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种杀菌剂作用特点与防治对象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种杀菌剂作用特点与防治对象归纳
立夏过后,各地即将进入高温高湿梅雨季节,作物更容易滋生病菌,而且,经常性下雨也加大了农药喷洒防治病菌的难度,种植户们得做好应对准备,现将市场上常见的杀菌剂特点及防治对象归纳在一起,供大家参阅,希望对您的种植有所帮助。
1、代森锰锌
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
主要防治蔬菜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
2、丙森锌
速效、残效期长、广谱的保护性杀菌剂。
对蔬菜、烟草、啤酒花等作物的霜霉病以及番茄和马铃薯的早、晚疫病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对白粉病、锈病和葡萄孢属病菌引起的病害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多菌
干扰真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阻断细胞分裂。
防治瓜类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叶斑病等多种病。
4、百菌清
能与真菌细胞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中的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结合,破坏细胞的新陈代谢而丧失生命力。
其主要作用是预防真菌侵染,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但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粘着性,不易受雨水冲刷,有较长的药效期。
主要防治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斑病、小麦叶锈病,茶树炭疽病,花生锈病、花生叶斑病,叶菜类蔬菜霜霉病、叶菜类蔬菜白粉病,果菜类蔬菜多种病害,瓜类霜霉病、瓜类白粉病,豆类炭疽病、豆类锈病,梨树斑点落叶病,柑橘树疮痂病,苹果树多种病害,葡萄黑痘病、葡萄白粉病,橡胶树炭疽病。
5、稻瘟灵
内吸杀菌剂,对稻瘟病有特效。
水稻植株吸收药剂后累积于叶组织,特别集中于穗轴与枝梗,从而抑制病菌侵入,阻碍病菌脂质代谢,抑制病菌生长,起到预防与治疗作用。
主防水稻稻瘟病。
6、稻瘟酰胺
属苯氧酰胺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主要是抑制小柱孢酮脱氢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稻瘟病菌黑色素形成。
具有良好内吸性和卓越的特效性,施药后对新展开的叶片也有很好效果,施药40天仍能抑制病斑上孢子的脱落和飞散,从而避免了二次感染。
主防水稻稻瘟病。
7、甲基硫菌灵
当该药喷施于植物表面。
并被植物体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系列生化反应,被分解为甲基苯并咪唑一乙一氨基甲酸酯(即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使病菌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扭曲异常,芽管细胞壁扭曲等。
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
8、己唑醇
属三唑类杀菌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
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
主要防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番茄灰霉病,黄瓜白粉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白粉病,梨树黑星病,葡萄白粉病等。
9、戊唑醇
对病原菌的麦角甾醇抑制剂,即抑制麦角甾醇中间体的氧化脱甲基反应,特别是对2,4-亚甲基-二氢羊毛甾醇结构中14碳原子上脱甲基反应的抑制。
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均能有效地防治。
10、烯唑醇
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特别强烈抑制24-亚甲基二氢羊毛甾醇碳14位的脱甲基作用,导致病菌死亡。
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许多真菌病害。
11、三唑醇
主要是抑制麦角甾醇合成,因而抑制和干扰菌体的附着孢和吸器的生长发育。
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稻曲病,小麦纹枯病,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香蕉叶斑病等。
12、三唑酮
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
(抑制麦角甾醇脱甲基化)
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的许多病原真菌有很高的活性,但对卵菌类无活性。
13、噻菌铜
由两基团组成。
一是噻唑基团,在植物体外对细菌抑制力差,但在植物体内却是高效的治疗剂,药剂在植株的孔纹导管中,细菌受到严重损害,其细胞壁变薄,继而瓦解,导致细菌的死亡。
二是铜离子,既有杀细菌又杀真菌的作用。
药剂中的铜离子与病原菌细胞膜表面上的阳离子(H+,K+T等)交换,导致病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凝固杀死病菌,部分铜离子渗透进入病原菌细胞内,与某些酶结合,影响其活性,导致机能失调,病菌因而衰竭死亡。
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的专用药剂。
对水稻白叶枯、水稻细条有较好防效。
14、咪鲜胺
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干扰病原菌细胞壁而抑制其危害。
主要用于水果防腐保鲜,防治瓜类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
它对由子囊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多种病害具特性。
15、氟硅唑
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
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及部分半知菌引起的病害。
16、氟环唑
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其活性成分氟环唑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并且氟环唑分子对一种真菌酶(14-dencthylase)有强力亲和性,与目前已知的杀菌剂相比,能更有效抑制病菌原真菌。
氟环唑可提高作物的凡丁质酶活性,导致真菌吸器的收缩,抑制病菌侵入,这是氟环唑在所有三唑类产品中独一无二的特性。
主要防治水稻纹枯病、水稻稻曲病,小麦锈病,香蕉叶斑病、香蕉黑星病,苹果树褐斑病,柑橘树炭疽病,葡萄白粉病等。
17、丙环唑
影响甾醇的生物合成,便病原菌的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从而起到杀菌、防病和治病的功效。
可以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
18、腈菌唑
抑制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从而杀死病原菌。
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所到病害尤其对白粉病、黑星病等有优异的防治效果。
19、苯醚甲环唑
是甾醇甲基化抑制剂,抑制细胞壁甾醇的生物合成,阻止真菌的生长。
能够防治除卵菌纲引起的病害外几乎所有的真菌病害,如:黑星
病、白粉病、叶斑病、锈病、炭疽病等。
20、抑霉唑
影响细胞膜的渗透性及生理功能和脂类合成代谢,从而破坏霉菌的细胞膜同时抑制霉菌孢子的形成。
对长蠕孢属、镰孢属和壳针孢属真菌具有高活性。
21、醚菌酯
高效、广谱、新型杀菌剂。
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
有很好的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
对作物产生积极的生理调节作用,能抑制乙烯的产生,帮助作物有更长的时间储备生物能量确保成熟度;能显著提高作物的硝化还原酶的活性,当作物受到病毒袭击时,它能加速抵抗病毒中蛋白的形成。
能控制治疗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
包括小麦锈病,番茄早疫病,黄瓜白粉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苹果树黑星病,梨树黑星病,草莓白粉病,人参黑斑病等。
22、嘧菌酯
通过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破坏病菌的能量合成,从而使病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芽孢的形成受到抑制。
主要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番茄早疫病及辣椒炭疽病等。
23、吡唑醚菌酯
为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来表现杀菌活性,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cl 合成中阻止电子转移。
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4、异菌脲
它对病原菌生活史的各发育阶段均有影响,可抑制孢子的产生和萌发,也抑制菌丝的生长,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还能抑制蛋白激酶,因此,控制许多细胞功能的细胞内信号,包括碳水化合物结合进入真菌细胞组分的干扰作用。
主要用于防治由葡萄孢菌、念珠菌、核盘菌、交链孢等引起的病害。
25、腐霉利
属于低毒性杀菌剂。
主要是抑制菌体内甘油三酯的合成,具有保护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主要防治番茄灰霉病,油菜菌核病,葡萄灰霉病,黄瓜灰霉病等。
26、福美双
是一种具保护作用的杀菌剂,其抗菌谱广,主要用于处理种子和土壤,防治禾谷类黑穗病和多种作物的苗期立枯病。
也可用于喷洒,防治一些果树、蔬菜病害。
主要防治水稻胡麻叶斑病、水稻稻瘟病,小麦白粉病,烟草根腐病,甜菜根腐病,葡萄白腐病,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等。
27、福美锌
制剂中砷原子与病菌体内含-SH基的酶发生作用,破坏正常的代谢作用。
主要防治棉花苗期病害,麻炭疽病,苹果树炭疽病,西瓜炭疽病,黄瓜炭疽病,橡胶树炭疽病,杉木炭疽病等。
28、霜霉威
可抑制病菌细胞膜的形成,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减少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防治蔬菜、果树的霜霉病、疫病、猝倒病(腐霉和疫霉)有优异的效果(对霜霉病、晚疫病特效)
29、乙霉威
内吸性杀菌剂,抑制灰霉菌芽孢纺锤体的形成。
用于防治葡萄、柑桔等抗苯达松的菌株,兼治白粉病。
30、噁霉灵
内吸性杀菌剂,同时又是一种土壤消毒剂,对腐霉病、镰刀菌等引起的猝倒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该药与土壤中的铁、铝离子结合,抑制孢子的发芽。
恶霉灵能被植物的根吸收及在根系内移动,在植株内代谢产生两种糖苷,对作物有提高生理活性的效果,从而能促进植株生长,根的分孽、根毛的增加和根的活性提高。
主要防治水稻立枯病、恶苗病,棉花、油菜、甜菜、大豆立枯病,西瓜枯萎病等。
31、啶酰菌胺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通过抑制孢子萌发、菌比突破、生长和孢子形成而抑制所有阶段的感染过程。
对交链孢属、葡萄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菌核病)和黑星菌属非常有效,对抗苯并咪唑类和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的灰葡萄孢也有良好效果。
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根霉引起的水稻猝病也有很好防效。
32、恶唑菌酮
为能量抑制剂,即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剂,对复合体n中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
主要用于防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亚纲中的重要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晚疫病等。
33、氟吗啉
有关氟吗啉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
Kuhn等根据其杀菌谱、杀菌活性及形态学方面的研究结果推测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病菌细胞壁物质的合成或组装。
防治卵菌纲病原菌引起的霜霉病及晚疫病等病害。
34、烯酰吗啉
是专一杀卵菌纲真菌杀菌剂,其作用特点是破坏细胞壁膜的形成,对卵菌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作用,在孢子囊梗和卵孢子的形成阶段
尤为敏感,在极低浓度下(<0.25μg>0.25μg>
主要防治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烟草黑胫病,辣椒疫病等。
35、噻氟酰胺
琥珀酸酯脱氢霉抑制剂,即在菌三羧酸酸循环中抑制琥珀酸酯脱氢霉的形成。
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和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有活性,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立枯病等有特效。
36、井冈霉素
内吸性很强的抗菌素,被植物吸收后,抵触菌体,很快被菌丝细胞吸收并在菌丝内传导。
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的正常行长反应,使病菌失去侵害能力而起防治作用。
对由立枯丝核菌(纹枯病)引起的病害有均有防治作用。
37、春雷霉素
干扰氨基酸代谢的酯酶系统,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菌丝伸长和造成细胞颗粒化,但对孢子萌发无影响。
对果树、蔬菜的真菌病害如番茄叶霉病、炭疽病、白粉病、早疫病、黄瓜霜霉病以及细菌引起的角斑病、软腐病、柑橘溃疡病等。
38、氢氧化
主要靠铜离子,铜离子被萌发的孢子吸收,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以杀死孢子细胞,从而起到杀菌作用,但此作用仅限于阻止孢子萌发,也即仅有保护作用。
细菌性病害,适用于瓜类的叶斑病、早(晚)疫病、霜霉病、炭疽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以保护作用为主。
39、乙酸铜
铜离子是重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可以结合细菌蛋白质,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故可使细菌死亡。
主要防治:黄瓜苗期猝倒病,烟草病毒病,番茄病毒病,柑橘树溃疡病等。
来源:农人农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