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4)2SO4-NH4Cl混合液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H4)2SO4-NH4Cl混合液中,各组分浓度的测定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1,分别测定NH4Cl和(NH4)2SO4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
2,练习使用甲醛法测定含氮量,银量法测定氯的浓度,重量法测定硫酸根的浓度。
实验内容
一,NH4+的测定(甲醛法)
实验原理:
由于铵盐中NH4+的酸性太弱,Ka=5.6×10-7(pH=6.3)。
故无法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因此,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甲醛法测定铵盐中的含氮量。
将铵盐与甲醛作用,定量生成六亚甲基四铵盐和H+,其具体反应如下所示:
4 NH4+ + 6HCHO = (CH2)6N4H+ + 3H+ + 6H2O
生成的H+和(CH2)6NH4+:Ka 7.1×10-6 (pH=5.6),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
(CH2)6NH4+ + OH- =(CH2)6N4++H2O
计量点时产物为六亚甲基四胺(CH2)6N4+,其水溶液显微碱性。
因此,在滴定终点时可采用酚酞作为指示剂,达到终点时试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
二,Cl-的测定
1,银量法
实验原理:
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在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
Ag++Cl-—→AgCl↓
2Ag++CrO42-→Ag2CrO4↓(砖红色)
该方法适用的氯离子浓度范围为10—500mg/L的氯化物,当氯离子含量过高时,可适当加水稀释。
2,铁铵钒法
实验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pH≤1)加入过量的硝酸银(AgNO3)标准溶液,而Cl-仍能与Ag+生成沉淀的原理。
设计用铁铵矾[NH4Fe(SO4)2]作指示剂的测定方法,过量的Ag+用硫氰化铵
(NH 4SCN )标准溶液返滴定,当达到终点时,SCN -
与Fe 3+
生成红色络合物,使溶液变色,即为滴定终点。
Cl - + Ag + → AgCl ↓(白色) SCN - + Ag +
→ AgSCN ↓(白色) SCN - + Fe 3+ → FeSCN 2+(红色络合物)
水样中氯化物(Cl -)含量将按照下式计算:
1000)2(⨯⨯--=
-
S
Ag Cl
V T
b a V C (mg/L)
式中:V Ag — 硝酸银标准溶液加入的体积;a — 滴定水样时消耗硫氰酸铵标准溶液体积; b — 空白试验时消耗硫氰酸铵标准溶液体积;T — 硫氰酸铵标准溶液的滴定度;
V S — 水样的体积,mL 。
三,SO 42-含量的测定
1,重量法
实验原理:
将样品溶解于水后,用稀盐酸酸化后加热至沸,在不断搅拌下慢慢的加入氯化钡溶液,所得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烘干、灼烧后,以硫酸钡形式称量,即可求得样品中硫酸根的含量。
Ba 2+ + SO42- BaSO 4 (白色)
2,EDTA 络合滴定
实验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先用过量的氯化钡将溶液中SO 42-的完全沉淀,溶液经过滤,沉淀硫酸钡经洗涤后,将其溶解于加入定量氨水的 EDTA 溶液中,过量的 EDTA 以锌标准溶液回滴,以铬黑 T 为指示剂,可测定溶液中硫酸盐的浓度。
硫酸盐质量浓度( mg/L ) =(V 0 - V 1)×C ×96.06 ×1000/ V 式中:
V ———水样的体积,mL ; V0 ———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锌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V1 ———滴定样品所消耗锌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 ———锌标准溶液的浓度,mol/ L
(NH4)2SO4-NH4Cl混合液中,各组分浓度的测定
摘要:本实验主要针对氯化铵和硫酸铵混合试样的组成成分,应用所学的化学方法对组分离子进行分别测定,归纳总结出待测离子的最佳方案,如氯离子采用银量法,硫酸根采用重量法,铵根离子采用甲醛法。
关键词:混合试样,NH4Cl,(NH4)2SO4,测定。
本实验需要测定两种试样的含量,由于它们相互之间没有干扰,故我们采取各自的最佳方法分别测定各离子的含量。
因为NH4+不稳定,故在配置好样品后,最先做NH4+离子含量的测定。
1,NH4+离子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1.1 实验原理
由于铵盐中NH4+的酸性太弱,Ka=5.6×10-7(pH=6.3)。
故无法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因此,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甲醛法测定铵盐中的含氮量。
将铵盐与甲醛作用,定量生成六亚甲基四铵盐和H+,其具体反应如下所示:
4 NH4+ + 6HCHO = (CH2)6N4H+ + 3H+ + 6H2O
生成的H+和(CH2)6NH4+:Ka 7.1×10-6 (pH=5.6),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
(CH2)6NH4+ + OH- =(CH2)6N4++H2O
计量点时产物为六亚甲基四胺(CH2)6N4+,其水溶液显微碱性。
因此,在滴定终点时可采用酚酞作为指示剂,达到终点时试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
1.2 仪器和试剂
(1)仪器
25mL碱式滴定管;250mL容量瓶;25mL移液管;1000mL试剂瓶;250mL锥性瓶、烧杯;10、100mL量筒;洗瓶;玻璃棒;滴管;表面皿;吸耳球;托盘天平;电子分析天平。
(2)试剂
氢氧化钠(AR);邻苯二甲酸氢钾;0.2%乙醇酚酞溶液;40%甲醛;硫酸铵、氯化铵试样,酚酞指示剂。
(3)试剂的配制
酚酞指示剂:称取0.58酚酞溶于50mL95%乙醇和50 mL的水溶液中。
0.1 mol/L NaOH溶液:在台称上取NaOH固体2 g于小烧杯中,加入50 mL蒸馏水使其
溶解,稍冷后转入500 mL试剂瓶中,加水450 mL,用橡皮塞塞好瓶口,摇匀。
NaOH溶液的标定:准确称取0.4~0.5 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析天平;差量法;有效数字,小数点后四位),分别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水40~50 mL溶解后,滴加酚酞指示剂1~2d,用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30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份。
NH4Cl 和(NH4)2SO4混合试样:用电子天平准确地称量0.15-0.20g NH4Cl和0.85-0.90g (NH4)2SO4固体于小烧杯中。
用大约30ml蒸馏水将固体溶解定容于250.00ml容量瓶中。
1.3实验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25.00mL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中性甲醛溶液,1~2滴酚酞,摇匀,静置1min后,用0.1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份,计算试样中的含氮量及相对平均偏差。
1.4 数据处理
(2)NH+离子含量的测定
1.5 问题和讨论
(1).铵盐中氮的测定为何不采用NaOH直接滴定法?
答:因NH4+的Ka=5.6×10-10,其Cka<10-8,酸性太弱,所以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
(2). 为什么中和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作指示剂;而中和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则以甲基红作指示剂?
答: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可完全将甲酸中和,若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指示剂变为红色时,溶液的pH值为4.4,而甲酸不能完全中和。
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时,铵盐就有少部分被滴定,使测定结果偏高。
(3).NH4HCO3中含氮量的测定,能否用甲醛法?
答:NH4HCO3中含氮量的测定不能用甲醛法,因用NaOH溶液滴定时,HCO3-中的H+同时被滴定,所以不能用甲醛法测定。
1.6 注意事项
(1)定容时注意不要过量;
(2)洗涤时试液不能过量;
(3)反应应充分;
(4)甲醛应一份一份地加以免污染空气;
(5)滴定时不要过量。
(6)甲醛溶液对眼睛有很大的刺激,实验中要注意通风。
2.Cl-离子含量的测定(摩尔法)
2.1 实验原理
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在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
Ag++Cl-—→AgCl↓
2Ag++CrO42-→Ag2CrO4↓(砖红色)
该方法适用的氯离子浓度范围为10—500mg/L的氯化物,当氯离子含量过高时,可适当加水稀释。
2.2仪器和试剂
(1)仪器
250ml锥形瓶,25ml滴定管,吸管。
(2)试剂
高锰酸钾(0.05mol/L),30%乙醇,95%硫酸溶液(0.10mol/L),氢氧化钠溶液
(0.05mol/L),硝酸银,铬酸钾,酌酞指示剂。
(3)试剂的配制
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0.0141mol/L:称取2.3950g硝酸银(AgNO3),溶于蒸
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
铬酸钾溶液50g/L:称取58铬酸钾(K2CrO4)溶于少量蒸馏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至有红色沉淀生成。
摇匀,静置,然后过滤并用蒸馏水将滤液稀释至100mL。
酌酞指示剂溶液:称取0.58酚酞溶于50mL95%乙醇中。
2.3 实验步骤
(1)用吸管吸取25mL试样(若氯化物含量高,可取适量水样用蒸馏水稀释至50mL),置于锥形瓶中。
另取一锥形瓶加入25mL蒸馏水作空白试验。
(2)如水样pH值在6.5~10.5范围时,可直接滴定,超出此范围的水样应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溶液调节至红色刚刚退去。
(3)加入1mL铬酸钾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即为滴定终点。
同法作空白滴定。
2.4 数据处理
-
(1)配制好的AgNO3溶液要贮于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为什么?
答:AgNO3见光分解,故配制好的AgNO3溶液要保存于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
(2)做空白测定有何意义?K2Cr2O7溶液的浓度大小或用量多少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答:做空白测定主要是扣除蒸馏水中的Cl-所消耗AgNO3标准溶液的体积。
使测定结果更准确.K2Cr2O7的浓度必须合适,若太大将会引起终点提前,且溶液本身的黄色会影响终点的观察;若太小又会使终点滞后,都会影响滴定的准确度。
根据计算,终点时的浓度约为5×
10-3 mol/L为宜。
(3)能否用莫尔法以Na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Ag+?为什么?
答:莫尔法不适用于以Na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Ag+。
因为在Ag+试液中加入指示剂KCrO4后,就会立即析出Ag2CrO4沉淀。
用NaCl标准溶液滴定时,Ag2CrO4再转化成的AgCl的速度极慢,使终点推迟。
2.6 注意事项
(1)最适宜的pH范围为6.5~10.5;若有铵盐存在,为了避免Ag(NH3)2+生成,溶液pH范围应控制在6.5~7.2为宜。
(2)AgNO3见光析出金属银2AgNO3光2Ag+NO2+O2,故需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若与有机物接触,则起还原作用,加热颜色变黑,故勿使AgNO3与皮肤接触。
(3)实验结束后,盛装AgNO3溶液的滴定管应先用蒸馏水冲洗2~3次,再用自来水冲洗,以免产生AgNO3沉淀,难以洗净。
含银废液应予以回收,切不能随意倒入水槽。
2.7 其他方法测定Cl-离子含量(铁铵钒法)
在酸性条件下(pH≤1)加入过量的硝酸银(AgNO3)标准溶液,溶液中CO32-、SO32-、PO43-、聚羧酸盐和有机膦等干扰离子不能与Ag+生成沉淀,而Cl-仍能与Ag+生成沉淀的原理。
设计用铁铵矾[NH4Fe(SO4)2]作指示剂的测定方法,过量的Ag+用硫氰化铵(NH4SCN)标准溶液返滴定,当达到终点时,SCN-与Fe3+生成红色络合物,使溶液变色,即为滴定终点。
Cl- + Ag+→AgCl↓(白色)
SCN- + Ag+→AgSCN↓(白色)
SCN- + Fe3+ →FeSCN2+(红色络合物)
用此法测定时,由于AgCl的溶解度比AgSCN大,当剩余的Ag+被滴定完毕后,过量的SCN-将与AgCl发生沉淀转化,使的FeSCN2+红色不能及时出现,或已经出现的红色随摇动而又消失。
因此必须继续滴加SCN —,但此时的终点与计量点会相差甚远,故要AgCl沉淀完毕再滤去。
这样手续繁杂,且操作不当将造成较大误差。
3,SO42-离子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3.1实验原理
将样品溶解于水后,用稀盐酸酸化后加热至沸,在不断搅拌下慢慢的加入氯化钡溶液,所得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烘干、灼烧后,以硫酸钡形式称量,即可求得样品中硫酸根的含量。
3.2仪器和试剂
(1)仪器
电子天平、烧杯、吸量管、表面皿、玻璃棒、胶头滴管、中(慢)速定量滤纸、玻
璃漏斗、瓷坩锅、干燥器、试管。
(2)试剂
2mol/LHCl 溶液、BaCl2•H2O122g/L、0.1mol/L硝酸银、0.025mol/LEDTA、甲基红
指示剂(2g/L),乙醇。
(3)试剂的配制
硝酸银溶液C(AgNO3)=0.1mol/L:称取1.7160g硝酸银,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
瓶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
甲基红指示剂(2g/L):0.2g指示剂溶于100ml60%乙醇中。
0.025mol/LEDTA:称取4.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于500ml烧杯中,加200ml水,温
热使其溶解完全,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
3.3 实验步骤
(1)空瓷坩锅的恒重:洗净两个瓷坩锅,晾干,编号,然后在800 ~850℃马沸炉中灼烧。
第一次灼烧时间30 ~45min,取出放冷后,转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放入同样温度的马沸炉中,进行第二次灼烧时间15 ~20min,取出放冷后,转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再称重。
如此操作直到相邻两次称量结果相差不超过0.3mg,即为恒重。
(2)沉淀的制备:称取50g氯化钡样品,精确0.1g,置于400ml烧杯中,加200ml水溶解,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盐酸溶液至刚变红,再过量2ml,在石棉网上加热近沸,勿使溶液沸腾,以防溅失,冷却,用中速滤纸过滤,用水洗涤5次,每次约10ml,将滤液和洗液收集到500ml烧杯中,加热至近沸,在不断搅拌下,先加入6mlEDTA溶液,再慢慢加入25ml 试样,继续沸腾15min,冷却,盖上表面皿,将玻璃棒靠在烧杯嘴边,沸水浴上保温2h(要经常不断搅拌)。
(3)溶液自然冷却后,室温下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先将上层清液倾注在滤纸上,再用温水洗涤3~4 次,每次用水约5~10ml,洗涤时均用倾泻法过滤。
然后将沉淀小心转移至滤纸上,并用一小片滤纸擦净烧杯壁(该滤纸是折叠滤纸时撕下的小片)。
将此滤纸片放入漏斗内的沉淀上,再用水洗涤沉淀至无氯离子为止(检查方法:用小试管收集2ml滤液,加入2滴硝酸银,若无白色沉淀产生,表示氯离子以洗净)。
(4)利用玻璃棒把滤纸和沉淀从漏斗中取出,折卷成小包,把沉淀包在里面,特别注意,勿使沉淀有任何损失。
将滤纸包装进已质量恒重的坩埚中。
使滤纸层较多一边向上。
在电炉上干燥、炭化,在800~850℃马沸炉中灼烧至恒重(方法同空坩埚的恒重)。
3.4 数据处理
2-离子含量的测定
(1)沉淀BaSO4时为什么要在稀溶液中进行?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答:沉淀BaSO4时要在稀溶液中进行,溶液的相对饱和度不至太大,产生的晶核也不至太多,这样有利于生成粗大的结晶颗粒。
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降低过饱和度,避免局部浓度过高的现象,同时也减少杂质的吸附现象。
(2)为什么沉淀BaSO4时要在热溶液中进行,而在自然冷却后进行过滤?趁热过滤或强制冷却好不好?
答:沉淀要在热溶液中进行,使沉淀的溶解度略有增加,这样可以降低溶液的过饱和度,以利于生成粗大的结晶颗粒,同时可以减少沉淀对杂质的吸附。
为了防止沉淀在热溶液中的损失,应当在沉淀作用完毕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再进行过滤。
(3)洗涤沉淀时,为什么用洗涤液要少量、多次?为保证BaSO4沉淀的溶解损失不超过0.1%,洗涤沉淀用水量最多不超过多少毫升?
答:为了洗去沉淀表面所吸附的杂质和残留的母液,获得纯净的沉淀,但洗涤有不可避免的要造成部分沉淀的溶解。
因此,洗涤沉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以提高洗涤效率,尽可能地减少沉淀地溶解损失。
所以同体积的洗涤液应分多次洗涤,每次用15-20mL洗涤液。
(4)本实验中为什么称取0.4-0.5g BaCl2·2H2O试样?称样过多或过少有什么影响?
答:如果称取试样过多,沉淀量就大,杂质和残留母液难洗涤;称取试样过少,沉淀量就少,
洗涤造成的损失就大。
3.6 注意事项
(1)恒重过程中,要保持各种条件的一致性,如干燥器放置的位置,时间等。
(2)灼烧温度不能太高,若超过950℃,可能有部分硫酸钡分解。
3.7 其他方法测定SO42-离子含量(EDTA法)
在酸性条件下,先用过量的氯化钡将溶液中SO42-的完全沉淀,溶液经过滤,沉淀硫酸钡经洗涤后,将其溶解于加入定量氨水的EDTA溶液中,过量的EDTA以锌标准溶液回滴,以铬黑T 为指示剂,可测定溶液中硫酸盐的浓度。
硫酸盐质量浓度( mg/L ) =(V0 - V1)×C ×96.06 ×1000/ V
式中:V—水样的体积,mL;V0—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锌标准溶液的体积,mL;V1—滴定样品所消耗锌标准溶液的体积mL;C—锌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由于该方法在硫酸根浓度较高时形成的硫酸钡沉淀很容易在氨性EDTA溶液中溶解不完全,致使硫酸根测定结果偏低。
另外在以铬黑T作指示剂以一定量浓度的锌标准溶液滴定终点不易判断,易引起滴定过量。
参考文献
[1] 罗勇.几种含氯度测定方法在咸潮测量中的应用及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2006.05(112):54~56。
[2] 关瑞,李昌,宋维.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氯离子的研究与应用[J].化工标准化与质量监督,2000.3():7~9。
[3] 邵霞甲醛法测定磷酸—铵中氮含量[J].化肥工业,2005.6(32):55~57。
[4] 刘波硫酸盐的检测方法[J].职业与健康.2007.19(23):1745~1746。
[5] 杨丽春氯化钙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J].湖南农机.2007,09():157~159。
[6] 刘宏之,翟璨络合滴定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硫酸根离子[J] 化工环保.2003.1(23):42~44。
[7] 周何华,邱燕飞,杜玉辉等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氯化物[J].工业水处理2004.3(24):47~50。
[8] 谢永洪,张新申,王文贤等水样中硫酸盐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J] 皮革科学与工程.2007.5(17):27~30。
[9] 刘期成浅析复混肥料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J]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1.6():40。
[10]雷海萍原盐中氯化钠的快速测定[J] 2004.1():7~9。
[10]华东师范大学等,分析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1~243。
[11]华东师范大学等,分析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5~66,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