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One:
国际贸易理论
精选ppt
1
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
主要理论模型
古典贸 易理论
绝对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
新古典 贸易理

H-O模型
特殊要素贸 易模型
当代贸 易理论
模型
规模经济贸 易模型
产品周期贸 易模型
主要理论贡献者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赫克歇尔 俄林
保罗.萨缪尔森
保罗.克鲁格曼
雷蒙.弗农
A产品的相对劳 =B A产 产 动品 品 生的 的 产劳 劳 率动 动生 生 均 均产 产率 率 量 量
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
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
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精选只ppt有比较劣势。
30
基本观点(生产和贸易模式)
比较优势原理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What is the basis for trade(贸易基础)? What are the gains from trade(贸易所得)? What is the pattern of trade(贸易模式)?
精选ppt
3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 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 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通过本章的学 习,你可以了解:
• 主张关税保护制度的另一种理由是:制成品进口会剥夺 本国人的生计。
精选ppt
10
蒙克莱田的主张
• 蒙克莱田于1615年发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一书。
• “大国之所以对黄金或货币趋之若鹜,是因为黄金比铁 更具有威力,有了他就有了一切。”
• “获取黄金的最重要手段是发展国际贸易,但更重视发 展生产,认为工业品与农产品生产是一国致富重要途 径。”
关键假设
1.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 2.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 济) 5.不考虑需求
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 2.边际成本递增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 济)
1.产品生产具有规模经济 2.不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 3.竞争的要素市场
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 大于进口。
精选ppt
7
2.2.3 Two Stages of Mercantilism
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15世纪—16世纪中叶:早期重商主义 16世纪下半期—18世纪:晚期重商主义
精选ppt
8
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平衡理论
• 代表人物 – 英国的海尔斯和斯坦福德 – 法国的蒙克莱田、博丹
国际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因此,主张实行自由 贸易政策(policy of laissez-faire),反对国家对外贸的 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 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都会影响国际分 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福利。
精选ppt
21
2.3B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模型
精选ppt
6
2.2.2 the Mercantilists’ Views on Trade
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 财富的标准。
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国内贸易是由 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 人之所失 ;
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可以通过出口本国 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由于进口 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
精选ppt
12
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平衡理论
• 贸易差额论:变管理金银进出口的政策为管制货物的 进出口,力图通过奖出限入,保证贸易出超,以达到 金银流入的目的。
• (1)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塞拉的获取贵金属手段说和汇 率说 – 主张贸易平衡论,坚决反对政府限制货币出口政策。
精选ppt
13
托马斯·曼
1664年出版《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观点: 主张贸易顺差; 强调减少国内货币存量,将多余的货币用于国际贸易; 强调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给予商人“国家财产的管理者”的地位
表2.1国际分工前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
产品
美国 英国
小麦(蒲式耳/小时) 6
1
布( 码/小时)
4
5
精选ppt
24
从表2.2可以看出,进 行国际分工之后,整 个世界小麦的产出量 是12,布的产量增加 是10,都比分工前增 加了。这说明,国际 分工使两国的资源得 到了更有效的利用。
表2-2 国际分工后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
精选ppt
14
贸易差额论的富国两大手段
• 限制输入
1、凡能由本国生产的供国内消费的外国商品,无论从什 么国家输入一律加以限制;
2、在对某些国家的贸易中,如果贸易差额被认为不利于 本国,那就几乎是无论何种货物,只要是从那些国家
输入的,都一律加以限制。
• 奖励输出
1、出口退税
2、出口奖励金
3、同主权国家签订有利的通商条约
需要6人-时。
但如果是专业化分工生产和交换, 布( 码/小时)
4
2
英国的6人-时现可以生产12C,用
6C换回6W后,可得贸易利益:6C,
或节约劳动3人-时。
精选ppt
33
2.互惠贸易的交换比率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斯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精选ppt
4
2.2 the Mercantilists’ Views on Trade
精选ppt
5
2.2.1 Background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立 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 说和政策体系。(1500-1750)
• “有一次,我问书贾,为什么在我国不能象海外一样, 制造白色的和灰色的写字纸。我听到的答复是:若干时 期以前,曾经有一个人着手造纸,但是没有多久,他就 把工厂关闭了,因为他看到目前造纸不象外国那样便 宜……这书贾又说,但是我相信:如果能够禁止外国货进 口或者只要较高的关税,那么我们国内很快地就可以使 造纸成本低于国外。”
而来?绝对优势理论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精选ppt
27
2.4 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大卫•李嘉图
精选ppt
28
模型的基本假设
假设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 假设2:自由贸易 ; 假设3: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 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假设4:生产成本固定; 假设5:无运输成本等交易费用; 假设6:无技术革新; 假设7: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并且是 均质的)。
决定贸易模式的 因素
生产技术绝对不同 (绝对劳动生产率差) 生产技术相对不同 (相对劳动生产率差)
资源禀赋不同
生产规模不同
生产技术的不同阶段
精选ppt
2
Chapter 2: The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比较优势原理)
the basic questions that we seek to answer in this chapter are:
产品
美国 英国
小麦(蒲式耳/小时) 12 0
布( 码/小时)
0
10
精选ppt
25
假定美国用6单位小麦 表1.3 国际贸易后各国的消费量
与英国6单位布进行交
换。美国生产12W,消
费6W,6C;获得2C增
量。
英国的6人-时可以生 小麦消费
产30C,用6C换回6W后,

美国
6
英国
6
可得贸易利益:24C,
• 海尔斯和斯坦福德的保护关税说 – 英国物价上涨的原因是不足值货币充斥市场,驱使 足值货币流向国外,国家财富减少。为了降低物价, 避免货币外流,一方面要停止毁损货币,另一方面 要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精选ppt
9
• “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从别人那里买进的不超过我们出 售给他们的。否则我们自己将陷入穷困,而他们则日趋 富裕。”
• 首次从消费的角度来研究国际贸易,认为人们越奢侈, 从国外进口的奢侈品就越多,黄金外流越多,因此要减 少黄金外流,必须大力反对奢侈。
• 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
精选ppt
11
早期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 指导原则是增加国内货币积累,防止货币外流。因此, 国家应该采取政策,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 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循少买多卖,使每一笔交易和对 每一个国家都保持顺差。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都处于劣势 (即无绝对优势),两个国家也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 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 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 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精选ppt
31
2.4B 贸易所得(Gains from Trade)
所谓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是指,一国 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 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 即具有绝对劣势(absolute disadvantage) 。
精选ppt
20
基本观点
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 ,各国应该将其资源集中 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 “绝对劣势”的产品 ,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 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
或节约劳动近5人-时。 布的消费
6
4

精选ppt
26
(3)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 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 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 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如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 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 绝对劣势,英、美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 发生贸易,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
精选ppt
29
2.4A 比较优势原理
所谓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一国 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 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 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还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劳动生产率是 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 量之比。用公式表示则可写成:
精选ppt
17
2×2×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 A和B两国的X和Y 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
Xa xL x, YayLy,
Xb xL x YbyLy
精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t
18
2.3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Adam Smith
精选ppt
19
2.3A Absolute Advantage
1. 数字例子
精选ppt
32
1. 如果自给自足,美国的消费是 6W,4C;
如果专业化生产,美国可以生产 12W,消费6W,6C(设国际价是
国际分工前各国的劳动生产率
1W=1C) 贸易利益:2C的消费增量,或者
产品
美国 英国
节约0.5人-时。(与绝对优势理
论时的相同)
小麦(蒲式耳/小时) 6
1
2. 如果自给自足,英国要消费6W,
为了进一步理解“绝对优势”贸易 理论,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 明。
精选ppt
22
生产和贸易模式
根据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各国 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 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具 有“绝对劣势” 的产品;
精选ppt
23
Numerical Example
从表2.1可以看出英国生产小 麦的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 投入的产出量)为1,生产布 的劳动生产率为5;美国生产 小麦和布的劳动生产率分别 为6和4,英国在布的生产上 有绝对优势,美国在小麦的 生产上有绝对优势。根据绝 对优势理论,英国应把全部 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布,而 美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 于生产小麦。
4、建立殖民地
精选ppt
15
重商主义的主要错误
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
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
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 game)”,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 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 少财富。
精选ppt
16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一、模型基本结构
• 生产要素只有劳动一种; • 劳动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 • 劳动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 规模收益不变; • 商品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 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 两国的生产函数不相同; • 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