怎么实现两两交换?
活动12【导入】学生
讨论1分钟,然后各自在纸上按书本3到4页的形式写出过程。

活动13【活动】老师提问
大家在书写过程的时候,会碰到变量这个词,根据你们在解决问题时候的理解,给变量下个简单的定义?
活动14【活动】学生
变量是在解决问题中可以改变的量,或者是可以重新赋值的量。

活动15【活动】老师
请看书本4页的知识链接,变量的定义,回想下两瓶液体交换,三瓶液体交换的时候变量分别为哪些?
活动16【活动】学生
将两个问题的变量写出,并再次理解变量的含义。

活动17【讲授】教师
我们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了什么叫变量。

最后我们要将算法编写成程序,然后调试运行,最后得出结果。

那么,什么是程序?程序是将算法用一种计算机语言进行转换的到的。

进而介绍计算机语言,介绍二进制。

布置课后练习第五页1.2结束本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