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2015级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读世界部分地区等压线图,完成1-3题。

1.此时可能是
A.6月 B.1月 C.8月 D. 7月
2.图中D点盛行风向是
A.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3.图中A与B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气压不同,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不同 B.海陆热力性质不同
C.洋流影响不同 D.昼夜长短情况不同
4. 下面的气流状况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图是
下图为城市建设前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与城市建设前相比,城市建设后()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地下水水位上升
D.地表径流量增加
6.城市建设后地表径流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B.排水系统日趋完善
C.地表硬化面积增大
D.城市绿地面积扩大
7.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通过蒸发、降水等环节不连续运动过程
B.水循环只促进地球上水的更新,不传递能量
C.水循环只发生在海陆之间
D.水循环能改变地形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模式图,S线代表某一纬线。

读图回答8-9题。

8.该海域可能位于()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9.若该海域地处北太平洋,则洋流①为()
A.墨西哥湾暖流
B.日本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加那利寒流
读图,回答10-13题。

10.关于a、b洋流的流向,叙述正确的是()
A.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上升
B.a洋流向西北流,b 洋流下沉
C.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上升
D.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下沉
11.M地沿海海域渔场的成因是()
A.深层冷海水上泛
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C.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
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
12.下列关于M处的气候类型及影响该气候向低纬延伸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南赤道暖流
B.地中海气候-西风
C.热带沙漠气候-秘鲁寒流
D.温带海洋性气候-山脉阻挡
13.该地沿海地区常有大雾天气发生,这种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是()
A.有暖流流经,海水蒸发旺盛,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高
B.有寒流流经,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中的水汽易凝结形成雾
C.西风带来的冷气流遇到温暖的海面形成大雾天气
D.该地区对流旺盛,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形成雾
下面图甲示意某河流水系,图乙中曲线示意该区域某次上游降水过程中降水量、P地河流径流量、Q 地河流径流量、Q地地下径流量的变化。

读图回答14-16题。

14.表示Q地地下径流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与P地相比,Q地()
A.流量峰值较高
B.出现峰值时间较早
C.流量变化较小
D.海拔较高
16.有助于增加③曲线占降水比重的是()
A.降水强度大
B.坡度大
C.植被覆盖好
D.路面硬化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中b类岩石中含有化石。

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a、b、c、d最可能代表岩浆的是()
A.a
B.b
C.c
D.d
18.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太阳辐射无关
B.只发生在岩石圈内部
C.促进了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直接转化
D.塑造了地表形态
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回答20题。

20.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A.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B.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
C.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
D.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读我国华北地区某地沉积岩层地质剖面图,回答21-
23题。

21.图中各岩层从新到老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④⑤⑥⑦⑧⑨⑩③②①
C.④⑤⑥⑦⑧⑨①②③⑩
D.①②③⑩⑨⑧⑦⑥⑤④
22.如果岩层⑧为含水层,岩层⑨为煤层,那么开采地下水和煤炭应分别在哪处打井()
A.甲处、乙处
B.乙处、甲处
C.甲处、甲处
D.乙处、乙处
23.根据图中岩层形态,判断图示地区在岩层②形成以后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外力侵蚀、挤压上升、外力沉积
B.挤压上升、外力沉积
C.挤压上升、外力侵蚀、地壳下降、外力沉积
D.外力沉积、地壳水平挤压
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24.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 水圈
B. 岩石圈
C. 生物圈
D.地壳
25.有关图的相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

结合下图回答第26题。

26.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下图反映了不同地质时期某地自然环境的变化。

据此回答27~28题。

27.三幅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乙、丙、甲
28.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水热条件的变化 B.地壳运动 C.植被类型的变化 D.岩浆活动
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

下图为该地区一处地貌,读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变质作用
3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城市①②
平均气温
(℃) 1月 5 11 7月29 27
平均降水量
(mm) 1月47 75 7月150 5
31.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32.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33~35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