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农村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例农村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
高血压病是农村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故有效地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稳定无疑会降低这种危险性。

2014年11月,我中心根据健康档案,以问卷形式对辖区120例病人血压控制不佳的农村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和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纳入对象为我辖区内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因血压控制不佳而有过住院史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60岁~83岁,平均75岁,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Ⅰ期42例,Ⅱ期69例,Ⅲ期9例。

1.2 方法:以问卷形式对上述120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所服降压药名称、剂量和服用方法;近期情绪变化;生活规律变化(包括作息规律、饮食规律、排便状况、睡眠质量等);活动强度变化;环境因素改变等。

2 结果
120例高血压病病人血压波动原因见表1。

3 分析
3.1 用药依从性差。

本组120例中未按医嘱用药者69例,占57.5%,是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血压控制不良的首要因素。

3.1.1 使用降压药物种类较多:目前,降压药物品种繁多,且同一种降压药物常有不同的商品名,如开博通、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为同一种药;有的病人为增加疗效,常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物;有的药物因剂型改变,用药剂量和用药的次数也应随之改变。

而老年人对此分辨不清,导致服药剂量不当而致血压波动。

3.1.2 老年人记忆力和认知力减退: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疾病,如脑动脉供血不足、脑萎缩等疾病,均可导致记忆力和认知力减退。

测试发现,老年人认知力与中青年相比存在明显减退[1] 。

用药时间、方法记忆不清可导致漏服或用药剂量不准。

3.1.3 缺乏自我保健意识:高血压病病人需长期服药。

据统计,高血压病病人经过有效的降压治疗者要比未经治疗者长寿10年~20年[2] 。

由于部分老年人对高血压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因无自觉症状或症状好转或因经济所限不能长期服药。

3.2 缺乏良好的心態:高血压病病人早期或轻症时常因无症状、体征,易被忽视,当重要脏器受累时,病人又易产生恐惧和焦虑,均不利于有效地治疗和控制血压。

本组中因情绪波动使血压升高者27例,占22.5%。

3.3 不能合理地安排生活: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对外界气候变化反应迟钝,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有的因自控能力差,进行有兴趣的活动时间过长或过多,导致过度疲劳。

加之老年人生理性睡眠较差,常有睡眠不足。

本组因上述原因导致血压波动者12例,占10.0%。

3.4 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压病病人常喜吃高钠、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都已证实钠盐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生率呈正相关,摄盐量多的地区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高,而摄盐量少的地区较少有人患高血压[3] 。

本组3例,占2.5%。

4 对策
4.1 加强高血压病人的用药管理。

4.1.1 让病人了解服用降压药物是治疗的基础。

按照药物的起效时间与血压的双峰-谷规律或病人动态血压测定结果指导用药时间。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加量,以免发生严重的副反应。

让病人及家属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注意事项及毒副反应,如服用控释片和缓释片时需整片吞服,不可掰碎;巯甲丙脯酸应餐前1 h服用;哌唑嗪类药物易出现“首剂现象”,故首次用药后应卧床2 h~3 h。

4.1.2 根据病情采用适合老年人服用的剂型,尽量使用长效药、控释剂、缓释剂。

4.1.3 减少用药种类及药物更换次数:对服用的药物可用字体较大的标签标明用药的剂量和用药时间,放在老人易看到的位置,也可将服药与生活中某些必做的事相联系,避免遗忘。

4.2 注重心理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出院指导,减少重复住院。

有针对性地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的一般常识,使病人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有大致的了解。

对疾病忧虑恐惧者,讲明高血压是可控制的疾病,只要有效地控制血压,便可健康长寿。

教会病人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及自我控制活动量,保持良好的心态,掌握劳逸适度,避免情绪波动。

4.3 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

指导家属和病人掌握测量血压的方法,每日早、晚各1次,并做好记录,血压波动较大时午后可加测1次。

指导病人适当地做渐进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并注意老年人记忆功能的训练,组织卫生宣教,给予具体的指导鼓励,如读书、看报、与人交往,以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

同时要保证老人每日7 h~8 h的睡眠时间,睡眠较差时,可服用镇静催眠药物,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熬夜。

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受凉感冒或中暑。

4.4 合理营养。

饮食应以低钠、低热量、低脂饮食为主,增加奶制品、绿色蔬菜、鱼和水量的摄入,多饮水,忌烟酒,忌暴饮暴食。

有便秘习惯者应多吃粗纤维蔬菜,如韭菜、豆芽、芹菜、青菜等,保持大便通畅。

目前,对高血压病人在测定盐阈和盐负荷试验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且易于接受的限制饮食措施,效果很好[3] 。

参考文献
[1] 刁利华,赵美娜.老年病人认知功能的研究及护理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7):409
[2]藤传章.浅谈原发性高血压的危害性及坚持治疗的重要性[J].中华临床心理与应用心理学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7.101
[3]沈莹,夏勇.盐负荷实验对高血压病人饮食的指导意义[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4):1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