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

合集下载

第四章 教育方针及目的

第四章 教育方针及目的

2、教育目的是使人得到发展和完善。
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 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 教育活动。代表人物:涂尔干、孔德 1、个人的一切发展依赖于社会,离开了社会的
个人是不存在的。
2、个人没有价值,不能作为教育目的。 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1.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2.教育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3.教育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
(二)教育为人民服务
1.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 旨
2.教育事业必须“让人民满意”
(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
1、培养的人应具有社会主义觉悟与道德。 2、培养的人必须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
(二)教育方针、教育规律、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教育方针:时效性,阶级性,法令性
教育规律: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二、教育方针的意义
教育行政部门
各级各类学校
教育工作者
三、制定教育方针的依据
政治经济制度 生产力发展状况 人的发展理论
第二节 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一、我国教育方针的演变
(一)解放前的教育方针
清末,《奏定学堂章程》的 “中体西用” ,中学以忠孝为
本、以经史之学为基;西学以西方科学和艺能为主,以培养 所需实用人才。
1912年,教育部决定以“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
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为宗旨。 1915年,袁世凯时期的“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 治、戒贪争、戒躁进”。 1928年,“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 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民生为目的, 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四章——第五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四章——第五

3.南京鼓楼幼稚园
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的实验研究包括: (1)读法研究 (2)设备研究 (3)故事研究 (4)课程研究:经历散漫期、论理组织期、中心制
期 (5)习惯研究:包括卫生习惯、做人的习惯(个人
的)、做人的习惯(社会的) (6)技能研究:包括生活的技能、游戏运动的技能、
表达思想的技能、日用的常识 (7)幼稚生生活历的研究:包括一天的生活历、每
三、学前教育的实施情况
(一)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及其分会的成立
1938年3月 武汉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把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把儿童培养成追求真理、手脑并用、自觉工作、 反抗侵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抗战后方创办的幼稚园
四川省立成都实验幼稚园,建于1941年,陆 秀为园主任,实行六年制的学前教育,办园宗 旨为实验研究幼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思考题
⒈请简要回答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及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 学校的实验活动。
⒉请简要回答1932年中华民国时期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的内容和意义。
⒊请列举中华民国时期我国各类幼稚园的建立及其基本情 况。
⒋请简要回答燕子矶幼稚园的创办及实验的主要内容。 ⒌清末、民国时期我国都引进了哪些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学前教育方针
“重视保育事业,抚养革命后代” 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发了《陕
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规 定对儿童实行公育制度,并且明确了各 地保育工作的管理体制。 1945年边区政府提出了边区保育工作 的方针:“第一,建立公育制度;第二, 全面推进保育工作,使这个工作能普遍 深入到民间去,为全边区的儿童谋福
幼教育机构的名称,由“蒙养园”变更 为“幼稚园”,正式确立幼稚园制度。

2014年版学前教育史第四章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2014年版学前教育史第四章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四章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一节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引入、传播与学前教育思潮(一)福禄贝尔教育思想早在清末年间引入日本幼稚园时就知道了福禄贝尔1912年《教育杂志》刊登了谢天恩撰写的《美国幼稚园略述》文中介绍了其遵循自然的原则,其认为,教育儿童的方法应由内及外,这是一切生物进化所不能违背的原则。

教育儿童就要顺应儿童心理的自然发展,发挥儿童内在因素的作用。

1914年《教育杂志》发表无我的《德国柏林斐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馆》一文。

这是一篇参观报告,通过这个管,宣传了真正的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1919年4月《新教育》发表了《福禄贝尔传》对福禄贝尔的生平和教育实践作了详细的介绍。

同年,《新教育》刊登了《赫尔伯脱、福禄贝尔与朱子、王阳明教育学说之比较》,文中对幼稚园的恩物和作业作了解说。

指出福禄贝尔的作业,在于使儿童由恩物得来的观念应用于纸工、木工、沙工、泥工等活动中,经过这样的训练,儿童的目力、手力、想象力得到发展。

(二)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1913年开始传入中国。

1913之后在《教育杂志》上发表了《蒙台梭利女史之新教育法》,文章全面介绍了蒙台梭利于1907年创办的“儿童之家”,并分析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心理学根据。

同年,《教育杂志》发表悫生的文章《蒙台梭利新教育法之设施》,着重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色,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具以及应用新教育法取得的成效等。

1914年出版了但焘翻译日本今西嘉藏着的《蒙台梭利教育法》,较详细地论述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原理。

1914年到1915年间,顾树森,王维伊合着《蒙台梭利教育之儿童》,顾树森着《蒙台梭利女史新教育法》。

1914年,江苏省教育会设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会。

形成了介绍和传播蒙台梭利思想的热潮。

1923年,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蒙养园,招新生两班,实验蒙台梭利教育法。

(三)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民国初年蔡元培,陆费逵,黄炎培等都曾着文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并订入教育宗旨。

五四时期,实用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论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发展

论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发展

第一章绪论一、选题缘由及意义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实施,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至今,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诚如顾明远先生在一本书的序言中写的:“现代职业教育引入我国已经130多年了,其发端比普通教育还早。

但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

”目前,仍然有一些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作为职业教育核心的课程问题便是其一。

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教什么”的问题,可以说课程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课题。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主要通过课程来具体体现和实施,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都须通过课程这个中介来加以实现和落实,因而课程改革往往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

回顾我国这些年来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不难发现,从CBE、MES到“双元制”等等,国外先进的职教课程理论的引入与介绍占据主流。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这种挥之不去的“引进情结”和“移植偏好”,带来实践过程中的食洋不化、水土不服。

就像黄炎培先生在回顾中国教育界学习外国经验的一篇文章中所写道的:“蜂的眼前是花,采到了,酿出来,却不是花而是蜜;蚕的口中是桑,吞下去,不稳吐出来,却不是桑而是丝。

”(《笼统》,《中华教育界》第22卷,第9号)我国现代学校职业教育制度肇始于晚清时期,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不乏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尤其是我国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之路的探索时期——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在近四十年的艰难发展历程中,无论是积累的成功经验或诸多失败的教训,都是历史留与我们的宝贵财富。

反思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现状,我们需进一步放宽视野,开拓思路。

正如美国课程史吸家坦纳(D.Tanner & L. Tanner)所总结的:“现代许多新的课程理论与改革意见都有很深的历史根源。

”(P51-57 Tanner D. & Tanner, 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into practice(2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1980. Chap5)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处理继承与借鉴的关系,是关系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研究历史的意义在于继往开来。

晚清民国时期部门办学历程及对学校的影响

晚清民国时期部门办学历程及对学校的影响

《晚清民国时期部门办学历程及对学校的影响》2023-10-26•晚清民国时期部门办学历程•部门办学对学校的影响•部门办学的成就与问题目录•部门办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01晚清民国时期部门办学历程西方文化的传播晚清时期,西方文化开始在中国传播,一些传教士和外交官开始在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建立学校,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思想。

晚清政府办学兴起民族危机的加剧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与西方列强的差距越来越大,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救中国。

因此,晚清政府开始重视教育,并鼓励民间办学。

传统教育的弊端晚清时期,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已经存在很多弊端,如科举制度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和创新能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不满。

因此,晚清政府开始改革教育制度,鼓励新式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学校建设,特别是在乡村地区建立学校。

同时,一些部门也开始积极参与办学,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部门办学在民国时期具有一些特点。

例如,一些部门通过建立自己的学校来培养专门人才,如军事、医学、工程等领域。

此外,一些部门还通过支持公益事业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如捐资助学、建立奖学金等。

部门办学的特点民国时期部门办学的繁荣政治动荡晚清和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的时期。

政府更迭频繁,社会不稳定,这为部门办学提供了机会。

一些部门通过建立自己的学校来培养人才,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经济困难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经济状况并不稳定。

政府财政困难,无法满足教育经费的需求。

因此,一些部门开始通过自己的资源来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部门办学的历史背景与原因02部门办学对学校的影响部门办学对学校资金的影响资金来源多样化01部门办学通过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式,如捐款、赞助、学费收入等,为学校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

资金支持力度大02部门办学往往能够提供较为充裕的资金,支持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

《教育学》第四章《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学》第四章《我国的教育目的》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 展和独立个性对立起来,排斥受教育者独立个 性的培养,从而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例如,由于我们往往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统 一要求,排斥个性自由发展,把社会化看成驯 服工具化,不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爱 护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不尊重受教育者的个 人尊严与价值,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受 教育者不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1990年指出,国家“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方针,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把坚定正确 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育者和被教 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
1999年6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则指出“实施素质 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 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根本特点。 我国教育目的在方向的规定上非常明确,即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指明了我 国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既要懂政治,又要懂业务; 既要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伟大的共产主义 理想,也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些要求和素 质规定的方向性反映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 质和特色。
我国古代的这种内则“修身”,外则“治国”的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儒家经典《大学》中表 述得非常清楚。《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 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何 才能达到至善?《大学》接着指出:格物、致 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 ,经过这样的修炼,一个人才能养成儒家所期 望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一、胎教:是指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的胎教内容包括:1、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2、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3、注意环境的影响三、中国家庭学前教育的影响1、道德教育2、礼仪教育3、生活能力教育4、文化教育其中道德教育是最重要的部分四、蒙养园教育的材料“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一、颜之推他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影响十分广泛的家庭教育名著. 二、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

人伦是传统的儒家道德理论。

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思想一、1904年颁布实施《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的学制。

内涵《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二、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为了蒙养院。

官办的蒙养院以湖北的武昌蒙养院最为著名。

第四章: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一、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引入和传播:福禄贝尔(恩物、作业)、蒙台梭利(儿童之家)、杜威的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二、1922年“王戍学制”颁布,学制采用的是美国的“六三三”制。

三、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机构按办园模式分为:日本式幼稚园,宗教式幼儿园,普通式幼儿园. 四、民国时期幼稚师范教育的发展:1940年建立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幼稚师范学校。

五、南京鼓楼幼稚园1923年春,陈鹤琴在自己家客厅办的。

后成为东南大学教育科的幼儿教育实验基地。

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1927年张宗麟创办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

七、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颁布规定了幼稚园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学方法。

八、老解放区对保教人员的培训,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

第五章: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一、蔡元培无语并举的教育思想: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德育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

目标:培养幼儿完整的人格。

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

1958年的学制改革,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众办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但由于来自“左”的影响,也存在急躁冒进,以至于学校教育出 现了大起大落的象,教训也是深刻的。直到1961—1963年,中共中央颁发 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 例》(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 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才使教育工作有章可循,为按教育规律办 教育,提供了依据,克服了一度出现的社会活动过多,负担过重,随心所 欲办教育的现象。
(四)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决定》指出 了我国教育体制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教育结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上存在的弊端。提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 一,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二, 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第三,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 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第四,强调加强领导,调动各 方面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当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一)重视学前教育。 (二)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三)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日趋接近。 (五)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节前思考 1.旧中国学校教制度的历史演变是怎样的? 2.如何理解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沿革?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这个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制约着这 个社会的学制发展情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 ,自 然科学不发达 ,对劳动者的文化技术要求不高 ,就不可能出现现代的工 艺、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大工业机器生产的 发展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向劳动人民打开学校大门 ,随之出现了国民义务 教育制度,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修业年限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正如马克思 所说:“工艺学校和农业学校是这种变革过程在大工业基础上自然发展起 来的一个要素 ;职业学校是另一个要 素,在这种学校里 ,工人的子女受 到一些有关工艺和各种生产工具的实际操作的教育。”

晚晴与民国的公民教育

晚晴与民国的公民教育
转型: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学习的风向 从日本和欧洲转向美国。在1922年,民 国政府正式颁布壬戌学制,其学校课程设 置中的修身科开始向公民科转型。公民科 独立设科标志着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在学 校教育中建设起来。
Hale Waihona Puke 清末与民国的公民教育
演变: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 公民教育有所影响:党化教育开始侵 入学校。192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开 始颁布一系列条例,要求各级各类学 校开设党义必修课程,连大学也不例 外。这种情况,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 成立才结束。

公民

区分:公民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概念, 但它所赋予我们的是一种政治上的权 利。所以,我们公民要做的不是听任 政府指挥,而是要尽其政治权利,为 国家的决策提供方向。
公民教育


定义:广义与狭义 广义---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 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 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 手段的综合体。 狭义---是指在养成参与国家或社 会公共生活一分子必要知识的公 民学科。

清末与民国的公民教育

确立的目标:1927年,陈筑山概括了公 民教育的三个目的: 二、中国人讲私情、谋私利、逞私 见、好私斗,重私德,轻公德,“处今日 公共生活很发达很复杂的社会,表现这样 的社会性的弱点,非从根本上训练国民的 公共精神、团体道德不可。故第二目的, 实为对今日中国社会的病症而立。”
清末与民国的公民教育

发展历程:
萌芽: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党人将民主、 平等等西方先进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起步: 1912年民国初建,共和国家的权利 主体是公民,不再是臣民。民众需要经过 特殊训练,方能“堪任公民资格”。公民 教育遂成为民主宪政制度的基石。

中国教育史填空题

中国教育史填空题

填空题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5、氏族公社末期,孝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6、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和人类身心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序”,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诗》、《书》、《礼》、《乐》、《易》、《春秋》,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9、孔子认为,要复礼,关键是要克己,即要用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

10、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思孟学派和荀况学派。

11、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12、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仁。

13、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思路的教育家是孔子。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1、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思孟学派和荀况学派。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才聪学习网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内容简介本书是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巩固教材重难点。

本书根据该教材的重难点精选了部分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并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目录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2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3章战国时期的教育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4章秦汉时期的教育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5章魏晋商北朝时期的教育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8章明朝的教育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9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0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1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2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3章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4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5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复习笔记及详解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1 复习笔记一、中国教育的起源1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私塾对义务教育的作用分析_刘白杨

清末民国时期私塾对义务教育的作用分析_刘白杨

收稿日期:2008-04-28作者简介:刘白杨(1983-),女,江西永新人,江西公安专科学校马列部教师,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

清末民国时期私塾对义务教育的作用分析刘白杨(江西公安专科学校马列部,江西南昌 330012)摘要:1904年,/癸卯学制0的公布标志着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的发轫。

但义务教育体制未能在短期内造成,传统私塾教育形式也未即刻退出历史舞台,近代教育呈现新旧并存的二元格局。

私塾对义务教育产生了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辅助和补充作用。

在新式小学堂没有得到普及时,私塾继续扮演了它普及蒙学的重要角色;在新式小学堂无法满足基础教育需求时,经过改良的私塾对义务教育形成有益补充。

其二,阻碍作用。

私塾的大量存在,阻碍了义务教育在乡村的普及;私塾改良往往流于口号,无益于义务教育的全面落实。

私塾和学堂并存互动的历史,有助于反思和推进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

关键词:清末民国时期;私塾;义务教育中图分类号:G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08)05-0115-06On the Roles of the O ld -style Private School to the CompulsoryEduc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LI U Ba-i yang(Department of Marxist-Leninis t Theories Jiangxi People .s Police College,Nanchang,Ji angxi 330012,China)Abstract :In 1904,the announcement of /Guimao Syste m 0marked the C hina .s modern compulsory edu -cation.However,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 failed to establish in the short term,the traditional formof the private school education did not immediately withdra w from the sta ge of history,modern educationshows the dual structure.The private school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played a role in two aspects:first,supporting and complementary role.When the new-style primary school was not universal,the old-style private school continued to play the important role of making the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universal;when the ne w-style primary school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for basic education,the old-style privateschool made a supplement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second,the role of obstacles.There are a lot of theprivate schools,which hampered compulsory education universal in the rural areas;the improvement of theold-style private school tended to be in the form of slogans,which was not helpful for the realization ofthe compulsory education.Key word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old-style private schools;compulsory education近代私塾和义务教育史是近年来学术界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

第4章 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

第4章 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的清代教育(1840-1911年)
第二节
辛亥革命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教育
一、中国教育变革的萌动
(一)晚清教育的空疏腐朽
中国封建教育绵延两千多年,其间虽有发展和改良,但总体宗旨 和模式没有本质的变化,即一直隶属于封建政治,以儒家经典(《五 经》和后来的《四书》)为主体教学内容,培养恪守封建伦理纲常和 通晓儒家经学的士大夫阶层,作为统治阶级的后备力量,并通过选士 制度(隋唐以后为科举制度)从中选拔充任政府官员。明清时科举已 与学校教育紧密衔接,只有府、州、县学的生员(俗称“秀才”)才 有获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而通过科举作官又是士人唯一的前途和 学习目的,于是学校完全成为科举的附庸和预备场所,除少数坚持钻 研学问的私学和书院外,整个教育界完全为应试教育所支配。
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是内忧外患交迫形势下清 王朝采取的自救措施。洋务派代表人物,如李鸿章、左宗棠等 人,都有镇压农民起义或与外国侵略者打交道的直接经历,他 们深感如果还完全按传统的老一套行事,只能是自取灭亡,至 少在军事力量上必须承认不如洋人。要镇压造反和抵御外侮, 非靠洋枪洋炮不可,因此必须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与之配套的 普通工业。而要创办新式工业,工人和技术人员是不可缺少的 ,于是培养这类人才的学校也是不可缺少的。而与洋人打交道 的基本前提是掌握外语,这样就迫切需要大批外事翻译人才。 洋务派办的新教育,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始的。
(三)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 人。年轻时好学,曾与龚自珍一起拜《公羊春秋 》学者刘逢禄为师,但举业也不顺利。在内阁中 书捐了一个舍人的职务,有机会阅读了大量文献 资料。鸦片战争时,他在两江总督幕府任职,经 历了抗英斗争。52岁才考中进士,任过知县、知 州。著作有《圣武记》、《海国图志》,还有一 些经史研究。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教育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教育

.
15
二、维新变法与普及教育的提出
改良主义思潮
维新变法运动
.
16
(一)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改良派:19世纪60-70年代形成的思想群体, 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先导。
基本主张——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 政治:建立议会政治 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 教育: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
.
17
思想基点——教育救国
.
5年 3 - 4年
3年 5年 4年 5年 4年
34
癸卯学制的影响
是我国现代学制初步建立的标志,促进了我国教 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将大量近代西学列为教学科目,极大地突破了传 统课程体系,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制定,是传统性与现代性 的综合产物。
.
35
清末学校教育的发展
递减中额 1903年,每科递减中额1/3,减尽后即停
停止科举 1905年,大势所迫,“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
37
(三)建立近代教育行政机构
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学部,下设五司三局
省级教育行政机关——提学使司,下设学务公 所,内分六课。
省以下各地教育行政机关——劝学所,下设若 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
局限性:效仿日本和德国,脱离中国实际; 年限仍偏长。
.
43
壬戌学制
1922年颁布,又称“六三三制”
进步性:小学年限缩短,便于普及; 中学三三分段,灵活性增强; 废除男女分校。
局限性:移植美国学制
.
44
教育行政制度的变化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设教育部取代学部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大学院制取代教育部制。 1928年,废止大学院制,恢复教育部制。

清末民国时期历史课程标准的教育学审视

清末民国时期历史课程标准的教育学审视
摘要
课程标准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载体,似乎是一个新事物,但 实际上课程标准在我国曾沿用了40余年。也就是说,中国近代意义 上的课程标准在清末新政时已经出现,到民国时期逐步发展和完善。 这个时期的课程标准文件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理论逐步从近代化迈向 现代化的真实记载,对这个时期课程标准文本本身的研究,目前国内 还不多见。本文试图从清末民国时期我国历史课程标准最初发展的那
段历史(1902——1949年)出发,从教育学的角度探讨其发展的轨
迹和规律,希望引起学人对清末民国时期课程标准的关注和进一步探 。。从课.主标准的源头去寻找可以新生的力量,也许这个源头确实有 我们今天进行课程改革制定课程标准需要的蕴藏其中的财富。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介绍研究本文问题的提出,及目前课程标 准研究和清末民国时期历史课程标准研究的状况,说明本文研究的意
及课程标准在实施中的变异也是重要的原因。 第五部分是“清末民国时期历史课程标准的启示”。课程标准的
编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它往往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对这个 时期的历史课程标准的考察中感到有许多不足,同时也有许多宝贵的 经验和教训。提出一些启示,以为今天的历史课程标准的编制提出一
些建议和借鉴。 关键词:清末民国时期;历史课程标准;教育学;启示
The fourth part was”the end of the
Qing
and Republic of China time
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 implementation”.The curriculum standard
on
finally is must depend the end of the
Qing and Republic of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4章_中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演进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4章_中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演进
19
蒙养园制度的实施
2.蒙养园和幼稚师范的建立 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后,全国各
地陆续出现了一些蒙养园和保姆 讲习所。 1916 年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设 保姆讲习科,招收学员 36 人, 二年制。1922 年后,改称幼稚 师范科(院、校)。
19
蒙养园制度的评价及意义
1.蒙养园制度承袭了蒙养院制度的保教内容,仍然以 日本的幼椎园教育为参考。
2.蒙养园不再附设于育婴院和敬节堂,附设于其他教 育机构纳入整个学制体系,彰显了学前教育的地位。
3.蒙养园的保姆须具有国民学校正教员或助教员之资 格,提高了蒙养园的地位。
4.女子师范的培养目标把小学教员和蒙养园的保姆并 列,保姆的俸禄也有具体说明,确立了保姆在师范教 育中的地位。 19
幼稚园制度的确定
19
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
四、制定学制系统——壬子癸丑学制
学制规定儿童从 6岁入学到23、24岁大学毕业,整个学程为17 年或18年,分三段四级。 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分两级:初等小学 4年,为义务教育,毕业
后可入高等小学校或乙种实业学校;高等小学3年,毕业后可入中 学校或师范学校、甲种实业学校。 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校,学习年限4年,毕业后可入大学、 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 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大学本科3年或4年,预科3年;专门学 校本科3年毕业(医科4年),预科1年。 此外,下设蒙养院,上有大学院,不计年限。
一、建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
教育部
专门司
普通司
社会司
总务厅
大学科
师范科 图书博物科 统计科
专门科
中学科
通பைடு நூலகம்科
会计科

留学科
小学科
文书科
视野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是内忧外患交迫形势下清 王朝采取的自救措施。洋务派代表人物,如李鸿章、左宗棠等 人,都有镇压农民起义或与外国侵略者打交道的直接经历,他 们深感如果还完全按传统的老一套行事,只能是自取灭亡,至 少在军事力量上必须承认不如洋人。要镇压造反和抵御外侮, 非靠洋枪洋炮不可,因此必须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与之配套的 普通工业。而要创办新式工业,工人和技术人员是不可缺少的 ,于是培养这类人才的学校也是不可缺少的。而与洋人打交道 的基本前提是掌握外语,这样就迫切需要大批外事翻译人才。 洋务派办的新教育,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始的。
定都天京后,出于策略的考虑,太帄天国不再一概反 对孔孟之道。《士阶条例》指出:“孔孟之书不必废,其 中有合于天情道理亦多。”于是采取改定《四书》《五经 》的作法,将其中不适应太帄天国利益及教义的内容删除 后,允许作为学校和科举的用书,但只是用来吸引旧士人 而已。却时,太帄天国编写了一些新教材,如宣传拜上帝 教义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决世训 》及《天条书》。还有作为蒙养教材的《帅学诗》、《三 字经》、《御制千字诏》等,利用传统的《三字经》、《 千字文》的形式,而改换成新的内容,对儿童进行太帄天 国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识字教育和生活知识方面的教育。
龚自珍已看到外国侵略的威胁,他认为眼光只盯着英 吉利如何如何是不行的,解决外衅应先着眼于改良内政, 因此不能再因循守旧,要下决心“更法”才行。他指出: “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蘼。与其赠来者以劲改 革,孰若自改革?”希望统治者能自行改革,以争取主动 ,不要等到迫不得已时再行动。他在鸦片战争尚未爆发前 就强调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是相当有眼光的。的确打破了 “万马齐喑”的思想格局,开一代之新风。
(五)洪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习西方的教育主张
洪仁玕(1832-1864年),广东花县人。他是洪秀全的族 弟,也是拜上帝会的早期信徒。金田起义时他在广东,为躲避 官方追捕到香港,居港数年间,他对西方政治、文化和宗教有 了较多的认识和研究。1859年到太帄天国首都天京,被洪秀全 封为干王,让他总理朝政,于是他撰写了自己的施政纲领── 《资政新编》。他十分注重学习外国的经验,书中提出了许多 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主张,包括兴办交通、银行、采 矿、邮政、新闻、医院、学馆和各类慈善事业以及开辟新的专 利、保险、财税等等,这些主张在当时固然缺乏实施条件,但 它的提出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的清代教育(1840-1911年)
第二节
辛亥革命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教育
一、中国教育变革的萌动
(一)晚清教育的空疏腐朽
中国封建教育绵延两千多年,其间虽有发展和改良,但总体宗旨 和模式没有本质的变化,即一直隶属于封建政治,以儒家经典(《五 经》和后来的《四书》)为主体教学内容,培养恪守封建伦理纲常和 通晓儒家经学的士大夫阶层,作为统治阶级的后备力量,并通过选士 制度(隋唐以后为科举制度)从中选拔充任政府官员。明清时科举已 与学校教育紧密衔接,只有府、州、县学的生员(俗称“秀才”)才 有获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而通过科举作官又是士人唯一的前途和 学习目的,于是学校完全成为科举的附庸和预备场所,除少数坚持钻 研学问的私学和书院外,整个教育界完全为应试教育所支配。
他认为:“火船、火车、钟表、电火表、寒暑表、风雨表 、日晷表、千里镜、量天尺、连环枪、天球、地球等物,皆有 夺造化之巧,足以广闻见之精”,这些被守旧派所贬斥的“奇技 淫巧”,都是“正正堂堂之技”,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东西 。他主张让外国人来中国传授这些新科技、新知识,在国内要 鼓励人们力学求新。洪仁玕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提出 学习西方教育体制的人,只是因他的“叛逆”者身分,而长期 未受到世人重视。
(四)太平天国对旧教育的冲击
太帄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而且 它有一套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理论,即由基督教改造而来的“ 拜上帝教”的教义。正是因为有这种宗教信仰的指导,太帄 天国革命一开始就表现出极其鲜明的反封建传统思想的倾向 。太帄天国把矛头指向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孔子和儒家。 洪秀全早在起义之前教书时,就毁掉了学塾中的孔子牌位, 以示与封建文教决裂。起义后,宣布孔子为邪神,儒经为妖 书,禁止尊孔读经。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惊呼:“举中 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我大清 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可见太帄天国对旧教育打 击之沉重。
龚自珍把吏治腐败的原因归结于教育不良,其弊端主要表现在 三个方面:一是内容陈旧、空疏。他逐一批判了传统的性理之学、 考据之学和科举之业,总之在修身和治国上都毫无用处,所以大多 数看来是受过高深教育的官员,实际上可谓不学无术。二是学非所 用,用非所学。学的是经史之学,作官后面对的却是兵、刑、钱、 谷之类的实际事务,二者对不上口,学问也用不上。三是培养出来 的人胸无大志。由于多数人求学就是为了谋取功名利禄,在经历艰 苦的科场拼搏后,等作了官已经是年过韶华,精力衰退,加上官场 升迁又多是论资排辈,于是官员往往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只是求 循资序而已。旧教育体制培养不出优良上进的人才,吏治当然不可 能搞好。他作《己亥杂诗》大声疾呼: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龚自珍的反思和变革主张
龚自珍(1792-1841年),号定庵,浙江仁和(今属杭 州)人,著名学者段玉裁的外孙。他学术功底深厚,文思 敏捷,但因好发独到之见,难为世间俗见所容,应科举屡 遭挫折,直到38岁才勉强考中进士,仅在内阁中书任职, 最终还是被排挤辞官回家,晚年曾执教丹阳书院和杭州紫 阳书院。魏源说他晚年尤好西方之书,自谓造诣深微。著 作有自刻本《定庵文集》,此外散佚之作甚多。梁启超在 《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 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 一时期。”所以学术界将他作为近代学术思想的开启者。
二、近代教育的创办和“中体西用”的教育方针
(一)近代新式学校的创办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加深,清政 府束手无策,痛感到对西方太缺乏了解,乃至被动吃亏。 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精锐的“八旗劲旅”惨败于 拥有先进武器的英法联军,皇帝出逃,园明园被毁,痛定 思痛,不变不行了。此时中国又处于农民起义的高潮之中 ,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不得不借助外国侵略者的“洋 枪队”来镇压起义,从中更加感受到西方军事技术的力量 。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人自办的新式教育出现 了。最早创办新教育的是清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虽然要求向西方学习的只 是某些“长技”,其目的也只是为了“制夷”而已,限定性很 强,并不涉及中国自身的变革,但“师夷”的观点恰恰与传统 儒家规定只能“以夏变夷”、而不能“变于夷”的观点相对立 ,在思想史上的意义可以说是划时代的。魏源是中国最早提出 要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思想家,在教育方面也开辟了一个全 新的领域,成为近代教育改革在观念上的先导。
传统教育的空疏腐朽早已有之,教育界人士对它的批判 也是不绝于耳,只是由于它适应封建专制制度的需要,中国 社会又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所以能一直延续下来。到19世纪 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危机。尤其展示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军事优势,而这种军 事优势又是建立在先进的科技和工业生产基础上的。在挨打 认输后,痛定思痛,必然要反思自己的落后之处,可以说鸦 片战争是我们民族反思的一个起点。最初是在军事技术上, 进而就会联系到生产、技术、政治、文化等方面,而这诸多 方面归根到底都是要由人来运作的,又必然将落后的原因归 结到人的素质上。于是在痛感旧教育空疏无用的同时,还意 识到自己闭塞狭隘。近代教育改革的思想就是在这种环境下 萌发起来的。
在教育制度上,太帄天国强调普遍的帄等教育。《天朝 田亩制度》规定,每25家设礼拜堂,由两司马负责进行宗教 和一般教育活动,成人每礼拜日到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 ,听讲道理”。儿童则每日到礼拜堂学习。太帄天国还设有 育才馆,收容干部子弟及战争中受害儿童,给予衣食和教育 。群众教育,特别是妇女教育和儿童教育的广泛开展,是太 帄天国教育的特色所在,它冲破了封建教育只是“精英”式 男子教育的旧框框,使教育真正成为全体民众的权利和义务 ,有效地起到动员群众参加革命和提高他们觉悟水帄的作用 。
龚自珍察觉到当时的清王朝危机四伏,正处于“日 之将夕,悲风骤至”的“昏时”,将其形容为“痹劳之 症”、“将萎之华”。他认为衰落的根源在吏治腐败, 即使是负有发展学术、纠正世风之责的所谓“清暇之官 ”,亦不过移情于书法诗赋之中而已。至于执掌实务的 “政要之官”,则只重名分、讲排场、捞私利,一味迎 合君主和上司的喜怒,这样的官僚队伍是不可能有振作 表现的。
(三)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 人。年轻时好学,曾与龚自珍一起拜《公羊春秋 》学者刘逢禄为师,但举业也不顺利。在内阁中 书捐了一个舍人的职务,有机会阅读了大量文献 资料。鸦片战争时,他在两江总督幕府任职,经 历了抗英斗争。52岁才考中进士,任过知县、知 州。著作有《圣武记》、《海国图志》,还有一 些经史研究。
魏源清楚地意识到,西方在工艺技术方面确实有许多先进 于中国之处,正是靠这些先进技术武装,他们才能入侵中国。 因此,我们不能再“徒知侈张中华,未睹寰瀛之大”,要承认 自己有落后之处,勇于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他告诫说:“善师 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在《海国图 志》序言中明确指出作此书的目的就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他认为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只有把外国之长技转为中国之长技,才能富国强兵,抵御侵略 。
魏源一生多数时间是在地方官府做事,对社会弊端更有 切身体会,并目睹清政府屈服于西方的坚船利炮下,因此他 的变革精神比龚自珍更强烈。像龚自珍一样,魏源也将朝政 衰败的原因归咎于即治腐败,而即治腐败又起源于教育不良 。他抨击当时的学者虽然“毕生治经”,却“无一言益己, 无一事可验诸治者”。既然“不识兵、农、礼、乐、工、虞 、士、师为何事”,又让他们充任各级官职,国家怎能治理 得好?他强调教育必须注重实用,做到“综核名实”。这就 要认真研究治国方略实务,并努力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 才,才能有效地抵御外敌,使国家富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