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点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恶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点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恶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作者:***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1年第27期
【摘要】目的:探究散點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恶性心律失常(MA)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相关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并发MA将患者分为AMI-MA组(n=46)以及AMI-NMA组(n=40),患者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应用散点图进行分析。
比较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心电图散点图B线斜率以及图像形态比例。
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与散点图B 线斜率对MA的诊断价值。
结果:AMI-MA组患者24 h QTV、Day-QTV、Night-QTV、SDANN index、SDNN、RMSSD、SDNN index均显著低于AMI-NMA组(P<0.05)。
AMI-MA组患者B线斜率和不规则形、扇形、三分布形、短棒状形、四分布形散点图形态比例均显著高于AMI-NMA组,而彗星状形散点图形态比例明显低于AMI-NMA组(P<0.05)。
ROC 曲线结果显示,24 h QTV、Day-QTV、Night-QTV、SDANN index、SDNN、RMSSD、SDNN index诊断MA的AUC分别为0.861、0.781、0.642、0.723、0.683、0.535、0.670,B线斜率诊断MA的AUC为0.930,B线斜率AUC值显著高于其他指标AUC值(P<0.05)。
结论:散点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可用于诊断MA,尤其是散点图中B线斜率对诊断MA病情价值相对较高。
【关键词】散点图 24 h动态心电图恶性心律失常
Value of Scatter Plots and 24 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Malignant Arrhythmia/DENG Chunyu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27): 0-04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scatter plots and 24 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malignant arrhythmia (MA). Method: 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relevant data of 86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between September 2019 and September 2020.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MI-MA group (n=46) and AMI-NMA group (n=40) according to presence or absence of MA. All patients received 24 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examination, and scatter plots were used for analysis. The 24 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ssociated indicators, the slope of the B line on the scatter plot and the proportions of image shap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24 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ssociated indicators and the slope of the B line on the scatter plot for MA was analyzed. Result: 24 h QTV, Day-QTV, Night-QTV, SDANN index, SDNN, RMSSD and SDNN index in AMI-M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AMI-NMA group
(P<0.05). The slope of B line and the proportions of irregular, fan-shaped, triaxial, short-bar and quadrilateral scatter plots in AMI-M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AMI-NMA group,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comet-shaped scatter plo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AMI-NMA group (P<0.05). 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UC values of 24 h QTV, Day-QTV, Night-QTV, SDANN index, SDNN, RMSSD and SDNN index to diagnose MA were
0.861, 0.781, 0.642, 0.723, 0.683, 0.535 and 0.670, respectively. The AUC of the slope of
B line for diagnosing MA was 0.93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AU
C values of the other indexes (P<0.05). Conclusion: Scatterplot and 24 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can be used to diagnose MA, especially the slope of B line in scatterplot has relatively high value for diagnosis of MA.
[Key words] Scatter plots 24 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Malignant arrhythmia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Third Hospital of Nanchang, Nanchang 330009,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27.01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常见的患病率、残疾率以及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的心血管危重症,其发病具有进展快速、病情危急等特点,而恶性心律失常(malignant arrhythmia,MA)为AMI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危险因素[1-3]。
因此,有效筛选出AMI中MA患者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亡率意义重大。
常规心脏电生理检查虽然筛查灵敏度较高,但是因为其有创性使其应用受限,24 h动态心电图因其检查无创以及可以重复检查优势已被应用于筛查AMI合并MA患者[4]。
心电散点图为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心电检查中心脏节律变化采用散点形式展示在坐标系中,以便迅速对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5]。
本研究为明确散点图以及24 h动态心电图在AMI并MA诊断中价值,对医院近期收治AMI并发MA组
以及未并发MA患者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以期为其后AMI并发MA患者诊断提供新依据以及分析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6例AMI患者相关资料,(1)纳入标准:①AMI诊断参照文献[6]中标准;②AMI病情经由心肌标志物、心电图以及血常规予以诊断;③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④各项资料完整。
(2)排除标准:①合并肿瘤、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功能异常等疾病者;②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已经接受治疗者;③肝肾功能异常者;④存在束支阻滞、器质性心脏疾病、心房颤动以及肺源性心脏疾病;⑤存在精神意识障碍者。
依据患者是否并发MA将其分为AMI-MA组(n=46)以及AMI-NMA组(n=40)。
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1.2.1 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24 h心电图检查应用QP-430D型号动态心电图仪(上海广电医用电子仪器有限公司),心电图检查均由同一医师负责,患者在安静状态下平卧于病床上,呼吸保持平稳,可以进行常规日常活动,但要避免强烈情绪波动以及负荷运动,以减少其他因素对于检查结果影响。
检查指标包括QT间期变异性(QT variability,QTV)、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QTV为24 h QT间隙标准差,依据时间分为Day-QTV以及Night-QTV,分别在8:00~22:00以及22:01~7:59进行收集,HRV则包含24 h正常RR 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 RR intervals,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 of adjacent RR intervals,RMSSD)、24 h連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mean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au NN intervals for all 5 min segments,SDANN index)、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SDNN index)。
1.2.2 心电散点图检查应用动态心电图仪以及对应心电散点图软件进行分析,记录患者24 h内动态心电图情况,人机对话以排除检查伪差,RR间期散点图则是依照时间顺序制作二维坐标系,其中横坐标以及纵坐标分别为前个RR间期以及后个RR间期,其单位为ms,B线者处于扇形图边缘或者B图长轴,B线斜率则为距离X轴和坐标原点最近子图。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心电图散点图B线斜率以及图像形态比例,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与散点图B线斜率对MA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以及散点图B线斜率作为计量资料表示为(x±s),差异对比应用t检验予以分析;散点图图像形态比例等计数资料则应用例(%)表示,采用字2检验进行差异比较;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与散点图B线斜率对MA的诊断价值则应用ROC曲线予以分析,AUC值比较应用Z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AMI-MA组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41~78岁,平均
(56.26±13.81)岁。
AMI-NMA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5~81岁,平均(58.82±15.64)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比
较 AMI-MA组患者24 h QTV、Day-QTV、Night-QTV、SDANN index、SDNN、RMSSD、SDNN index均低于AMI-N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心电图散点图B线斜率以及图像形态比例比较 AMI-MA组患者B线斜率和不规则形、扇形、三分布形、短棒状形、四分布形的散点图形态比例均显著高于AMI-NMA组,而彗星状形散点图形态比例明显低于AMI-N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与散点图B线斜率对MA的诊断价值分析 ROC曲线结果显示,24 h QTV、Day-QTV、Night-QTV、SDANN index、SDNN、RMSSD、SDNN index诊断MA的AUC分别为0.861、0.781、0.642、0.723、0.683、0.535、0.670,B线斜率诊断MA的AUC为0.930,B线斜率AUC值显著高于其他指标的AUC值(P<0.05),见表3和图1。
[Key words] Scatter plots 24 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Malignant arrhythmia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Third Hospital of Nanchang, Nanchang 330009,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27.01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常见的患病率、残疾率以及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的心血管危重症,其发病具有进展快速、病情危急等特点,而恶性心律失常(malignant arrhythmia,MA)为AMI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危险因素[1-3]。
因此,有效筛选出AMI中MA患者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亡率意义重大。
常规心脏电生理检查虽然筛查灵敏度较高,但是因为其有创性使其应用受限,24 h动态心电图因其检查无创以及可以重复检查优势已被应用于筛查AMI合并MA患者[4]。
心电散点图为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心电检查中心脏节律变化采用散点形式展示在坐标系中,以便迅速对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5]。
本研究为明确散点图以及24 h动态心电图在AMI并MA诊断中价值,对医院近期收治AMI并发MA组以及未并发MA患者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以期为其后AMI并发MA患者诊断提供新依据以及分析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6例AMI患者相关资料,(1)纳入标准:①AMI诊断参照文献[6]中标准;②AMI病情经由心肌标志物、心电图以及血常规予以诊断;③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④各项资料完整。
(2)排除标准:①合并肿瘤、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功能异常等疾病者;②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已经接受治疗者;③肝肾功能异常者;④存在束支阻滞、器质性心脏疾病、心房颤动以及肺源性心脏疾病;⑤存在精神意识障碍者。
依据患者是否并发MA将其分为AMI-MA组(n=46)以及AMI-NMA组(n=40)。
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1.2.1 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24 h心电图检查应用QP-430D型号动态心电图仪(上海广电医用电子仪器有限公司),心电图检查均由同一医师负责,患者在安静状态下平卧于病床上,呼吸保持平稳,可以进行常规日常活动,但要避免强烈情绪波动以及负荷运动,以减少其他因素对于检查结果影响。
检查指标包括QT间期变异性(QT variability,QTV)、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QTV为24 h QT间隙标准差,依据时间分为Day-QTV以及Night-QTV,分别在8:00~22:00以及22:01~7:59进行收集,HRV则包含24 h正常RR 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 RR intervals,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 of adjacent RR intervals,RMSSD)、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mean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au NN intervals for all 5 min segments,SDANN index)、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SDNN index)。
1.2.2 心电散点图检查应用动态心电图仪以及对应心电散点图软件进行分析,记录患者24 h内动态心电图情况,人机对话以排除检查伪差,RR间期散点图则是依照时间顺序制作二维坐标系,其中横坐标以及纵坐标分别为前个RR间期以及后个RR间期,其单位为ms,B线者处于扇形图边缘或者B图长轴,B线斜率则为距离X轴和坐标原点最近子图。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心电图散点图B线斜率以及图像形态比例,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与散点图B线斜率对MA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以及散点图B线斜率作为计量资料表示为(x±s),差异对比应用t检验予以分析;散点图图像形态比例等计数资料则应用例(%)表示,采用字2检验进行差异比较;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与散点图B线斜率对MA的诊断价值则应用ROC曲线予以分析,AUC值比较应用Z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AMI-MA组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41~78岁,平均
(56.26±13.81)岁。
AMI-NMA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5~81岁,平均(58.82±15.64)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比
较 AMI-MA组患者24 h QTV、Day-QTV、Night-QTV、SDANN index、SDNN、RMSSD、SDNN index均低于AMI-N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心电图散点图B线斜率以及图像形态比例比较 AMI-MA组患者B线斜率和不规则形、扇形、三分布形、短棒状形、四分布形的散点图形态比例均显著高于AMI-NMA组,而彗星状形散点图形态比例明显低于AMI-N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与散点图B线斜率对MA的诊断价值分析 ROC曲线结果显示,24 h QTV、Day-QTV、Night-QTV、SDANN index、SDNN、RMSSD、SDNN index诊断MA的AUC分别为0.861、0.781、0.642、0.723、0.683、0.535、0.670,B线斜率诊断MA的AUC为0.930,B线斜率AUC值显著高于其他指标的AUC值(P<0.05),见表3和图1。
[Key words] Scatter plots 24 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Malignant arrhythmia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Third Hospital of Nanchang, Nanchang 330009,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27.01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常见的患病率、残疾率以及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的心血管危重症,其发病具有进展快速、病情危急等特点,而恶性心律失常(malignant arrhythmia,MA)为AMI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危险因素[1-3]。
因此,有效筛选出AMI中MA患者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亡率意义重大。
常规心脏电生理检查虽然筛查灵敏度较高,但是因为其有创性使其应用受限,24 h动态心电图因其检查无创以及可以重复检查优势已被应用于筛查AMI合并MA患者[4]。
心电散点图为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心电检查中心脏节律变化采用散点形式展示在坐标系中,以便迅速对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5]。
本研究为明确散点图以及24 h动态心电图在AMI并MA诊断中价值,对医院近期收治AMI并发MA组以及未并发MA患者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以期为其后AMI并发MA患者诊断提供新依据以及分析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6例AMI患者相关资料,(1)纳入标准:①AMI诊断参照文献[6]中标准;②AMI病情经由心肌标志物、心电图以及血常规予
以诊断;③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④各项资料完整。
(2)排除标准:①合并肿瘤、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功能异常等疾病者;②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已经接受治疗者;③肝肾功能异常者;④存在束支阻滞、器质性心脏疾病、心房颤动以及肺源性心脏疾病;⑤存在精神意识障碍者。
依据患者是否并发MA将其分为AMI-MA组(n=46)以及AMI-NMA组(n=40)。
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1.2.1 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24 h心电图检查应用QP-430D型号动态心电图仪(上海广电医用电子仪器有限公司),心电图检查均由同一医师负责,患者在安静状态下平卧于病床上,呼吸保持平稳,可以进行常规日常活动,但要避免强烈情绪波动以及负荷运动,以减少其他因素对于检查结果影响。
检查指标包括QT间期变异性(QT variability,QTV)、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QTV为24 h QT间隙标准差,依据时间分为Day-QTV以及Night-QTV,分别在8:00~22:00以及22:01~7:59进行收集,HRV则包含24 h正常RR 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 RR intervals,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 of adjacent RR intervals,RMSSD)、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mean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au NN intervals for all 5 min segments,SDANN index)、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SDNN index)。
1.2.2 心电散点图检查应用动态心电图仪以及对应心电散点图软件进行分析,记录患者24 h内动态心电图情况,人机对话以排除检查伪差,RR间期散点图则是依照时间顺序制作二维坐标系,其中横坐标以及纵坐标分别为前个RR间期以及后个RR间期,其单位为ms,B线者处于扇形图边缘或者B图长轴,B线斜率则为距离X轴和坐标原点最近子图。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心电图散点图B线斜率以及图像形态比例,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与散点图B线斜率对MA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以及散点图B线斜率作为计量资料表示为(x±s),差异对比应用t检验予以分析;散点图图像形态比例等计数资料则应用例(%)表示,采用字2检验进行差异比较;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与散点图B线斜率对MA的诊断价值则应用ROC曲线予以分析,AUC值比较应用Z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AMI-MA组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41~78岁,平均
(56.26±13.81)岁。
AMI-NMA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5~81岁,平均(58.82±15.64)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比
较 AMI-MA组患者24 h QTV、Day-QTV、Night-QTV、SDANN index、SDNN、RMSSD、SDNN index均低于AMI-N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心电图散点图B线斜率以及图像形态比例比较 AMI-MA组患者B线斜率和不规则形、扇形、三分布形、短棒状形、四分布形的散点图形态比例均显著高于AMI-NMA组,而彗星状形散点图形态比例明显低于AMI-N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24 h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与散点图B线斜率对MA的诊断价值分析 ROC曲线结果显示,24 h QTV、Day-QTV、Night-QTV、SDANN index、SDNN、RMSSD、SDNN index诊断MA的AUC分别为0.861、0.781、0.642、0.723、0.683、0.535、0.670,B线斜率诊断MA的AUC为0.930,B线斜率AUC值显著高于其他指标的AUC值(P<0.05),見表3和图1。