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西城区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积累与运用、阅读),第Ⅱ卷(作文)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8页;第Ⅱ卷第8页至第10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在第1页、第3页、第5页、第7页、第9页左侧密封线内书写班级、某某、某某号。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全部交回,作文单独收。
第Ⅰ卷(共60分)
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2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谆谆
..教诲(jūn)妖娆.(ráo)强聒.不舍(ɡuō)根深蒂.固(tì)
B.滞.碍(zhì)襁.褓(qiǎng)锲.而不舍(qì)恪.尽职守(kè)骛.(wù)狡黠.(jié)言简意赅.(hàì)吹毛求疵.(cī)
D.谀.词(yú)亵.渎(xiè)怒不可遏.(è)前仆.后继(pū)有两处错别字的一项是()
拔山涉水断章取义涕泗横流
B.赦免义不容词黎民百姓眼花瞭乱
C.陨落再接再历中流砥柱无与伦比
D.忐忑 X灯结采重蹈覆辙相提并论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碧万顷一.语双关B.唯利是.图各行其是.
C.声色俱.厉万籁俱.寂D.名.正言顺名.列前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应该有滴水穿石
....的精神。
B.幼儿园的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的拔苗助长
....式的做法,已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批评。
C.小明建议初三(1)班与(2)班进行一次篮球比赛,大家随波逐流
....,纷纷表示赞同。
D.在去年这场特大雪灾面前,党的领导发挥了中流砥柱
....的作用。
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实行“单双号出行”措施,使奥运期间的天空更加蔚蓝。
修改:删去“通过”。
B.能否尽快进入初三角色,是中考复习阶段取得成功的关键。
修改:在“阶段”后面加上“能”。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改善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
修改:将“改善”改为“提高”。
D.为了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出了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的来源。
修改:将“调查研究了沙尘的来源”与“制定出了防沙措施”对调位置。
6.下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①司马迁②X仲淹③苏轼④温庭筠⑤辛弃疾⑥李白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⑤⑥
二、填空(共6分)
7.默写(3分)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X仲淹《渔家傲秋思》)
(2),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出师表》中写侍卫之臣毫不懈怠,有志之士奋不顾身的原因的句子是,。
8.文学名著(3分)
下面三则对联,分别写的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什么人物?
出师两表颂万世人臣惊日月;
祁山六度叹一品相父拯乾坤。
答:_____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答:____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答: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
下图是一份对中学生课外阅读三类书情况的抽样调查统计图,请读图后完成相关问题。
9.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图中内容。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通过读图,你从中发现的问题是:(2分)
答:
11.在你的阅读生活中,哪部名著的人物或情节曾给你带来过心灵的震撼?请据此谈谈中学生阅读名著的意义。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12-15题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某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
(2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夙夜忧叹:______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X禅任用贤能。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一千X糖纸》,完成16-19题(共11分)
一千X糖纸
①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外婆家做客。
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院子一个名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人的种种游戏更使外婆家更不得安宁了。
②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
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累呀?”我和世香互相看看,没有名堂地笑起来。
是啊,什么叫累呀?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累的问题。
有时候听见大人说一声:“噢,累死我了!”我们会觉得那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呀,“累”距离我们是多么遥远啊。
当我们终于笑得不笑了,表姑又说:“世香呀,你不是有一些糖纸吗,
为什么不再多找一些漂亮的糖纸呢,多好玩呀?”我想起世香的确让我参观
过她攒的一些糖纸,那是几十X美丽的玻璃糖纸,被夹在一本薄薄的书里。
可我既没有对她的糖纸产生过兴趣,也不觉得糖纸有什么好玩。
世香却来了兴致,她问表姑:“你为什么让我们攒糖纸呀?”“攒够一千X糖纸,表姑就能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
③我和世香惊呆了。
电动狗也许不会让今天的孩子稀奇,但在二十多年前我童年的那个年代,表姑的许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
那该是怎样一笔财富,那该是怎样一份快乐!更何况,这财富和快乐将由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呢。
④从此我和世香再也不吵吵闹闹了。
外婆的四合院安静如初了。
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人遗弃在犄角旮旯的糖纸。
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
我们会追逐着一X随风飘舞的糖纸在胡同里一跑半天的;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买了糖——我们的钱也仅够买几十颗,然后我们突击吃糖,也不.顾.糖把嗓子齁得生疼;我们还守候在食品店的糖果柜台前,耐心等待那些领着孩子前来买糖的大人,等待他们买糖之后剥开一块放进孩子的嘴,那
时我们会飞速捡起
....落在地上的糖纸,一X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⑤我们把那些皱皱巴巴的糖纸带回家,泡.在脸盆里把它们洗.干净,
使它们舒展开来,然后一X一X贴.在玻璃窗上,等待着它们干了后再轻轻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
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终于每人都攒够了一千X糖纸。
⑥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X糖纸。
表姑不解
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我们说:“狗呢,欠我们的电动狗呢?”
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没完没了,上气不接下气。
待她笑得不笑了,才擦着笑出的泪花说:“表姑逗着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院子里闹,不得清静。
”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大人是我的表姑
啊。
⑦这时,我突然有一种很累的感觉。
我初次体味到大人们常说的累,原本就是胸膛里的那颗心的突然加重了。
⑧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我们俩不约而同地把那精心“打扮”过的那一千X糖纸扔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一样随风飘去。
⑨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X 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⑩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可是所有的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摘自《CCTV文化论坛》)
16. 选文围绕“糖纸”这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请在框中补完整故事情节。
(3分)
17.请简要回答文中的“我”为什么“忽然有一种很累的感觉”?(2分)
答:
18.第④段中的加点词语“不顾”、“飞速捡起”有什么表达效果?第⑤段中加点词语“泡”、“洗”、“贴”、“揭”有什么作用?(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阅读选文后你认为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你得到的启示。
(2分)
答:
(二)阅读《鸟巢》,完成第20—22题。
(共9分)
①“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
它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
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
它造型独特,简洁典雅,成为2008年奥运会一座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
②“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
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短轴为,最高点高度为,最低点高度为。
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
③“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未在国内生产过。
另外,在“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还贴有一层半透明的膜,它不但有为座席遮风挡雨的功能,而且使用这种膜后,体育场内的光线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
④许多看过“鸟巢”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可容10万人的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纶比的震撼力。
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高、更快、更强冲刺。
在这里,人,
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20.结合全文看,国家体育场为什么被称为“鸟巢”?(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贴有一层半透明的膜,请说说这种膜有哪些作用?(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3分)说明方法: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灾难铸就伟大的中国》,完成第23—25题。
(共7分)
①5月19日至5月21日,长歌当哭,时间见证一个民族的哀
伤。
②自“5·12”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起,汶川时间便以血泪生死来
凝记,国人心情亦因大痛大悲而淤积。
三天哀悼,让悲痛得以表达,
也让坚忍得以持续。
雪域高原、边陲海疆,繁华都市、偏僻县乡,
汶川成为亿万中国人血脉同搏、泪水涌动之所在。
13亿中国人以
共同的悲伤共度刻骨铭心的瞬间,让罹难者生命在国家记忆里永
存。
③这三天里,人们看到的不只是举国同悲的恣肆泪水,更是万
众一心的民族精神。
“汶川不哭”,“中国加油”,大地震中穿越生死的深情呼唤,哀悼日里高亢悲壮的激昂呐喊,当是我们哀思过后凝聚力量的信心和源泉。
而这一切,是进步的中国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是发展的中国在人文精神上的回归,是历经磨难的中国在民族复兴征途上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④汶川作证,这一刻国家与人民同在。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大震之后,党和政府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感天动地的举国大救援。
第一时间公布信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开放国际救援队进入灾区,设立哀悼日降半旗祭奠平民……对人民负责、对生命敬畏、对世界开放,反映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步,让世界看到一个坚强自信、开放透明、以人为本的中国。
⑤汶川作证,这一刻爱心与希望同在。
日继之夜,生继之死。
在这场新世纪以来死伤最为严重的地震灾难中,呈现于世界眼前的,不只是哀伤,更有生死瞬间的人性光辉。
即使在死亡阴影笼罩的日子,那些爱与献身的故事仍给人以温暖的慰藉。
父母X开双臂把生的机会留给孩子,老师俯身低首支撑生命的港湾……废墟下深沉壮阔的无私大爱,拓展了我们民族的精神疆界。
⑥汶川作证,这一刻公民精神与国民意识同在。
当家国受灾,同胞有难,亿万国人的集体道德感和现代公民意识被勃然唤醒。
民间抢险突击队日夜兼程驰援灾区,救灾志愿者不避艰险奔赴一线,全国人民上下同心守望相助,10天10夜中华大地纵横千里的爱的足迹,让我们看到公民精神的成长、国民意识的重塑。
⑦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给国家新期待,给民族新精神,给公民新责任,对于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而言,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
个伟大的开始。
⑧希望与中国同在!
(选自2008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2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哪一句话是对标题“灾难铸就伟大的中国”最好的阐释?(2分)答:
2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灾难铸就伟大的中国”的?(3分)
答: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共40分)
26、作文(40分)
田野里沉甸甸的果实,是农人的收获;画展上备受称赞的作品,是艺术家的收获;学生的长大成材,是教师的收获……
请你以“收获”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某某。
题目:
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 D 2 B 3 C4 C 5 B 6 A(每题2分)
二、7、(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羌管悠悠霜满地(2)马作的卢飞快
(3)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
6.共3分,每空1分。
诸葛亮关公(关云长)曹操
9、此图反映的是中学生课外阅读三类书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1分),阅读名著类占12%;作文类占36%;休闲类占52%(1分)。
10、如今中学生读名著的人很少;多数人读书是为了休闲、消遣;不少学生为了提高作文水平而读作文类书籍。
(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
11、示例:鲁宾孙荒岛余生挑战人类体能、智能极限,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带给我深深的震撼。
由此,我觉得阅读名著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陶冶情操、塑造高尚品德。
(答出哪部名著的人物或情节得1分,谈中学生阅读名著的意义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
12、(每题1分,共2分)(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早
13、(每题1分,共2分)(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
(2)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为期不远了。
14、(2分,每个要点1分)答案要点(1)五月渡泸,平定南方;(2)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15、(2分,每个要点1分)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②为了汉室之隆
16.答案收集糖纸清洗糖纸献上糖纸
评分本题共3分,每空1分(概括合理均可)。
17. 答案因为表姑的失信,使“我”全力追逐的希望忽然成了泡影,这
让我悲愤、绝望,加之对世香的内疚,所以觉得很累。
评分本题共4分。
(言之有理即可)
18. 答案示例“不顾”、“飞速捡起”写出攒够糖纸的急不可待,表现了“我”
和世香追逐希望、守望幸福的心情。
“泡”、“洗”、“贴”、“揭”四个动词用得十分贴切、传神,表现了“我”和世香清洗糖纸的耐心细致和心灵手巧,饱含着对糖纸的呵护和珍惜之情。
评分本题共4分,每问2分,其中写出的内容1分,表达的情感1分。
19. 答案写作目的:告诫我们不要伤害童心,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
启示:要做诚实守信人
评分本题共3分,写作目的2分,启示1分。
20、(3分)体育场网格状的构架,使它从外观看上去像树枝织成的温馨鸟巢,它像一个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只答出外观像鸟巢计1分)
21、(3分,每个要点1分)有为座席遮风挡雨的功能;使用这种膜后,
体育场内的光线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
22、示例:①列数字,例如第二段用一连串精确的数字说明了建筑顶面呈鞍形的具体情形。
②打比方,如“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的比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看台构造的特殊。
(举出的例子和说明方法正确对应1分,指出作用2分)
23、灾难铸就伟大的中国。
(2分)
24、(2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25、(3分,每个要点1分)答案:国家与人民同在、爱心与希望同在、公
民精神与国民意识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