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与健康结课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膳食营养与健康》结课论文
营养与疾病预防
------简述膳食营养对疾病的预防作用
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班级:应化112班
姓名:毛启东
学号:2011014046
营养与疾病预防
-----简述膳食营养对疾病的预防作用
Nutri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Brief dietary disease prevention
摘要:营养是人类生命和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的生、老、病、死都与营养因素有关。
合理营养可以保证优生,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改善生理功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延缓衰老,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乃致提高民族素质和综合国力。
Abstract:nutrition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human life and survival,human birth,old age,sickness and death are related to nutritional factors.Rational nutrition can guarantee eugenics,promote growth,enhance immunity,improv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maintain health,prevent disease,slow aging,extend life and reduce mortality ,is cas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nation and comprehensive natioal strength.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大部分地区已实现温饱或已初步达到小康水平,有的已进入富裕行列。
从整体来看我国各类人群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食物结构处于一个历史转变时期,我国面临着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的两种挑战。
一方面,严重缺乏蛋白质和能量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一些营养素如钙、锌、碘、维生素A、核黄素等的不足仍相当普遍,铁的利用率低,妇女、儿童和老人的贫血现象也比较突出。
另一方面,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地区,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过剩,肥胖人群特别是儿童,肥胖比例快速增长,与肥胖有关的一些非传染性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增长趋势,发病年龄也提前。
这些疾病的致病原因复杂多样,但都涉及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尤其是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代谢失调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说明在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的历史关头,在食物生
产分配和人民饮食生活都在急剧改革变化的时代,如果没有正确的营养指导,某些疾病的发生率反而会随之上升,这种现象在欧美某些发达国家中已得到证明。
因此普及营养知识、指导食物消费、推行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是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正因为这种种原因,我们不得不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疾病要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其发病原因及机理,了解疾病与营养的关系,并且知道怎么去预防各种常见疾病的发生。
1997年4月,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并发布了新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
其核心是提倡平衡膳食与合理营养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也就是在现代生活中提倡均衡营养的概念。
这个概念的形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中国经典《黄帝内经》中,已提出“五谷为养,五谷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概念。
应该说,我国是在世界范围内最早提出膳食指南概念的国家。
1997年4月10日经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
新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八条: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世界上没有一种食物同时含有42种营养素,人类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在现实条件下,食用多样食物才能达到均衡膳食的要求,因为各类食物中含营养素不尽相同,要选择搭配多样食物,才能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
二、以“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原则安排膳食;
(1)谷类为主有益健康谷类所含营养素比较全面,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和尼克酸,也是膳食纤维的来源。
膳食纤维对预防高血脂、便秘、肠癌、痔疮、糖尿病等有较好的作用。
(2)食物不宜太精,粗细搭配“粗茶淡饭”能延年益寿是民间摸索出来的道理。
饮食中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各取所长,可以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
(3)获得全面营养膳食以谷类为主,每天应摄入300~~500克粮食,同时要注意副食的安排。
三、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也含有多种抗氧化物
质,而且绝大多数的这类食物在代谢中呈碱性,可以中和多种其他食物产生的酸性。
经常吃不同种类的水果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薯类除了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外,还有较多的矿物质其他维生素,兼有谷类和蔬菜的双重好处。
四、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五、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蛋白质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动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性食物中赖氨酸不足的缺陷。
肉类中铁的利用较好,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良好食物。
鱼类及其他水产品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肉类所含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优,并含有丰富的铁、铜、锌、锰等矿物质及脂溶性维生素;畜禽类的内脏如肝、肚、心等所含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比肉多,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铁和铜,是治疗夜盲症、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极好食物,也是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好食物。
六、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以保持适宜体重;
在平时一日三餐中我们应掌握好食量,使其和自己的体力活动保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合适的体重。
七、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吃清淡膳食有利于健康,也就是膳食不要太油腻、太咸,也不要食用过多的熏制、泡制和油炸食物,而且要注意荤素搭配,不要食用过多的动物性食物。
八、饮酒应限量;
过量饮酒有以下五点危害:
(一)长期饮酒会造成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
(二)损害消化系统尤其是肝脏的功能
(三)增加患中风的危险
(四)损害神经系统,导致事故和暴力行为增加
(五)过量饮酒能毒害下一代
九、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即新鲜、没有泥污、没有变色、没有变味并符合
卫生标准的食物,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自我保护,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危害。
进餐前要注意洗手,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卫生状况要符合卫生要求,集体用餐要提供分餐制,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
营养不良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常见的营养不良多因长期食物中的能量不足,靠消耗体内的脂肪以维持每日所需能量,表现为身体逐渐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甚至消失,成仁体重下降、肌肉萎缩,小儿体重增加缓慢或不增长,甚至下降。
营养不良或缺乏可以引起营养缺乏病,如铁缺乏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干眼病,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脚气病,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等。
在当今社会,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2000年全世界发生1000万以上癌症病例,并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下面简要说说癌症的预防和癌症患者的营养。
一、癌症发生的原因;
中文名称:癌症
英文名称:cancer
定义:各种恶性肿瘤的统称。
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速度高于正常细胞,且往往可转移到其他组织。
医学家指出癌症病因是: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常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
癌症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所引起的一大类疾病。
人类为什么会患上癌症?众多医学研究及临床试验揭开了病魔的面纱:人体细胞电子被抢夺是万病之源,活性氧(自由基ROS)是一种缺乏电子的物质(不饱和电子物质),进入人体后到处争夺电子,如果夺去细胞蛋白分子的电子,使蛋白质接上支链发生烷基化,形成畸变的分子而致癌。
该畸变分子由于自己缺少电子,又要去夺取邻近分子的电子,又使邻近分子也发生畸变而致癌。
这样,恶性循环就会形成大量畸变的蛋白分子,这些畸变的蛋白分子繁殖复制时,基因突变。
形成大量癌细胞,最后出现癌症。
癌症病情凶险异常,癌细胞的繁殖、扩
散的速度极快,现代医药常常束手无策。
目睹癌症肆虐,难道人类就要坐以待毙吗?其实不然。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
临床试验证明:人体得到负氧离子后,由于负离子带负电有多余的电子,可提供大量电子,从而阻断恶性循环,癌细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
另外,负氧离子通过调节因恶性肿瘤引起的体内的酸碱失衡及氧化还原状况失衡,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促进正常的细胞代谢,减轻,消除化疗的不良负作用,对患者的治疗非常有益。
简言之就是负氧离子不仅可以有效的抑制癌细胞转移更能从根本上预防癌症的发生,绝杀癌症毫不留情。
二、癌细胞的特点;
癌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等。
与之相对的有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则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发,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用,但癌症(恶性肿瘤)还可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到了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癌症并非不治之症,致力于自然医学研究的医学专家们研究发现:负离子对抑制癌细胞转移有令人鼓舞的效果,重要的是利用自然因子负离子对癌症患者治疗对机体无任何损害,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三、癌症的预防;
1、勿憋尿:研究发现,膀胱癌的发生与一个人的饮水、排尿习惯有关。
据资料表明,每日排尿5次的人比排尿6次以上者容易患膀胱癌。
这主要是因为饮水少、长时间憋尿,易使尿液浓缩,尿在膀胱内滞留的时间较长,尿中化学物质刺激粘膜上皮细胞,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多饮水,勤排尿可起到“冲洗”膀胱,排除有害的化学物质的作用。
2、戒烟:当前,吸烟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公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有综合研究报告,美、英、加拿大吸烟者癌症发病情况:吸烟者肺癌死亡是非吸烟者的10.8倍,喉癌死亡是5.4倍。
美国癌症权威研究机构的报告指出:不良生活习惯占致癌因素的35%,吸烟占30%,两者加起来就占65%。
烟对胎儿非常有害,孕妇抽烟,小孩以后罹患癌
症的几率将多50%。
有鉴于此,重视以上环节的防范,就能让绝大多数人远离癌症,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是非常重要的。
不论对哪一个年龄层的人而言,抽烟是极度危险的,而且会导致癌症。
3、喝蔬菜汁;常喝甜菜汁(根部及顶部作成的)、胡萝卜汁(含β—胡萝卜素)、芦笋汁。
将新鲜甘蓝及胡萝卜作成混合菜汁,效果极佳。
葡萄汁、樱桃汁及所有深色的果汁,包括黑醋粟汁,都是非常好的营养果汁,新鲜的苹果汁也有益处。
果汁在早晨饮用最佳,蔬菜汁则在下午饮用最佳。
仅喝矿泉水或蒸馏水发病率较大。
4、吃洋葱和大蒜:洋葱和蒜头是极佳的保健食品。
每天吃十粒生的杏仁,它们含丰富的laetrile,还是一种抗瘤剂。
可以多吃芽苗菜,比如萝卜苗,豆苗,最好是生吃,或只需用开水稍微烫一下即可。
5、吃生萝卜:许多人都知道,目前在医院里经常使用一种叫“干扰素”的药物。
它是人体自身白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在体内具有抑制癌细胞快速分裂的作用。
但是,人体内产生的干扰素很少,所以科学家们研制出“干扰素诱生剂”一类药物,激发和诱导人体自身制造出更多的干扰素。
在日常的膳食中,也有一些能够诱生干扰素的食物,其中效果最佳的,要属白萝卜了。
研究证明,从萝卜中可以分离出干扰素诱生剂的活性成分——双链核糖核酸(双链核糖核酸为双链RNA,RNA的正常存在形式为单链,在几乎所有生物中广泛存在,而仅在特殊情况下会结合成不稳定双链,此处解释完全错误;萝卜可能具有防癌作用,但绝非所谓的双链核糖核酸导致;)在对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和宫颈癌的癌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是,由于这种活性成分不耐热,如果经过烹凋,在加热过程中则会破坏,所以生吃萝卜对防癌有益。
6、限制高脂肪饮食:研究显示,与低脂饮食相比较,富含脂肪的饮食,大幅地增加结肠癌及乳癌的发生几率。
高脂肪饮食是癌细胞的助长剂。
癌症预防的目标就是减低癌症的发生。
包含减少接触致癌物的机会,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或是医疗技术的进步(早期诊治,超音波,MRT或CT扫描等检验)。
许多预防癌症的想法是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而来,分析病患的资料可发现生活方式或是接触一些环境危险因子的确与特定癌症的发生机率相关。
越来越多的
证据显示,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所提出的建议改善,确实可以让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
对于癌症高风险群,例如有家族病史,或是环境污染(例如辐射屋居民)的人进行基因检测,可做较深入仔细的检查分析,服用预防药物。
确定有癌症相关基因突变的人,可借由预防性的手术,降低癌症机会。
7、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强调的是运动对于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
据可续研究最新发现,运动对于危害生命的大敌——癌症,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8,提高身体免疫力:空气负离子对于人体的有益作用已经在多个研究中被证实。
临床实验证明,负离子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活化网状内皮系统,改善机体反应性,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这都是自愈力的重要部分。
而自愈力是400年前古希腊医圣Hippocratic提出来的,“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
”自愈力是人体具有以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为主的人体自愈系统,人类就是靠这种自愈力,才得以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得以生存和繁衍。
负离子能够提高人体的自愈力,自然是对人体有益的。
综上所述,疾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注意我们的日常膳食健康可以很好地预防疾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个人都能有强壮的体格,长寿的生命。
参考文献:
赵法伋主编营养百科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1
陈春明,葛可佑主编中国膳食营养指导上海;华夏出版社,2000
陈君明,闻之梅主译食物、营养与癌症预防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于守洋主编营养科学与保健食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
陈炳卿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吴坤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焦广宇,蒋卓勤主编临床营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闻之梅,陈君石主译现代营养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文集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
陈炳卿,孙长景页主编营养与健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