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宇宙中的地球【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1.2018 年宜宾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甘孜州研学活动。
对此行的交通经历,小明同学
在游记中描绘以下:“全程都是清一色的沥青路面,进入甘孜州后我们的大巴车多半时
间都是在盘山公路上行驶,在公路靠近山顶处多建有地道于北京时间 6 月 24 日 12 点我们抵达稻城 - 亚丁景区”。
如图表示此次研学活动的行程安排。
据此达成题。
依据资料可推测,研学活动时期()
A.宜宾日间渐长
B.5 时从宜宾出发正当当地日出
C.抵达景区时,树影朝向西北
D.抵达景区时,太阳高度达当天最大值
林窗主若是指丛林群落中因各样要素以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进而在林冠层造成缝隙的
现象。
图甲和图乙分别为我国某林地多年 12 月晴日均匀最高气平和均匀最低气温散布图。
读
图达成以下各题。
2.该地植被种类主若是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热带季雨林
3.与林窗西侧对比, 12 月林窗东侧的晴日均匀最高气温较高,最合理的解说是
A.上午多雾,日照多在下午,林窗东侧日照许多
B.太阳从东南升,林窗东侧比西侧的日照时间长
C.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高大,东侧通风性好
D.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茂盛,东侧湿度较大
4.2019 年 7 月 10 日发生了“土星冲日”的天象。
“土星冲日”是指土星和太阳正好分处
地球双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此时土星与地球距离近来,亮度也最高,是观察的最正确机遇。
据此达成下题。
5.此次土星冲日天象发生之日,在我国
A. 晴日,通宵可见此天象
B. 将发生土星全食的天象
C. 可观察到土星掠过日面情景
D.可观察到土星穿过小行星带
太阳辐射强度受纬度高低、大气透明度、地形地势等多种要素影响。
以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据此达成下题。
6.该地可能位于限
A. 阴山山区
B. 长白山区
C. 横断山区
D. 天山山区
7.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A. 2月 1日、晴日
B.4 月 1日、晴日
8.当地日落时辰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和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可能的影响要素是
A. 地形
B. 土壤
C. 天气
D. 纬度
9.跟着光伏发电用地需求的激增,一些天然湖泊和湿地成为光伏阵列的集结之地。
如图为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一带的“风光渔”互补家产,上有风力发电、中有光伏利用、下有水
产养殖。
据此回答题。
“风光渔”互补家产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从资源的自然属性属于()
A. 水资源
B. 天气资源
C. 非可重生资源
D. 可重生资源
入春后,地面净辐射(地面汲取与射出辐射的差额)为正当,地面温度高升,必定深度内能
量从地面向地下传达;入秋后,地面净辐射为负值,地面温度降落,能量从地下向地面传达,
不一样季节地温(地面以下不一样深度土壤温度的统称)随深度变化状况不一样。
以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形区一监测点(年均匀气温为 -5 .3℃)监测 3 月和 9 月地温随深度的变化。
读图,达成小题。
10.假如 a、b 表示 3 月或 9 月,则该监测点
A. a 月时期地表温度渐高
B. b 月时期地表温度渐低
C. a 月时期地面积雪渐薄
D. b 月时期地下冻土渐薄
A. 0m
B. 2m
C. 4m
D. 6m
12.某校地理老师率领同学们进行星空察看,在繁星中找到了金星、火星和木星,其地点关
系以下图。
据此达成 7 题。
同学们在夜空看到的星星,属于()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总星系
13.伊朗国都德黑兰( 35°45′N 51°30′E)夏天白日酷热干旱,晚间天气清冷;冬天冷
凉、干燥。
某设计企业在德黑兰建筑了一座“追日屋”,房间可旋转,外观像木盒,前后两面为活动玻璃门窗。
如图表示“追日屋”的房间旋转状态景观(图中①②③为同一房间的不一样旋转状态)。
据此达成 13 题。
当德黑兰房间朝向为②状态时, 6 月 22 日悉尼( 33°51′S151°12′E)“追日屋”
房间的朝向是()
A. 东南
B. 西南
C. 西北
D. 东北
14.美国发射的“洞察”号无人探测器 2018 年 11 月 26 日在火星顺利着陆。
如图为太阳系部分
天体相对地点表示图。
达成 14 题。
某天文喜好小组在“洞察”号出发和抵达日对火星进行了观察。
两次最大火星高度角分
别出此刻()
A. 下子夜、上子夜
B. 上子夜、上子夜
C. 上子夜、下子夜
D. 下子夜、下子夜
月球自转同时绕地球公转,质量约为地球的八十一份之一。
2019年 1月 3日 10点 26分,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反面成功着陆。
22 时 22 分,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展开科
学探测,并将探测数据经过中继星“鹊桥”(以以下图)传回地面。
据此达成以下小题。
15. 对中继星“鹊桥”传回地面的信息进行办理并绘制成易识其余图像, 所应用的地理信息
技术是
A. 遥感
B. 数字地球
C. 地理信息系统
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16.地球上永久看不见月球反面,其原由是
A. 地球自转周期等于月球自转周期
B. 地球自转周期等于月球公转周期
C.
月球自转速度等于月球公转速度 D. 月球自转周期等于月球公转周期
17.若在月球上展开栽种土豆的科学实验,将面对的最主要不利条件是
A. 大气层稀疏
B.月球引力衰
C.月球磁场强
D.日夜温差大
18.山东力诺“光伏发电”项目,在华北平原沂南县岸堤镇兴盛庄村,为当前境内最大的光
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昨年 6 月份已发电,年发电量约 5000 万度,一期工程占地规划占地1000 亩,后期工程规划占地 3000 亩,据此回答 18 题。
若太阳能集热板可灵巧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升太阳能的利用率,则一天中,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正确的选项是()
A.春分日 -- 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B.夏至日 -- 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C.秋分日 -- 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
D.冬至日 -- 先朝东北,后朝北,再朝西北
北京时间 2018 年 12 月 8 日清晨 2 时 23 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
利用着陆器和探测器,嫦娥四号的主要任务是探究月球的反面,即地球上没法看到的一
面。
此前, 2018 年 5 月 21 日,中国发射了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
它进入轨道后,成
为了一个交流的纽带。
读图达成以下小题。
19. 若是月球探测器装备了天文望远镜,在月球反面对星空进行天文探究。
以下现象不正
确的是
A. 不受电离层扰乱
B.数据可直接传回地球
C.星光可能更为光亮
D.连续天文观察的时间可能比地球上长
20. 上图为月球公转和自转运动表示图,人们观察到月球一直以同一面(如a点)面向地球
的原由是
A.月球老是光亮的部分向着地球
C. 月球公转和自转一周都是360度
D.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其月相周期一致
二、综合题
21.以下图,此时 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为 0°,某人正在距离 B 地正南方 2 775km的某地用肉
眼观察北极星,观察到的北极星仰角为 48 度.据此达成以下各题.
(1)某飞机从 A 地邻近某机场飞往C地邻近某机场,其最短的航线是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度) ______(纬度).
(3)A 地这天昼长约 ______小时,日出时间是 ______(该地域时).
(4)B 地这天中午太阳高度为______.
(5)此时东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比旧的一天______(大、小).
22.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如图分别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挪动轨迹图(图甲)和欧洲、非洲局部某时辰气压场散布(图乙).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若图乙所示气压局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a、b、c、d四段中的哪一段,说出判断原由。
(2)比较图乙中 M、N、Q三地,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 b 段时的昼长和中午太阳高度角(均由长到短或由大到小排序)。
答案和分析
1.【答案】 C
【分析】解: A、此时太阳直射点南移,则宜宾日间渐短,不切合题意。
B、宜宾位于东经104°,比北京时间靠西16°,时间晚 1 小时 4 分,所以北京时间 5 时,宜宾的地方时为3:55,太阳还没有出来,不切合题意。
C、抵达景区的北京时间为12 时,则当地比北京时间晚 1 小时 20 分,则抵达景区的地方时为 10:40,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则,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方向,故正确。
D、依据 C 选项可知,当地的地方时为10:40,太阳高度还没有达到最大值,不切合题意。
应选: C。
依据题干可知,研学活动的时间在 6 月 24 日,刚过夏至日,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但向
南挪动,所以北半球昼永夜短但日间在缩短,黑夜在增添;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
此题主要考察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注意日出日落和中午均为地方时而不是区时。
【答案】
2.B
3.A
【分析】 2. 【剖析】
此题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别性及其形成原由,旨在考察学生调换有关知识的能力。
解题关
键在于娴熟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别性及其形成原由。
【解答】
12 月为冬天,读图,该地12 月晴日均匀最高气温在25°C以上、均匀最低气温也在15°C 以上,冬天气温高,说明为热带地域,我国热带地域主若是热带季雨林, B 对;亚热带、温带和亚寒带地域冬天均匀气温均在15°C以下,故 A、C、D 错。
应选 B。
3.【剖析】
此题考察影响太阳辐射的要素,旨在考察学生调换有关知识的能力。
解题重点在于剖析资料
提取重点信息。
【解答】
冬天夜晚气温较低,水汽易冷却凝固形成雾,上午因雾没有完整扩散,上午多雾,光照较弱,下午光照强,且下午太阳位于西边,太阳光照耀的主若是东侧的丛林,以致东侧太阳辐射强,最高气温高于西侧, A 对;冬天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东侧和西侧的理论日照时间同样,B 错;若东侧通风性好,则散热快,最高气温应偏低, C 错;东侧湿度较大,则白日削弱作用
应选 A。
4.【答案】 A
【分析】【剖析】
此题考察土星冲日天象,旨在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换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
重点是掌握天体及天系统统的有关知识。
【解答】
A. 土星冲日,太阳西落,土星东升,晴日,通宵可见此天象, A 正确;
B. 土星为巨行星,体积大,不会发生土星全食的天象, B 错误;
C. 土星轨道位于地球轨道之外,所以没法观察到土星掠过日面情景, C 错误;
D. 小行星带位于木星与火星之间,不会观察到土星穿过小行星带, D 错误。
应选 A。
5.【答案】 C【分析】解:读图可知,悉尼的经度在东十区,德黑兰在东三区,悉尼的时间
比德黑兰早 7 小时,则当德黑兰为上中午,悉尼为下午,太阳位于偏西方向;因为悉尼的纬
度在南回归线以南,所以其房子的整体朝向为北,所以当德黑兰房间朝向为②状态时,悉尼
“追日屋”房间的朝向是西北。
应选: C。
依据题干可知,德黑兰的纬度在北回归线以北,正中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所认为了获取最
可能多的太阳光照,则正中午“追日屋”房间的朝向是,即图中①状态为南方。
则房间朝向
为②状态时,太阳在东南方向,说明为上中午间。
此题主要考察空间定位,难度相对大,依据纬度大概确立房子总朝向;再依据经度和时间的
关系剖析解答。
【答案】
6.D
7.C
8.A
【分析】 6. 【剖析】
此题考察地球的自转运动,旨在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换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
题的重点是掌握地方是的计算。
【解答】
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理论值北京时间14 时最大,当地为中午12 时,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 120°E地方时)晚 2 小时,则该地经度位于120°E以西 30°,据此可知该地在 90°E邻近。
故 D 正确, ABC错误。
应选 D。
此题考察地球的公转运动和影响太阳辐射的要素,旨在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
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重点是掌握日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太阳辐射的要素。
【解答】
读图可知,该地大概北京时间8 时左右日出, 20 时左右日落,靠近日夜均分,故该日在二分
日前后;该日实测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曲线颠簸很大,说明该日为多云天气,云层削弱了太
阳辐射。
故 C正确, ABD错误。
应选 C。
8.【剖析】
此题考察影响太阳辐射的要素,旨在考察学生调换运用。
影响太阳辐射的要素有纬度、海拔、天气等。
【解答】
从图中可知,日落时辰的太阳辐射强度大于日出,且实质日落时辰(北京时间19 时左右)早于理论日落时辰(理论日落时辰应为北京时间20 时左右)。
这可能是该地西侧有高大的地形阻拦以致日落提早,日落时太阳高度还较高,所以太阳辐射强度值较大;东侧无高大地形
阻拦,因此日出正常,因为日出时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强度较小,故 A 正确, BCD错误。
应选 A。
9.【答案】 B
【分析】解:“风光渔”互补家产,上有风力发电、中有光伏利用、风力和太阳能均受天气
影响,故该家产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从资源的自然属性属于天气资源。
应选: B。
太阳是一个火热的气体球,其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响产生巨大能量,
并络绎不绝向外辐射。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直接为地球供给光热资源,知足生物生长发育。
(2)保持着地表温度,是促使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根源。
考察了太阳能量根源,及其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一般,多以选择题
和填空题出现。
【答案】
10.D11.A
【分析】 10. 【剖析】
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解答此题的重点。
【解答】
依据资料可知,入春后必定深度内能量从地面向地下传达,在地表以下必定深度,地温随深
度增大而降低, b 曲线切合这类状况,所以 b 表示 3 月,则 a 表示 9 月; a 月( 9 月)时期,为入秋,由资料知地表温度渐低,所以地面积雪渐厚,AC错; b 月( 3 月)时期,为入春,地面温度渐渐高升,地下冻土渐渐融化,冻土层渐薄, B 错, D对。
应选 D。
11.【剖析】
此题主要考察读图剖析,旨在考察学生读图剖析,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掌握读图剖
析冬天和夏天地温差值最大的深度是解答此题的重点。
【解答】
由资料可知冬天地表温度最低,在必定深度内陆表温度向下增添;夏天地表温最高,在必定
深度内陆表温度向降落低;所以冬天和夏天地温差值最大应为地表,即0m,A 对, BCD错。
应选 A。
12.【答案】 D
【分析】解:我们每日在夜空看到的闪闪发光的多属于恒星,属于总星系。
应选: D。
天体包含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星云等,此中行星、卫星不发光,
恒星自己发射可见光,我们每日看到想闪闪发光的多属于恒星。
天系统统分为不一样的级别和
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其包含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和其余恒星系;太
阳系包含地月系和其余行星系,地月系包含地球和月球。
此题主要考察天系统统,属于基础题,依据课本内容即可剖析解答。
13.【答案】 A
【分析】解:依据中午太阳高度角的定义,最大火星高度角指火星与地球水平面的最大夹角。
以下图, A 点是时对火星观察的最大高度角地点, B 是抵达日对火星观察的最大高度角的
地点。
图中显示地球绕太阳呈逆时针旋转,则从北天极观察的地球公转运动图,地球自转方
向与公转方向一致,推知则 A 点位于下子夜, B 点位于上子夜。
应选: A。
此题在解答时要注意迁徙太阳高度角的观点,推测火星高度角的含义,进而找出地球上观察
火星的地点,而后依据察看视角,判断该地点的时间是上子夜仍是下子夜。
此题考察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难度较大。
解题重点理解有关观点,依据题目进行迁徙运用。
【答案】
14.C15.D16.D
【分析】 14. 【剖析】
此题考察地理信息技术的特色及应用,旨在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换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
解题的重点是掌握GIS 的功能与应用。
【解答】
从图中能够看出,依据题干信息判断可知,对信息进行办理并绘制图像,主要利用地理信息
系统。
C切合题意, ABD不正确。
应选 C。
15.【剖析】
此题考察天体的特色,旨在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换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
的重点是掌握月球的自转和公转特色。
【解答】
从图中能够看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月球自转周期恰巧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等,造
成了月球老是以同一面向着地球,所以在地球上永久看不见月球反面,故 D 切合题意, ABC 不正确。
应选 D。
16.【剖析】
此题考察月球的特色,旨在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换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
的重点是掌握月球的环境特色。
【解答】
从图中能够看出,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可知,月球无大气层,日夜温差大,所以影响在月球上
展开栽种土豆的科学实验,故 D 切合题意, ABC不正确。
应选 D。
17.【答案】 C
【分析】解:该地域纬度为36°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域,整年中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两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夏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则两分日
时: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夏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南、再朝西北;冬至日:先朝东南、
后朝南、再朝西南,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应选: C。
要提升太阳能的利用率,朝向上太阳能面板最好全天正对太阳。
属于知识性试题,考察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重点是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知
道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应当正对太阳的方向。
【答案】
18.B19.B
【分析】【剖析】
18.此题考察月球天文观察的有关知识,旨在考察学生调换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地球大
气层特色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解题的重点。
【解答】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天文观察不受电离层扰乱,故A 对,不合题意;观察数据的传输需要经过卫星基站办理后才能传到地球,故B 错,切合题意,B 正确;因没有大气层阻拦,月球星光更光亮,故 C对,不合题意;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日夜交替的周期也比地球日夜交替
的周期长,故连续天文观察的时间可能比地球长,故 D对,不合题意。
应
选 B。
【剖析】
19.此题考察月球公转和自转的有关知识,旨在考察学生调换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读懂资料
是解题的重点。
【解答】
月球在自转和公转过程中,反射太阳光显得光亮,因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当,故老是此中一
面朝向地球,但不老是光亮的一面,故 A 错,B 对;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当,可是速度不一样,故一周其实不都是 360°,故 C 错;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周期一致,与月相周期不
13
样,故 D 错。
应选 B。
【答案】
20.A21.D
22. 【答案】沿 ABC弧线飞翔80°W17°N16 4 时 20 分34°小
【分析】( 1)该地能够观察到北极星,说明图示区位于北半球.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说明是晨昏线的一部分.从 A 地邻近某机场飞往C地邻近某机场,其最短的航线是过两点且
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的劣弧.所以是沿ABC弧线飞翔.
( 2)在 B 地正南方 2 775 km 的某地用肉眼观察北极星,说明 B 点以南是夜晚, B 点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北极有极昼现象.观察到的北极星仰角为48 度,说明该地纬度是48°N,与 B 地间隔纬度是 25°,所以 B 地的纬度是 73°N.图中 B 点经度是 100°E,位于夜半球的
中央,所以直射点经线是相对的经线, 80°W.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的纬线度数互余,直射点纬度是 17°N.
( 3)联合前面剖析, B 点是 24 点,A 与 B 间隔 60°,相差 4 小时,所以 A 点日落是 20 点.能够计算出昼长约 16 小时.日出时间是 4 时, 40°E的区时是 4 时 20 分.
( 4)依据 B 地纬度,和中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能够计算出B 地中午太阳高度是 34°.
( 5)此时 100°E是 0 点,所以属于新一天的经度范围是从 100°E向东到 180°经线,新一天范围比旧一天小.
故答案为:(1)沿 ABC弧线飞翔.
(2)80°W,17°N.
(3)16;4 时 20 分.
(4)34°.
(5)小.
(1)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
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圈)
(2)北极星仰角为当地的纬度;经度的计算依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中午太阳高度的
计算 H=90° - 二者之间纬度差.
(3)区时的计算依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4)中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 - 二者之间纬度差.
( 5)日界限有两条,一条是自然界限,为0 时经线;另一条是人为界限,为180°经线.由0 时经线向东到 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由180°经线向东到0 时经线为旧的一天.
此题难度适中,主要考察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的重点是从图文中获守信息并调用相
关知识进行解答.
23.【答案】解:(l )读图乙可知,同纬度北大西洋为低压区,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说
明北半球同纬度大陆气压值高于大海,说明陆地降温快,大海降温慢,所认为北半球的冬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图甲中的 d 处。
(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 b 段时,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永夜短,纬度越高
日间越长。
所以图乙中M、N、Q 三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次序是M>N> Q;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中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中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所以图乙中 M、N、Q三地中午太阳高度M<N< Q。
故答案为:
(l )d;北大西洋为低压区或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北半球同纬度大陆气压值高于大海)(2)昼长 M>N>Q;中午太阳高度 M<N<Q
【分析】( l )同纬度的大海和陆地在同样的时间内升平和降温的速度不一样,以致大海和陆地的气温不一样,以致气压不一样。
(2)太阳直射哪个半球,该半球昼永夜短,纬度越高日间越长。
中午太阳高度角的散布规
律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双侧递减。
此题主要考察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明确同纬度大海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一样,以致
气压不一样,反响季节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