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微观经济学》考试试卷80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金《微观经济学》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18分,每题1分)
1. 道德风险是由隐蔽信息引起的。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道德风险是由事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一方不能察知另一方行动的情形,因此又称为隐蔽行动问题。

2. 在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中,领导者是在假设他的竞争对手将会跟随自己的产量决策并进行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制订自己的产量水平。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斯塔克尔伯格模型是指在产量领导的情况下,一家厂商在另一家厂商之前作出选择。

领导者预期追随者试图在领导者的选择既定的情况也实现利润最大化。

3. 当存在外部性时,私人市场就会生产低于有效产量的物品。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当存在正的外部性时,由于此时私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也低于私人成本,从而使得私人市场会生产低于有效产量的物品。

当存在负的外部性时,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此时私人市场的产量会高于有效产量。

4. 定额税是平等的,但是无效率。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定额税是指对单位课税对象按固定税额征收的税。

定额税可能是最有效率的税,因为一个人的决策并不改变应纳税额,税收也没有扭曲激励,因此不会引起无谓损失。

定额税对穷人和富人收取同样的量,定额税并不是平等的。

5. 在正常的供给曲线情形下,供给量水平低时的供给价格弹性要大于供给量水平高时的供给价格弹性。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供给价格弹性取决于生产者改变所生产的商品数量的灵活性,在供给量水平低时,企业的生产规模也较小,从而企业减少生产或转向生产其他产品比较方便,成本也较低,因而供给量对价格反映比较灵活。

反之,当供给量水平较高时,企业减少生产或转产十分困难,因而供给价格弹性相对较低。

6. 公共物品而非私人物品面临着搭便车的问题。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因此面临着严重的搭便车问题。

7. 假定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那么,在没有存货和政府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农产品的歉收会降低农民的总收入。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农产品歉收会导致价格的上涨,而且由于对农产品的需求是无
弹性的,价格上涨的水平会高于农产品歉收的水平,农民的总收入就
会增加。

8. 两人间的贸易是产生外部效应的一个例子。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外部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效应最主要的特征是存在人们关注但又不在市场上的商品。

因此
两人间的贸易行为并非产生外部效应的例子。

9. 从长期来看,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成本,没有成本是固定成本。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从长期来看,所有投入都是可变的,所以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

10. 短期平均成本总是大于长期平均成本。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长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平均成本的包络线,短期平均成本总是至
少等于长期平均成本,但并不总是大于长期平均成本,二者在一定的
产量水平上可能相等。

11. 在价格领导者模型中,领导者厂商决定价格,以便在长期里把
其他所有厂商挤出该行业。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价格领导者模型是领导者厂商决定价格,但并不是要在长期内
把其他厂商挤出该行业。

价格领导者模型本身描述的是一个领导者厂
商和多个追随者厂商共同竞争的市场均衡,即追随者和领导者共同构
成市场供给平衡市场需求,否则就会出现完全垄断模型。

而这正是寡
头垄断与完全垄断的区别。

所以在寡头垄断中,不管是序贯博弈还是
联合对策,都需要考虑对方的利润最大化问题,而不能只考虑自己。

12. 供给弹性等于供给量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13. 通过向垄断厂商征收从量税可有效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征税会使得价格大于原价格水平,以面临线性需求的垄断厂商
为例,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因此征税会导致生产者将税负完全转嫁给
消费者,因此会导致消费者剩余减少,减少量大于政府税收增加量,
因此征收从量税使社会总福利水平下降。

14. 在长期均衡点,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的利润都为零。

因此,当市场价格下降时,行业中的所有厂商都无法继续经营。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在长期,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的利润(指超额利润)为零,也就是每个厂商都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得不到超额利润。

当产品的价
格下降时(由需求缩小引起的),会引起部分厂商退出该行业,供给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上升到原来的水平。

当恢复到原来的
价格水平时,留存下来的厂商又达到新的均衡,因而不能说当价格下
降时,行业内的所有厂商都无法继续经营。

15. 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商品价格是需求曲线的一个变量,价格下降只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即不同价格水平下需求量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而不会引起需求的变动,即需求曲线不会变动。

16. 在征收个人及企业所得税时适用的是按照享用公共产品利益的多少分配税收负担的原则。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在征收个人及企业所得税时适用的是按照支付能力分配税收负担的原则。

17. 在均衡条件下,无论是政府对污染企业征收污染税还是政府对被污染的企业进行补贴,污染水平并不改变。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政府对污染企业征税,增加了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使得企业的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企业生产的产量减少,污染水平降低;政府补贴被污染的企业,并不影响污染企业生产产品的私人边际成本,因此污染水平不变。

18. 一个完全竞争的企业一定可以决定其产品的价格。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拥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每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微乎其微,企业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并不能够决定其产品的价格。

2、名词题(30分,每题5分)
1. 显成本
答案: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例如,某厂商雇用了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了一定数量的贷款,并租用了一定数量的土地。

为此,这个厂商就需要向工人支付工资,向银行支付利息,向土地出租者支付地租,这些支出便构成了该厂商进行生产的显成本。

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企业的总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学中的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解析:空
2. 生产者剩余
答案: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它通常用市场价格线以下、SMC曲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如图5-2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

其原因在于:在生产中,只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厂商进行生产总是
有利的。

这时,厂商就可以得到生产者剩余。

因此,在图5-2中,在
生产零到最大产量Q0之间的价格线以下和供给曲线(即短期边际成
本曲线)以上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生产者剩余。

其中,价格线以下的
矩形面积OP0EQ0表示总收益即厂商实际接受的总支付,供给曲线(即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以下的面积OHEQ0表示总边际成本即厂商
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这两块面积之间的差额构成生产者剩余。

图5-2 生产者剩余
解析:空
3. 规模不经济
答案:规模不经济是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
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

规模经济是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
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规模不经济可以表示为厂商成本增加的倍数大于产量增加的倍数,因而长期平均成本上升。

规模经济可以表示为厂商成本增加的倍数小
于产量增加的倍数,因而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正是由于规模经济和规
模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现出U形特征。

规模经
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改变企业生产规模所引起的,也称为内在
经济和内在不经济。

解析:空
4. 道德风险
答案:道德风险指一个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人从事不忠诚或不合
意行为的倾向。

换句话说,道德风险是在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
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
的可能性。

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
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当代理人为委托人工作而其工作成果同
时取决于代理人所做的主观努力和不由主观意志决定的各种客观因素,并且主观原因对委托人来说难以区别时,就会产生代理人隐瞒行动而
导致对委托人利益损害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发生的一个典型领
域是保险市场。

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

解析:空
5. 出口限制
答案:出口限制又称“自愿出口限制”“自动出口配额制”,是指出
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地规定某个时期某种商品或某
些商品的出口数量,超过规定的数量,就自动禁止出口。

出口限制具
有明显的强制性,主要有非协议的自动出口配额和协议的自动出口配
额两种形式。

非协议的自动出口配额是出口国迫于进口国的强大压力,自行单方面规定出口配额,限制本国商品向该国出口;协议的自动出
口配额是由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愿限制协议”或“有秩序
销售协议”确定出口配额。

解析:空
6. 囚徒困境
答案:囚徒困境指两个被捕获的囚犯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
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囚徒困
境是图克(Tucker)在20世纪40年代首先提出的,之后作为博弈
论的经典案例被广泛引用。

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追求并不一定能
达到最后集体理性的结果,而个人理性达到集体理性的论断一直是主
流经济学的主要思想。

囚徒困境是非零和博弈的著名例子,产生于被拘留并分别受审的
罪犯的决策问题。

假设检察官认为他们有罪,但未获确切的证据。


在两个罪犯面前的情况是:两个人都不招供并不告发同谋犯,他们就
会免受惩罚或判处轻刑;如果一个招供,而另一个拒绝招供,则招供
者会受到从轻发落,而不认罪者会受到严惩;如果两个人都招供,则
他们都会判刑,但没有只有一个人招供时判的那么重。

本来“最好的”解是攻守同盟、拒不认罪,但从人的理性出发,每个人都受到引诱招
供而让其他人承担后果,然而,这一符合个人理性的后果却导致了明
显的不合集体理性的后果。

“囚徒困境”对策适合于模拟各类冲突问题,如核裁军会谈、劳资双方的工资谈判等。

囚徒困境模型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形,
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这就是“困境”。

解析:空
3、简答题(55分,每题5分)
1. 设消费者A仅消费两种产品x1和x2,且根据自身的预算约束
p1x1+p2x2=m,最大化效用函数U(x1,x2)。

设此时A的最优选择
为(x1*,x2*)。

如果两种产品的价格p1和p2变为p1′和p2′,A
的收入m保持不变,A重新对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重新进行选择后决定消费(x1′,x2′)。

此时他发现自己比产品价格变动之前变得更好。

那么A更偏好(x1*,x2*)还是(x1′,x2′)?为什么在两种情况
下消费者的选择不同?
答案:(1)A更偏好(x1′,x2′),因为在此消费束下有:U
(x1′,x2′)>U(x1*,x2*)。

(2)由两种商品价格变动后,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发生改变,新的预算约束为p1x1′+p2x2′=m,从而消费者均衡条件MU1/MU2=
p1/p2发生改变,由于价格变化导致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得到的(x1,
x2)消费束不同,则两种情况下消费者的选择不同。

解析:空
2. 请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要“节能减排”。

答案: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广义节能是指除狭义节能内容之外的节能方法,如节约原材料消耗,
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力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狭义节能是指节约煤炭、石油、电力、天然气等能源。

“节能减排”
原因的经济学分析如下:
(1)污染的外部性
外部性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负外
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不一致,容易造成市场
失灵。

负外部性的存在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
效率。

以污染问题为例,在存在外部性影响的条件下,潜在的帕累托
改进机会并不能得到实现,原因主要有以下这几种:①存在巨大的交
易费用;②很难避免“免费搭便车”的现象;③势力的不对称性,污
染者在改变污染水平上的行为就像一个垄断者。

在这种情况下,由外
部影响产生的垄断行为也会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

因此,为了实现资
源的更优配置,应该减少污染,“节能减排”。

(2)能源分配的公平问题
能源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与能源公平问题相关的至少存在于国内
与代际之间。

①就国内而言,保障社会公平是政府的责任。

从企业和个人行为
出发,无法考虑社会公平分配问题。

政府需要决定如何将国有能源资
源在个人之间进行分配,以保证公众的基本能源消费。

②代际公平方面,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使能源资源和环境压
力增大。

后代人是否有足够的能源支撑现代化生活,是否有一个适合
生存的自然环境,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当代人手中。

以目前的能源和环
境状况,如果现在不能处理好代际之间的公平,后代人面临的能源、
环境压力将不堪设想。

(3)能源价格的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其价格波动常常导致世界性的经济不稳定。

如果坚持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加大经济增长对石油进口的依
存度,那么一国的经济将会受到世界局势尤其是中东、非洲等产油地
区局势变化的影响,为经济增长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应该鼓
励节能减排,降低对石油等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

解析:空
3. 简述帕累托效率的含义,说明对我国收入分配的意义。

答案:(1)帕累托效率又称经济效率,它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
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也就是一种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状态,这种状态在经济学里也被称为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

(2)经济学认为,帕累托效率是一种最优效率的均衡状态,而完全竞争经济的一般均衡状态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无论是在产品市场,还是在要素市场,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的
经济活动都表现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
的过程。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产品市场和每个生产要素市场,进
而所有的市场,都实现了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在这样的完全竞争的
均衡状态中,每一种产品都以最低的成本被生产出来,每一种产品也
都以最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厂商获得最
大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根据各自对生产的贡献都得到了相应的
报酬。

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进一步证明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
单个市场同时均衡的状态是可以存在的。

福利经济学则以一般均衡理
论为出发点,进而论述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或“帕
累托效率”。

这样,在市场均衡状态下,整个经济社会实现了有效率
的资源配置,同时社会福利最大。

(3)帕累托效率对我国的收入分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何处理分配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经济学中,公平是指收入更
加平等地分配,而效率是指资源的更加优化的配置。

效率和公平这两
个目标有时是相互促进的,但在很多情况下却是相互矛盾的。

对此,
在十八大报告中,就收入分配改革问题作出安排: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
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
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效率优先就是让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就是让
市场的供求关系去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去决定收入的分配,因
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各种经济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才可以使经济
的效率达到最大。

当然,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一定要注意不能一味地
追求效率,公平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解析:空
4. 请举例说明经济中形成垄断的原因有哪些?举例说明为什么要对
垄断进行管制?
答案:(1)垄断市场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经济中形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有:
①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这种对生产资源的独占,排除了经济中的其他厂商生产同种产品的可
能性。

②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这便使得独家厂商可以
在一定的时期内垄断该产品的生产。

③政府的特许。

政府往往在某些行业实行垄断的政策,如铁路运
输部门、供电供水部门等,于是,独家企业就成了这些行业的垄断者。

④自然垄断。

有些行业的生产具有这样的特点:企业生产的规模
经济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
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个企业
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生产规模。

而且,只要发挥这一企业在
这一生产规模上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该种产品的需求。

在这类产品的生产中,行业内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
其他优势,最先达到这一生产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这就是自然垄断。

(2)自然垄断行业如电力、自来水、煤气等都是受政府管制的,管制的基本原因在于市场失灵。

具体原因有:
①自然垄断存在定价悖论。

在单一企业生产条件下,自然垄断厂
商有可能凭借其垄断势力制订垄断价格,消费者由此受害。

为此,需
要由政府介入实施价格管制。

②自然垄断存在效率悖论。

在自然垄断产业,既定的市场容量只
能容纳一家最有效率的厂商存在。

如果任由厂家自由竞争,则存在巨
额重复投资,尤其是网络的重复建设。

多家厂商平等竞争,使得彼此
都无法生存。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由政府出面,进行管制。

通过政府
管制,阻止其他厂商进入,保证一家有效率的厂商独家生产经营,以
此来维护自然垄断的产业特性,促进资源配置最优化。

③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在自然垄断产业中非常明显,相对于
生产者而言,消费者具有明显的信息劣势,以致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
过程中根本无选择自由。

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政府实施市场管制,
以使消费者得到安全可靠和公平合理的服务。

解析:空
5. 讨论以下问题:美国为什么在喷气式飞机制造方面还保留有比较
优势,而在钢铁制造和汽车生产方面都正在失去比较优势?
答案:产品比较优势既取决于该国的资源禀赋,也取决于该产品
的技术结构。

(1)钢铁、汽车和飞机虽然都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而且具有很大的规模经济,但是近几十年,前两种产品的世界需求增长很快,产
量有很大的提高,规模经济导致了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迅速下降,钢
铁和汽车已走到技术扩散期,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都能生产
汽车和钢铁,美国逐渐失去这些产品的垄断地位。

(2)飞机由于其高昂的制造成本及其提供的服务,所以整个世界的需求增长不是很大,其他国家很难利用规模经济大量制造飞机,致
使该行业的进入门槛很高,目前美国的波音公司仍然是主要的飞机制
造商。

解析:空
6. 什么是公共物品?私人市场本身能提供公共物品吗?请解释原因。

答案:(1)公共物品是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这就是说,不能阻止人们使用一种公共物品,而且,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
品并不减少另一个人使用它的能力。

(2)私人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搭便车者是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免为此付费的人。

由于人们有成为搭便车者而不是成为买票者
的激励,市场就不能提供有效率的结果。

一般私人市场不愿更多提供
公共物品,在竞争的市场中,如果是私人物品,则市场均衡时的资源
配置是最优的。

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保证消费者面对的是等于商品的边际成本的同样的价格,消费者则在既定的商品产出量上展开竞争。

但是,如果是公共物品,情况将完全不同。

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商品的机会成本总为零。

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

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

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

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就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

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解析:空
7. 我国近两年的粮食丰收使粮食供给有很大的增加,今年再次出现粮食供过于求的局面。

(1)试作图分析,如果任凭市场机制对粮食供求状况进行调节,对我国明年的粮食生产可能会产生何种影响。

(2)试作图分析如果采用价格支持方式使国家粮食收购价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对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的利益有何影响?总的福利变化如何?
答案:(1)如图6-4所示,如果种粮农民对下一年粮价的预期等于本年度的价格P*(适应性预期),那么他们会在下一年减少粮食的生产,这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左移,直到在当前的价格下达到新的均衡为止。

图6-4 粮食供给的调整
(2)如图6-5所示。

如果政府实行价格支持(以高于均衡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