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高三语文寒假自主学习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照实验高中2010级语文检测题
2013年2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精湛./绽.裂绮.丽/涟漪.吭.声/引吭.高歌
B.拓.本/鞭挞.依偎./煨.汤露.宿/原形毕露.
C.讥.诮/蹊.跷癖.好/譬.如渐.染/循序渐.进
D.情愫./塑.料渎.职/疑窦.强.劲/强.词夺理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尺牍插座老皇历湮没无闻
B.整饬褴褛金箍咒真知卓见
C.逦迤冒然万金油与子偕老
D.蜗居熟稔窝里斗怡笑大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九转十八
盘,山雨雾中行。

②北京市采取了调高13个重点区域停车费、市属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错峰上
下班等多项措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③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地要完善抗旱应急预案,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水资源调度工作,抗旱保苗,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A.曼延尽管……也……修订
B.曼延即使……也……修订
C.蔓延尽管……也……修正
D.蔓延即使……也……修正
4.下列各句巾,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实行免费开放后,这群长期徘徊在博物馆门外的人,也能够登堂人室
....,享受到了科学文化的熏陶,怎能不叫人欢欣鼓舞。

B.人们常用“最美中国人”来表达对时代领军人物的赞誉,罗阳就是最美的中国人,他
的事迹催人奋发,感人奋进,令人一唱三叹
....。

C.首届“洛阳龙门杯”中国围棋棋圣战本赛第1轮比赛在中国棋院打响。

常吴执白VS
杨冬,读秒中常吴滴水不漏
....,最终赢得胜利。

D.收入分配改革的方案已基本成型,可能在全国“两会”前出台。

该方案的制定,已历
时八年,可谓命途多舛
....,一波三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来,中央及相关部委虽然一再强调“限购政策绝不动摇”,但坊间关于调控放松的消
息仍铺天盖地。

B. 如果在公共领域可以没有证据地怀疑普通公民的善行,行善者就会人人自危,社会就
将面对无人行善的尴尬局面。

C. 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中国外交部
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

D. 有人说乔布斯是艺术的科学家,也有人说他是科学的艺术家,况且,乔布斯留给世界
的又何止科学和艺术?称他为改革家,一点都不过分。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世界末日”的梦魇与现实
张田勘
所谓的“世界末日”——地球会彻底毁灭,这并非完全源于玛雅预言,而是综合了古代和现代多种文化和宗教传说而产生的。

墨西哥碑铭专家欧布莱孔·克莱林曾表示,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有10000多条,其中只有一条谈到2012年,而且这段文字的真实含义是:人们将经历187.2万个日子来到2012年12月21日,这一天,神将从天而降。

就连现代玛雅人、危地马拉的玛雅长老皮克顿也表示,他们所说的2012年,指的是人类在精神与意识方面的觉醒及转变,从而进入新的文明。

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有电影《2012》的推波助澜,加上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这一切都不时地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

以去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为例,震级为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

作为最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伤亡往往犹如世界末日的来临。

历史上,1556年1月23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8.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83万余人。

地震有感范围波及了大半个中国,这是迄今人类有历史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人类经受的灾难不止是地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印度洋大海啸等等灾害都触目惊心,而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同样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灾难。

“世界末日”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

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每次都夺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

其中,第二次鼠疫的大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的欧洲人认为那就是“世界末日”的到来。

而有些研究人员从“世界末日”的预言引申出了比较靠谱的种种巨大灾难的诱因:气候变暖、机器人进攻、核战争和核灾难、全球性流行病大爆发、行星撞击地球等等。

为了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挪威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

这个种子库在距离北极点约1000公里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处山洞中,可储存450万种约20亿粒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

该种子库也堪称全球最安全的基因储存库,其安全性堪比美国国家黄金储藏库,甚至可以抵御地震和核武器。

建造“末日种子库”,只不过是人类因气候变化可能造成大灾难的一种“备份”做法。

真正防范“世界末日”的做法应当是,减少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削减和销毁核武器、严格保证核能的和平利用、研究防范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科学预警和预防措施等。

以核武器和核事故为例,早在多年前,科学家就计算出,美、俄等国家研制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三四次。

即使是没有核战争,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就是先例。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目前全球有450个核电站,而人们对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尚无
法妥善处理,这些核电站和它们的乏燃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因素。

如果不能保证核电站的安全,人类就可能处于巨大灾难甚至“世界末日”的威胁之中。

所以,“世界末日”并非只是个“传说”,但锁紧“世界末日”大门的钥匙最终还是掌握在人类自身的手中。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第1期有改动)
6.下列各项中“世界末日”的内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墨西哥碑铭专家曾表示,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他们留下的文字记载有10000多条,其中只有一条谈到2012年。

B.“世界末日”其实一直是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人类在面临无法征服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

C.其中,第二次鼠疫的大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当时的欧洲人认为那就是“世界末日”的到来。

D.为了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挪威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

7.下列各项中,属于“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原因的一项( ) A.去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震级为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其场景不由得令人想起末日的景象。

B.历史上,1556年1月23日,中国陕西华县发生8.0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83万余人。

地震有感范围波及了大半个中国。

C.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鼠疫大流行,每次都夺走了数千万乃至上亿人的生命。

其中一次鼠疫的流行,使得每三名欧洲人中就有一人死亡。

D.目前金球有450个核电站,而人们对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尚无法妥善处理,这些核电站和它们的乏燃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危险因素。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玛雅人从未预测“世界末日”,但古今的玛雅人确实都说过“2012年”将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或者神将从天而降,或者人类在精神与意识方面觉醒、转变,从而进入新的文明。

B.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界末日”之说,但因为电影《2012》的宣传、种种巨大的自然灾难的发生、重大疾病的迅速传播和流行等,仍让人觉得“世界末日”犹存。

C.挪威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末日种子库”,可储存450万种约20亿粒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样本,这虽不能阻止却能避免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灾难让人类陷入“世界末日”。

D.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处于巨大的毁灭性危机中,因为无论是核电站发生事故,还是核电站产生的至今无法妥善处理的那些乏燃料,都将成为巨大的危险因素。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檀道济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

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

宋武帝建义,
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

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道济为前锋,所至望风降服,径进洛阳。

议者谓所获俘囚。

应悉戮以为京观。

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

”皆释而.遣之。

于是中原感悦,归者甚众。

长安平,以为琅邪内史。

元嘉八年,到彦之②侵魏,已平河南,复失之。

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北略.地,转战至济上。

魏军盛,遂克滑台。

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

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

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

及旦,魏军谓资粮有馀,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徇.。

时道济兵寡弱,军中大惧。

道济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外围。

魏军惧有伏,不敢逼,乃归。

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

魏甚惮之,图之以禳鬼③。

还,进位司空,镇寻阳④。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

时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马仲达⑤也。


文帝寝疾累年,屡经危殆,领军刘湛贪执朝政,虑道济为异说,又彭城王义康亦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复可制。

十二年,上疾笃,会魏军南伐,召道济入朝。

其妻向氏曰:“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

”及至,上已间。

十三年春,将遣还镇,下渚未发,有似鹤鸟集船悲鸣。

会上疾动,义康矫诏召入祖道,收付廷尉,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太子舍人混、征北主簿承伯、秘书郎中尊等八人并诛。

时人歌曰:“可怜白浮鸠,抹杀檀江州。


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魏人闻之,皆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

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

文帝问殷景仁曰:“谁可继道济?”答曰:“道济以累有战功,故致威名,余但未任耳。

”帝曰:“不然,昔李广在朝,匈奴不敢南望,后继者复有几人?”二十七年,魏军至瓜步,文帝登石头城望,甚有忧色。

叹曰:“若道济在,岂至此!”(选自《南史·卷十五》,有删节)【注】①作唐县男;作唐,县名;县男,爵号。

②到彦之:南朝时宋的将领。

③禳鬼:驱除鬼神。

④寻阳:地名,即江州。

⑤司马仲达:人名,三国时魏国的司马懿。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伐罪吊.人,正在今日吊:捆绑,捉拿
B.北略.地,转战至济上略:夺取,攻占
C.以降者妄,斩以徇.徇:巡行示众
D.全.军而反,雄名大振全:保全,使……完整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资运竭乃还申之以.孝悌之义
B.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其.皆出于此乎
C.皆释而.遣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乃.脱帻投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檀道济卓越的军事才能的一项是( )
①道济为前锋,径进洛阳②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
③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④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外围
⑤魏甚惮之,图之以禳鬼⑥若道济在,岂至此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12.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当年檀道济和他的两个哥哥曾经跟随宋武帝刘裕平定京城,都参与武帝的军事活动,檀道济在军中多次得到提拔封赏。

B.武帝攻占洛阳后,檀道济反对屠杀战俘,建议释放俘虏并遣送他们回家。

此举深得人心,很多人都愿归降武帝。

C.檀道济威名显赫,被权臣刘湛、义康视为心腹之患。

义康假托文帝之命召檀道济入朝参加祭祀活动,并借机将其杀害。

D.檀道济被收监后,非常气愤,一会就喝掉一斛酒,将头巾扔在地上,并预言:魏人一定会先攻破万里长城,然后长驱直入。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

(3分)
(2)道济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外围。

魏军惧有伏,不敢逼,乃归。

(4分)(3)道济以累有战功,故致威名,余但未任耳。

(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临江仙·都城元夕
毛滂①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②。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注:①毛滂:北宋衢州人,这首词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

②觚棱:宫殿的屋脊。

(1)这首词上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
答:
(2)全词主要抒发词人怎样的感情?上片与下片在内容上有什么关系?(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______________,无食桑葚。

(《诗经•氓》)
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2)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危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书怀》)
(4) 投我以木桃,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
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五、(12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四个四字短语,与短语“形成化石”一起概括恐龙足迹化石形成的过程。

(4分)
骨骼化石保存了恐龙生前身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足迹化石保存的却是恐龙在日常生活中的精彩一瞬。

恐龙在太干的地方活动不可能留下脚印,太湿的地方也无法留下脚印,只有在温度、粘度、颗粒度非常适中的地表行走时才会留下足迹。

恐龙在地面留下足迹后,如果马上下雨,或者被水淹没,尚未干燥的足迹很快就会在水中消融。

因此,足迹在潮湿的地面形成后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干燥过程,待保存足迹的地表干燥硬化后,再被外来的沉积物所覆盖、掩埋,才能形成化石。

17.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4分)
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总会招来许多质疑或嘲
讽, , . , . , . ,这就是沈从文。

①以证明评委的有眼无珠
②托尔斯泰、卡大卡等无缘该奖的大师必然被再一次提起
③在马悦然对当代中国作家有些吞吞吐吐的评说中
④而这个时候,评委中的汉学家马悦然照例会通过中文媒体说说话
⑤又总会牵出一个已故作家的名字来
⑥以满足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爱恨交加的情结
正确顺序是
18.下面这幅图片,展现的是“辽宁号”航母上两位导航员为歼-15战机下达起飞指令的动作。

这一动作在电视画面中出现后迅速走红,被网友们称为“走你”。

请围绕“走你”这一动作写一段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的话,表达你的颂扬之情。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

(4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

(18分)
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
朱成玉
⑴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秋天的叶子。

⑵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

但祖母并不悲伤,祖母的额头经常是金光闪闪,阳光喜欢在那里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常使她的皱纹看起来像是在跳舞。

⑶在我的记忆里,祖母总是拿着扫把,试图把所有的哀怨清扫干净,只留给我们无忧无虑的鸟鸣。

⑷祖母在那些落叶里不停地翻检,把中意的握在手心。

祖母喜欢收藏落叶,这个习惯终生未曾改变。

这个习惯让我感觉到,祖母永远不会衰老。

⑸我在祖母的书里看到过那些落叶。

祖母喜欢看书,她的书里总是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是她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标记。

每一段青春,都是一片叶子,那些青春的遗骸,无法言说的旧日时光,成了书签,丈量这一本书的历程,时刻提醒着你,哪些句子需要再一次爱抚,哪些情节需要重温。

⑹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父亲告诉我,祖父结婚一年后就从军了,再也没有回来。

作为军烈属的祖母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然而却没有人可以安抚她内心的痛苦。

祖母习惯在那些叶子上写字,一句半句的,大多是哀婉的宋词。

我想那是祖母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祖父吧。

每年清明的时候,我就会看到祖母去祖父的坟前,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坟头,景象灿烂而华丽。

这么多年,我没有见过祖母掉过一滴眼泪,但我知道,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的挤一下,就会泪雨滂沱,只是别人无法看见。

祖母的泪水,只居住在她自己的云里。

⑺不管天气好坏,祖母总是会大声爽朗地笑。

祖母的苦难像一座山,把她的脊背压弯,却压不弯她热爱生活的心。

⑻在那些树叶上写字的时候,祖母是小心翼翼的,仿佛怕碰坏了一份念想。

写上了字的叶子,就如同被装上了灵魂,重新活了过来。

我想只有祖母懂得那些落叶,也只有那些落叶懂得祖母,他们惺惺相惜,彼此嘘寒问暖。

⑼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替那些果实遮过阴凉,从枝头跌落,背井离乡的叶子。

⑽祖母在秋天的离世毫无征兆,只是那一天刮了很大的风,院子里的那棵老柳树稀里哗啦地掉落了所有的叶子。

其实,也只有风能让叶子喘息或者感叹。

在叶子的生命中,风往往扮演着接生婆和送行者的双重角色,所以叶子的心思只和风说,它只和风窃窃私语。

⑾落叶也有遗言吗?在离开枝头的刹那,它和风都说了些什么?谁听过它们交代的后事?
那些齐刷刷掉落的叶子们,是去陪祖母了吗?
⑿我想,如果祖母是叶子,那么风一定是祖父。

他们之间,有那么多缠绕不清的爱意。

⒀我的祖母,一片写满诗句的落叶,一片不知愁的落叶,把生命的结束当做一次旅行。

⒁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

不像雪,不论你走得多轻,它们都会在你的脚下呻吟,仿佛踩碎了它们的骨头。

落叶从不惊叫,哪怕遇到再多的苦难,它都只是去和风窃窃私语。

⒂我似乎听到了落叶在说:“等我,来赴一个灿烂的约会。

在此之前,请好好生活,各自珍重。


19.文中多次提到了“叶子”、“落叶”,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落叶”在文中的作用。

(4分)20.祖母是怎样一个人物?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1.赏析“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这个句子。

(4分)
2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写祖母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6分)
七、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卑微者不是指一个人成就、地位的低下,而是由于卑微导致的人格低下。

高贵者也不是指一个人功高盖天、名可盖地,而是灵魂高贵而导致人格崇高。

把自己的灵魂放在一个高度,按这个高度去追求、去奋斗。

灵魂与伟人等高,心中就会装进整个世界;灵魂与英雄等高,心中就会生长勇敢无畏;灵魂与智者等高,心中就会开满智慧的花朵。

生活中,我们或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处于成就不高、地位低下的境地,但是,我们的灵魂应该站在高处,屹立于高天。

请以“灵魂在高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日照实验高中2010级语文检测题
2013年2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B.tà/tà,wēi/wēi,lù/lù。

A.zhàn/zhàn,qǐ/yī,kēnɡ/hánɡ。

C.jī/qī,pǐ/pǐ,ji ān/jiàn。

D.sù/sù,dú/dòu,qiánɡ/qiǎnɡ)
2、A.( B紧箍咒真知灼见 C.贸然 D.贻笑大方)
3.A(“曼延”:连绵不断。

“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四周扩展。

“尽管……也……”表姑且承认某种事实,转折兼让步。

“即使……也……”表示假设兼让步。

“修订”修改订正。

“修正”改正,搭配对象往往是“不妥之处”。

4.C(“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做事十分周密,没有漏洞。

用在此处正确。

A“登堂入室”,比喻人的学问或技能由浅人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用词不合语境。

B“一唱三叹”,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

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文婉转而含义深刻。

此处用错了对象。

D“命途多舛”,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用此不合语境。

)
5.B(A.关联词语位置不当;C.句式杂揉;D. B“况且”改为“但是”)
二、6.A(A项,“世界末日”是指地球会彻底毁灭,B项、C项、D项中的“世界末日”这是指人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多是人类面临无法征服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日。

)
7.A(根据原文,“让人们对‘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的是“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自然灾难”,应是A项,B项、C项,非最近发生;D项,是未来的事。

)
8.C(C项,“能避免……”是肯定性的判断,而原文是可然性的判断。

)
三、9.A(吊:慰问)
10.B(两个“其”均为副词,加强推测语气,大概。

A第一个“以”为连词,因为;第二个“以”为介词,用。

C第一个“而”表承接;第二个“而”表转折。

D第一个“乃”为副词,就;第二个“乃”为副词,竟然)
11.B(②是其他人的建议。

⑤⑥均为侧面表现)
12.D(檀道济把自己比作是宋国的“万里长城”,并不是指作为战略屏障的长城。


四、(24分)
13.(1)(檀道济)小时候就成了孤儿,在守丧期间完全按礼仪行事,侍奉哥哥姐姐因为和顺细心而受到称赞。

(3分。

注意“备”“奉”“以”“称”等词的翻译)
(2)檀道济命令军士全部穿上铠甲,自己身穿白袍乘着车子,慢慢地走出包围圈。

魏军害怕有埋伏,不敢逼近,于是安全撤回。

(4分。

注意“悉”“甲”“白服”“身”“徐”“乃”等词的翻译)
(3)道济因为多次有战功,所以获得了威名,其它的人只是没有被任用罢了。

(3分。

注意“以”“累”“致”“但”“任”等词的翻译)。

14.(1)比喻、夸张、想象。

(2分,答两种即可。


描绘了皇都璀璨辉煌、繁华热闹的元宵盛况:全城灯火,五彩缤纷;街上车马华丽,宫前火树银花;飘落的银河星灯辉映,令人分不清天上人间。

(根据景象特点1分,简要描述1分。


(2)第一问:抒发了词人身处异乡适逢佳节的孤寂凄冷的羁旅之愁和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思
乡思亲之情。

第二问:上片虚写京城元宵佳节的盛况,下片极写现实处境之落拓。

一虚一实,一乐一悲,以虚衬实,以乐衬悲。

(每问2 分)
15.(1) 于嗟鸠兮可以横绝峨眉巅
(2)芙蓉泣露香兰笑亦余心之所善兮
(3) )虽一毫而莫取细草微风岸
(4) 报之以琼瑶学而不思则罔
五、(12分)
16.恐龙活动、留下足迹、干燥硬化、覆盖掩埋(4分,每个短语1分)
17.②①④⑥③⑤
18.示例:
(1)“走你”是一个极富动感的造型,从“走你”中我们读出了科技的力量,读出了民族的自信,读出了强国的希望。

(2)“走你”如宝剑出鞘,扬我国威;“走你”如霹雳裂天,震撼乾坤。

(超出字数扣1分。

4分)
六、(18分)19.①“落叶”是行文的线索,使文章叙事显得条理清晰。

(1分)②“落叶”是饱受生活之苦,而又能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的祖母的象征。

(1分)③“落叶”寄托着作者对祖母的怀念之情、祖母和祖父之间的真挚感情。

(2分)
20.(1)①饱受生活磨难,内心深处蕴含苦痛。

②热爱生活,面对压力,表现出坚毅、坚强、乐观的精神。

③富有情趣美,执著于对祖父的情感。

(2分)
(2)怀念、敬佩、赞美。

(2分)
21.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将苦痛埋在心底,坚强、隐忍的人生态度,(2分)表达作者对祖母的敬佩之情。

(1分)
22.①比喻手法,将祖母比喻为叶子,表现祖母对待生活的坚强。

②拟人手法,写叶子(比喻祖母)只将自己的心思向风(祖父)诉说,表现祖母对情感的执著。

③对比映衬,用“雪”与“叶子”作对比,用“雪”的“呻吟”表现“叶子”的坚强。

④细节描写,祖母用写满思念的叶片祭奠祖父的细节,表现埋藏在心底的痛苦和真挚情感。

(答出3点即可得6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檀道济,是高平郡金乡县人,世代居住在京口。

他小时候就成了孤儿,在守丧期间完全按礼仪行事,侍奉兄姊因为和顺细心而受到称赞。

宋武帝创建大义,道济与其兄檀韶、檀祗等跟随平定京城,都参与了武帝建武将军府的军事活动,多次升迁至太尉参军,封为作唐县男。

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道济任前锋,所到之处,望风降服,一直攻进洛阳。

议事的人说所获的俘虏,应当全部杀掉将尸体堆作大坟作为炫耀武功的大观。

道济说:“讨伐罪人,慰问民众,正是我们今天要做的事情。

”于是将俘虏都释放了并发遣回家,因此中原一带的人民感激、喜悦,归顺的人很多。

长安平定以后,用他任琅邪内史。

元嘉八年,到彦之侵犯魏国,已经平定黄河以南地区,后来又失守了。

道济总管征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