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长期得不到解决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思想、政策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思想、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和平演变”
时间 1985 1991.8 1991.8. 19
事件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维埃主权共 和国联盟条约》 和国联盟条约》 八一九事件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二)一超多强的局面; 一超多强的局面; 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日本、俄罗斯、中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国 日本、俄罗斯、 家联盟是多极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家联盟是多极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 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 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维持和平力量的 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 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 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自由的灯塔。 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 长期受制于苏联, 历史原因 苏联模式 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 内部原因 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外部 因素 原因 西方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 因素 战略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二)苏联解体 1、过程: 过程: 2、原因: 原因: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 其影响; 其影响;
(三)影响: 影响:
1、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3、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 、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4、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 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 △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政治上互相尊重 文化上互相借鉴
经济上互相促进 安全上互相信任
探究活动1 探究活动1: 世界格局已经打破,而新的世界格 世界格局已经打破, 局却尚未形成,其原因是什么? 局却尚未形成,其原因是什么?新的世 界格局的确立,将取决于何种因素? 界格局的确立,将取决于何种因素?
因为两极格局的解体没有世界战争的作用, 因为两极格局的解体没有世界战争的作用, 现今世界新的中心崛起,相互间力量的消长、 现今世界新的中心崛起,相互间力量的消长、 制约到均衡,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制约到均衡,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备注 困难重重. 困难重重. 无法打开局面 将苏联变为一 个松散的邦联 国家政权性质发生 根本的质变 苏联完全解体
1991.12 阿拉木图宣言》 《阿拉木图宣言》 .22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A、表现: 表现: 欧盟成立: ◇欧盟成立: 1991年 欧洲联盟条约》 马约 马约” 目标?) 1991年 《欧洲联盟条约》(“马约”)(目标?) 标志:1993年 马约”生效; 标志: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成立 1999年 ◇1999年 欧元正式启用 ◇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B、影响: 影响: 综合实力增强; 综合实力增强; 对国际事务有举足轻重影响。 对国际事务有举足轻重影响。
材料:(东欧剧变)……有多方面的深刻原 材料:(东欧剧变)……有多方面的深刻原 :(东欧剧变 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 套做法。……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 套做法。……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 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 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 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 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 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 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 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 起了推动作用。 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外交部前部长钱其琛的讲话 ——中国外交部前部长钱其琛的讲话
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第三世界 的斗争
支持中国在人权问题上斗争 取得胜利
东亚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世 发展中国家联合反霸, 发展中国家联合反霸,国际影响增强 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 已成为政治大国
中国
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制止亚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国际作用增强 洲金融危机做出贡献
二战后到迄今为止, 二战后到迄今为止,世界政治格局有 怎样的变化? 怎样的变化?
1.战争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战争结束到20世纪 年代中期 世纪50年代中期: 雅尔塔体系确立,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 雅尔塔体系确立,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 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91年: 20世纪 年代中期至 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91年 两极格局为主导,但西欧的联合、 两极格局为主导,但西欧的联合、日本重新 崛起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冲击了两极格局, 崛起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冲击了两极格局, 出现多极化趋势。 出现多极化趋势。 3.从1991年至今 1991年至今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二)现状:一超多强 现状: (三)影响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一)东欧剧变 1、时间: 时间: 20世纪 年代末 年代初 世纪80年代末 世纪 年代末90年代初 2、概况: 概况: 3、原因: 原因: 4、实质: 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本课小结
东 欧 剧 变
、
两 极 格 局 解 体
多 极 化 趋 势 加 强? 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崛起之路
中国必须抛弃近代以来大国发动侵略 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 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实行对外扩 张以争霸权的崛起道路,走出一条争取和 张以争霸权的崛起道路,走出一条争取和 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 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来 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之路。 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之路。
①加强与欧盟的关系,反对北约东扩; 加强与欧盟的关系,反对北约东扩; 车臣问题上强硬措施; ②车臣问题上强硬措施; 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国家的关系; ③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国家的关系; 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④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3)普京总统的举措。 普京总统的举措。
①内容:改组政府. 加强中央权力.应对车臣问题 ; 内容:改组政府. 加强中央权力. 作用: ②作用:在较短时间内稳定了政 使俄罗斯走出了低谷; 局,使俄罗斯走出了低谷; 俄罗斯仍是对美国全球支 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风云际会看东方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发展中国家对 外活动的立足点是什么? 外活动的立足点是什么? 他们进行了哪些活动和行动? 他们进行了哪些活动和行动? 中国的地位与活动又有哪些? 中国的地位与活动又有哪些?
立足点: 团结的力量来抵抗西方的压 立足点:用团结的力量来抵抗西方的压 力,力争在国际事务和地区局势中发挥 重要影响。 重要影响。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两极格局解体后,俄国面临着什 两极格局解体后, 么问题? 么问题? 俄罗斯推行全方位外交的目的? 俄罗斯推行全方位外交的目的?进 行了哪些努力? 行了哪些努力? 普京政府的措施?结果是什么? 普京政府的措施?结果是什么?
1)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的重重困难。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的重重困难。 2)俄罗斯的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 俄罗斯的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A、表现: 表现: 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注重日美关系; ◇注重日美关系; 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在欧美面前以“亚洲代表” ◇在欧美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 企图成为军事大国: ◇企图成为军事大国: 1992《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 1992《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 武器装备现代化、高科技化,指挥控制自动化、 武器装备现代化、高科技化,指挥控制自动化、信息化 B、影响: 影响: 军事力量膨胀,引起亚洲各国担忧和疑虑。 军事力量膨胀,引起亚洲各国担忧和疑虑。
——取决于世界大国综合国力的对 ——取决于世界大国综合国力的对 比变化。 比变化。
探究活动2 探究活动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认识? 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认识?
①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具有曲折性、复杂性; 具有曲折性、复杂性; ②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也需要 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 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 ③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过 程中的挫折,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程中的挫折,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但并不 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A、外交战略: 外交战略: 霸权主义,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霸权主义,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B、表现: 表现: 1998对伊拉克空中打击; 1998对伊拉克空中打击; 对伊拉克空中打击 1999发动科索沃战争 1999发动科索沃战争; 发动科索沃战争; 2001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1发动阿富汗战争; 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3发动伊拉克战争 2003发动伊拉克战争
时间 1985 1991.8 1991.8. 19
事件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维埃主权共 和国联盟条约》 和国联盟条约》 八一九事件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二)一超多强的局面; 一超多强的局面; 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日本、俄罗斯、中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国 日本、俄罗斯、 家联盟是多极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家联盟是多极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 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 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维持和平力量的 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 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 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自由的灯塔。 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 长期受制于苏联, 历史原因 苏联模式 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 内部原因 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外部 因素 原因 西方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 因素 战略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二)苏联解体 1、过程: 过程: 2、原因: 原因: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 其影响; 其影响;
(三)影响: 影响:
1、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3、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 、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4、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 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 △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政治上互相尊重 文化上互相借鉴
经济上互相促进 安全上互相信任
探究活动1 探究活动1: 世界格局已经打破,而新的世界格 世界格局已经打破, 局却尚未形成,其原因是什么? 局却尚未形成,其原因是什么?新的世 界格局的确立,将取决于何种因素? 界格局的确立,将取决于何种因素?
因为两极格局的解体没有世界战争的作用, 因为两极格局的解体没有世界战争的作用, 现今世界新的中心崛起,相互间力量的消长、 现今世界新的中心崛起,相互间力量的消长、 制约到均衡,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制约到均衡,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备注 困难重重. 困难重重. 无法打开局面 将苏联变为一 个松散的邦联 国家政权性质发生 根本的质变 苏联完全解体
1991.12 阿拉木图宣言》 《阿拉木图宣言》 .22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A、表现: 表现: 欧盟成立: ◇欧盟成立: 1991年 欧洲联盟条约》 马约 马约” 目标?) 1991年 《欧洲联盟条约》(“马约”)(目标?) 标志:1993年 马约”生效; 标志: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成立 1999年 ◇1999年 欧元正式启用 ◇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B、影响: 影响: 综合实力增强; 综合实力增强; 对国际事务有举足轻重影响。 对国际事务有举足轻重影响。
材料:(东欧剧变)……有多方面的深刻原 材料:(东欧剧变)……有多方面的深刻原 :(东欧剧变 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 套做法。……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 套做法。……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 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 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 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 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 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 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 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 起了推动作用。 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外交部前部长钱其琛的讲话 ——中国外交部前部长钱其琛的讲话
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第三世界 的斗争
支持中国在人权问题上斗争 取得胜利
东亚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世 发展中国家联合反霸, 发展中国家联合反霸,国际影响增强 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 已成为政治大国
中国
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制止亚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国际作用增强 洲金融危机做出贡献
二战后到迄今为止, 二战后到迄今为止,世界政治格局有 怎样的变化? 怎样的变化?
1.战争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战争结束到20世纪 年代中期 世纪50年代中期: 雅尔塔体系确立,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 雅尔塔体系确立,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 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91年: 20世纪 年代中期至 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91年 两极格局为主导,但西欧的联合、 两极格局为主导,但西欧的联合、日本重新 崛起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冲击了两极格局, 崛起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冲击了两极格局, 出现多极化趋势。 出现多极化趋势。 3.从1991年至今 1991年至今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二)现状:一超多强 现状: (三)影响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 (一)东欧剧变 1、时间: 时间: 20世纪 年代末 年代初 世纪80年代末 世纪 年代末90年代初 2、概况: 概况: 3、原因: 原因: 4、实质: 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本课小结
东 欧 剧 变
、
两 极 格 局 解 体
多 极 化 趋 势 加 强? 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崛起之路
中国必须抛弃近代以来大国发动侵略 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 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实行对外扩 张以争霸权的崛起道路,走出一条争取和 张以争霸权的崛起道路,走出一条争取和 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 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来 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之路。 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之路。
①加强与欧盟的关系,反对北约东扩; 加强与欧盟的关系,反对北约东扩; 车臣问题上强硬措施; ②车臣问题上强硬措施; 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国家的关系; ③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国家的关系; 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④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3)普京总统的举措。 普京总统的举措。
①内容:改组政府. 加强中央权力.应对车臣问题 ; 内容:改组政府. 加强中央权力. 作用: ②作用:在较短时间内稳定了政 使俄罗斯走出了低谷; 局,使俄罗斯走出了低谷; 俄罗斯仍是对美国全球支 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风云际会看东方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发展中国家对 外活动的立足点是什么? 外活动的立足点是什么? 他们进行了哪些活动和行动? 他们进行了哪些活动和行动? 中国的地位与活动又有哪些? 中国的地位与活动又有哪些?
立足点: 团结的力量来抵抗西方的压 立足点:用团结的力量来抵抗西方的压 力,力争在国际事务和地区局势中发挥 重要影响。 重要影响。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两极格局解体后,俄国面临着什 两极格局解体后, 么问题? 么问题? 俄罗斯推行全方位外交的目的? 俄罗斯推行全方位外交的目的?进 行了哪些努力? 行了哪些努力? 普京政府的措施?结果是什么? 普京政府的措施?结果是什么?
1)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的重重困难。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的重重困难。 2)俄罗斯的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 俄罗斯的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A、表现: 表现: 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注重日美关系; ◇注重日美关系; 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在欧美面前以“亚洲代表” ◇在欧美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 企图成为军事大国: ◇企图成为军事大国: 1992《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 1992《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 武器装备现代化、高科技化,指挥控制自动化、 武器装备现代化、高科技化,指挥控制自动化、信息化 B、影响: 影响: 军事力量膨胀,引起亚洲各国担忧和疑虑。 军事力量膨胀,引起亚洲各国担忧和疑虑。
——取决于世界大国综合国力的对 ——取决于世界大国综合国力的对 比变化。 比变化。
探究活动2 探究活动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认识? 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认识?
①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具有曲折性、复杂性; 具有曲折性、复杂性; ②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也需要 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 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 ③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过 程中的挫折,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程中的挫折,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但并不 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A、外交战略: 外交战略: 霸权主义,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霸权主义,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B、表现: 表现: 1998对伊拉克空中打击; 1998对伊拉克空中打击; 对伊拉克空中打击 1999发动科索沃战争 1999发动科索沃战争; 发动科索沃战争; 2001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1发动阿富汗战争; 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3发动伊拉克战争 2003发动伊拉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