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新常态下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研究
作者:宋淑君
来源:《经营者》 2020年第13期
宋淑君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社会经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我国进入了用增长促
发展、用发展促增长的经济新常态。

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涌现出各种各样的
问题,必须采取新的财务管理措施加以解决。

经济新常态下的财务创新已经是必然趋势,国有
企业应重视财务管理风险制度建设,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从而促进国有企业扩大生产
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健康发展。

本文以此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展
开详细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期望能对解决财务管理风险问题起到一
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的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必须做好财务管理风险研究,创新
财务风险管理方式,解决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

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必须
强化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内部控制制度,重建财务运行机制,组织企业
内部财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升财务会计专业素养,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以提高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式过时
在经济新常态下,财务管理作为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必须继续开展各种财务风险管
理实践活动。

目前,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企业披露信息时内
容不够全面、时间不够及时。

由于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和全面覆盖,在经济
新常态下,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提供,在信息的传播和处理反馈上,如果速度过于缓慢,
很有可能造成企业管理层不能及时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与此同时,有效信息过时就成了
无用信息,不能再有效利用。

国有企业管理层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够,大大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
风险和决策风险。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铁饭碗”,在岗位上不作为,思想形成惰性,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及时调整知识结构、
更新思维,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改革的大环境,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企
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还有一些国有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对外投资,在没有进行详细的项目
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就进行投资,在对外投资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难以及时掌握资
金的流向。

更有些国有企业在利润的驱动下,将大量的流动资金投放在高新技术产业上,极大
地增加了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国有企业忽视了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大都只重视财务人员的使用价值,而不对财务人
员进行培养,过度安排工作内容,致使财务人员超负荷工作,只能消极被动地处理日常的财务
工作,没有精力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有些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会计专业基础较差,不能及
时处理遇到的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无法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

国有企业财务会计机构大都只重
视会计核算,忽视财务管理,加上有些财务人员缺乏敬业精神,工作时责任心不强,对企业财
务管理问题不闻不问,缺乏处理财务问题的主动性和财务制度创新精神,一切听从领导的指挥,只是按照领导的要求和意图进行财务处理,这大大减少了员工对财务合理性的监督热情,削弱
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待完善
在经济新常态下,部分国有企业为吸引投资者,在企业报表中制造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胡乱在会计数据上做手脚,通过变更应收账款时间、虚增本年收入,误导普通投资者,损害国
有企业债权人的利益。

更有甚者不按税务部门要求编制相应会计报表,胡乱设置会计科目,造
成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混乱、会计账目重复、财务报表账目金额与实际金额不符。

同时,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造成财务收支难以核实,管理者滥用职权和以权谋私。

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监督、账目检查、考核、奖惩的制度流程不完善,监督、检查流
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财务人员无法真正行使自身的财务监督职权。

二、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式
首先要创新企业风险管理观念,提高国有企业应对财务管理风险的能力,创新使用信息网络,做好财务信息反馈工作,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风险调查研究,并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
投资项目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减少项目投资决策的风险。

其次,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使财务人员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财务知识
结构要求,在工作中及时预防财务管理风险,同时还应该做好对企业高风险投资业务的风险管
理工作。

最后,组织研究建立完善的项目投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确定投资授权审批流程,明确投资责任,对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提前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做好财务
内部监督工作。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方面,做好风险评估,三思而后行,谨慎投资,
全面创新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式。

(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要想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从变革财务管理机构、设置企业财务管理的专门机构、安排优秀财务管理人才出发,同时明确财务岗位人员工作职责,使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积极参与财务风险管理,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对财务风险
管理的新要求。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财务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跟随时代
发展,不断学习与财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只有对国家财经法律和会计制度的要求烂熟于心,才
可以在日常工作中运用自如,当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企业的
合法权益,同时自身做到知法守法、廉洁自律。

可以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做好
财会队伍建设工作。

根据财务人员的工作性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培训和专业的外部培训,
使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

经常组织理论知识探讨、员工交流,开展思想教育,使财务
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业务技能不断提高,成为能够有效应对经济新常态下风险挑战的知识复
合型人才,为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优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优化和
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作用是能够储备国有企业大量的财务数据资料,
同时可以通过这个信息渠道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

因此,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应该充分
重视财务信息系统的作用,并从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出发,对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升级,以满足财
务管理的需求。

例如,在实际中发挥财务信息系统的作用,健全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数据资料,不断补充完善信息系统资料,为制定正确的财务管理决策
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还要尽力做到在线实时的信息管理、全流程的财务管理、动态管理等。


用大数据和计算机技术建立更先进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而实现便捷的国有企业结算、对账,开
展远程审计,充分掌握国有企业资金的运转和运行基本情况,在财务管理中努力实现对国有企
业数据资料有效利用,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实施全流程的高效管理,及时发现财务
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全过程动态掌握资金、财务等数据信息,以及时、准确地制定财务管理决策。

三、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只有在不断创新完善财务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同时,进行严格的财
务流程监督建设,才能有效解决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式落后问题,这样既可以做到管理创新,又可以保证企业财务核算流程规范化,使企业的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最大限度地提
高财务风险管理效率,减少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促进国有企业高
效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作者单位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尹俊霞.浅谈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9(22):175-176.
[2]蒋瑞平.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提升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抵抗能力[J].当代
会计,2019(05):70-71.
[3]姜洪.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研究[J].纳税,2019,13(04):1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