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讲课文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十一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特点
5.分布最广
如:万米深海的硫细菌; 85公里高空的微生物; 地层下128米和427米的沉 积岩中的细菌。
第五十二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特点
6.种类最多
据1972年统计
类型 病毒与立克次氏体 支原体
细菌与放线菌
蓝细菌 藻类 真菌
原生动物
总数
低限 倾向种数 高限
1,217
微生物的特点
2.代谢能力最强
• 生物界的普遍规律:某生物个体越小,
其单位体重消耗的食物越多; • 3克地鼠每天消耗与体重等重的粮食; • 1克闪绿蜂鸟每天消耗两倍于体重的粮食; • 大肠杆菌每小时消耗2000倍于体重的糖;
第四十八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特点
3.食谱最杂
• 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毒物到有毒物; 从结构简单到结构复杂的物质,微生物都 能利用和降解。
第五十六页,共56页。
返回 总目录
冠状病 毒 的 形 态
第三十一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非典”患者肺部组织切片的照 片
第三十二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禽流感病毒的形态
第三十三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禽流感病毒侵染正常细胞
第三十四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第三十五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第三十六页,共56页。
H7N9病毒特征
微生物
第一页,共56页。
本节目录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的特点
第二页,共56页。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
是指一大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第三页,共56页。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的概念
三个要点:
小:观察借助光镜;测量单位
为微米或纳米;
• 一、病毒特征
•
甲型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组在鸟类
中传播的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7N9)
属于H7病毒大类下的一个亚群。虽然偶尔
会有某些H7病毒(H7N2、H7N3、H7N7)感
染人类的报告,但过去没有人类感染
H7N9病毒的报告,直到最近报告出现了 人类感染病例。
第三十七页,共56页。
二、病毒的适应能力
微生物的种类
3.培 养 特 征
固体培养基上:
菌落(colony):指微生物
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在固 体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肉眼 可见的微生物群体。若来 自一个细胞,则为纯培养 或称克隆( clone)。
菌苔(lawn):大量细菌的
菌落连成一片。
第十五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培养特征
液体培养基上
均匀混浊; 沉淀生长;
第十九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细菌的四种营养类型
光能自养型
光能异养型
化能自养型
化能异养型
能源
光
光
物质氧化
释放能量
物质氧化
释放能量
碳源
无机物 有机物 无机物 有机物
第二十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5.细菌的繁殖方式
二分裂法繁殖
(binary fission):
• 细胞增大,DNA复制;
• 横隔形成;
涂片固定;
结晶紫初染1min;
碘液媒染1min; 95%乙醇脱色 0.5min; 番红复染1min。
结果:
阳性菌——紫色;
阴性菌——红色。
第二十三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二.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
概念
病毒是一类既具 有化学大分子属性和 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又具有细胞外感染性 颗粒和细胞内的繁殖 性基因形式的十分独 特的生物类群。
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
三、非细胞生物
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等;
第八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各种“视野”下的细菌
光镜
暗视野
荧光
透射电镜
超薄切片
冷冻切片 扫描电镜
第九页,共56页。
DNA蛋白质 复合物
微生物的种类
电镜下的 微生物
酵母菌
曲霉
阿米巴
第十页,共56页。
草履虫
微生物的种类
放线菌的形态
第四十九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特点
4.繁殖最快
• 大肠杆菌37℃培养在牛奶中,12.5 min即可 分裂一次;
一般培养液的菌浓度为108 ~ 109个/ml。
第五十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特点
5.数量最多
• 如:人体的肠道中始终寄居着100~400 种微生物,为肠道正常菌丛,总数可达 100万亿。
四、预防控制措施
•
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但采取以下措施是预防感染的有
效举措:
•
1、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
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
2、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
3、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
• 细胞分成两个,DNA分别 进入子细胞;
• 细胞分离。
第二十一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6.细菌的传统分类
• 革兰氏阳性菌:经有机溶剂
脱色后,保持初染的紫色;
• 革兰氏阴性菌:有机溶剂可
脱去初染颜色。
第二十二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细菌的鉴别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
C.Gram 丹麦医生
步骤:
第二十七页,共56页。
甲流感的预防措施
•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甲型H1N1流感? • •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 •勤洗手,要使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 •保持良好健康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 • 2、如果感觉自己感染了流感,应该怎么办? • •如感不适,出现高烧、咳嗽或喉咙痛,应待在家中,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
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
(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
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
1个月。
第三十八页,共56页。
三、传播途径
•
除经呼吸道传播外,也可通过密切接
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
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第三十九页,共56页。
•
4、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
•
5、保持手部卫生,常洗手。在做食品之前、制作之中以及制做
之后,餐前便后,处理生禽畜肉和生鸡蛋后等均要洗手等。
第四十页,共56页。
第四十一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乙肝病毒的形态特征
线状双链DNA
乙肝表面 抗原
包膜
核衣壳
脂层(来自 宿主细胞)
乙肝核心 抗原
第六页,共56页。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的细胞类型
原核细胞的主要 特征:
•无核膜、核仁、染色体, 仅有裸露的DNA链形成的 核区域,称核质体; •无细胞器;
•核糖体为70S;
第七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一、原核生物
细菌、放线菌、衣原体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蓝细菌;
二、真核生物
真菌(霉菌、酵母菌等)、
• 突变频率一般为10-5~10-10,但因繁殖快, 数量多,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因而在短 时间内可出现大量变异的后代。 如:流感病毒
• 此外,微生物还具有抗性最强、休眠最长、 起源最早、发现最晚等特点。
第五十四页,共56页。
本节小结
一、微生物的概念
二、微生物的种类
三、微生物的特点
第五十五页,共56页。
表面生长。
第十六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4.细菌的分类依据
一、以能量来源分 二、以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分
第十七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以能量来源分
光能型:以光为能源; 化能型:以物质氧化释放
的能量为能源;
第十八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以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分
• 自养型:以无机物为碳源; • 异养型:以有机物为碳源。
• 甲流感的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普遍易感,以青壮 年为主。
• 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 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 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 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 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 导致死亡。
病毒基因编码 的蛋白质
第四十二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2.病毒的繁殖 过程
•吸附
•侵入 •生物合成
•装配 •释放
第四十三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乙 肝 病 毒 感 染 过 程
侵入 合成 装配
第四十四页,共56页。
微生质粒 细胞核
病毒
第四十五页,共56页。
第十一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病毒的形态
腺病毒吸 附在鸡红 细胞上
第十二页,共56页。
球形
微生物的种类
一.细菌(Bacterium)
——形态
第十三页,共56页。
弧形
杆形 螺旋形
微生物的种类
2.结 构
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体;
特殊结构:
荚膜;
芽孢; 鞭毛;
第十四页,共56页。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制剂等 •毒壅气营症状:高热、咳嗽、胸闷憋气、喘促气短、烦躁不
安、甚者神昏谵语
参考方药:必要时可选用安宫牛黄丸以及痰热清、血 必净、清开灵等。
第二十九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冠状病 毒 的 形 态
“非 典型 肺炎” 元凶 冠状 病毒 图
第三十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简:简单多细胞;单细胞;无细胞结构 低:进化程度低,为原始的生命形式;
第四页,共56页。
微生物的概念
1.微生物小的直观感觉
可见范围 肉眼
微生物的相对大小 真核细胞型
光学显微镜
电镜
第五页,共56页。
原核细胞型 病毒
微生物的概念
2.微生物的 细胞类型
真核细胞的主要 特征:
•有核膜,核仁,染色体; •有细胞器; •核糖体为80S;
生; • •去医院途中,用口罩或其他东西遮盖住嘴和鼻子。
第二十八页,共56页。
甲流感的治疗
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 如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
•毒袭肺卫症状: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酸痛、 咳嗽
常用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双黄连口 服 制剂。 •毒犯肺胃症状:发热或恶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 身、肌肉酸痛
• •与病人接触后应用肥皂彻底洗净双手,病人居住空间应保持空气流通;
• 4、如果自己认为需要医学治疗,应该怎么办?
• •去医疗机构之前,应该首先与医护人员进行联系,报告自己的症状,解释为何会认为自己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 • •如没法提前与医护人员联系,当抵达医院寻求诊断时,一定尽快把怀疑自己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想法告知医
• •多休息,喝大量的水;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遮掩住嘴和鼻子,用完后的纸巾应处理妥当; • •勤洗手,每次洗手都应用肥皂彻底清洗,尤其咳嗽或打喷嚏后更应如此; • •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和朋友,并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
• 3、家中有人出现流感症状,应如何照料?
• •将病人与家中其他人隔离开来,至少保持1米距离; • •照料病人时应用口罩等遮盖物遮掩住嘴和鼻子,遮盖物使用后应丢弃或清洁;
特点
•个体极小
•不具细胞结构 •只有一种核酸类型 •严格活细胞内寄生
•复制的方式繁殖
•对抗生素不敏感
第二十四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1.病 毒 的 形 态
基本形态
球形——廿面体对称 杆形——螺旋对称
蝌蚪形——复合对称
第二十五页,共56页。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电子显微图
第二十六页,共56页。
甲流感的症状
正常细胞转化为 肿瘤细胞
潜伏感染
正常细胞转化为肿 瘤细胞
有效感染
持续感染
潜伏感染
个体最小
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的生物学之最
• 形态最简 • 代谢能力最强 • 食谱最杂 • 繁殖最快 • 数量最多 • 分布最广 • 种类最多 • 变异最易
第四十六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特点
1.形态最简
第四十七页,共56页。
1,217
1,217
42
42
42
>1,000
1,500
1,500
1,227
1,500
1,500
15,051 23,100 23,100
37,175 47,300 68,939
24,068 24,068 30,000
79,780 98,727 127,298
第五十三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特点
7.变异最易
微生物的特点
5.分布最广
如:万米深海的硫细菌; 85公里高空的微生物; 地层下128米和427米的沉 积岩中的细菌。
第五十二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特点
6.种类最多
据1972年统计
类型 病毒与立克次氏体 支原体
细菌与放线菌
蓝细菌 藻类 真菌
原生动物
总数
低限 倾向种数 高限
1,217
微生物的特点
2.代谢能力最强
• 生物界的普遍规律:某生物个体越小,
其单位体重消耗的食物越多; • 3克地鼠每天消耗与体重等重的粮食; • 1克闪绿蜂鸟每天消耗两倍于体重的粮食; • 大肠杆菌每小时消耗2000倍于体重的糖;
第四十八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特点
3.食谱最杂
• 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毒物到有毒物; 从结构简单到结构复杂的物质,微生物都 能利用和降解。
第五十六页,共56页。
返回 总目录
冠状病 毒 的 形 态
第三十一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非典”患者肺部组织切片的照 片
第三十二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禽流感病毒的形态
第三十三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禽流感病毒侵染正常细胞
第三十四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第三十五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第三十六页,共56页。
H7N9病毒特征
微生物
第一页,共56页。
本节目录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的特点
第二页,共56页。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
是指一大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第三页,共56页。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的概念
三个要点:
小:观察借助光镜;测量单位
为微米或纳米;
• 一、病毒特征
•
甲型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组在鸟类
中传播的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7N9)
属于H7病毒大类下的一个亚群。虽然偶尔
会有某些H7病毒(H7N2、H7N3、H7N7)感
染人类的报告,但过去没有人类感染
H7N9病毒的报告,直到最近报告出现了 人类感染病例。
第三十七页,共56页。
二、病毒的适应能力
微生物的种类
3.培 养 特 征
固体培养基上:
菌落(colony):指微生物
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在固 体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肉眼 可见的微生物群体。若来 自一个细胞,则为纯培养 或称克隆( clone)。
菌苔(lawn):大量细菌的
菌落连成一片。
第十五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培养特征
液体培养基上
均匀混浊; 沉淀生长;
第十九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细菌的四种营养类型
光能自养型
光能异养型
化能自养型
化能异养型
能源
光
光
物质氧化
释放能量
物质氧化
释放能量
碳源
无机物 有机物 无机物 有机物
第二十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5.细菌的繁殖方式
二分裂法繁殖
(binary fission):
• 细胞增大,DNA复制;
• 横隔形成;
涂片固定;
结晶紫初染1min;
碘液媒染1min; 95%乙醇脱色 0.5min; 番红复染1min。
结果:
阳性菌——紫色;
阴性菌——红色。
第二十三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二.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
概念
病毒是一类既具 有化学大分子属性和 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又具有细胞外感染性 颗粒和细胞内的繁殖 性基因形式的十分独 特的生物类群。
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
三、非细胞生物
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等;
第八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各种“视野”下的细菌
光镜
暗视野
荧光
透射电镜
超薄切片
冷冻切片 扫描电镜
第九页,共56页。
DNA蛋白质 复合物
微生物的种类
电镜下的 微生物
酵母菌
曲霉
阿米巴
第十页,共56页。
草履虫
微生物的种类
放线菌的形态
第四十九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特点
4.繁殖最快
• 大肠杆菌37℃培养在牛奶中,12.5 min即可 分裂一次;
一般培养液的菌浓度为108 ~ 109个/ml。
第五十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特点
5.数量最多
• 如:人体的肠道中始终寄居着100~400 种微生物,为肠道正常菌丛,总数可达 100万亿。
四、预防控制措施
•
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但采取以下措施是预防感染的有
效举措:
•
1、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
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
2、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
3、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
• 细胞分成两个,DNA分别 进入子细胞;
• 细胞分离。
第二十一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6.细菌的传统分类
• 革兰氏阳性菌:经有机溶剂
脱色后,保持初染的紫色;
• 革兰氏阴性菌:有机溶剂可
脱去初染颜色。
第二十二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细菌的鉴别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
C.Gram 丹麦医生
步骤:
第二十七页,共56页。
甲流感的预防措施
•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甲型H1N1流感? • •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 •勤洗手,要使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 •保持良好健康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 • 2、如果感觉自己感染了流感,应该怎么办? • •如感不适,出现高烧、咳嗽或喉咙痛,应待在家中,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
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
(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
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
1个月。
第三十八页,共56页。
三、传播途径
•
除经呼吸道传播外,也可通过密切接
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
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第三十九页,共56页。
•
4、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
•
5、保持手部卫生,常洗手。在做食品之前、制作之中以及制做
之后,餐前便后,处理生禽畜肉和生鸡蛋后等均要洗手等。
第四十页,共56页。
第四十一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乙肝病毒的形态特征
线状双链DNA
乙肝表面 抗原
包膜
核衣壳
脂层(来自 宿主细胞)
乙肝核心 抗原
第六页,共56页。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的细胞类型
原核细胞的主要 特征:
•无核膜、核仁、染色体, 仅有裸露的DNA链形成的 核区域,称核质体; •无细胞器;
•核糖体为70S;
第七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一、原核生物
细菌、放线菌、衣原体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蓝细菌;
二、真核生物
真菌(霉菌、酵母菌等)、
• 突变频率一般为10-5~10-10,但因繁殖快, 数量多,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因而在短 时间内可出现大量变异的后代。 如:流感病毒
• 此外,微生物还具有抗性最强、休眠最长、 起源最早、发现最晚等特点。
第五十四页,共56页。
本节小结
一、微生物的概念
二、微生物的种类
三、微生物的特点
第五十五页,共56页。
表面生长。
第十六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4.细菌的分类依据
一、以能量来源分 二、以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分
第十七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以能量来源分
光能型:以光为能源; 化能型:以物质氧化释放
的能量为能源;
第十八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以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分
• 自养型:以无机物为碳源; • 异养型:以有机物为碳源。
• 甲流感的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普遍易感,以青壮 年为主。
• 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 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 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 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 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 导致死亡。
病毒基因编码 的蛋白质
第四十二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2.病毒的繁殖 过程
•吸附
•侵入 •生物合成
•装配 •释放
第四十三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乙 肝 病 毒 感 染 过 程
侵入 合成 装配
第四十四页,共56页。
微生质粒 细胞核
病毒
第四十五页,共56页。
第十一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病毒的形态
腺病毒吸 附在鸡红 细胞上
第十二页,共56页。
球形
微生物的种类
一.细菌(Bacterium)
——形态
第十三页,共56页。
弧形
杆形 螺旋形
微生物的种类
2.结 构
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体;
特殊结构:
荚膜;
芽孢; 鞭毛;
第十四页,共56页。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制剂等 •毒壅气营症状:高热、咳嗽、胸闷憋气、喘促气短、烦躁不
安、甚者神昏谵语
参考方药:必要时可选用安宫牛黄丸以及痰热清、血 必净、清开灵等。
第二十九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冠状病 毒 的 形 态
“非 典型 肺炎” 元凶 冠状 病毒 图
第三十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简:简单多细胞;单细胞;无细胞结构 低:进化程度低,为原始的生命形式;
第四页,共56页。
微生物的概念
1.微生物小的直观感觉
可见范围 肉眼
微生物的相对大小 真核细胞型
光学显微镜
电镜
第五页,共56页。
原核细胞型 病毒
微生物的概念
2.微生物的 细胞类型
真核细胞的主要 特征:
•有核膜,核仁,染色体; •有细胞器; •核糖体为80S;
生; • •去医院途中,用口罩或其他东西遮盖住嘴和鼻子。
第二十八页,共56页。
甲流感的治疗
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 如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
•毒袭肺卫症状: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酸痛、 咳嗽
常用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双黄连口 服 制剂。 •毒犯肺胃症状:发热或恶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 身、肌肉酸痛
• •与病人接触后应用肥皂彻底洗净双手,病人居住空间应保持空气流通;
• 4、如果自己认为需要医学治疗,应该怎么办?
• •去医疗机构之前,应该首先与医护人员进行联系,报告自己的症状,解释为何会认为自己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 • •如没法提前与医护人员联系,当抵达医院寻求诊断时,一定尽快把怀疑自己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想法告知医
• •多休息,喝大量的水;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遮掩住嘴和鼻子,用完后的纸巾应处理妥当; • •勤洗手,每次洗手都应用肥皂彻底清洗,尤其咳嗽或打喷嚏后更应如此; • •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和朋友,并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
• 3、家中有人出现流感症状,应如何照料?
• •将病人与家中其他人隔离开来,至少保持1米距离; • •照料病人时应用口罩等遮盖物遮掩住嘴和鼻子,遮盖物使用后应丢弃或清洁;
特点
•个体极小
•不具细胞结构 •只有一种核酸类型 •严格活细胞内寄生
•复制的方式繁殖
•对抗生素不敏感
第二十四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种类
1.病 毒 的 形 态
基本形态
球形——廿面体对称 杆形——螺旋对称
蝌蚪形——复合对称
第二十五页,共56页。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电子显微图
第二十六页,共56页。
甲流感的症状
正常细胞转化为 肿瘤细胞
潜伏感染
正常细胞转化为肿 瘤细胞
有效感染
持续感染
潜伏感染
个体最小
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的生物学之最
• 形态最简 • 代谢能力最强 • 食谱最杂 • 繁殖最快 • 数量最多 • 分布最广 • 种类最多 • 变异最易
第四十六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特点
1.形态最简
第四十七页,共56页。
1,217
1,217
42
42
42
>1,000
1,500
1,500
1,227
1,500
1,500
15,051 23,100 23,100
37,175 47,300 68,939
24,068 24,068 30,000
79,780 98,727 127,298
第五十三页,共56页。
微生物的特点
7.变异最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