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周考(12.27)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1-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聊乘(顺应)化以归尽彩彻区(天空)明
B.遥襟(胸怀)甫畅彼其(助词无义)于世,未数数然也
C.猥以微贱,当(应当,应该)侍东宫气凌(超过)彭泽之樽D.帝乡不可期(至,及)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察)【答案】A
试题分析:B项彼其(代词)于世;C项当(任,充当)侍东宫;D项帝乡不可期(期望、期求)。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C“当侍东宫”的“当”,根据前面的内容“猥以微贱”,我凭借卑贱低微的身份,“侍东宫”:即侍奉太子的职务,可知译为“应当,应该”不合适,应译为“充当、担任”,所以判断选项错误。

此外还需要注意是否合语境,感情色彩等。

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层峦耸翠,上出重宵;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B.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微浅,朝不虑夕
D.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答案】B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②音辨法。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③义辨法。

即结合具体语境,根据字的意思辨析正误。

“上出重霄”的宵—霄,(云霄)④联想法。

有些字形相近,意思也相近的一组成语,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记住其固定搭配。

3.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去以六月息者也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C.都督阎公之雅望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D.奚惆怅而独悲奚以知其然也【答案】A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虚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C项“之”,“都督阎公之雅望”应该为定后标志,助词,句意为“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的“之”译为“的”。

此外还需要注意是否合语境,感情色彩等。

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4.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线词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三餐而反,腹犹果然②虽然,犹有未数也
③之二虫又何知④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答案】C
试题分析:①词缀,……的样子②这样③此,这④代词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虚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①句的“然”根据前面“果”可知,饱的样子,所以“然”是词缀。

②句根据句意可知,表示条件,“虽”译为虽然,“然”为这样。

此外还需要注意是否合语境,感情色彩等。

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5.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茕茕孑(孤单的样子)立绝(直上穿过)云气,负青天
B.众人(普通人)匹之知来者之可追(补救)
C.闾阎扑(满)地东隅(日出的地方)已逝,桑榆非晚D.责臣逋(怠慢)慢举臣秀才(优秀的人才)
【答案】D
试题分析:“责臣逋慢”的“逋”,根据前面的内容“责臣”,后面的“慢”译为态度傲慢,可知译为“怠慢”不合适,应译为“有意拖延”。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D“责臣逋慢”的“逋”,根据前面的内容“责臣”,后面的“慢”译为态度傲慢,可知译为“怠慢”不合适,应译为“有意拖延”。

此外还需要注意是否合语境,感情色彩等。

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6.下面句子中加线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襟.三江而带五湖乐.琴书以消忧
B.眄庭柯以怡.颜屈.贾谊于长沙
C.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下.陈蕃之榻
D.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但以刘日.薄西山
【答案】D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是怎么活用的。

一个词是不是活用作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

所谓词类的活用,是说某词本属于某一词类,只是在句中临时具有别一词类的性质,并不是说这个词分属于两个词类,否则就成了词的兼类了。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如本题B项为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愉快”“使……屈居”。

C项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寻求”“使……放下”。

7.下列句子都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①复驾言兮焉求②农人告余以春及③乐夫天命复奚疑④而
莫之夭阏者⑤寻程氏妹丧于武昌⑥彼且恶乎待哉⑦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⑧既自以心为形役
A.①②⑤⑦B.③⑤⑦⑧C.②③⑦⑧D.②⑤⑦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特殊句式。

②句根据“以春及”可知为状语后置句,⑤句根据“于武昌”可知为状语后置句,⑦句根据“于星火”判断为介语后置句。

⑧句“为”表示被动,为被动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大多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无”、“毋”、“莫”、“弗”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但也有反例,非否定句。

如本题③句“奚疑”,译为“犹豫彷徨什么呢”,可知为宾语前置句。

④句的“之夭阏”表示宾语前置。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李云龙独特的战术指挥下,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全军覆灭。

接着李云龙会
同国军358团团长楚云飞闯进日军重兵防守的县城,旅进旅退
....,沉重地打击了日军。

B.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
....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可谓化典入词的范例。

C.寄生植物,望文生义
....,它是靠攫取寄生养料和水分来养活自己的一种植物。

D.如今在长春,许多堂堂北方大汉也纷纷走进美容店,表明人们已经改变了“男
人爱护皮肤就是矫揉造作”的偏见。

男士美容蔚然成风
....,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

【答案】D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恰当,此题中的“信手拈来”属于使用对象不当。

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

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A.③②⑥④①⑤B.④①⑤⑥②③C.④⑤②③①⑥D.③②④⑤⑥①【答案】A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
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

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

2.抓思路。

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

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

3.抓标志。

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

4.抓语境。

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

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

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如本题整个语段意在说明教育的深广意义,③句总说,②句解说原因,⑥句中“这里说的教育”与②句衔接紧密,④句中“不但要用……的尺度,看它……”与①句中“更要用……的尺度”、⑤句中“看它……”衔接紧密。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深刻地感到,一张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B.这家老字号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素以选料上乘、工艺精湛、配方独特、疗效显著而驰名中外。

C.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D.作为喊了多年精神文明建设的无锡人,如今却要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做起,确实有点难为情。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

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项为成分残缺,改为“一张报纸能否具有生命力在于……”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选料上乘,配方独特,工艺精湛,疗效显著”C项结构混乱,“巨著”“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不通,应该是作者。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比如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选料上乘,配方独特,工艺精湛,疗效显著”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A项为成分残缺,改为“一张报纸能否具有生命力在于……”。

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二、文言文阅读(共21分。

选择题4题,共12分;翻译2题,共9分)
申甫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

为童子时,尝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

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

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

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

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河南山东间,无所得。

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
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道人濒行,授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

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

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已而瘗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

刘翁资遣甫之京师。

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

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

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

”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

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

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桂败殁与安定门外。

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

既败,京师震恐。

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卢沟桥,众窜亡略尽。

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

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

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

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

趋遵化,独率麾下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①媐(xī):嬉戏。

②瘗(yì):埋葬③窭(jǜ):
贫穷。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人濒行
濒:临近
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客:寄居
C.遽薄京师
薄:逼近
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卒:步兵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童子亦欲学之.乎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遂言甫于.朝访风景于.崇阿
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听其.召募其.皆出于此乎
13.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①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
②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
③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④权贵人俱不习兵
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⑥诸路援兵不至
A.①②⑥ 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兵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

B.申甫学佛不成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重数十箭。

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达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

【答案】
11.D
12.B
13.B
14.C
【解析】
11.
试题分析:D项,“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中“卒”,根据前后文意“又以用车为主,仓猝不能够训练好”可知译为卒,通“猝”,仓猝。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中“卒”,根据前后文意“又以用车为主,仓猝不能够训练好”可知译为卒,通“猝”,仓猝。

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虚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C项“以”,“金公以御史为参军”应该译为副词“凭……的身份”,句意为“金公凭借御史参军的身份”;“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的
“以”译为“因为”,句意为我因为灾难祸患,很早遭遇不幸的事。

此外还需要注意是否合语境,感情色彩等。

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13.
试题分析:②④是说权贵人。

⑥是申甫死后。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技巧点拨】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

此题是人物是“于甫”,品质是“失败原因”,然后分析列出的各项②④是说权贵人。

⑥是申甫死后。

排除这三项,自然得到答案。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C项根据文本第三节内容“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

’”可知,应该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如本题C项根据文本第三节内容“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

’”可知,应该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皇帝立刻授
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

【参考译文】
申甫,云南人,以抑强扶弱为己任,能言善辩。

做童生的时候,曾经用绳子拴着一只老鼠在路上玩儿。

有一位道人经过这里,教申甫做游戏。

于是那位道人让他拾起路边的瓦片石块,在地上按照四个方向摆放完毕,然后将老鼠放入那里面,老鼠多次奔跑冲撞都不能逃出来。

不久那道人又引来一只狐狸,那只狐狸想要抓住那只老鼠,但是那只狐狸也终于不能进入阵中,狐狸和老鼠相互对抗了很久。

那道人就靠前附耳对申甫说:“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八阵图’,小子也想学吗?”申甫当时年龄还很小,不懂得他话中的意思,就回答说:“我不愿意学这个。

”那道人就离开了。

明代天启初年,申甫那时正做和尚研究佛学,往来于河南、山东之间,在佛学方面没有什么心得。

申甫进入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那道人临离开他的时候,给他留下了一卷书,就分别离开了,谁也不知道他到了哪里。

申甫打开看那卷书,发现都是古代的兵法,而且言及车战的部分特别详细。

申甫就留在了嵩山中,学习一年多,从此也不再钻研佛学了。

后来把那卷书埋藏在嵩山下,自己出山来到颍州,寄居在颍州人刘廷传老先生的家里。

刘老先生,是原先颍州有名的大侠,门下的食客有几百人,都喜欢谈论兵法,然而没有一个人赶得上申甫。

刘老先生出资让申甫到京城。

申甫多次凭他的法术拜谒诸位公卿大臣,常常不被信任接纳。

愍帝即位后,北兵从大安口入侵,迅速逼近京城,京城九门白天都紧闭不开。

在这种情况下,庶吉士刘之纶先生、金声先生知道形势紧急,就向朝廷推荐了申甫。

愍帝在便殿召见了申甫,用温和恳切的诏谕慰问他,申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在殿前的台阶下面叩头谢恩,喊道:“我不成器,没有特别的才能,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来报效皇恩。

”于是皇帝立刻任命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凭御史的身份做参军,而申甫做京营副总兵,然而实在没有兵士派给申甫,只能下命听任他
自己召募兵士。

过了三天,招募的士卒逐渐集合起来,都是市井中不懂得执持与使用兵器的贫穷人家的子弟,而申甫所传授的法术,又以用车为主,仓猝不能够训练好。

申甫正等着选定日期部署他的部属,还没来得及参战呢。

在这个时候,朝中权贵重臣都不习练兵法,与刘公和金公屡屡意见相左,又忌妒申甫凭一介布衣的身份被破格启用,就商议先让他们对敌,于是他们日夜下达调兵的凭证,催促申甫,让他出战,而这时候正好遇上经略满桂在安定门外兵败被杀。

满桂是原大同总兵官,是著名的老将,因为被调派赶来驰援护驾来到京城,愍帝正倚重他。

他打败以后,整个京城都非常震惊恐惧。

申甫不得已,为之痛哭,于是在夜里带领他的部属由城上顺着绳索而下出城,还未走到芦沟桥,他的部属已经差不多逃跑光了。

申甫亲自与敌兵肉搏,被数十支飞箭射中,于是被杀掉了。

在这种情况下朝中的权贵大臣争相指责申甫,并且讥讽刘公和金公不能知人善任。

等到北兵撤兵回师的时候,竟然没有理会申甫之死的人。

距离申甫死去几天以后,刘公又率领八路部队出战,赶往遵化,独自率领部下在娘娘山安营扎寨,结果遇到伏兵突然出现,刘公指挥将士殊死奋战,经过一昼夜多时间而使用不当。

的顽强抵抗,几路援兵都没有到来,最终也战死了。

第II卷(主观题共108分)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

乞其术,师事之。

(5分)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

常不见听信。

(4分)
【答案】
(1)申甫进入(隐居)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2)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