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龟换酒(酒的典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龟换酒(酒的典故)
⾦龟换酒(酒的典故)
本系列第⼗篇提到杜甫的诗《饮中⼋仙》,写当时京城长安⼋名豪饮之⼠,排在第⼀的就是贺知章,唐朝的⼤诗⼈,书法家,四朝(武则天,中宗,睿宗,⽞宗)元⽼,当过礼部侍郎,集贤学⼠,皇⼦侍读。
诗只有两句:“知章骑马如乘船,眼花落井⽔底眠。
”把⽼家酒乡绍兴的“四明狂客”的醉态描写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这件事的典故已经不可考证。
⼀种说法是,绍兴⼈有个习惯,喝酒到浑⾝燥热,要跳到江⽔⾥求凉。
贺⽼那天喝得醉眼昏花,骑在马上还以为是乘船游江,跳到⽔⾥,其实是掉进了⼀⼝浅井。
还有⼀种说法更邪乎,说他喝醉了酒在街上骑马,为了躲⼀个站在街中的⼩孩,马惊了,把贺⽼摔倒了井⾥。
其实贺知章最有名的⼀个典故,和李⽩有关,叫“⾦龟换酒”。
当时知章在皇上⾝边担任要职,声名显赫,⽽李⽩只是个“北漂⼀族”,刚刚来到京城碰运⽓,闯天下。
他已经不年轻了,四⼗⼆岁,却还是个⽆名⼩辈,在长安两眼⼀马⿊,⼼急如⽕。
虽然⼀⾝才⽓,可那时长安的诗⼈⽐今天北京的副教授还多,⼀抓⼀⼤把,谁拿他当成⼀回事呢。
可巧有个长着⼀双慧眼的贺知章。
当时贺⽼年过⼋⼗,是李⽩的爷爷辈。
史书说他“晚年尤纵,⽆复规检”,倚⽼卖⽼,相当率真任性,⽆拘⽆束,他收到了李⽩投来的⼀⾸诗《乌栖曲》,感觉很好,决定会会他,邀他到长安⼀家酒楼,饮酒论诗。
李⽩⽣得丰神飘逸,卓⽽不群,已经让贺⽼喜欢了,喝起酒来豪爽放达,痛快淋漓,更增加⼏分好感。
酒⾄半酣,贺知章要考考李⽩了,问他最近还有没有新作。
李⽩就请店⼩⼆取来⽂房四宝,当场挥笔,把最近写的⼀⾸《蜀道难》,呈于贺⽼⾯前。
噫吁嘻,
危呼⾼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好哇!全新的散⽂式的笔法开篇,激情洋溢,直奔主题。
全诗雄放的基调,全始于此。
贺知章眼前⼀亮,急不可耐地读下去。
尔来四万⼋千岁,
始与秦塞通⼈烟。
西当太⽩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摧壮⼠死,
然后天梯⽯栈相钩连。
……
淋漓尽致!⼀泻千⾥!⼭势的⾼危,蜀道的艰难,全在眼前。
⾏⼈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让⼈惊⼼动魄。
豪情奔放,想像奇异,充满感情,有声有⾊!
但见悲鸟号古⽊,
雄飞雌从绕林间。
⼜闻⼦规啼夜⽉,
愁空⼭。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听此凋朱颜。
……
随着诗⼈的笔锋,⼭峦起伏,连峰接天,⽔⽯激荡,⼭⾕轰鸣。
惊险万状,势若排⼭倒海,⼀幅幅画⾯,让⼈⽬不暇接。
贺知章读⼀句诗,饮⼀⼝酒,他情不⾃禁了。
然⽽,只见诗的韵律⼀转--
朝避猛虎,
⼣避长蛇。
磨⽛吮⾎,
杀⼈如⿇。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
从借景抒情,到借景议论。
律体与散⽂间杂,⽂句参差,笔意纵横。
⼀唱三叹,回环反复,真乃千古绝句啊。
眼前的这位书⽣,不仅才华出众,⽽且忧时傲世,识见过⼈,“真乃⼀谪仙⼈也!”贺知章不由唏嘘连连,频频⼲杯。
“⼤⼈,⼩⼼别醉了!”
“不会醉,不会醉!居⼠之诗,句句能让⼈惊出⼀⾝冷汗,句句可作下酒之菜,句句可当醒酒之汤,哪⾥会醉!---⼩⼆,再添酒来!”
店⼩⼆垂⼿⽽⽴,⼀脸尴尬:“⼤,⼤⼈,酒资已⽤尽了!”
“哦,我倒忘了。
”贺知章说着伸⼿去摸钱袋。
--⾥⾯是空的!他⼼中⼀惊。
“好诗在此,怎可⽆酒?好友在此,怎可⽆酒?”再⼀摸,碰到了⾦龟,那是佩在⾝上显⽰官品级别的信物。
⽼先⽣毫不犹豫,摘了下来,交给⼩⼆:”就拿这个换酒去吧!”
李⽩⼀见急了,连忙上去阻拦:“⼤⼈万万不可!⼤⼈万万不必!”他知道,晋朝有个阮孚,⽤皇帝赐与的⾦貂换了酒,两遭弹劾,丢了官,怎麽能让尊敬的贺⽼重蹈覆辙呢。
但是他那⾥拦得住酒兴正⾼的贺知章。
酒逢知⼰,千杯不够,两位忘年之交就⽤这⾦龟换来的酒谈个推⼼置腹,喝得酊酩⼤醉。
第⼆天,慧眼识英才的贺知章就把李⽩举荐给了唐⽞宗。
贺知章84岁时告⽼还乡,86岁去世。
第⼆年,李⽩造访会稽,触景伤情,挥泪做诗,写道:“长安⼀相见,呼我谪仙⼈。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龟换酒处,却忆泪沾⼱…。
”
⾦龟换酒,成为饮酒史上⼴为流传的⼀段美谈。
李贺忘年交,成为⽂学史上动⼈⼼弦的⼀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