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期末考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期末考整理
《财政学》考查题型及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打“√”或“×”)三.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四.综合题(共5题,40分)
1.试图示分析公共部门从事自然垄断行业的理由及其产品定价方法。
(10分)
2.简
述累进所得税和失业保险的“自我稳定器”作用。
(6分) 3.我国近期税收改革的热点主要有哪些?(6分)
4.简述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的方式及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
(6分)
5.简述意愿总供需与实际总供需的关系、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关系。
举例说
明财政政策的种类。
(12分)
四.综合题(共5题,40分)
1.试图示分析公共部门从事自然垄断行业的理由及其产品定价方法。
(10分)
1)水、电、煤、公交、邮电通讯等公用事业的FC比重很大、有较强地域性,MC随Q
递减,而且MC总是小于AC容易自然垄断。
垄断厂商则唯利是图,以MR=MC为条件确定产量,使社会产生了生产不足的效率损失。
TR=PQ=MU×Q,设MU=a-bQ,则TR=aQ-bQ2,MR=a-2bQ, MR位于MU的左下方,两者与
MC的交点不同,垄断产量小于有效产量(见图一)。
故公共部门应从事自然垄断行业。
2)自然垄断(水、电、煤、公交、邮电通讯等公用事业)产品的定价方法:(见图二)(MC随Q递减,而且MC总是小于AC)
①边际成本定价加总额税:P效= MU= MC
③二部定价:先为取得某项服务使用许可缴纳一个总额消化(AC-MC)× Q效;再按消费每单位服务支付P效=MC。
不过前者这个“入门费”限制了产量,也欠(支付能力)
公平。
2.简述累进所得税和失业保险的“自我稳定器”作用。
(6分) 1)累进所得税制度:主要通过其自动调节,减轻经济波动。
①经济繁荣时,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税收也随之增加。
这时税收产生了一种拉力,防止经济过度繁荣与通货膨胀。
②经济衰退时,投资减少,国民收入下降,税收也随之下降。
这时税收产生了一种推力,防止经济过度衰退。
2)失业保险制度的自动调节:
①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增加,社会保障税也增加,而社会保障支出减少,这时产生
了一种拉力,减少人们的消费,防止经济过度繁荣与通货膨胀。
②经济衰退时,国民收入下降,社会保障税也下降,而社会保障支出增加,这时产生
了一种推力,增加人们的消费,防止经济过度衰退。
3.我国近期税收改革的热点主要有哪些?(6分)
①个人所得税有的要分项,有的要综合,例如以家庭为单位。
②房地产税种类繁多,应该要规整,比如按照持有来征税。
③资源税大部分都是从量计征的,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应该为从价定率计征,税率也
要提高。
④消费税既要把奢侈消费列入征税范围,又要把耗费资源较大的生产和消费列
为征税范围。
⑤营改增,由于增值税更好,所以要逐渐取消营业税。
⑥税收优惠方面的
法规要规整,要具有规范性。
4.简述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的方式及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
(6分)
方式:①政府直接投资,无偿提供。
例如市区道路、过街天桥、上下水道。
②政府直接投资,非营利性经营。
例如机场、码头、邮政。
③政府投融资。
例如
建立和发展政策性银行。
④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BOT)。
例如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桥梁。
⑤项目资产证券化投资方式(ABS)
经济效应:经济效应、资本投入效应、劳动生产率效应等成本效应。
促
进宏观经济增长,就业效应,企业生产率。
5.简述意愿总供需与实际总供需的关系、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关系。
举例说
明财政政策的种类。
(12分)
1)关系:实际总供需的规模是由意愿总供给和意愿总需求两者中较小的一方决定的。
实际总供需=min{意愿总供给,意愿总需求}
①意愿总需求小于意愿总供给时,意愿总供给与实际总供给之差为“未实现的意愿供给”,表现为“生产过剩”。
②意愿总需求大于意愿总供给时,意愿总需求与实际总需求之差为“未实现的意愿需求”,表现为“被迫储蓄”。
2)关系:①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需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②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③财政平衡可以通过财政收支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3)财政政策种类:
①膨胀性财政政策②紧缩性财政政策③中性政策
我国的财政政策有稳健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美国财政政策从宽松回归中性。
欧洲发达国家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