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学案][岳麓版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编制人:弭志维审核人: 孟庆军 2013-2-22【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课前预习案】
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背景
(1)政治:
(2)经济:
(3)思想:
(4)阶级关系:
二、春秋时期变法的内容
国家措施影响
齐国
鲁国
问题拓展:由管仲改革的内容可得出春秋时期的改革在整体上有何突出特点?三、战国时期魏文侯变法
人物内容作用
李悝政治:改善了吏治,消弱了旧贵族的特
权。
经济: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
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等方
面起了重要作用。
吴起军事:增强了军事力量,使得“秦兵不
敢东向”。
问题拓展:与春秋时期的变法相比,战国时期的变法有哪些特点?
四、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表现
政治:
经济:
文化:
【课内探究案】
1、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改革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近,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改革与社会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
(1)下面是同学设计的一个表格,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这一表格。
改革背景面临的主要矛盾相应的主要措施
梭伦改革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
机
礼崩乐坏诸侯争霸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
李悝改革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
确立,新兴地主势力壮
大;七雄争霸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
(2)、相对于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改革的主要针对目标是什么?并说出两者性质的根本不同。
【课后拓展案】
1、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的最突出表现是()
A.各诸侯国普遍进行变法
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D.奴隶起义频繁
2、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因素是
A.改革
B.铁器、牛耕的使用
C.诸侯争霸
D.新兴地主经济力量发展
3、在管仲改革后,齐国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
按当时的规定,他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
A.300亩
B.200亩 C、500亩 D.100亩
4、关于李悝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善了吏治,消弱了旧贵族的特权②”废沟洫”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③提出了尽地力的农业政策④强调法制的作用⑤创建了武卒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5、关于魏文侯变法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是战国时期最早的变法②包括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③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的内容相同④强调法制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战国变法与春秋改革的显著不同点在于( )
A.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 B.以赋税制度改革为重要内容
C.以废除世卿世禄制为根本任务 D.以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
7、春秋战国时期,促使封建制度得以确立的直接原因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B、各国新兴地主阶级开展变法
C、私田出现和井田制的瓦解
D、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
8、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春秋时期各国变革的最本质不同在于()
A、出现的根本原因
B、代表的阶级利益
C、产生的社会影响
D、改革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