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近城中学2018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晋中市近城中学2018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
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NH4+)=c(SO42-)
B c(NH4+)>c(SO42-)
C c(NH4+)<c(SO42-)
D c(OH-)+c(SO42-)=c(H+)+(NH4+)
参考答案:
答案:B
2.
参考答案:
D
3. 150℃时碳酸铵完全分解产生的气态混合物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的
A.48倍 B. 12倍 C. 6
倍 D. 24倍
参考答案:
略
4. 石墨是层状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一个个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的网状结构。
如果将每对相邻原子间的化学键看成是一个化学键,则石墨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数与碳—碳化学键数的比是
A.1∶1 B.1∶2 C.1∶3
D.2∶3
参考答案:
D
略
5. 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K SP(AB2)小于K SP(CD),说明AB2的溶解度小于CD的溶解度
B.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K SP增大
C.已知25℃时,K SP(AgCl)大于K SP(AgI),若向氯化银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足量碘化钾固体,则有黄色沉淀生成
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不移动
参考答案:
C
略
6. 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只有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
C.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D.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
参考答案:
C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石墨与金刚石混合在一起,由碳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一种分子只能构成一种物质,一种原子可能得到不同的分子,如O2、O3均由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的组成种类只有一种,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对于离子化合物来说,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只能得到一种物质(电荷守恒),当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时,其组成物质的种类可能是多种,如FeCl3与FeCl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纯净物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 =3的HX酸与pH =11的YOH碱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一定为7 B.在0.1 mol/L (NH4)2Fe(SO4)2溶液中c(H+) + c(NH4+) + c(Fe2+) = c(OH-) + c(SO42-)
C.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所得酸性溶液中c(Na+) ﹥c(CH3COO-)﹥
c(H+)﹥c(OH-)
D.0.2 mol/L HCl与0.1 mol/L NaAlO2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
c(Na+)>
c(Al3+)>c(H+)>c(OH-)
参考答案:
D
略
8. 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参考答案:
C
9. (双选题)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单质与氢气反应较Z剧烈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W比Z强
C.X单质氧化性强于Y单质
D.X与W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9
参考答案:
AB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分析: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则Z的第一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Z应为S,结合位置可知,Y为O元素、X为N元素,W为Cl元素,并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解: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则Z的第一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Z应为S,结合位置可知,Y为O元素、X为N元素,W为Cl元素,
A.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Y>Z,则Y单质与氢气反应较Z剧烈,故A正确;
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W>Z,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W比Z强,故B正确;
C.X为N元素、Y为O元素,氮气的氧化性小于氧气,故C错误;
D.X为,N元素、W为Cl元素,二者原子序数相差:17﹣7=10,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正确推断各元素名称为解答关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周期表结构.
10.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Cu2+ + 2Fe2+
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3++4NH3·H2O = AlO2-+4NH4++2H2O C.大理石溶于醋酸中的反应:CaCO3+2H+=Ca2++H2O+CO2↑
D.钠与水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参考答案:
A
略
11. 某有机物X(C4H6O5)广泛存在于许多水果内,尤以苹果、葡萄、西瓜、山楂肉为多。
该化合物具有如下性质:①1 mol X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1.5 mol气
体②X与醇或羧酸在浓H2SO4和加热的条件下均生成有香味的产物③X在一定程度下的分子内脱水产物(不是环状化合物)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根据上述信息,对X的结构判断正确的是
A.X中肯定有碳碳双键
B.X中可能有三个羟基和一个—COOR官能团
C.X中可能有三个羧基
D.X中可能有两个羧基和一个羟基
参考答案:
D
略
12. 缓冲溶液可以抵御外来少量酸或碱对溶液pH的影响,人体血液里主要通过碳酸氢盐缓冲体系(H2CO3/HCO3-)维持pH稳定。
己知正常人体血液在正常体温时,H2CO3的一级电离常数,,lg2=0.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由题给数据可算得正常人体血液的pH约为7.4
B.正常人体血液中存在:
C.当少量的碱进入血液中时,就与OH-发生中和反应来维持血液的pH稳定
D.当过量的酸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缓冲体系中的的值将变大
参考答案:
A
略
13. 已知NCl3在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遇水即发生水解:NCl3+ 3H2O = NH3 +3HCl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Cl3是非极性分子
B、Cl的化合价为-1价
C、非金属性:N > Cl
D、NCl3与水反应时,NCl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参考答案:
C
14. 下列关于合成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聚氯乙烯可制成薄膜、软管等,其单体是CH2 = CHCl
C.合成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甲醇
D.合成顺丁橡胶()的单体是CH2=CH—CH=CH2
参考答案:
C
略
15. 常温下,甲组中的某种物质能与乙组中的所有物质发生反应,甲组中的该物质是( )
A.① D
.④
参考答案:
D
解析:①氢氧化铝具有两性,但只能与强酸强碱反应,所以不与氨水、H2O2反应;
②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不与浓硝酸、氨水、氯水、双氧水反应;③三氯化铁具有强氧化性,不与浓硝酸、氯水、双氧水反应;④二氧化硫即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可以与氢氧化钠和氨水反应,又具有还原性可以与强氧化性反应即浓硝酸、氯水、双氧水反应;故选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1分)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Al、(NH4)2SO4、MgCl2、A1Cl3、Fe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该混合物作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况下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物中是否存在FeCl2 ___(填“是”或“否”);
(2)混合物中是否存在(NH4)2SO4 ___(填“是”或“否”),你的判断依据
是。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反应式:。
(4)请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lCl3 ___(填“是”或“否”),你的判断依据是。
参考答案:
(11分)(1)否(2)是,气体通过浓硫酸减少4.48L。
(3) AlO2-+H++H2O ==Al(OH)3↓。
(4)是,由题中信息可推得一定含有Al、(NH4)2SO4和MgCl2三种物质,而计算出这三种物质的质量之和刚好等于28.1g,所以一定没有AlCl3。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铁及碳的化合物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磁铁矿是工业上冶炼铁的原料之一.
已知:①Fe3O4(s)+4C(s)3Fe(s)+4CO(g)△H=+646.0kJ?mol﹣1
②C(s)+CO2(g)?2CO(g)△H=+172.5kJ?mol﹣1
则Fe3O4(s)+4CO(g)3Fe(s)+4CO2(g)△H=.
(2)反应Fe(s)+CO2(g)FeO(s)+CO(g)△H的平衡常数为K,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
①从表中数据可推断,该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温度为973K时,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有关说法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c(CO2)=c(CO)B.v正(CO2)=v逆(CO)
C.体系压强不变D.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3)如图图1、2表示反应:H2(g)+CO2(g)CO(g)+H2O(g)△H>0有关量与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
①图2中若t1=0.5min,则0~t1时间段内,H2O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
=mol?L﹣1?s﹣1.
②图1中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任写两种,下同);图2中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
(4)水煤气中的CO和H2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若在某燃料电池一极通入CO,另一极通入O2和CO2,熔融碳酸钠作为电解质,工作时负极反应式
为;若使用该电池电解熔融Al2O3制取10.8g Al,则理论上需要氧气的体积为L(标准状况下).
参考答案:
(1)﹣44.0kJ/mol;
(2)①吸热;
②BD;
(3)①0.006mol?L﹣1?s﹣1;
②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压强;降低温度或增大水蒸气浓度或减小氢气浓度;
(4)CO+CO32﹣﹣2e﹣=2CO2;6.72.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热化学方程式;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1)发生反应:Fe3O4+4CO=3Fe+4CO2,根据盖斯定律书写目标热化学方程式;(2)①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根据平衡常数变化确定反应热;
②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
(3)①图2中若t1=0.5min,则0~t1时间段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0.06mol/(L.min)=0.001mol?L﹣1?s﹣1,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
②图1中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催化剂或压强;图2中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或增大水蒸气浓度或减小氢气浓度;
(4)以CO为燃料制作燃料电池,负极上CO失去电子,电解熔融Al2O3,利用电子守恒计算.
【解答】解:(1)已知:①Fe3O4(s)+4C(石墨)3Fe(s)+4CO(g)
△H=+646.0kJ/mol
②C(石墨)+CO2(g)2CO(g)△H=+172.5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4可得Fe3O4(s)+4CO(g)=3Fe(s)+4CO2(g),故
△H=+646.0kJ/mol﹣4×(+172.5kJ/mol)=﹣44.0kJ/mol,故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Fe3O4(s)+4CO(g)=3Fe(s)+4CO2(g)△H=﹣44.0kJ/mol,
故答案为:﹣44.0kJ/mol;
(2)①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根据表中数据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
②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
A.c(CO2)=c(CO)时正逆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平衡状态,故错误;
B.v正(CO2)=v逆(CO)=v正(CO),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C.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所以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体系压强不变,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错误;
D.混合气体中c(CO)不变,正逆反应速率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故选BD;
(3)①图2中若t1=0.5min,则0~t1时间段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0.006mol?L﹣1?s﹣1,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v(H2O)=v(CO)=0.005mol?L﹣1?s﹣1,
故答案为:0.006mol?L﹣1?s﹣1;
②图1中t2时刻改变的条件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催化剂或压强;图2中t2时刻改变的条件时,二氧化碳浓度增大、CO浓度降低,平衡逆向移动,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或增大水蒸气浓度或减小氢气浓度,
故答案为: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压强;降低温度或增大水蒸气浓度或减小氢气浓度;
(4)以CO为燃料制作燃料电池,负极上CO失去电子,负极反应式为CO+CO32﹣﹣2e﹣
=2CO2,电解熔融Al2O3,由电子守恒可知,4Al~12e﹣~3O2,理论上需要氧气的体积为
××22.4L/mol=6.72L,
故答案为:CO+CO32﹣﹣2e﹣=2CO2;6.72.
18. 根据下式所表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Zn(s)+Fe2+(aq)═Zn2+(aq)+Fe (s)
(1)装置可采用烧杯和盐桥,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
(2)注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3)注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
(4)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
参考答案:
(1)原电池图为;
(2)负极是锌,正极是铁;(3)电子从锌流向铁;(4)正极电极反应式:Fe2++2e﹣
=Fe,负极电极反应式:Zn﹣2e﹣=Zn2+.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根据电池反应式知,该反应中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因为有盐桥,正极可以是铁,锌电极对应的溶液为可溶性的锌盐溶液,一般用硫酸锌溶液,铁电极对应的溶液为可溶性的亚铁盐溶液,一般用硫酸亚铁溶液,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书写电极反应式时,注意电子守恒.
解答:解:(1)根据电池反应式知,该反应中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因为有盐桥,正极可以是铁,锌电极对应的溶液为可溶性的锌盐溶液,一般用硫酸锌溶液,铁电极对应的溶液为可溶性的亚铁盐溶液,一般用硫酸亚铁溶液,装置图为:,
答:原电池图为;
(2)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负极为锌,正极为铁,答:负极是锌,正极是铁;
(3)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从锌流向铁,答:电子从锌流向铁;
(4)负极上锌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电极反应式为:Fe2++2e﹣=Fe,答:正极电极反应式:Fe2++2e﹣=Fe,负极电极反应式:Zn﹣2e﹣=Zn2+.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设计,根据电池反应式中得失电子来确定正负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本题关键,原电池设计是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难度中等.
19. 工业上利用铬铁矿(FeO Cr2O3)冶炼铬的工艺流程如下:
(l)实验室焙烧铬铁矿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
(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在横线上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及计量数):
____________
(3)操作I包括过滤与洗涤,简述实验室中洗涤沉淀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r(0H)3和Al(OH)3类似,也是两性氢氧化物,写出Cr(OH)3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Cr2O3冶炼Cr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目前有一种采用以铬酸钠(Na2CrO4)为原料,用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钠(Na2Cr2O7)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已知:)。
①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测得阳极区溶液中Na+物质的量由a mol变为b mol,则此时铬酸钠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d (2分,大写字母不得分)
(2)2OH- (2分,计量数写错、化学式写错均不得分)
(3)将蒸馏水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浸没沉淀(1分),待水流尽后,再重复操作2~3次(1分) (共2分,合理答案即可)
(4)Cr(OH)3 + OH- = CrO2- + 2H2O
(2分,化学式写错、不配平均不得分,写化学方程式不得分)
(5)Cr2O3 + 2Al2Cr + Al2O3
(2分,不写反应条件不扣分,化学式写错、不配平不得分)
(6)①2H+ + 2e- = H2↑(或2H2O+2e-=2OH-+H2↑)
(2分,化学式写错、不配平均不得分)(2分)
②×100% (2分,合理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