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万吨年新矿井通风系统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设计用)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设计用)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矿井通风设计专业班级:采矿工程设计人:杨进指导老师:王君利2016年11月10日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字)评阅日期: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语第号日期:年月日提交设计(论文)学生:杨进提交设计(论文)答辩材料:1)指导教师评语共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语:答辩成绩:综合成绩: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组长:(签字)组员:(签字)目录一、矿井通风的内容与要求--------------------------6 (一)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6 (二)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6 (三)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7 (四)矿井通风设计的要求--------------------------8 二、优选矿井通风系统----------------------------8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8(二)确定矿井通风系统---------------------------9 三、矿井风量计算------------------------------9 (一)矿井风量计算原则---------------------------9 (二)矿井需风量计算----------------------------91、采煤工作面需风量计算--------------------------92、掘进工作面需风量计算--------------------------123、硐室需风量计算-----------------------------144、其他用风巷道的需风量计算------------------------15四、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6 (一)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16 (二)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6 五、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17 (一)主要通风机有选择--------------------------18六、概算矿井通风费用---------------------------22七、南留庄矿通风概述---------------------------24八、结束语--------------------------------25九、参考文献-------------------------------26前言矿井通风是关系到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陈四楼矿240万吨新井通风安全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陈四楼矿240万吨新井通风安全设计

XX大学20**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陈四楼矿240万吨新井通风安全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陈四楼矿240万吨新井通风安全设计摘要本设计分为一般部分和科技英语翻译部分。

一般部分为永城矿区陈四楼煤矿240万吨/年新井通风安全设计;科技英语翻译部分为计算机映射采矿中的断层。

陈四楼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240万吨/年,矿井服务年限为55年,采用立井单水平,回风大巷布置在岩层中作为本矿井的开拓方案。

水平设在-520米。

带区布置采用带区单一煤层分带巷道布置,初期在一带区布置一个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一次开采。

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轨道斜巷进风,皮带斜巷回风。

根据通风容易和困难时期的风量和通风阻力计算选择主要通风机,并对通风系统进行了评价。

设计对矿井的瓦斯、自然发火等自然灾害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特别对自然发火的防治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黄泥灌浆设计,可有效防治自然发火。

科技英语翻译部分探讨了计算机映射采矿中的断层,并举例说明!关键词:立井;长壁;抽出;突水;断层ABSTRACTThis design is made up of the ordinary part and the scientific English translation part.The ordinary part is the ventilation safety design of 2.4 Mt/a. The scientific English translate part is about the mining’s chasm in the post of the computer.Chensi colliery designing production capability is 2.4Mt/a, and the service time limit is 55 years. Its mining method is of the vertical shaft with single levels up and down hill. The level is on -520m. The set-up of the belt area applies single seam zone roadway layout. In the early period, we set up an integrated mechanized caving face with a tilt-wall mining. The mining applies Out of a ventilation shaft, the track Inclined Drift into the wind, Inclined Drift back to the wind belt. The mine’s ventilation mac hine is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mine’s air quantity in easy and difficulty ventilation period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mine’s ventilation resistance, and the mine’s ventilation system is evaluated.We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disasters of methane, natural fire and so on, and we especially dwell on the prevention of natural fire and the design of yellow mud grouting, and it has a good result.The scientific English translate part proclaims that the mining’s chasm in the post of t he computer and gives some examples.Key words: vertical mining; longwall; draw out; sudden inflow of water; chasm目录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1矿区概述.................................................................. 11.2井田地质特征 .............................................................. 11.2.1 勘探程度.............................................................. 11.2.2 地层.................................................................. 21.2.3 地质构造.............................................................. 31.2.4 水文地质.............................................................. 31.3煤层特征.................................................................. 41.3.1 煤层.................................................................. 41.3.2 煤的特征.............................................................. 41.3.3 开采技术条件.......................................................... 52 井田开拓 ................................................................... 62.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 62.2井筒形式确定 .............................................................. 62.3工业广场及井筒位置 ........................................................ 72.4开采水平的确定 ............................................................ 72.5大巷和井底车场的布置...................................................... 72.6矿井开拓方案.............................................................. 82.7 矿井的基本巷道.......................................................... 83 采煤方法与采区巷道布置.................................................... 103.1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 103.1.1带区准备方式的确定 .................................................. 103.1.2生产系统 ............................................................ 113.1.3带区内巷道掘进 ...................................................... 113.2带区主要硐室 ............................................................ 123.3采煤方法 ................................................................ 123.1采煤工艺方式 ............................................................ 134 矿井通风 ................................................................. 144.1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144.1.1矿井地质概况 ........................................................ 144.1.2开拓方式 ............................................................ 144.1.3开采方法 ............................................................ 144.1.4变电所、充电硐室、火药库 ............................................ 154.1.5工作制、人数 ........................................................ 154.2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 154.2.1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 154.2.2、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 164.2.3.确定矿井通风方法.................................................... 174.2.4带区通风系统的要求 .................................................. 184.2.5、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 194.3矿井风量计算 ............................................................ 204.3.1矿井风量的计算原则 .................................................. 204.3.2 总风量的计算........................................................ 204.3.3 矿井风量分配........................................................ 244.4掘进通风................................................................ 254.4.1 掘进通风方法的选择.................................................. 254.4.2 掘进通风量.......................................................... 264.4.3 掘进工作面设备选择.................................................. 264.5全矿通风阻力的计算 ...................................................... 284.5.1矿井最大阻力路线 .................................................... 284.5.2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 324.5.3 矿井通风总风阻...................................................... 374.5.4 矿井通风等积孔...................................................... 384.5.5 矿井通风系统的分析与评价............................................ 384.6矿井主要通风机选型...................................................... 394.6.1 矿井自然风压的计算.................................................. 394.6.2 通风机的选择........................................................ 404.6.3 电动机的选择........................................................ 424.6.4对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要求 ............................................ 444.6.5对反风、风峒的要求 .................................................. 444.7矿井反风措施及装置...................................................... 454.7.1矿井反风的目的和意义 ................................................ 454.7.2 矿井反风设施的布置.................................................. 454.7.3 对矿井通风设备的要求................................................ 464.8概算矿井通风费用 ........................................................ 465 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475.1矿井火灾................................................................ 475.1.1 矿井自然发火概况.................................................... 485.1.2 矿井自然发火分析.................................................... 485.1.3 防止煤层自燃发火的预报及监测措施.................................... 505.1.4 防灭火措施.......................................................... 515.2矿井瓦斯................................................................ 555.2.1 矿井瓦斯地质条件.................................................... 575.2.2 矿井及采区瓦斯涌出概况.............................................. 575.2.3 矿井瓦斯防治措施.................................................... 585.3井下防治水措施 .......................................................... 615.4避灾路线................................................................ 61参考文献: ................................................................. 63致谢 ..................................................................... 81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述永城矿区陈四楼井田位于河南省永城市境内,行政区属于永城市城厢、陈集、顺和三个乡,井田中心南距永城市区8km 。

矿井通风系统毕业论文设计

矿井通风系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赵家梁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专业:安全工程毕业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摘要本设计为赵家梁煤矿矿井通风优化设计,全区可采煤层1层,为5-2煤层;局部可采煤层2层,为3-1、4-2上煤层;其余均不可采。

各煤层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中磷煤等特点,为优质动力燃料、工业气化及低温干馏用煤。

赵家梁矿井首先开采5-2煤层,后期开采3-1、4-2煤层,即采用上行开采;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设计生产能力0.45Mt/a(后期扩建到0.90 Mt/a).。

设计5-2煤采用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本矿井为瓦斯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抽出式通风方式进行通风,由主斜井、副斜井、管子井进风,回风立井出风。

关键字:通风系统设计通风阻力风量计算安全Subject: Zhao Jialiang coal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design Professional: Safety EngineeringGraduates: (Signed)Instructor: (Signed)AbstractThe design for the Zhao Jialiang coal mine ventilation optimizationdesign, the regionmineable a layer of 5-2 coal seam; locally coal layer 2 layer for 3-1,4-2 on coal; others were inadmissible. Each seam with a special low ash, low sulfur, ultra-low to medium phosphorus coal, etc., for high-quality power fuel, industrial coal gasification and low temperature carbonization. Zhao Jialiang 5-2 mined coal mine first, post-mining 3-1,4-2 seams, which uses upward mining; mine uses inclined to explore ways to desig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0.45Mt / a (post-expansion to 0.90 Mt / a).. Design 5-2 mechanized longwall coal mining method, all of the roof caving method manager.The mine is gassy mine, parallel with the central ventilation system, ventilation exhaust ventilation manner by the main shaft, auxiliary shaft, tube wells into the air, return air shaft out of the wind. Keywords: ventilation system design air volume ventilation resistance Computing Security1 绪论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矿井通风是一个随时变化的系统,是矿井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任着重要的通风任务。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设计是指在矿井建设初期,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矿井规模和生产能力等因素,确定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布局。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通风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适用性,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生产安全。

第二节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设计是指在矿井正式投产后,根据矿井生产的实际情况,对通风系统进行调整和改造,以满足矿井生产的需要。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矿井生产的特点和变化,及时调整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生产安全。

第三节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包括通风系统的布局、通风设备的选择、通风风量的计算、通风总阻力的计算等。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矿井的地质条件、矿井规模和生产能力等因素,确保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四节矿井通风设计的要求矿井通风设计的要求包括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和适用性等。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矿井的实际情况和变化,及时调整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生产安全。

第二章优选矿井通风系统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包括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和适用性等。

在选择通风设备和布局通风系统时,要充分考虑矿井的地质条件、矿井规模和生产能力等因素,确保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二节确定矿井通风系统确定矿井通风系统是指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和布局通风系统。

在确定通风系统时,要充分考虑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和适用性等因素,确保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矿井风量计算第一节矿井风量计算原则矿井风量计算的原则是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矿井规模和生产能力等因素,确定矿井所需的通风风量。

在计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矿井的实际情况和变化,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生产安全。

第二节矿井需风量的计算1.采煤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采煤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是指根据采煤工作面的长度、工作面采高、采煤机功率等因素,确定采煤工作面所需的通风风量。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设计1. 引言矿井通风与安全是矿工生命安全和矿山生产的重要保障,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并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确保矿井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瓦斯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2. 毕业设计背景矿山作为重要的资源开发和能源供应基地,对于矿井通风与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矿井灾害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生产的持续性。

因此,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成为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设计的重要课题。

3. 设计目标本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套高效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

具体的设计目标如下:•提高矿井内部空气质量,确保矿工的健康与安全;•控制矿井内的瓦斯浓度,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优化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并提高矿山生产效率。

4. 设计方案4.1 矿井通风系统结构矿井通风系统主要包括风机、风管、进风口、排风口、防治装置等组成部分。

本设计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对整个通风系统的监控和控制。

4.2.1 风机选择和布置合理选择风机类型和布置位置,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矿井内部空气的循环和更新。

4.2.2 风管设计根据矿井的结构和布置情况,确定风管的数量、直径和布局方式,降低风阻,提高通风效果。

4.2.3 进排风口设计合理布置进排风口,实现矿井内空气的均匀分布和有序流通。

4.2.4 防治装置设计设计并安装瓦斯浓度监测装置、防爆设备等,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本设计采用PLC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监测矿井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瓦斯浓度,调整风机的转速和风量,实现矿井通风系统的智能控制,提高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

5. 设计实施方案5.1 设计流程本毕业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调研矿井通风与安全的相关技术和现状;2.确定设计目标和技术要求;3.进行系统结构设计和关键技术的选取;4.进行通风系统的仿真模拟和性能测试;5.设计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案;6.进行系统的实际搭建和调试;7.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评估。

矿井通风设计论文毕设论文

矿井通风设计论文毕设论文

目录前言 (1)第一章设计依据 (2)一、矿井概况 (2)二、井巷尺寸及支护参数 (3)第二章矿井及采区通风系统 (4)一、采区通风方式 (4)二、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 (4)三、主扇的工作方法 (5)第三章矿井总风量和各用风地点风量 (7)一、矿井总风量计算 (7)第四章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14)一、矿井通风阻力计算原则 (14)第五章矿井主扇风机的选型 (18)一、选型依据 (18)二、主要通风机的选择 (18)第六章参考文献及感想 (20)一、参考文献 (20)二、感想 (20)附图1:通风容易时期通风系统图 (21)附图2:通风容易时期通风 (22)附图3:通风困难时期通风系统 (23)附图4:通风困难时期通风网络图 (24)前言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学习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经行一个系统的总结,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运用,以巩固和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巩固和发展学生的运算和绘图的工程能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安全生产实际知识,并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热爱劳动、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和实践的良好思想作风。

课程设计的目的包括:(1)巩固和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工程技术规范,能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技术图表等。

(4)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学风和科学态度。

(5)应使学生了解课程设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流程,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设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实施方法。

第一章设计依据一、矿井概况煤层地质概况:单一煤层,倾角25˚,煤层厚2.5m,属于瓦斯矿井,二氧化碳涌出量很小,煤尘有爆炸危险,涌水量不大。

井田范围:设计第一水平深度380m,走向长度7200m,双翼开采,每翼长3600m。

年产240万吨矿井设计

年产240万吨矿井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是针对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实践性设计。

王家井田地处阜新煤田西部,开采第四组煤中的四个煤层。

本矿井采用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采,主井提升、副井运送物资与进风。

利用走向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

考虑到本矿井为高瓦斯矿井及特有的地质特征,采用中央边界式通风方式,压入式进风。

三机采煤——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配套设备。

采区巷道为双巷布置,联合运输大巷。

设立集中运输大巷,煤由工作面运输到井底煤仓,统一由主井提升至地面。

工作制度为两采一准,先采第一层煤,即可打产,依次向下分区开采。

井底设置水仓,井下汲水统一导入水仓,集中抽至井上。

中央变电所集中供电,分区配电。

本矿井年产量为240万吨,服务年限约为85年。

关键词:地质特征;运输大巷;配套设备;联合运输.AbstractThis design aims at the mineral resources is a student apply theory to reality practicality design. Wang Jia west the paddies place Fuxin coal field, mines in the fourth group of coal four coal beds. This mine pit uses in the vertical shaft multi- levels to descend a mountain mining, the main well promotion, the vice- well ship the commodity with to enter the wind . Using moves towards the long wall to pick west, synthesis mechanization mining coal. Considered this mine pit for the high gas mine pit and the uniqu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 uses the central boundary type to ventilate the way, presses in the type to enter the wind .Three machines mining coal machine, scraper conveyer, hydraulic pressure support supplementary equipment. Picks the area tunnel for the double lane arrangement, the joint transportation big lane. The establishment centralism transports the big lane, the coal transports from the working surface to the bottom of the well , unifies promotes by the host well to the ground. The work routine is two picks one, first mines the first coal, then hits produces, in turn to under district mining. The bottom of the well establishment , the mine shaft draws water the unification to induct , the centralism pulls out to the well in. Central transformer substation centralism power supply, district power distribution. This mine pit annual output is 2.4 million tons, the service life approximately 85 years .Key words: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transport the large lane;corollary equipment;jointly transport.目录0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井通风毕业论文及设计

矿井通风毕业论文及设计

矿井通风毕业论文及设计摘要本设计矿井为xxx240万吨/年新矿井设计,共有2层可采煤层17#、21#。

煤层工业牌号为1/3焦煤,设计井田的可采储量20700Mt,服务年限为61a。

设计采用以双立井为主的联合开拓方式,划分两个水平,六个采区。

达产时采区为一采区和二采区,各布置一个工作面,联合布置,17#、21#层单独开采。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下行垮落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艺,顶板处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

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采区通风系统为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进风,回风上山回风,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上行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矿井容易时期设计需风量为139 m3/s,困难时期设计需风量为146m3/s。

进而选出矿井主要通风机型号为BD NO-22,电动机型号为YB355M2-8,且对矿井所需通风构筑物进行布置。

关键词:通风设计矿井通风系统通风阻力AbstractThe design of mine for Hegang Junde Coal Mining Group 2,400,000 tons / year of new mine design, a total of 2 coal seam layer 17 #, 21 #. Industrial grade coal is 1 / 3 coking coal, the design of mine recoverable reserves of 20700Mt, length of service for the 61a double shaft design combined to open up the way,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six mining area. Mining area at the middle of a mining area and the second mining area, the layout of a face, a joint arrangement, 17 #, 21 # layers separate mining. Mining methods to falling down a long wall coal mining law, mining technology for integrated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technology approach for the entire roof falling Act.Mine ventilation for partition type, the method of taking thetype of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systems for the mining area and transport up the mountain track up the mountain into the wind, to wind up the mountain back to the wind, coal face using "U"-type upstream ventilation, the use of heading face pressure-in ventilation, mine design to be easy to time the wind was 139 m3 / s, designed to be a difficult time for the air flow 146m3 / s. Elected to the main mine fan model BD NO-22, the motor model YB35M2-8,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mine ventilation required to set up their equipment.Key words :ventilation design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ventilation resistance目录摘要...................................................................................................... I Abstract ................................................................................................. II 目录 ................................................................................................... III 第1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1.1 井田概况 (1)1.1.1 井田位置及范围 (1)1.1.2 交通位置 (1)1.1.3 地形地势 (1)1.1.4 气候雨量风向风速 (1)1.1.5 河流 (2)1.2 地质特征 (3)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3)1.2.2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3)1.2.3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3)1.2.4 井田内水文地质情况 (4)1.2.5 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 (5)1.2.6 煤质、牌号及用途 (5)第2章井田境界储量服务年限 (6)2.1 井田境界 (6)2.1.1 井田周边状况 (6)2.1.2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6)2.1.3 井田未来发展情况 (6)2.2 井田储量 (6)2.2.1 井田储量的计算 (6)2.2.2 保安煤柱 (7)2.2.3 储量计算方法 (7)2.2.4 储量计算的评价 (8)2.3 矿井工业制度、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8) 2.3.1 矿井工作制度 (8)2.3.2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8)2.3.3 矿井服务年限的确定 (9)第3章井田开拓 (10)3.1 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 (10)3.1.1 井硐形式和数目 (10)3.1.2 井硐位置及坐标 (10)3.1.3 水平数目及高度 (11)3.1.4 石门、大巷数目及布置 (11)3.1.5 采区划分 (13)3.2 井硐布置和施工 (14)3.2.1 井硐穿过的岩层性质及井筒支护 (14) 3.2.2 井硐布置及装备 (14)3.2.3 井筒延深的初步意见 (17)3.3 开采顺序 (17)3.3.1 沿井田走向的开采顺序 (17)3.3.2 沿井田倾向的开采顺序 (17)3.4 矿井提升系统 (17)第4章采区通风 (19)4.1 采区设计概述 (19)4.1.1 设计采区的位,置边界范围采区煤柱 (19) 4.1.2 采区的地质和煤层情况 (19)4.1.3 采区的生产能力储量及服务年限 (19) 4.1.4 采区巷道布置 (20)4.2 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 (23)4.2.1 采煤方法选择 (23)4.2.2 回采工艺 (23)4.3 采区通风 (26)4.3.1 采区概况 (26)4.3.2 采区通风设计原则及要求 (26)4.3.3 采区上山通风系统选择 (27)4.3.4 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 (27)4.4 掘进通风 (30)4.4.1 局部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31)4.4.2 局部通风方法 (31)4.4.3 风筒及局部通风机选择 (32)第5章矿井通风系统 (33)5.1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33)5.1.1 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的原则 (33)5.1.2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34)5.1.3 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 (37)5.2 矿井需风量的计算 (38)5.2.1 风量计算的标准和原则 (38)5.2.2 矿井风量计算 (40)5.2.3 矿井总风量计算 (45)5.2.4 矿井风量分配 (45)5.2.4 风量分配后的风速校核 (46)5.3 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49)5.3.1 图纸和编制数据 (49)5.3.2 风网图的绘制 (52)5.3.3 摩擦阻力的计算 (52)5.3.4 局部阻力的计算 (59)5.3.5 自然风压 (59)5.3.6 矿井通风总阻力 (62)5.3.7 矿井等积孔 (62)5.4 扇风机的选择 (64)5.4.1 选择原则及步骤 (64)5.4.2 扇风机的选择 (65)5.4.3 主扇工况点 (66)5.4.5 选择电动机 (69)5.5 概算矿井通风费用 (70)5.5.1 计算主扇运转耗电量 (70)5.5.2 吨煤通风电费计算 (71)5.6 通风构筑物 (71)5.6.1 通风构筑物 (71)5.6.2 主要通风机附属设备 (72)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井通风安全毕业设计

矿井通风安全毕业设计

矿井通风安全毕业设计矿井通风安全毕业设计矿井通风安全一直是矿山行业中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正常运营。

因此,我选择了矿井通风安全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希望能够为矿山行业的安全生产贡献一份力量。

1. 矿井通风系统的重要性矿井通风系统是矿山中最重要的安全设施之一。

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矿井内空气的新鲜和流动,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降低温度和湿度,提供矿工工作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减少矿井事故的发生,提高矿工的工作效率。

2.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在进行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2.1 安全性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矿井内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2.2 经济性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应尽量节约能源和成本,提高通风效率,降低运行维护费用。

2.3 灵活性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矿井内部环境和工作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3.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在进行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3.1 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矿井通风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最佳的通风系统参数和结构。

3.2 实地测试方法:在已建成的矿井中进行实地测试,通过测量和分析数据,评估和改进通风系统的效果。

3.3 经验法则方法:根据已有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经验,结合矿井的特点和工作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

4. 矿井通风系统的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改进措施:4.1 优化通风系统结构:通过改变通风系统的布局和管道设计,减少管道阻力,提高通风效率。

4.2 引入新技术:如风机变频调速技术、风门自动控制技术等,提高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

4.3 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安装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矿井内的气体浓度和环境参数,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

矿井通风与安全毕业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毕业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毕业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毕业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一直是矿山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矿井作为地下工作环境,常常面临着高温、高湿、高浓度有害气体等多种危险因素。

因此,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为了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的首要任务。

首先,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是确保矿工安全的关键。

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矿井内空气的新鲜度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矿井内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减少矿工因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环境中造成的健康问题。

同时,通风系统还能够降低矿井内爆炸和火灾的风险,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其次,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矿井内的紧急情况。

在矿井内,突发事故时有发生,如坍塌、火灾等。

因此,在通风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和救援。

通风系统应该具备快速疏散矿工的能力,并提供足够的救援通道和设备。

此外,通风系统还应配备紧急通信设备,以便矿工在紧急情况下与外界进行有效的沟通。

另外,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

矿井作为地下工程,其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该尽量减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矿井通风系统应该采用高效过滤设备,确保排放的废气和废水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此外,通风系统还应该采用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人机工程学的因素。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矿工在工作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通风系统的控制设备应该易于操作和维护,以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通风系统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矿工的心理需求,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休息设施,以提高矿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是矿山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可以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降低矿井内事故的发生率。

同时,通风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矿井内的紧急情况、环境保护和人机工程学的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安全、高效、环保的矿井通风系统,为矿工的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开滦集团荆各庄矿240万吨新井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开滦集团荆各庄矿240万吨新井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整体说明
本设计包括两部份:一样部份和专题部份。

一样部份是河北开滦集团荆各庄矿240万吨新井设计。

全篇共有十篇,依次是: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点,井田境遇及储量,矿井工作制度和设计生产能力,井田开拓,带区巷道的布置,采煤方法,井下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与平安,矿井大体技术经济指标。

荆各庄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北偏东约13Km,距京山铁路开平车站10Km。

行政区域属唐山市开平区管辖。

交通十分方便,铁路:一条通往陡河电厂的专用线,并与吕陡线在井田交汇;另一条经马家沟矿业公司与京山线的开平站相联。

矿井浅部以煤层露头为界,深部至煤层-650米底板等高线。

平均走向长,倾斜长,面积。

依照地质资料,本矿井各煤层都属于氮气带,沼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很低,均小于10 m3/t,属低瓦斯矿井。

2005年度瓦斯鉴定,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3t,为低瓦斯矿井。

可采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尘爆炸指数一样为爆炸指数%~%。

各煤层都有自燃发火偏向,煤层自燃品级为Ⅱ.
该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40万吨,效劳年限为年。

采纳立井两水平开拓带区开采。

开采水平标高为-330和-490米。

矿井采纳单面倾斜长壁一次采全高全数垮落法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矿井布置一个综采面,工作面长度为290米。

煤采纳5t底卸式矿车运输。

矿井通风机工作方式为抽出式,矿井通风方式前期为中央并列式,后期为边界式通风。

专题部份为大采高综面液压支架适应性分析。

关键词:立井开拓;倾斜长壁俯斜采煤法;立井提升;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设计的原理主要依据气体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原理。

通过合理
的管道布局和风机配置,实现矿井内空气的流通和气体浓度的平衡。

在矿
井通风设计中,通常会考虑矿井的深度、开采方式、矿石性质、工作面布
置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通风系统参数和方案。

矿井通风设计的方法包括工程测量和数值模拟两种主要手段。

工程测
量是通过采集矿井内的实际数据,如气体浓度、风速、温度等,来分析矿
井通风状况的现状。

数值模拟则是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热力学等方法,建立矿井通风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各个参数的分布情况,并做
出相应的优化调整。

矿井通风设计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矿井通风系统
能够有效控制矿井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减少作业人员的健康风险。

其次,
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和湿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矿井通风系统还能够对矿井火灾和爆炸等突发事故起到关键作用,及时排除有害气体,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

在矿井通风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矿井内的多变因素,并结合现代化
技术手段,如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器等,实现矿井通风系统的智能化。

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矿井,还需要针对性地制定通风规程和应急预案,以
应对突发情况。

总之,矿井通风设计是矿山安全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矿
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还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
做好矿井通风设计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运
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高效和智能化。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姓名:专业:通风与安全日期:目录前言(一)矿井概况(二)拟定矿井通风系统(三)矿井总风量计算与分配1、矿井需风量计算原则2、矿井需风量计算方法3、矿井总风量的分配(四)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的原则2、矿井通风总阻力的计算方法3、绘制矿井通风网络图(五)选择矿井通风设备1、选择矿井通风设备的要求2、主要通风机的选择(六)通风耗电费用概算1、主要通风机的耗电量2、局部通风机的耗电量3、通风总耗电量4、吨煤通风耗电量5、吨煤通风耗电成本(七)矿井通风系统评述1、系统的合理性2、阻力分布的合理性3、主要通风机工作的安全性、经济性前言《矿井通风》设计是学完《矿井通风》课程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我们所学矿井通风理论知识,培养我们设计计算、工程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运用标准与规范、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依照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计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和认真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一)矿井基本概况1、煤层地质概况单一煤层,倾角25°,煤层厚4m,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3m3/t,煤尘有爆炸危险。

2、井田范围设计第一水平深度140m,走向长度7200m,双翼开采,每翼长3600m。

3、矿井生产任务设计年产量为,矿井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为23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
3.1.1井硐形式和数目
根据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势,煤层赋存情况和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经过上面对井筒的形式确定方案的技术分析和经济比较,该矿井采用双立井两水平开拓,上山开采,共有两个风井。
3.1.2井硐位置及坐标
井筒在井田中位置的选择,就是确定井筒距离矿井储量中心的尺寸,并用经纬线来表示它的具体位置,选择井筒位置的条件:
2.2 井田储量
2.2.1井田储量的计算
在峻德矿井田范围内,参加储量计算的煤层有 ,和 共2层,各煤层储量计算边界与井田境界大致相同,矿井储量可分为矿井地质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和矿井可采储量。
矿井储量计算的标准以《储量管理规程》和《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的规定和我国能源政策,资源状况及目前煤矿开采技术条件为依据。
1.地面条件
(1)地面工业广场的占地面积尽量小。
(2)要考虑地形与工程地质的条件。
(3)地面煤仓与外运铁路的连接
(4)矿井的工业广场与生活区的位置
2.井下条件
(1)如果自然条件较好,地质构造不是很复杂,尽量把井筒布置在井田储量的中央。
(2)如果布置井筒的位置有较大的断层,就把井筒布置在断层的下盘。
1.2.2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本井田位于鹤岗煤田中生代石头河子组中,峻德井田褶皱简单,煤系地层走向呈北北东,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 ,一般 沿局部有波状起伏。然而断裂则相当复杂,反映本区构造形迹是以断裂为主。因受井田中部大断层F5的作用影响将井田划分为两部分,井田四周也是以较大的断层为边界的。各个断层的具体情况见表 :
2. 号煤层:煤层厚度 ,平均煤层厚度 ,平均倾角 ,煤层发育到地面露头,贮存稳定的煤层,单斜结构,容重 ,顶板为细砂岩,底板为粉砂岩。
详细情况可见煤层特征表1-2:
表1-1主要断裂构造断层特征


断层
编号
断层
性质
方向
落差
(m)
断距(m)
查明
程度

南北
20
212
可靠

西北-东南
150
98
可靠

东西
100
井田走向长度: m左右,倾向长度: m左右。
2.1.3井田未来发展情况
本设计矿井为设计生产能力 的矿井,由勘探精查报告资料可知,井田内的煤层发育较好,煤层均为单斜构造,并且倾角都在 左右,预计达产后不久的核定生产能力会大于设计生产能力,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煤炭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勘探水平的提高,可以采出和探测出埋藏较深的煤炭。从而保证矿井的服务年限。
关键词:通风设计 矿井通风系统 通风阻力
第1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1 井田概况
1.1.1井田位置及范围
峻德煤矿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为鹤岗煤田最南部的一个井田。其地理坐标为:东经 ,北纬 。井田的北部边界与兴安煤矿相邻。其界限为:纬线 为界。纬线两端分别与 断层和第十三层勘探线相交。由它们的连线的垂直截面组成北部的人文边界。南止煤系地层与上复第三系地层的 标高不整合接触线。西起煤系地层基盘。东止 号煤层的 标高铅直截面。全区走向长 ,宽 ,面积 。
经过详细的地质勘探及综合分析,本井田有 条大断裂,都为正断层。
1.2.3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本井田内的所有煤层都富集在石头河子组地层之中,本设计矿井在该组内共有可采煤层 层,以下将各煤层的厚度、结构、煤容重和煤层顶底板情况说明如下(附煤层特征表):
1. 号煤层:煤层厚度 ,平均煤层厚度 ,煤层结构为单斜构造,煤层平均倾角为 ,赋存稳定,有夹矸,煤层能够发育到地面露头,容重 ,顶板为中细砂岩,伪顶为 的煤泥岩或含炭泥岩,底板为细砂岩。
由勘探的精查报告所描述的煤层自然产状,构造困素,煤层顶底板的条件,冲积层结构,地形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其中井田内煤层的赋存深度和冲积层水文地质的条件对开拓方式的影响是最大的。
峻德矿的所有设计建设的基本程序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法规,设计规程,规范来进行,选取开拓方式的时候要及时的查阅和学习现有的最先进的开拓方式方法,对现有的最先进的机械化设备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对矿井开拓开采方式的选择有很大影响。
2.2.3储量计算方法
矿井储量的计算标准要以《储量管理规程》为依据,计算的方法这里采用底板等高线水平投影分水平块段法。
1.工业储量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2】:
块段储量=块段水平投影的面积/平均倾角余切×块段平均厚度×容重
根据矿井煤层储量计算图,结合以上公式计算出本设计矿井的工业储量大约为 万吨。各个煤层的工业储量见表 可采煤层储量计算总表。
240万吨年新矿井通风系统毕业设计
工程设计案例1
矿井通风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矿井为鹤岗矿业集团峻德煤矿240万吨/年新矿井设计,共有2层可采煤层17#、21#。煤层工业牌号为1/3焦煤,设计井田的可采储量20700Mt,服务年限为61a。设计采用以双立井为主的联合开拓方式,划分两个水平,六个采区。达产时采区为一采区和二采区,各布置一个工作面,联合布置,17#、21#层单独开采。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下行垮落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艺,顶板处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
本设计矿井井田内绝大部分为炼焦用煤,和少量的优质动力煤。
2.2.2保安煤柱
为了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且依据《规程》的有关规定,本设计矿井所留设的保安煤柱的宽度如下【1】:
1.各煤层在地面的露头处留设 的保安煤柱;
2.井田边界的断层留设 保安煤柱;
3.井田内部的断层和采区边界留设 保安煤柱;
4.河流的保安煤柱要根据各煤层的埋藏深度的不同,而有变化;
2.可采储量的计算
公式如下:
(2-1)
式中: —可采储量,
—工业储量,
—永久煤柱损失, ;
—采区回采率。
表2-1可采煤层储量表
煤层
17#
21#
工业储量
21439
8647
煤柱损失
2143.9
864.7
可采储量
14471.33
6225.84

回采率%
0.75
0.8
对采率的要求:中厚煤层不应小于 ,薄煤层不应小于 。经过对各个煤层的可采储量进行计算,得出本井田可采储量为 。
2.3.2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井田的储量、煤层赋存的状况、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等因素是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大小的依据,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今后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量。根据以上各因素结合本设计矿井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设计矿井为年设计生产能力 。
2.3.3矿井服务年限的确定
矿井服务年限的确定和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是息息相关的,受很多相同因素的影响,根据本设计矿井的实际情况和矿井服务年限的计算公式,
1.2.5瓦斯 煤尘煤的自燃性
峻德煤矿只开采了四个煤层,其中11号层只局部开采,就3、9、17号煤层经历年来瓦斯鉴定,该井为高瓦斯矿井。
峻德煤矿对以开采的3、9、17煤层分别做了煤尘爆炸性鉴定,结论是三个煤层均存在爆炸性。爆炸试验中其火焰长为:3号层300~400㎜、9号层320~530㎜、17号层20~500㎜。
2.1.2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1.以井田
2.边界所确定的井田范围要有利于对井筒位置的选择.安排地面生产系统和各建筑物;
3.划分的井田境界要尽量为矿井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
4.如果地质条件可以,井田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以利于井型的扩大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根据以上原则,结合峻德矿井田的实际地质情况可知:
1.1.2交通位置
矿区西部有鹤岗市至佳木斯和双鸭山的鹤大公路,并且与矿区公路相连均是白色的二,三级水泥路面,东部也有哈萝公路最后与鹤大公路相连,矿区铁路与至鹤岗的国有铁路在集配站接轨,交通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1:
1.1.3地形地势
本区属于丘陵地形,峻德煤矿井田的地势东高西洼,洼地面积占三分之二左右,中部原受鹤立河的侵蚀地势较低洼,区内最高标高 ,一般在 之间。
140
可靠

西北-东南
343
230
可靠

东西
100
50
可靠
表1-2煤层特征


煤厚(m)
层平均间距
(m)
稳定性
顶板
底板
最小
最大
平均
较稳定
细砂岩
粉砂岩
稳定
粉砂岩
细砂岩
1.2.4井田内水文地质情况
1.鹤岗煤田处于小兴安岭山地与松花江下游合江平原之间的丘陵区,峻德井田位于丘陵区最南端。井田大部分处于鹤立河河谷区,地下水的静储量,动储量都较大。
煤层自然发火期,3号层为18个月、9号层无发火史、17号层为9个月。
煤层自然倾向性分类:11、17、21号煤层为Ⅰ类,其余煤层均为Ⅲ类。本矿自建井到现在无瓦斯、煤尘等重大灾害发生。
1.2.6煤质、牌号及用途
1.煤种情况:本矿井范围内主要是主焦煤,还有少量的无烟煤,贫煤和瘦煤。
2.灰份变化:本区内煤层的灰份值是中部较上部和下部低,灰份值大约在 之间,属于中灰份煤,上部和下部煤层的灰份较高,都在 以上,属于富灰煤。
第3章 井田开拓
1.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峻德矿周边有些小井和小窑,都是片盘斜井,他们的生产情况和开采状况都已经基本查明。呈单斜构造,属高瓦斯矿井。
本设计矿井采用双立井两水平开拓,井田范围内只有中部有一个大的正断层,煤层的倾角在33°左右,煤层都呈单斜构造,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
2.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因素及具体情况
1.1.4气候雨量 风向 风速
矿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年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零下 ,年降水量 左右,冻结期由 月至次年 月末,冻结深度一般在 左右,风向多西风,最大风速为 。
图1-1交通位置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