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科技情报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主动推送情报 +对接项目需求情报,全方位服务
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需求
科技情报工作人员深入研究单位科研领域和发
展方向,围绕所内科研领域及“ 十四五” 规划的 6 个重
点布局专业方向,主动跟踪相关领域情报信息,定期
编辑出版内刊《 国防科技要闻》 和《 船舶技术信息》 ,
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 全球海洋装备发展动态” ,年
略决策及科研创新” 为逐
步建立面向行业创新的情报服务体系 [1] 。
1 科技情报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近年来,在某科研院所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专
业领域不断拓展,科研项目体量增大,科技创新势在
必行。 但“ 信息过载,情报稀缺” 的现状突出,科研项
有涉及,并积极利用多种媒介宣传扩散研究成
果。 主要做法有以下 5 点。
一是参与集团情报课题并作为编委 / 编辑
部成员,按照年度出版《 国外 × × 装备与技术发
展报告》 ( 集团内部出版) ;二是动态情报研究
成果以《 国防科技要闻》 《 船舶技术信息》 两本
内刊定期在单位内部出版;三是将专题研究成
果以文献汇编、专题检索报告、文集、译文集、
No 11
April,2023
2 4 情报 +编辑出版,增强科技情报成果展示
能力
情报研究成果有简讯、动态、综述、专题研
究报告等几种表现形式,通过情报刊物、专题资
料、口头介绍( 如专业会议)、图片展览、咨询答
复等服务方式,为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服务[2] 。
在科技情报工作中,以上几种情报研究成果多
观情报上能取得一些进展,但是对技术细节的把握仍
显不足,对战略决策的支撑作用有限。
三是情报工作体系未有效构建。 由于未构建行
之有效的情报工作体系,造成情报人员与科研人员的
对接不够紧密,与项目精准对接不足,协同研究工作
模式未有效建立。
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该所科技情报工作以“ 服
务科研,启迪科研” 为目标,通过“ 情报 + 信息化” “ 情
译著等推送形式在单位内部出版;四是情报团
队成员参与编辑或翻译的论文集、译著等通过
图 1 融入科研项目全周期流程的“ 沉浸式” 情报服务模式
出版社公开出版,如《 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
智能,实现了共享情报信息,展示情报成果。 现已发
学术会议暨第三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
布《国防科技要闻》55 期、《船舶技术信息》106 期,平均
近 300 万字,平均每期下载 1 000 余次;专题情报研究
针对性强、与所科研领域联系紧密,每年为所科研项
目提供参考性强的大量专题文献;此外,2020 年建成
了新版数字图书馆,新增数据量 300 余万条,信息资
作者简介:梁云芳(1986— ) ,女,山东潍坊人,副译审,硕士;研究方向:国外舰船装备与技术情报。
析、编译、生成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
2 2 动态情报 +专题情报,情报服务体系化
动态情报是通过跟踪监视和分析研究所得关于
敌方或竞争对手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最新
情况的报告,是针对特定对象、为特定目的提供的、经
过选择与加工处理的动态信息 [4] 。 专题情报是情报
研究人员根据特定用户的需求,围绕特定问题或研究
作为科研院所技术支撑的科技情报工作,其核心
2 5 规范了科技情报制度体系
任务之一是服务科研项目需求。 近年来,随着该所高
通过制度规范了科技情报委托和服务流程,新发
质量发展,科研项目体量增大,项目情报需求增多,近
摘要:科技情报工作是科研院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科研工作的有力帮手、科技创新的催化剂。
针对当前“ 信息过载,情报稀缺” 、情报信息与项目需求无法精准对接的现状,文章总结了某科研院所
以“ 服务科研,启迪科研” 为目标,通过情报 + 信息化、情报 + 编辑出版、动态情报 + 专题情报、主动推送
情报 + 对接项目需求情报等途径,大力改革科技情报工作流程,创新工作举措,融入科研项目,助力科
研创新,构建科技情报服务体系的创新做法和实施成效。
关键词:科技情报;科研院所;服务体系;情报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科技情报是一项技术基础工作,科技创新,情报
先行,为了助力科研攻关,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科技
情报需要先行登顶探路。 国防军工科研单位应建立
系统、完善的科技情报服务体系,该体系应以“ 支撑战
源手册、使用方法、推介手册等。 近 3 年数字图书馆
总访问量超 60 000 次,利用率显著提高。
三是在内网知识库开发了情报信息发布版块,方
便情报信息的发布和查阅,展示情报成果。 现有在线
情报信息 1 267 篇,在线查阅 17 998 次;与内网知识
库融合,将情报信息滚动提示,以更为直观的方式推
送给目标用户。
近 5 年,该所科技情报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承
接的科技情报业务量年均增长 20%,业务范围大大拓
展,涵盖文献检索、科技查新、情报专题研究、专题翻
译、应急情报咨询等,为各类科研项目提供了有效的
情报支撑;定期编辑出版情报内刊《 国防科技要闻》
和《 船舶技术信息》 ,“ 十三五” 期间共编辑科技情报
报研究能力。 三是大力拓展情报渠道,拓展网络情报
渠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线上检索体系,涵盖学术论
文、学位论文、专利、标准、科技报告等中外文检索途
径;与外部相关单位如军科信息中心、中国船舶信息
中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集团各所的情报室、高
校图书馆等建立了联系,确保可充分利用内外部资
源,及时了解内外部形势,提升情报获取与分析能力。
式推送,提升科研效率,助力科研创新。 二是练好内
功,提升专题情报研究能力。 科技情报服务团队连续
9 年参与集团情报课题,根据本所科研需求开展情报
调研,撰写专题情报研究报告,连续多次获评优秀报
告;此外,情报服务团队与所内各项目负责人积极沟
通,了解需求,沉浸式融入项目,与科研人员联合开展
研究,每年形成专题情报研究报告,提升了团队的情
需求 [2] 。 针对以上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对科技情报工作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信息过载条件下,许多人认为年轻的科研人员学
历高、英语好,可以由科研人员自行承担国内外科技
情报的搜集、研究工作,不需要单独培养科技情报工
作人员。 事实上,如果对国内外科技情报缺乏长期、
主动的跟踪与挖掘,仅为了项目需求获取一些零散信
设过程中,科技情报工作积极把握信息化发展的大趋
势,融入了信息化流程,充分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开创了“ 情报 +信息化” 的新局面,推进了情报信息共
享,主要做法包括以下 4 个方面。
一是在内网 OA 系统开发 了 “ 科 技 情 报 业 务 委
托” 流程,情报业务量逐年上涨,2018 年至今在线申
请情报业务已达 220 项,并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涵盖
目的立项论证、课题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乃至成果鉴
定、科技查新,均需要科技情报服务的支撑,仍然存在
情报业务信息化程度不高、情报成果展示面不够广
泛、情报信息与项目需求精准对接不足、情报服务主
动性不够、未有效构建服务体系、情报服务重大项目
不足、支撑战略决策力度不够等问题,给科技情报团
队提出了挑战,也对科技情报工作提出了跨越提升的
均编辑 60 万余字。
此外,主动对接需求开展情报服务,“ 沉浸式” 融
入项目全周期流程( 见图 1) 。 积极挖掘项目需求,情
报团队积极与项目负责人沟通需求,通过发放情报需
求调研问卷,参加项目月度例会,与项目领衔专家、各
专题负责人、项目人员沟通座谈等方式,准确把握用
户的现实和潜在需求,紧扣需求开展情报研究;针对
息,不能成体系地获取新领域情报和知识,在了解同
行研究进展、跟踪行业前沿上也会显得吃力,科技情
报成果的积累也会出现断层。
二是情报人员的素质未能满足需求。 有些科研
单位不重视情报人员队伍建设,拥有专业背景的人员
匮乏,情报人员的整体素质未能满足需求。 虽然能保
证单位内部情报需求和情报信息的跟踪,在宏观和中
引文检索、科技查新、全文文献检索、文献翻译、专题
情报研究、应急情报咨询等若干类型的情报业务。
二是建成了新版数字图书馆,集成了数据资源,
提高了信息资源利用率。 随着数字科研环境形成和
科学范式演进,科技情报工作正成为一种数据密集型
科研活动,成为一种基于海量数据的知识发现与智能
分析活动,成为科技决策和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信息
No 11
April,2023
专题,收集有关的文献情报进行历史的、全面的调查
研究,运用相关的逻辑方法和技术方法,对这些文献
情报进行不同形式的加工和研究,撰写文字材料以提
供创造性劳动成果的过程 [5] 。
科研院所对于动态情报与专题情报都有不同层
次的需求。 动态情报较为短小精悍,时效性强,力求
用最简练的语言、最短的时间把编写的情报产品提供
( 海洋出版社) 、《 数字孪生及其应用》 ( 国防工业出版
每期浏览 1 000 余次。 构建了数字资源服务体系,形成
社) 、《 船舶铁磁特征的建模》 ( 国防工业出版社) ;五
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内网数据库与外部数据库互
是积极利用新媒体,将可公开发布的“ 全球海洋装备
为补充的资源体系,建成后的新版数字图书馆年均访
四是基于人工智能构建情报服务新范式。 “ 十四
五” 时期,该单位的专业领域更加广泛,对各领域的科
技情报需求更加强烈,但单纯依靠原有的人工采集、
人工分析方法已不适应快速发展的需求。 情报工作
人员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利用人工智能大力改
革情报工作全流程,提高了情报搜集、情报翻译、情报
刊物生成的全流程智能化水平,提升了情报搜集、分
支撑体系 [3] 。 针对军工科研院所内外网隔离的特点,
充分理清用户需求,通过引入数据库、共建数据库、自
建专题库等多种方式,在该所内网加载了资源丰富、
检索便捷的各类数据平台,包括子图书等,统一在新版数字图书馆平台集成。 为
了提高资源利用率,每年举办文献检索讲座,发布资
项目周期的不同阶段,为项目提供国内外发展现状、
文献汇编、专题检索报告、研究文集、译文集等多种形
式的情报 研 究 成 果, 助 力 科 研 项 目 申 报、 关 键 技 术
攻关。
— 20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11 期
2023 年 4 月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情报
— 19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11 期
2023 年 4 月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情报
源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2 1 情报 +信息化,推进情报信息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和情报研究工作自身的发展,辅助
情报研究的方法、手段不断发展。 在该单位信息化建
给需求情报的人,“ 快、新” 是其主要特点;专题情报
研究较为深入细致,是围绕特定问题开展的综合性调
查研究,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要求“ 准、专、深” 。
在该单位科技情报工作实践中,一是将动态跟踪
情报与专题情报研究相结合,多方位服务科研需求。
定期跟踪国内外相关网站,提取信息编辑、编译转化
为可利用的情报,通过内网知识库、微信公众号等方
第 11 期
2023 年 4 月
江苏科技信息
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o 11
April,2023
科研院所科技情报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梁云芳1,2 ,俞 斌1,2 ,吴鸿程1,2 ,顾继红1,2
(1.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82;2.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082)
发展动态” 发布在本单位某实验室的微信公众号上,
问量 3 万余次,利用率大幅提升。
每 3 周发布 1 期,每期平均访问量 500 余次,不仅在
3 3 培育“ 服务科研,启迪科研” 的情报服务范式,科
本单位内部和外部扩展了开源情报信息,也提高了该
技情报服务融入项目全周期流程
实验室公众号的访问量,宣传了自身工作成果。
报 +编辑出版” “ 动态情报 + 专题情报” “ 主动推送情
报 +对接项目需求情报” 相结合,将国际上最新的船
舶科技信息快速地捕捉到、消化好,将信息转化为可
利用的情报,融入科研项目全周期流程,面向全所开
展情报服务,扩散情报研究成果,构建了科技情报服
务体系,开创了科技情报工作新局面。
2 科技情报服务体系的构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