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妊娠中期引产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妊娠中期引产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范惠敏高亚红熊蕙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07期
【摘要】本临床应用研究表明: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中期引产方案,从利凡诺注入到宫缩发动的间隔时间、从宫缩发动到胎儿排出的间隔时间、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利凡诺的中期药物引产方案;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的中期引产方案胎物残留发生率明显小于单纯采用利凡诺的中期引产方案。
表明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的中期引产方案的中期药物引产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利凡诺的中期引产方案,有极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中期引产;临床应用
多年来,利凡诺为临床上非手术终止中期妊娠的首选药物,但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常常有引产时间长、孕妇疼痛时间过长、胎物残留发生率高等不足,偶有宫缩过强导致子宫破裂现象。
米非司酮为孕酮的拮抗剂,具有兴奋子宫、抑制蜕膜绒毛、软化宫颈等作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应用于终止中期妊娠从理论上讲能够弥补利凡诺引产的不足。
天水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于2000~2006年开展了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中期引产临床研究工作,研究组(82例)选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的中期药物引产方案,对照组(80例)选用利凡诺的中期药物引产方案,分析对比两组中期药物引产的临床引产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对象选择为2000~2006年天水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引产的患者162例,年龄16~38岁,孕周为16~32周;所有研究对象均无急慢性器质性疾病,无心血管、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正常,B超提示羊水量正常,无长期服药史、无烟酒嗜好,无服用米非司酮或利凡诺过敏的禁忌证。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82例、对照组80例。
1.2 临床用药方案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的用药方案,首先选择米非司酮150 mg口服,6 h后经腹壁避开胎体羊膜腔穿刺回吸有羊水后注入利凡诺100 mg;对照组直接采用利凡诺100 mg,经腹壁避开胎体羊膜腔穿刺回吸有羊水后注入。
整个引产过程均密切监测体
温、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引产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中药活血化淤、退奶等一般治疗[1]。
1.3 临床效果观察两组研究和对照对象在利凡诺100 mg,经腹壁避开胎体羊膜腔穿刺回吸有羊水后注入后,密切监测每位引产对象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并记录利凡诺注入时间、宫缩发动时间、胎儿胎物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等;胎儿胎物排出后仔细观察胎膜是否完整,判断有无胎物残留,如有胎物残留则进行人工清宫;引产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中药活血化瘀、退奶等一般治疗,引产后观察3 d无特殊情况(且B超检查无特殊)准予出院。
1.4 统计分析利用观察并记录到的每例患者的利凡诺注入时间、宫缩发动时间、胎儿胎物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等,分别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从利凡诺注入到宫缩发动的时间、从宫缩发动到胎儿排出的时间、阴道出血量和胎物残留发生数,将两组间的从利凡诺注入到宫缩发动的时间、从宫缩发动到胎儿排出的时间、阴道出血量进行统计学μ检验,将胎物残留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χ2检验。
2 结果
2.1 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的用药方案,从利凡诺注入到宫缩发动的间隔时间为(18.37±1.86)h,从宫缩发动到胎儿排出的间隔时间(5.70±0.92)h,阴道出血量为(120.00±8.00)ml;对照组单纯采用利凡诺的用药方案,从利凡诺注入到宫缩发动的间隔时间为(28.40±2.78)h,从宫缩发动到胎儿排出的间隔时间为(20.98±1.88)h,阴道出血量为(130.00±7.02)ml(具体见表1)。
研究组引产进程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引产过程中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的用药方案,引产过程中发生胎物残留者1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利凡诺的用药方案,引产过程中发生胎物残留者56例(具体见表2);经过统计分析两组间χ2=37.68,P
3 讨论
3.1 利凡诺为外科杀菌防腐剂、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经过提纯和消毒后的利凡诺经羊膜腔给药,可引起子宫内蜕膜组织坏死而产生内源性前列腺素、引起子宫收缩,也可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利凡诺广泛应用与中期引产,引产成功率达到95%以上;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抗孕激素药,与孕酮受体有很强的结合力,具有促使宫颈软化成熟,对蜕膜、绒毛有抑制作用,促进蜕膜、绒毛凋亡;与糖皮质激素受体有一定的结合力,能够明显提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2]。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类药物,在终止早期妊娠方面可取得满意效果[3]。
由于米非司酮具有兴奋子宫、抑制蜕膜绒毛、软化宫颈等作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应用于终止中期妊娠从理论上讲能够弥补利凡诺引产的不足。
3.2 通过临床应用研究,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的用药方案,从利凡诺注入到宫缩发动的间隔时间为(18.37±1.86)h,从宫缩发动到胎儿排出的间隔时间为(5.70±0.92)h,阴道出血量为(120.00±8.00)ml;单纯采用利凡诺的用药方案,从利凡诺注入到宫缩发动的间隔时间为(28.40±2.78)h,从宫缩发动到胎儿排出的间隔时间(20.98±1.88)h,阴道出血量为(130.00±7.02)ml;利凡诺注入到宫缩发动的间隔时间、从宫缩发动到胎儿排出的间隔时间、阴道出血量三项数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的用药方案,引产过程中发生胎物残留者18例;单纯采用利凡诺的用药方案,引产过程中发生胎物残留者56例;经过统计分析两组间χ2=37.68、P
参考文献
1 乐杰,谢幸,等.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97-400.
2 贾博琦,鲁云兰,等.现代临床实用药物手册.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764-770.
3 黄紫蓉,杜明昆,等.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中期引产问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
志,2000:10:58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