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教学设计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与《培根论人生》、《蒙田随笔集》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是帕斯卡尔记录偶
尔闪现的思想,虽然是零星无序的但真实而细致,处处洋溢着理性的光芒, 说出了许多我们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来的话。

这篇文章较为艰深,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语言跳跃、晦涩、不畅,故而教师要进行引导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训练,培养、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并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围绕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中心话题,通过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与作者、文本对话,理解作者思想的深邃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三、重难点分析
理解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对人生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生经验和阅读积累,思想渐趋丰富,对于思想性极强的文章理解起来虽有难度,但是可以通过阅读和指导达成目标的。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2.教学基本环节发导学案、布置预习f预习检查、总结疑惑f情境导入、展示目标f合作探究、精讲点拨f反思总结、当堂检测f布置作业,
课后提高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结合课本注释,阅读文章,梳理段落大意,标画
精彩语句、段落,标记疑难之处。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

七、课时安排1 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课始预习检测
1作者常识尔布莱兹帕斯卡尔,1623-1662是法国十七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

他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三十九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
纪念碑。

他的代表著作是1670 年首版的《思想录》,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
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一个明证。

该书又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称为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

它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2.注音听写
苇草无与伦比蔑视荒唐卑贱愚蠢
二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主题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听这首歌可以想象到成片的芦苇独守江边,在风中摇曳。

那瘦瘦的筋骨,青青的枝叶,茂密的芦苇,造就了最古典最优美的诗情画意!2000 多年以后,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同样在见到芦苇后灵光一现,咏出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样的至理名言。

投影罗丹的雕塑《思想者》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如是说。

可见,思想是一个人为人所存在的重要标志,没有思想,就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三明确目标及重难点
四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齐读课文,感受文章诗意化的特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理解课文,理清帕斯卡尔的思路,并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观点。

明确】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1人从生理层面来看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2人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

3努力思想是道德的原则。

2、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1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2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思考和脆弱
3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明确】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

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4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明确】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

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

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5怎样理解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明确】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

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由以示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

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优势八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6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这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
明确】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
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

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使它使人拥有了尊严,使它形成了人的伟大。

这就是思想的本性。

同时,它又是卑贱的的。

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

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7第八、九两节反复强调了什么意思?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了位的国王类比,又是强调了什么?
明确】八九两节写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

人是一个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贵的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其他万物,譬如一棵树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伟大的。

帕斯卡尔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

他不像愤世嫉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肤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

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察觉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

人的伟大与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掉位的国王类比,仍然强调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

8拓展延伸
检查学生在预习时搜集到的关于思想的名言名句
投影1、我思故我在。

2、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3、一个人,只要拥有了思想,遇见鬼神,鬼神畏惧你;遇见高山,
高山就给你让路;遇见河流,河流会给你铺桥;遇见天空,天空会给你翅膀。

思想的力量是无人能挡的。

学生畅言,言之成理即可
投影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提示】生理需求是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安全需求包括
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

问题探究】人生正如这座金字塔,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自己的口舌之
欲,在精神上应该有所追求?那么谁是你精神上的偶像,为什么?
生交流感悟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选自《思想录》,是帕斯卡尔记录偶尔闪现的思想。

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真实而细致,体现帕斯卡尔思想的光芒。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其实分为两个层面。

说人是强大的、有尊严的、有意义的,主要是指人类所拥有的文化、艺术和思想,在这个层面上人是强大的;说人如芦苇般脆弱,是指肉体的生命太脆弱,太容易腐朽了,在一万年太久的历史长河里,一个个体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强大的外力面前肉体往往表现的那么不堪一击。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

帕斯卡尔认为只有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

他在《思想录》中,反复论述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

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越深刻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六达标训练
大自然充满了哲理,只要细心观察,用全副身心去体会,就能在其中发现无穷的真谛,一旦有所触发,写成文字,就会有真正的理趣。

比如泰戈尔说生若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郭璞的林无静树, 川无停流,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同样是芦苇的形象,在《兼葭》中是诗意的象征,在帕斯卡尔眼中是
脆弱的象征,在作家张弛心中又是什么样呢?
生读学案中张弛《心中的芦苇》,讨论分析从不同角度立意的妙处。

七布置作业
1一根纤弱的芦苇,因为我们的审美视角不同,读出是不同的精神内涵,这不就是人类思想的伟大之处吗?课后请同学们放飞思想,寻找自然中隐藏的哲理,并写成文字。

2阅读提咼见学案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探究为主线的原则,幵展了小组合作共研、讨论、交流、展示的学习方法,学生活动比较充分、积极而热烈,学生思维得到充分调动训练,三维目标达成度令人满意。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较为准确、深入,语言表达能力需要进一步训练提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